街上是真的热闹, 小孩子也多,大人也多, 卖小零嘴,小玩具的也不少,吆喝声响亮着,江白露抱着小崽子,还紧紧拉着小姑娘的手, 这可比她在罗国逛庙会热闹多了,简直是人挤人啊!
因着中午还要做饭,还是比较丰盛的一餐,她们逛了一圈就回家了, 给华华和月月抓了两把瓜子和糖果, 就让她们出去玩儿了,过年, 还是要开心玩儿的尽兴些。zuowenbolan
红烧狮子头,扣三丝, 红烧鲤鱼,麻辣虾,红烧茄子,清炒白菜,还有一道水果羹, 江白露这还是第一次下厨做年夜饭呢,感觉还不赖,她们这一家子, 加上华华和月月,六口人,六道菜,也够了。
自家团长跟前放的是鱼,他的筷子就跟黏在上头一样,鱼鱼鱼,一大半都是他吃的。
“华华,快吃虾,来,给你一个大大的红烧狮子头。”虽然抱着小崽子,但是夹菜还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月月完全不用她夹,吃得比谁都香,可见是饿了。
过完这个年,江白露的生意算是正式开始了,家里地窖下的草莓酒被她卖出去几坛子,小赚了一笔,摆摊儿的钱到手了。
孙嫂子过完年,走了几天亲戚,正月初十就回来了,洋洋还在放假,这么长时间没有跟着妈妈,所以这次就跟着孙嫂子一起。
江白露想了想,摆摊还是得在人多的地方,就比如学校门口,商店门口,路过的人那么多,随随便便都能卖出去不少东西,挣得钱也会多一些。
所以,她就让自家团长帮忙在商场附近问了问,食品经营许可证倒是好办,就是这地方摆出来的摊多,竞争力大,卖早点的也不少,毕竟这里不仅仅挨着商铺,而且离学校也近,每个月还得交摆摊费,也是一笔开销。
关系这时候就派上了用场,韩局长可是公安局的一把手,和商场的老板也算有点交情,江白露用两只酱板鸭就把他收买了,这事儿就稳妥了。
豆浆,小馄饨,生煎和油条做起来都算不上有多难,只有豆浆的步骤多一些,稍微麻烦一些,其它的三样还真算不上。
她在厨房给她们做了两次,小馄饨还是做的猪肉馅的,大家伙儿一说起肉饺子,馄饨,烧麦,基本上都是猪肉做的,不是说猪肉便宜,说到底还是猪肉的味道更鲜美,比什么羊肉和鸡肉做馅好吃多了。
之前家里也吃过小馄饨,孙嫂子调馅,擀皮都是没问题的,所以小馄饨就交给孙嫂子来做了。
生煎有讲究,必须用平底的锅,煎时还需均匀地撒上一些水,使之渗入锅的底部,出炉后才能形态饱满,松软适口,让人欲罢不能。
所以她自己来做生煎,月月来做油条,豆浆是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的,所以华华来做豆浆是再好不过的了。
沐泽小宝贝和沐阳小宝贝现在也翻不出什么大浪,顶多就是在自己软和的床上翻翻身,洋洋听话也好学,年前就每天趴在小桌子上端端正正地写作业,现在捧着书坐在床边看着两个弟弟,也算是一份大功劳了!
