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七上八下一倾神[综] > 第197章 历史中的半边天(乾隆继皇后一九七)

鉴于皇后有旨意放着,福隆安寻上当年的情敌那拉长林吃了一顿便饭。

与寻常读书人相比,长林的一大优点是并不迂腐——这一点,从他两年内从翰林院编修升到翰林院侍读便能得到印证。

料理这种事,两个人办吃力,知道的人多了容易出纰漏,鉴于庆福是辉发那拉氏的长房长子,长林把二堂哥讷苏肻拖下了水。

讷苏肻挺讨皇后姑妈的喜欢,遇到这种事儿自然要当仁不让,哥儿俩对头一商量,讷苏肻趁着天将擦黑,把曹家父子请到了府中做客,长林这才向平郡王府投递了拜帖。

除了是宗亲王的表弟,长林还是嘉亲王的小舅子,哪怕知道这位近几年在文化圈内声名鹊起的“小国舅”(国舅的儿子)无事不登三宝殿,平郡王照样不能轻易把人家拒之门外,即使宗亲王坏了事,他还有两个同胞弟弟在,嘉亲王又得皇帝宠爱——皇后的地位不会因此发生动摇。

平郡王庆恒,乾隆十五年袭堂兄平僖郡王庆明爵位,成为克勤郡王世系的第九位袭爵人,论辈分,他得管皇帝喊“太爷”(第一任克勤郡王岳托为礼烈亲王代善嫡长子,因taizu长子褚英坐罪伏诛,岳托即为taizu长房长孙,所以出现了长房出晚辈的现象),皇子们都是他的祖父辈,虽然如此,就像分别代表着taizu长房、太宗长房的康亲王和显亲王一样,克勤郡王是taizu长孙一房的代言人——众所周知,长子长孙都是具有相当影响力的宗族人物,漫说长林这种品级不高的外戚,便是敕封的亲王郡王,在他们面前也不敢过于托大拿乔!这也是康亲王和平郡王不必刻意讨好景仁宫的底气所在!当年的理密亲王,还是名正言顺的东宫太子,就因为打了孙子辈的平郡王讷尔苏,差点儿引起宗亲公愤,之后两次被废没有宗室力保,不能说没有这方面的原因。

平郡王并非没有思想准备,那拉家在这种时候派人过来,肯定与宗亲王有关。

当然了,平郡王并不笃定那拉家的三房是不是站在宗亲王一头,以目前的形势来看,如果宗亲王坏事,最大的受益人应该是长林的亲姐夫嘉亲王,谁又知道嘉亲王在这次的检举案中扮演了什么角色呢?

心思百转之际,进入客厅的长林已经向平郡王打千儿行礼:“奴才请王爷安!”

“世兄不必多礼!”平郡王含笑点头,“请起,上茶。”

长林号称“凤门清雏”,平郡王观他举止洒脱、谈吐有礼,不免暗自纳罕:辉发那拉氏果然底蕴深厚,纵无裙带之运,有这样的子孙在,何愁不能兴盛那拉氏全族的门楣?

两方闲话片刻,长林起身向平郡王欠身示意:“奴才有几句肺腑之言上谏王爷,请王爷赏脸察纳。”

“世兄客气!”平郡王扬了下手,左右下人全都退出了上房。

长林这才说道:“皇后娘娘深知王爷忠心耿直,素日每假王爷品行以为诸皇子楷模,曩时知悉王爷膝下单薄,每常嗟叹遗憾,有尽己所能,促成王爷早获世子之美意,概因后宫多事,娘娘疲于应付,所以分身乏术,力有不及,近又避人口舌不得自主,请王爷体谅海涵才是!”

平郡王目瞪口呆:“小王虽是宗室,终为万岁臣子,哪有以臣役君的道理,娘娘美意,小王委实不敢消受。”

“王爷言重了!”长林微微一笑,“王爷是taizu子孙,娘娘为皇家主母,若叙家礼,犹如王爷嫡亲(曾)祖母一般,寻常外臣,岂能与王爷相提并论?如家姊翁公,年近六旬喜获世子,娘娘虽未居功,老王爷自怀感念,所谓‘尽人事听天命’,普天之下,医道学问,未有稍胜娘娘之人,听闻王爷近年为求子嗣遍访名医,岂非舍近求远之举?”

平郡王深吸了一口气:“无功不受禄,小王于皇后娘娘少尽孝心,哪里有劳累长辈的道理。

“娘娘难为,自然难为;娘娘有为,王爷仍有一线之机!”长林话锋一转,因又问道,“奴才有一忘年至交,曹姓,名霑,号雪芹,乃圣祖朝江宁织造曹寅遗腹嫡孙,不知与王爷如何称呼?”

平郡王略觉茫然:“小王祖母乃曹寅之女、曹霑亲姑,籍此而论,家父和伯王平敏郡王与曹霑便有姑表之亲,不知世兄何以相问?”

长林点了点头:“雪芹先生有一部享誉当代的‘石头奇书’传世,不知王爷可曾揽阅一二?”

