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七上八下一倾神[综] > 第202章 历史中的半边天(乾隆继皇后二〇二)

昌泰四年正月二十三日,太皇太后驾崩于慈宁宫,享年八十一岁。

皇帝降旨,追谥太皇太后为孝肃宪皇后,一应葬仪,比照孝庄文皇后之例办理。

这也意味着,宁寿宫皇太后变成了整个爱新觉罗氏地位和辈分最高的大长辈。

乌雅皇后欠身回道:“臣媳恭奉懿旨,现命尚内局将东西六宫收拾齐整,请皇额娘移驾!”

昌泰九年,十二宫训图改绣完成,以先帝高宗驾崩十周年为契机,宁寿宫降旨,于东西六宫各辟净室,供奉十二位先贤后妃。

“知道了!”寒苓站起身来,因与众媳说道,“你们也跟着看看吧!”

婆媳众人的头一站是皇后的寝殿翊坤宫,寒苓亲手把《西陵教蚕》取出来,悬挂后向乌雅皇后说道:“我绣此图,以孝齐宪皇后为楷模,我生平所见后妃,未有贤德列于其右之人,汝为正宫元后,一言一行,应以孝齐宪皇后为标榜,此图挂你宫中,应当时刻自勉,不可辜负孝齐宪皇后对你的一片期许之心!”

乌雅皇后再拜而起:“臣媳谨记额娘教诲!”

景仁宫为两朝太后旧居,寒苓想了一想,吩咐把《太姒诲子》拿了出来,因向众媳说道:“身为妇人,外掌中馈,内教子女,皆为紧要之事,似孝肃宪皇后,出身名分,原居敦肃皇贵妃、世宗齐妃之下,其后所以母仪天下三十余年,不外是教子有方的缘故,汝等亦应效仿,不可辱没世宗皇帝之圣明!”

众媳齐声答应:“臣媳谨遵懿训!”

第三站是储秀宫,寒苓把贝亲王福晋喜塔腊氏唤到跟前:“永璟幼年,几乎遭人毒手,纯懿皇贵妃以身相代,这才有了今日的贝亲王,昔有夏相罹难,相妃后缗穿墙爬出,忍辱负重生下中兴夏朝的杜康王,纯懿皇贵妃较后缗犹有过之,储秀宫是皇贵妃旧居,这幅《后缗穿墙》便由你来悬挂吧!”

喜塔腊氏不敢不从:“是!”

紧随其后是钟粹宫,寒苓吩咐把《樊姬望月》高高悬挂,因向众媳解释:“昔年此宫闲置,闹出过一桩人命官司,诚嫔所以入宫,也是填补主位空缺的意思,她是钮祜禄大姓出身,阴差阳错受累遭贬、畏罪自戕!想那樊姬,因规谏楚王远离女色筑台望月,诚嫔无福,没有遇到樊姬这样的主母,所以失足宫中,平白丢了性命!”

众人不敢接话,寒苓感叹一回,又与成霜说道:“你提着我,等皇帝过来,我想求他赏赐诚嫔娘家一份体面。”

成霜欠身答应:“奴才记下了。”

钟粹宫之前又是承乾宫,寒苓吩咐永璐福晋完颜氏:“你把《共姬临火》挂上去。”

完颜氏依命而行:“是!”

“我记得魏嫔在乾隆十一年晋贵人,乾隆十二年移居承乾宫,到乾隆二十二年晋嫔位移居长春宫,首尾在此居住十一年。春秋时共姬曾言‘妇人之义,傅保不在,宵不下堂’,及至住舍走水,保母未至,避而失义,不避火死,舍身而取义。先帝非魏嫔谋害,因魏嫔驾崩,魏嫔生愧夫主、死负骨肉,于礼于情,甚难两全!二人经历,多有相类之处。”寒苓示意皇后,“永琰业已娶妻成婚,今当消弭前过,赏赐皇子体面,太皇太后崩御五年,理应追复魏嫔为令妃!”

乌雅皇后率先称颂:“令妃母在天有灵,必然对额娘感激涕零!”

少倾转至延禧宫,寒苓追忆过往:“先帝在时,这是愉贵太妃的寝宫,愉贵太妃早年与我不和,后来尽化干戈,荣辱与共,所以才有你们今日的安稳日子好过,永琪在孝齐宪皇后宫中养大,祥常在因孝齐宪皇后推恩入宫,也算是宁寿宫的常客,天时地利之下,没有学到愉贵太妃半分时慧,汉宣帝元后许成君,虽起于寒微,待上殿恭谨有礼,不负贤后之名,如祥常在自恃高贵、所以成害,倘若稍知进退,难失贵妃尊位,今日子孙满堂、出宫荣养,较舒贵妃、庆妃更有福荫,可惜空有野心、不修内德,纵然身陨,不足为惜,前事难追、后人为师,这幅《成君奉案》就留在延禧宫罢!”

延禧宫之北是永和宫,在乾隆朝的绝大部分时间内,永和宫都是淑嘉贵妃的地盘。

“淑嘉贵妃——”寒苓喃喃自语,“论于心智,淑嘉贵妃在先帝后宫数一数二,可惜眼光过于长远,布局固然周到,却难明白,后宫是一个短兵相接的地方,有人挡在前面,你能一路稳进;若是急于上位,哪里能有运筹帷幄、谈笑风生的资本!”

众媳面面相觑:这似乎是话里有话啊!

“取《冯媛挡熊》来!”寒苓解释道,“这幅刺绣的原画是内廷供奉金廷标的得意之作,前汉建昭元年,汉元帝观野兽搏斗,因熊失驯,侍从妃嫔无不受惊逃命,独有婕妤冯媛以身相当,成就千载贤名,虽然如此,冯婕妤受后宫嫉恨,坐以反叛,难得善终之局,高宗皇帝罹患时疫,淑嘉贵妃尽心侍疾,本有大功于皇室,亦于彼时误遭毒害,于其生前虽有过失,待先帝之心可昭日月,我等仍应虔敬才是!”