“月月,油条是否能炸好,关键在于上下两条叠的力度,用筷子在中间压一下,要记住不能压得太紧,以免两条粘在一起,两条面块的边缘要是粘住了那这个油条就没有做好;但是也不能压得太轻,一定要保证两条在炸的时候不能分开。要记住,多练练。”
挨个教就对了。
“华华,打碎后的黄豆放入锅里煮的时候要注意时间,还有就是用纱布过滤的时候记住多用点力,豆渣多一些,豆浆才能更细。”
和她们一起做了两三天,一边教一边学,上手还是很快的,就是做起来一个步骤不对了还会有些手忙脚乱,不过不着急,真正摆出摊儿来,客人一多,慢慢就好了。
毕竟客人等得着急了,恐怕她们自己都会不好意思的。
“华华,你辛苦一下,睡之前再检查一下我们的东西有没有忘了拿的,收拾完大家今天晚上就早点睡,明天可就不能赖床了,可是咱们第一次开张。”
大家点点头,摩拳擦掌的,恨不得现在就把摊儿摆出来,华华每天闻着豆浆那个味道,现在感觉自己都快成了豆子了,月月小姑娘基本上就是不停地揉面,扯块,下锅,交叠,就感觉手臂特别酸,提不起来,累了两天马上就是考验的时候了,还挺想开工的
孙嫂子还好,她之前在军队食堂做饭的时候,比这个累多了。也苦了白露,她得上手教两个孩子怎么做,还得时不时抽出点空去看看自家两个小崽子有没有乖乖的。
晚上,和自家团长一起靠在床上,她忍不住又唠叨,“老公,你明天早上走之前记得把洋洋叫醒过来先看着两个孩子,可不能让他睡过头了,孩子醒了没人管。”
这话他从昨天开始听,一直听到今天晚上,耳朵都快起茧子了,不过也能理解,小媳妇儿之前可是天天守着自家两个小宝贝。
转过来,把小媳妇儿的枕头放平,“媳妇儿,你快睡吧,孩子我会照顾好的,忘了什么都不会忘了两个小团子的,你快睡,快睡,真是,明天你还得早起呢。”
洋洋一个小孩子,有时候连自己都顾不了,更不用说照顾两个不到一周岁的小宝宝了,江白露早早就和胡同里的李阿姨说好了,每天早上八点到中午十一点,过来帮她看孩子。
王阿姨孙子孙女一大堆,之前都住在一个院子里,每天吵的时候居多,小孩子再哭一哭,闹一闹,就乱成了一锅粥,最后还是分家了。
王阿姨想带孙子,可是孙子孙女太多吵得她脑壳疼,可是你要说看这个不看那个,少不了又是矛盾,索性谁也不管了。
照顾自家两个小崽子的活儿,江白露不得把人都打听清楚了,王阿姨还过来看了看,一口一个“宝宝”的叫着,拉着他们的小手都舍不得走了。
她最后和王阿姨商定了一下,一个月十五块钱,好说歹说她才肯收,要是白露不提,说不定老人家都没有想过要钱这回事儿。
胡同里的老人都很好,谁要是家里有事儿,能帮的大家自然都会帮,但是在白露看来,照顾两个孩子还是蛮辛苦的,尤其是他们哭闹的时候,确实也必须哄着。
家里也没有闹铃可以定时醒,而且两个孩子睡得那么沉,铃声一响,吵醒他们可就不好了,所以江白露早上醒来,也不知道几点了,摸出枕头边的手表,凑近了就着光线一看,四点十五。
大家定下来的时间时五点起,她醒了之后再去叫两个小孩,孙嫂子睡觉浅,外头有了动静,她就能起来。
天气虽然回暖了,但是早上还带着一丝刺骨的寒冷,她轻轻地裹好棉衣,自家团长看她醒了,想起身被她给摁了回去,“你白天上一天班呢,我下午还能回来睡,你起来干啥,躺着再睡会儿,”拿着手表轻轻推开了门,走了出去。
凌晨四点多,外头静悄悄的,偶尔能听到几声不知名的鸟叫声,她跺跺脚,后悔没有多穿两双袜子,鞋子一点温度都没有,冷冰冰的,冻死个人。