“既为奇书,如何有不阅之礼?可惜表叔执拗,拒不续书,使佳作断尾,留憾于文坛——”平郡王不明长林用意,索性以静制动、见招拆招,“世兄与表叔相交,想来能代时下文人对曹家表叔稍行规劝。”

“王爷误矣!”长林朗声而笑,“奇书腰斩,或于世人有憾,于王爷、于曹氏殊为大幸!”

平郡王愈发不解:“此话怎讲?”

“不瞒王爷,奴才有幸阅览《石头记》全文,彼时年轻识浅,不知厉害,待书稿流入中宫,方知此书大犯文字忌讳,皇后娘娘唯恐传于市井,教曹氏经历灭族之灾,使王爷遭受夺爵之厄,这才私下做主,把三册书稿截留下来,世间所传,不过九册残稿而已。”长林便于怀中取出一叠手稿放到客桌上,“此为回末章节,请王爷避人阅读。”

平郡王冷冷一笑:“如世兄所言,本王倒是欠了皇后娘娘天大的人情。”

“王爷以为奴才要假曹氏书稿行胁迫之事?”长林眯了眯眼,“果真如是,王爷大可将奴才拿往乾清宫自首,王爷至多被皇上罚俸申饬,奴才威胁宗亲,少不得便有杀身之祸,不但宗亲王坐实罪名,连皇后娘娘都要因此受累,奴才虽然愚钝,这样损人不利己的事儿大约是不会做的吧?”

“这——”平郡王缓了缓脸色,“是小王莽撞了,请世兄海涵!”

“奴才不敢!”长林微微欠身,因向平郡王问道,“以王爷卓见,中宫德怨如何?春殿明暗如何?履王忠佞如何?”

平郡王想了一想说:“皇后母仪贤德,东宫睿智磊落,履王小心常戚!”

“得王爷赞誉,娘娘与宗亲王必然倍感欣慰。”长林打千儿跪安,“奴才告退!”

“慢!”平郡王恍然觉察,自长林入谒,主动权自始至终都被他牢牢掌握在手中,“小王蒙皇上信重,忝充吴案主审之职,今后去从殊为两难,请世兄教我!”

长林淡淡一笑:“王爷为taizu皇帝长孙嫡裔,举止行事自以江山社稷为重,奴才年轻识浅,岂敢当王爷请教之辞?王爷深明大义,或有将来,于国于家,自然对taizu皇帝有所交代。”

何以为国?为国之利,莫过于保全贤明储君!何以为家?为家之利,莫过于留有后继子孙!长林的一番话言简意赅,不可避免在平郡王心中引发了轩然大波。

隔日大起,平郡王当朝上书,公开弹劾履郡王:“护庇吴氏、攻讦东宫、不孝皇后、屈打成招、无视主审、意图不轨”等诸般罪名。

朝臣们傻了眼,履郡王也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平郡王怎么突然就翻脸了?

皇帝的脸色很不好看:“庆恒,你这样说可要拿出凭据来的?”

“皇上明鉴!奴才与康亲王、富察大人获蒙御笔钦点,主审圆明园走水一案,履郡王以见习刑部之便,未获圣意干预审讯之事,不对吴氏严刑审讯,反倒企图以大逆罪提审景仁宫、毓庆宫宫人,又假传圣旨,有‘皇上深疑毓庆宫之罪,我等不可悖逆圣心,当轻断其罪,使皇上免伤天伦之情,使宗亲王难以凌僭天子之势’之语!非但不忠不孝,更加不仁不悌,”平郡王把顶戴摘了下来,“奴才荷蒙圣恩,今当直谏皇上,奴才奉旨查案,迄今未有任何谋逆铁证,吴令美身为御前太监,不独宗亲王,奴才等外臣谒见,未尝不曾加礼赏赐,籍此以为物证,断然难以服众,奴才忠心切切、擅揣君心,所以弹劾履郡王居心叵测之罪迹,若皇上果欲查办景仁宫并毓庆宫,奴才自当另行请旨,否则万死不敢冒犯中宫威严!”

弘历几乎气个倒仰:“永瑆,你大胆!”

履郡王出列喊冤:“皇阿玛,儿臣冤枉!儿臣不敢假传圣旨,更不敢攻讦东宫、对四哥稍有不敬,请皇阿玛明察!”

平郡王与景仁宫并无私交,又因性情忠直、爵尊位高,除了皇帝,不必看他人脸色行事,他的一番话说出口,朝中有一大半人是相信的,只碍于涉及皇家内务,都不好对此多做议论。

弘历又看向其余两位主审:“永恩、傅恒,你们说!”

康亲王和平郡王的关系要略近一层(他们都是礼烈亲王代善的子孙),见平郡王的反应如此激烈,心中立时便有计较,因向皇帝回道:“依奴才之见,皇上命奴才三人会同三法司一齐审讯,履郡王当差刑部,参与查案并非忤旨僭越,然履郡王年轻急躁,协查之时确有过激之举,或有涉及皇后之语,概因吴氏之案举于东宫,皇后为宗亲王生母,履郡王因此生疑忌惮份属常理,总请皇上圣心裁决。”

写完了!每日一章,30日完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7章 历史中的半边天(乾隆继皇后一九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