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七零之这个婚我不离了 > 第14章 第十四章

七零之这个婚我不离了 第14章 第十四章

作者:舟舟沐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2-02-07 17:15:24 来源:文学城

不过小哑巴也挺奇怪的,整天带着白色的口罩,背对着人贴着墙,连模样都看不清楚。

田馨在他耳旁说过几次他的坏话,小哑巴无动于衷,脸上一点表情都没有,田馨彻底放心,看来不仅不会说话,耳朵也听不见。

这样,田馨就更加肆无忌惮了,田馨需要一个听众,小哑巴听不见,就是最好的倾诉对象。

田馨想李梅花,想林海明,也想大哥二哥,可是沈红缨说,养父母是想占他们家便宜,对她不是真的好,田馨很伤心,她问小哑巴:“小哑巴,为什么做人会这么复杂呢?”

小哑巴没有回应。

田馨跟小哑巴说自己的喜好,说讨厌的事情,絮絮叨叨,在小哑巴耳边念叨了一个多月。

一个多月后的早上,田馨照常过来,却只见到叠的整齐的被褥,没良心的小哑巴,没告别,没谢谢,就这么偷偷跑走了。

想到这,田馨道:“也不知道小哑巴是什么人,青海那边偏僻,他们也不像本地人,咋能跑到咱们知青点去?”

冯耀庆挠挠头:“不知道,我看咱们队长对他俩挺客气的,好了,好久之前的事情,咱们不提了。”

从冯耀庆家里离开,田馨和郑小梅顺路,只剩下她们两个,田馨问:“你对冯耀庆没意思?”

郑小梅惊恐的摇头:“什么意思?我可不喜欢他,你别乱点鸳鸯谱。”

“孙秀云喜欢冯耀庆,你要是没这个意思,我看他俩有戏。”

“哎呦,结了婚的就是不一样,还当上媒婆了,对了,你家那位没回来,大年初三我去找你玩,咱们看电影去,我请客。”

“看什么电影?”

“《蔡文姬》,听说特别好看,其他地方去年就播了,群众的口碑很好。”

吃喝玩乐方面,郑小梅一向在行,田馨痛快应下来:“成,我请你喝汽水,吃糖葫芦。”

郑小梅是家里的独生女,这个时代家家户户孩子生的多,生四五个的也不在少数,郑小梅也没同龄的兄弟姐妹一起玩,和朋友同学就格外亲近一些。

提起看电影,田馨之前只看过一次。

还是回省城以后,田静有一天嚷嚷着看电影,沈红缨拿她没办法,带着她们一起去了电影院。

想起看电影田馨又忍不住心酸,电影院门口有卖冰棍的,泡沫箱子里好几种,沈红缨给田静买了一根奶油味的,给田馨的是最便宜的冰棒。

和郑小梅告别后,田馨回了苏家。

赵桂芬和隔壁的刘婶子在闲聊,看见田馨回来,赵桂芬摸摸手:“聚会咋样,还顺利吗?”

赵桂芬也知道,其他几个知青都安排了工作,田馨和人家聚会,怕她心里不痛快。

田馨笑道:“挺好的,大家都是好朋友回忆了很多下乡的事。”

见到田馨面色正常,赵桂芬也放下心来。

赵桂芬道:“明年你奶奶和二叔一家也搬到省城来,今天刚给我来了信。”

赵桂芬看起来并不高兴。

苏蔚冬奶奶一共两儿一女,老大是苏全国,也就是苏蔚冬他爸,老二是苏建国,老太太最溺爱这个小儿子,现在也是和老二生活在一起。唯一的女儿苏全友,生活在首都,闺女是苏家最有出息的人,

关于苏家这些往事,苏蔚冬没兴趣不爱提,田馨还是听苏蔚兰抱怨过几句,说奶奶偏心,以前就经常欺负她妈,就偏向二叔。

赵桂芬和婆婆一向不睦,以前还好,反正离得远,也没什么交集,现在老二一家要搬来省城,远香近臭,更何况以前关系就不好,也难怪赵桂芬发愁。

田馨问:“二叔不是一直在矿上上班吗?怎么来省城了?”

赵桂芬道:“说是工作进行了调动,来了省城的矿厂,一家人就都搬过来,户口和粮食关系也能转过来。”

提到奶奶和二叔一家要过来,苏家人都不高兴,连最小的苏蔚秋都会看脸色,坐在炕稍,大气不敢喘。

苏蔚兰哼了一声:“妈你别发愁,要是我奶奶欺负你,我替你出气。”

“傻孩子,你奶奶是长辈,你不能和她过不去,没事儿,年后来不来还不一定,你们别想太多,咱们过咱们的日子。”

赵桂芬露出欢喜模样,从外屋端出一盘炸签子:“快吃吧,今年炸的多,下午就当零嘴吃。”

临近除夕,田馨没去陈奶奶家,最近几天她家里热闹,有亲戚过来给她提前拜年。

田馨大部分时间窝在自己屋里看书。

白天还行,有时候田馨晚上也想看,但家里只有一个煤油灯,她也舍不得一直用,所以还是尽量利用白天的时间学习。

煤油灯下,忽明忽暗的灯影跳动,田馨叹气,买煤油也得要票,每个月发一张煤油票,凭票才能购买,要是以后煤油灯能敞开用就好了。

煤油灯忽的闪动几下,是赵桂芬过来开门,带进屋的风吹散了灯芯。

赵桂芬小声道:“馨馨呐,你放心,就算你奶奶和你二叔过来,也和你们没关系,实在不行你和蔚冬跟我分家,等蔚冬明年回来,说不准会分房,到时候你们小两口搬出去住。”

