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七上八下一倾神[综] > 第191章 历史中的半边天(乾隆继皇后一九一)

“永珹出生那会儿我还是皇贵妃,一晃眼,这就娶妻成家了。”寒苓向舒妃笑道,“这桩亲事算是天作之合,你做姨母的当婆婆,需得格外关照新妇才是。”

“主子娘娘才是正经婆婆呢!”舒妃赔笑道,“这都是主子娘娘对永珹关爱有加的缘故,臣妾倒巴不得玲儿——巴不得他媳妇厉害一些,也免得永珹到外头闯祸!先回给主子娘娘知道,连母后皇太后留给永珹的东西臣妾都吩咐他交给媳妇保管呢!”

“玲儿就玲儿,皇上都没教弟兄避讳,我就这样尊贵起来了不成?”寒苓抬了下手,因与十福晋说道,“你嫁永珹,那是三头做亲,从孝靖皇后论,你们是姑表兄妹;从你额娘和舒妃论,你们是两姨表亲;从我这里论,你是七格格的小姑,有这样的缘分在,日后只可放心便是,永珹若敢慢待你,我和舒妃一定替你撑腰做主!”

“臣媳不敢!”富察氏微微欠身,“臣媳谢过皇额娘厚爱。”

愉妃笑道:“咱们皇后娘娘一贯把儿媳看得比儿子还重的。”

“这话我领了,谁让我不会教儿子呢!”寒苓又嘱咐其他几个儿媳,“都是熟人了,宫里宫外你们照应着一些,得了闲常来常往,不要生分才好。”

众福晋齐声答应:“臣媳谨遵(皇)额娘懿训。”

“你们出了宫,不要忘记去定郡王府见见大福晋,那是长嫂,不可失了礼数。”大福晋孀居,这样的场合不宜出面,寒苓不妨一表姿态,博一个周到慈爱的名声。

永璜的生母哲悯贵妃也是富察氏一脉,富察氏赶忙应承:“是!”

“老八家的!”寒苓话锋一转,忽然将视线转向八福晋。

章佳氏站起身来:“皇额娘。”

“我隐约听着,永瑆纳了一个出身不好的侧室?他的福晋也是章佳氏一族,人不亲姓还亲,你们做兄嫂的,还该添些照应才好。”所谓出身不好,并非指家世低微,与之相反,人家有个显赫的姓氏——索绰罗氏!永瑆的新侧室是索绰罗德保的外室女。

说起来,德保也不算是贪花好色之人,他如今贵为二品大员,后院不过一妻一妾而已,唯一的私生女儿只是早年与瘦马一夜风流的产物,虽然养在侧室名下,知道其身世的同僚亲友不在少数,如今以格格身份抬入履郡王府后院,应当说算得上是极为可观的前程了。

章佳氏唯唯称是:“臣媳记下了。”

“汉人总嘲讽咱们不讲礼数,你们都是做正室的,以后也提着一些,瑞贵人与永琪府上的索绰罗氏是堂姐妹,永瑆又纳了瑞贵人的妹妹,虽说无伤大雅,总归要落人口实。”寒苓看了新妇一眼,因又补充道,“当年的履亲王老福晋与孝靖皇后也是同堂姐妹,因为这段亲缘,先帝为皇上指婚时母后皇太后颇有疑虑,先帝因此曾有谕示,‘旗人人口有限,早前联姻多不得已,虽为同族姐妹,并非一父所出,只管门第般配、人品称优,余者不足计较!日后人口繁盛,嗣君自行更化为时不晚。’以往倒也罢了,今后再行聘纳之事,咱们都该留意要紧的亲缘辈分,也算是在旗人中立个榜样的意思了。”

瑞贵人十分不安:皇后这是话中有话啊!

寒苓已然图穷匕见:“瑞贵人与顺贵人位份等同,二人同居钟粹宫,于顺贵人掌宫不便,自即日起,瑞贵人挪往长春宫居住。”

瑞贵人愕然:“主子娘娘——”

长春宫是令贵妃的地头,皇后这是把瑞贵人划为令贵妃一派的意思了,众人这才回过味来:瑞贵人是被她老子连累了吧?

“今天是永珹的好日子,不该教你们看着我处理宫中琐务。”寒苓换了一副面孔,因向永珹夫妻笑道,“你们去罢,得了空要经常进宫陪你额娘说话!”

小两口起身行礼:“儿臣(臣媳)告退!”

寒苓压了下后背:“都跪安吧!”

年景坎坷的乾隆三十一年终于以皇十子大婚的喜事作为标志宣告终结,正旦朝贺之际,皇帝向所有外臣宣布,今年要为皇后大办生日寿辰。

非中宫所出的诸皇子、诸公主、循郡王、履郡王、定郡王联署上表,请为皇后增上徽号,以示宗室臣民尊奉忧敬之礼。

“过吧!”寒苓一改谦让之风,大大方方接受了丈夫的美意,“徽号大可不必,本朝还没有为皇后加上徽号的前例,你们既然有心,教他们想两个好听的字儿,关起门来我自己乐呵乐呵就行了。”

永璋赔笑道:“大清开国至今,皇额娘是在位最久的中宫皇后,今岁五旬圣诞,理应有此一贺。”

寒苓自乾隆十六年继位中宫,迄今做了十五年有余的皇后,听起来不值一提,如果跟她的前辈们做一下对比,那可就太值得骄傲了!