乌雅皇后从命,率众妯娌上前拜了几拜!

景阳宫的主子却是屡遭坎坷,怡嫔小产失宠,凄凄遑遑死在孝肃宪皇后的圣寿之日;随后的祥嫔大起大落、不得善终;吉太妃虽然平安,终究无子无女、宠爱有限,虽于家人有益,不过得了一个年青孀居的结局。

寒苓自然唏嘘不已:“取《无盐示隐》!”

随侍宫人依命上前,把《无盐示隐》高高悬挂起来。

寒苓感叹道:“无盐君因隐语上位,怡嫔因直言幽杀,她也算是因言获罪的典范了。”

怡嫔诅咒的对象是如今的昌泰皇帝,她没有被追贬位份就已经算是皇恩浩荡了。

永寿宫悬挂的是一幅《徐妃直谏》图,寒苓简作解说:“先帝在潜邸时有一位仪嫔,彼时和恭亲王意外负伤,我奉世宗皇帝圣旨熬制医患成药,仪嫔干犯口舌,于潜邸造谣生非,触怒世宗皇帝,因此一病而殁。徐妃有言,概因规谏正途,仪嫔有言,不免祸及本身,七出之条,口舌在内,这幅刺绣就算是给你们的一丝警示罢!”

众媳唯唯:“是!”

永寿宫的西侧即是启祥宫,寒苓命把《昭德投湖》挂起,退后两步,拈香在手,亲行三拜之礼,众妯娌俱感震惊,慌忙摆开位次依样行礼,心中都觉疑惑:“这又是什么说道?”

寒苓却没有解释的意思,扶着成霜起身,因向乌雅皇后吩咐:“传我懿旨,启祥宫祭祀,永远不许断绝!”

乌雅皇后赶忙答应:“是!”

皇太后叩拜的人是容嫔。

金世宗继位前遭到当时的皇帝海陵王猜忌,海陵王久闻世宗元妻乌林答氏贤慧美貌,于世宗任济南尹之际诏命乌林答氏前往中都为质。乌林答氏进退两难,应召而不保贞节,拒召而夫子荼毒,因于途中投湖自杀,成就大义之名,金世宗绍统,追封乌林答氏为昭德皇后,在位三十年未曾更立皇后,籍此追念元妻,以为尊崇之意。

容嫔原本无辜,因救骨肉,不得已受制于人,背负弑君骂名,召来灭族大祸!寒苓纵为铁石心肠,忆及往事,难免愧怀肺腑,不敢不对容嫔大礼参拜。

说起来,容嫔还是兆惠送给寒苓的礼物,兆惠的想法很简单:和卓氏姿容出众,入宫必得宠幸,有其软肋在手,中宫自可妥善利用、巩固后位。皇后得此大礼,自然因此承情、善待女儿,对毓庆宫也无害处!不意皇后所谋甚大,间接玷污了兆惠的忠义之名。

当然了,兆惠此举间接保全了女婿、保全了女儿和外孙、保全了乌雅氏的世代富贵,倘其泉下有知,未必会因此生出悔意来。

紧跟着是慧妃曾经居住过的咸福宫。

高宗皇帝继任大统,咸福宫的第一任主人是潜邸侧福晋高氏,高氏虽然毒辣,对丈夫用情至深,她之所以下场惨淡,未必没有把嫉妒之心写在脸上的缘故。

“慧妃!慧妃!”寒苓追忆片刻,因向随侍宫人说道,“把《班姬辞撵》挂上去。”

众媳躬领教训。

“同为皇妃之尊,班姬能得而推辞,慧妃不得而强求,所以身败名裂、遗罪家人,自己连后世祭祀也享奉不得,虽然可恨,诚亦可悲,所谓死者尊大,我等生者,亦应稍加礼遇才是。”寒苓微微斜眼,“十二家的!”

博尔济吉特氏闻召近前:“臣媳在!”

寒苓吩咐道:“进香!”

乌雅皇后与祁婉对视一眼,心中各有思量:哲亲王若未夭折,依彼时情形,若要保其周全,唯有出嗣宗室一途,哲亲王为元后嫡子,倘要出嗣,只有端荣皇太子能够匹配,哲亲王因高氏夭折,这顶世袭罔替的铁帽子王爵才能落到十二弟头上,再一说,若无高氏,孝靖皇后也不至于极早把中宫凤位腾给婆婆。

最后一站方是长春宫,寒苓教把《姜后脱簪》妥善悬挂,率众媳行礼起身后说道:“周宣王失德,姜后脱簪、待罪永巷,由此成就宣王中兴伟业,孝靖皇后贤顺有余、直介不足,上不能阻劝先帝收纳侧室,中不得保全皇子传承血脉,下不可独善其身安荣尊贵,图为声明所累,岂不可叹可惜?”

祁婉心道:当此而论,皇后为一等人,太后算是二等人,孝齐宪皇后大约就是第三等人了。

这十二幅刺绣,原作出于供奉名家之手,由敬纯亲王、质庄亲王等高宗皇子手书训辞,孝圣定皇后依样手绣,于六宫供奉传世,即为《十二宫训图》是也!画作随孝圣定皇后陪葬神陵,留于后世者,乃孝圣定皇后绣品是也!

这十二幅图的故事却伴随孝圣定皇后的魂灵永远地埋葬在了神陵之内。

好了,再与大家相见就是新作《(封神)青莲志》了,请大家继续支持!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2章 历史中的半边天(乾隆继皇后二〇二)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