搓着两只手跑到厨房,先把火炉点着,水壶里的水应该够洗脸了,再烧点开水让大家起来能吃上一些小馄饨,五点对两个孩子还是很早的,吃上一点热乎的,不仅胃能暖和些,而且垫垫肚子干活儿要比饿着肚子干活好多了,更不用说他们还在长身体。
火上烧着热水,先倒上水壶的水洗把脸,擦干净了再抹上一点万紫千红的雪花膏,这还是自家团长在她还没生孩子之前买的,买了三盒到现在也只用了一盒,她还挺喜欢的,虽然有一点出油,但是抹上去嫩嫩的,一天都不会干。
锅里的水煮开了,咕嘟咕嘟冒着泡,她掀开锅盖,把昨天包好的小馄饨下到锅里,用锅铲一搅,盖好,准备去叫月月和华华起床,刚出来就看到孙嫂子裹着衣服开了门。
江白露低声道“嫂子,我煮了小馄饨,你去洗脸吧,我去叫他们两个起床。”
孙嫂子点点头,也不多说,就去洗脸了。
把两个小孩子叫醒,他们迷迷糊糊的揉着眼睛,穿好衣服,给她开了门。
“外头冷,把之前江叔叔买的棉衣穿上,脏了咱们再买,生病了还得喝药呢,听话。”两个小孩穿得居然是之前的旧衣服,看起来就会冷,把厚衣服给他们找出来,重新穿好。
“走,咱们先去洗脸,洗完脸喝一碗馄饨,吃饱了就开工。”
碗筷都先泡着,等回来再洗,江白露和孙嫂子坐在前头骑着三轮车,两个小孩子坐在后面,等他们把摊摆好,天差不多就亮了。
小馄饨已经包好了不少,都整整齐齐地摆在案板上,江白露坐上平底锅,烧热后抹上一层油,将生包坯一个挨一个摆好,由外向里,褶子向下,然后用小嘴的水壶洒水在缝隙处。盖上锅盖,煎了两三分钟,再洒一次水,同时淋上少许油,盖上盖子转动平底锅。
香气一点一点冒出来,不说街上零散的行人,只说月月和华华,都在忙着自己的活儿,闻到这个香味都忍不住频频转头来看,他们感觉好饿。
江白露脸色淡淡,丝毫不为所动,就好像一个小小的摊子因为她顿时变的不一样了,揭开锅盖,只见包子鼓起,包底金黄光亮,撒上一把黑芝麻和碧绿的葱花,生煎包就成了。
她拿出一个小盘子,用筷子夹上两个,转身递给了月月小姑娘。
“喏,吃吧,第一天开工,先尝尝鲜。”
小姑娘还顾着油锅里的油条,“姐,你先给我放边上,我马上,”吧锅里炸得金黄酥脆的油条夹出来放到盆里,在围裙上擦了两下就夹起了刚出锅的生煎。
“哥,快,尝尝,特别特别好吃。”小姑娘夹起包子喂了哥哥一口。
旁边站着的人不自觉吞咽了一下口水,看着两个小孩子吃得那么香,还有锅里面连在一起的,金黄色,散发着热气和香味的包子,纷纷走上前去,“老板,给我来一份。”
“老板,我也要一份。”
“喂,你插队干啥,明明是我先来的。”
“谁插队了,你先来的咋了,我先站到前面的。”
吵吵嚷嚷的,江白露敲了两下铲子,“还要不要了,要就排好队,你在前头,你在后头。”
被指了在前面的人自觉胜利了,扬着头,得瑟的一批,后面的那个嘀咕着,发牢骚,“这老板脾气够大的啊,也不怕把客人吓跑喽,”但还是乖乖地排在了后面。
摊子很快就热闹起来了,每天上班的人都知道这是一家新开的店,还没走近就看到了两条长长的队列,还有还写人端着小盘子,蹲在边上,看那个神色简直像是在吃什么大餐一样,眼睛都满足地眯起来了。
生煎卖得好,其他的也不差,客人吃了生煎,自觉这小摊儿上的其他吃的也不会差,豆浆一碗一碗卖出去,小馄饨也供不应求,松脆黄香的油条更是和生煎一样,好一波客人都排队等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