大清朝的第一位国母是孝端文皇后,她在太宗称汗时为中宫大福晋,太宗称帝后又做国君福晋(即中宫皇后),到太宗驾崩,首尾不到十二年的光景而已;第二位是世祖元配,做了两年皇后便被废位为妃;第三位孝惠章皇后,统共住了八年中宫;第四位孝诚仁皇后,首尾做了十年六宫之主;第五位孝昭仁皇后,册封半年便因病驾崩;第六位孝懿仁皇后是有名的一日皇后(只当了一天皇后);第七位孝齐宪皇后,打破长辈记录,做足了雍正王朝十三年的中宫皇后;第八位孝靖皇后,满打满算跟孝诚仁皇后打个平手,第九位便是当今皇后辉发那拉氏,她老人家执掌后宫二十二年,皇后也当了十五年有余,以时长而言,名副其实是大清朝的“长寿皇后”。

“照我的意思办才能显出你们的孝心来。”寒苓叹了口气,“我知足了,皇太后关爱,皇上敬重,皇子皇女又有孝心,皇后做到这个份上,我还有什么不足的地方呢?”

永璋大感不祥:“皇额娘还要代额娘看着儿子们呢!”

“命由天定,你是个好孩子,不过是实诚了一些罢了。”寒苓苦笑道,“过两年永璂永璟永璐出宫开府,你做哥哥的,多关照他们一些,永珏心粗,不惯在家人天伦上耗费心思,也只有你能替我管教一二了。”

永璋心中疑惑:“这是儿子的本分。”

太医是相当憋屈的职业。

循郡王从景仁宫出来,拐道弯就奔太医院去了,好悬掐着御医的脖子把皇后的病情给问出来,院使院判不明所以,愈发露出了含糊其辞的心虚劲儿,永璋更加担心了:皇额娘不会出什么事儿吧?

你家皇额娘没有大的问题,要发生问题的是你家五弟。

敬郡王永琪,大年初八去西林觉罗家吃年酒,回府后忽然忍痛不住,从马车上摔了下来。

外伤不打紧,永琪的附骨疽已经发展到了凝滞成脓的地步。

“胡说!”寒苓吃了一惊,“你当我不懂医术吗?永琪早先不过是湿重症候,我去年就开了食豆饮汤的方子给他,虽说未必能即刻治愈,消解湿气是十拿九稳的,怎么会越过湿热凝结,到了化脓的地步?”

“这——”御医踌躇回道,“主子娘娘的方子是不会错的,敬郡王的病情恶化迅疾,确实出乎微臣意料之外。”

寒苓十分头疼:“愉妃!”

愉妃赶忙擦着眼泪答应一声:“主子娘娘!”

寒苓捏了捏额角:“打发人去敬王府,把主事的审一审,永琪到底有没有照我的方子食用药膳!”

愉妃尤其心焦:“臣妾想去看看永琪。”

“把绵忆送去毓庆宫,让老四福晋照应几日。”寒苓朝御医挥一挥手,“你们随愉妃一起去,查不明白因由就不要回来了。”

主诊太医很快做出病例报告:敬郡王附骨疽生于大腿外侧,此症多因体虚之人露卧风,冷浴后乘凉,寒湿侵袭所致,似敬郡王体质,抑或房欲之后盖覆单薄,寒邪乘虚入里,遂成斯疾,初觉寒热往来,如同感冒风邪,随后筋骨疼痛,不热不红,甚则痛如锥刺筋骨,不能屈伸。”

愉妃协理宫务多年,杀伐决断的魄力是半分也不少的,将大小儿媳一通审讯下来,很快锁定目标,把视线集中到了格格方氏的身上。

想瞒也瞒不住,永琪的妻妾成群,就一个如格格(即方氏)喜欢在行房后索要冷水洗浴,永琪是男子,不能显得比女人家更娇贵,如格格又是近两年被放在心尖上疼的人,闺房之中的癖好,迁就也便迁就了,不意短短两年就埋下了这样的后患。

如格格把眼睛哭得跟桃儿一样,在男人眼中,那是说不尽的梨花带雨、爱不够的我见犹怜——可惜她面对的是一群不懂怜香惜玉的女人。

愉妃火了:“府里几时添了这样一个妖精,我怎么不曾见过的?”

如格格的来历还真是和愉妃有那么一丝瓜葛。

其实,已经开始倒计时了。我也不知道还会写多少,总之不会超过十章。请大家继续提建议:是先更《孝贞皇后》还是《封神》为好?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1章 历史中的半边天(乾隆继皇后一九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