赵桂芬一向善解人意,从来都是自己遭罪也不让别人吃亏的性格,田馨道:“妈没事,我没多想,分家倒不用,奶奶他们来就来,到时候自己过自己的日子,他们插不进来。”

自古婆媳关系都是难题,现在有句话,叫多年的媳妇熬成婆,当媳妇时顺从婆婆,熬了多年,反过来折腾儿媳妇的不在少数,像赵桂芬这样和善的很难得。

赵桂芬也是吃过恶婆婆的苦,推己及人,她想对自己儿媳妇好一点,一家人和和美美,没那么多勾心斗角。

赵桂芬回屋,苏蔚兰已经快睡着了,被赵桂芬的叹气声吵醒。

苏蔚兰性子大大咧咧,一点也不像她妈,苏蔚兰在炕上翻来翻去像摊煎饼,道:“妈,你这人的缺点,就是想太多,我嫂子我看挺明事理的。”

赵桂芬说:“我也知道,你嫂子这段时间不错,但她之前动了和你哥离婚的念头,虽然压下来了,我怕……怕她还想离。”

苏蔚兰也沉默了,她嫂子和她哥好像也没什么感情,也是,结婚不到一年,见面时间短,能有什么感情呀。

苏蔚兰知道她哥有个女同学,个子不高,长的白白净净的,好像家里条件也不错,当时上学时经常过来找她哥借书。

关于他哥的态度,苏蔚兰也不清楚,整天沉着脸,谁能看出情绪,不过苏蔚兰估摸着,既然人家女同学借书,他哥愿意借,想必就是喜欢吧,不然按照他哥的性格,早就关门不搭理了。

苏蔚冬的这门娃娃亲,苏家人都知道,他哥本人一直不乐意,说盲婚哑嫁,说家里太封建,等以后一定得退婚,后来联系上了田家人,得知人家闺女去大西北当知青去了,退亲的事只能往后拖。

可是,就在两年前,他哥回家探亲,突然提起了这门亲事,一反常态的问了问田家女儿的情况,竟然同意这门婚事了!

当时可把苏蔚兰和赵桂芬惊到了,苏蔚兰猜测,一定是她哥和那个要好的女同志闹掰了,她哥受了刺激,才同意和田馨结婚。

再后来,听说嫂子田馨着急回城,也同意结婚,两个人就这么扯证结了婚。

在苏蔚兰眼里,她觉得哥嫂这门婚事摇摇欲坠的,两个互相不喜欢的人栓绑在一起,有没有爱情,没准哪天就散了。

但苏蔚兰不敢把这些话跟赵桂芬说,她妈心思重,思想也老,离婚在她眼里就跟天塌下来一样。

苏蔚兰想,以后她结婚,一定要嫁给自己喜欢的人才行。

赵桂芬絮絮叨叨了几句,女儿话也没搭,不知道在想什么,赵桂芬觉得无趣,掀开被窝就睡了。

晚上外面寒风呼啸着,田馨却没睡着。

田馨脑子里满是物理化学的公式,晚上看书看的有点兴奋,现在睡不着。

田馨起身,从柜子里把苏蔚冬给她写过的信拿了出来。

所有的信件田馨都收在一个格子里,算起来,从结婚开始,苏蔚冬给她已经寄了十二封信了。

从开始的半个月一封,一星期一封,到后面的一个月一封,苏蔚冬的工作眼见忙碌起来。

田馨围着棉被,又把苏蔚冬的信读了一遍,里面没写什么内容,无非就是一些家常,苏蔚冬的工作保密,田馨是知道的,但他也会捡着可以说的小事写一写。

通过苏蔚冬的信,田馨也简单拼凑出了苏蔚冬工作的环境。

冷、艰苦、三餐时间不准时,感觉挺不容易的。

田馨叹口气,不愧是书里的成功人士,光是这样恶劣的环境,一般人也熬不下去。

不过苏蔚冬那条件虽然艰苦,但衣食住行的保障还不错,也算是没了后顾之忧,苏蔚冬自己花不完用不尽的,也会寄回苏家。

田馨和苏蔚冬结这个婚,其实并没有吃亏。

下乡的知青千千万,想调回城里没那么容易。

田馨没什么背景,至于田家,就算有人脉也不会愿意替她运作,当时回城的政策下来时,知青点都沸腾了。除了率先回城的钟霖,其他人可谓绞尽脑汁。

像郑小梅,折腾到尿血才拿到了回城的名额,田馨和苏蔚冬结了婚,就顺利回城,中间连时间都没拖,算是很顺利了。

田馨无法想象,如果她一直留在西北会是什么光景,她不想留,她想回省城,省城代表着未来,代表了无限的希望。

这段婚姻,终究是田馨得到的多。

苏蔚冬是一个合格的丈夫,虽然他们没有爱,但至少,苏蔚冬帮助她渡过了她生命中最难熬的时刻,光是凭着这点,她就对苏蔚冬心存感激。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