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七零小地精 > 第201章 201

七零小地精 第201章 201

作者:老胡十八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0-10-17 01:34:50 来源:转码展示1

春苗告诉绿真, 深圳现在很多外资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来,1984年规模是以前所有数量的五倍之多!而外资公司推出了一个新鲜名词——“股份认筹制”。jiuzuowen

虽然,大河皮革厂一直以来都按“股份”分红, 定期召开“股东大会”, 人均“股东”,可那是几个孩子开玩笑取的名头, 真正的股份制,才刚传到深圳和上海。

而更重要的是——没人买。

中外合资企业发行的股票, 没人有钱买, 或者说没人敢买。一堆堆花花绿绿的人民币换来几张纸,谁也不知道这玩意儿能干啥,虽然老板吹得天花乱坠, 什么“原始股”什么“股息”什么“债券”的,可它一不能当钱花, 二不能当票用, 万一哪天企业倒闭了这就是一堆废纸!

废纸谁会要呢?

可为了鼓励外商来华投资, 当地大型国营企业和机关事业单位都会要求员工购买,算是半强制性的, 譬如买一百块的股票,单位给出五十块,自己只用花五十块。

可就算是五十块,被迫“买”到的人也苦大仇深, 老大不乐意,宁愿上黑市换成人民币, 哪怕只换得到六十块,也多的是人愿意拿出去。

“姐姐的意思是……”

“我有同学在合资企业上班,他们员工价比对外发行价便宜, 咱们再从员工手里买的话只需要花一半的钱。”

崔绿真眼睛一亮,她从很多国外的政治经济学书上看到过,虽说鸦片战争前后我国没少受“股票”的毒害,可今时不同往日,没必要还如避蛇蝎。她始终相信,任何东西都是双刃剑,同一个盒子,用得好了就是聚宝盆,用不好那有可能是骨灰盒。

而股票交易这个大池子,就是一个“盒子”,是好是坏单看怎么使用。“姐你看能不能这样,我先研究一下,过几天给你答复怎么样?”

“行,你尽快,要书的话我给你寄?”

“谢谢姐,我去经贸大学图书馆借。”

正巧元旦节放假,胡峻也难得有休息天,约上菲菲曹宝骏,四人去图书馆,她说关键词和要求,其他三人就帮她找相关书籍。

可惜我国刚冲破资本主义国家封锁没多久,国内出版的经济金融类专著凤毛麟角,而且更多都是盲人摸象,以不成熟的市场为研究对象,得出的规律也不具有普遍性和适用性,她看了几本就发现问题。

倒是胡峻细心,给她从报刊柜里找到几份行业相关报纸,虽然不是最近半个月的,可经济规律说得还挺像那么回事,其中有个撰稿人绿真还有印象,就是去年报道“温州模式”“珠三角模式”的记者,在经济学领域属于后起之秀。

她拿过来仔仔细细翻着看了两遍,忽然茅塞顿开,在桌子上拍了一把,“好!”

周围的同学立马闻声看过来,绿真抱歉的冲他们摆摆手,小声而激动地说:“这就是市场经济规律,股票在某些时候等价于货币……”

其他三人:“……”不懂,他们真的不懂。

绿真把报纸上看到的重点句子摘抄到笔记本上,“走吧。”

其他三人:“???”

绿真高兴得一蹦一跳,走在最前头,刚出图书馆就兴奋地挂在胡峻胳膊上,“我们要发财啦!”

又黑又亮的眼睛仿佛有一层水光,眸子转动间有种波光流转的感觉,像两颗深藏宝光的极品珍珠,第一眼看上去不是那么起眼,可看着看着,忽然发现它的光芒是蕴藏在深处的……胡峻忽然想起她那串宝贝珍珠项链。

“喂你听见没,我,崔绿真,就要成为小富婆啦!”

胡峻宠溺的抚了抚她后脑勺,“怎么发财?”

“我要买股票。”

胡峻虽然不怎么关注经济方面的新闻,可他知道“股票”这玩意儿风险太大,收益跟风险是成正比的。“要不再慎重一下?”

“不用慎重,这次听我的绝对没错。”一想到国营企业里被强行摊派的股票指标,她就仿佛看到一堆堆冒光的金元宝,摊派给我吧,摊派给我吧,我要,我全要!

“大臭屁你现有多少钱?要不我帮你买成股票吧?”

胡峻想也没想,“不买。”这是他自己攒的老婆本儿。

想到“老婆”,他耳朵根又悄悄红了,也不看她,只催后头的菲菲和曹宝骏,“你们走快些,天冷,回去涮锅子吃。”算是睁只眼闭只眼默许他们的关系了。

菲菲也难得看见哥哥没为难曹宝骏,大手一挥,“绿真你要多少,我这儿有八千块够吗?”

绿真猛点头,“行,有多少你只管拿出来,我保证不出三个月,给你翻个倍。”

当然,大家是不信的。

开玩笑,存银行都没这么高利息,放高利贷也不敢说翻倍,小姑娘可真够大胆的,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当然,事实证明,他们不久的将来要为这次轻视付出代价。

第二天,把自己账户上的二十九万搜刮一空,再加菲菲的八千,曹宝骏的两千,崔绿真带上三十万上银行汇款去了。

春苗早联系好那边的“卖家”,原始股是真心便宜,一股才一块钱,总共发行了八十万股,单崔绿真一个人就买走了三十万股,只要再多一点点……嗯,她就能成为人家公司有话语权的大股东啦!

她能一次性筹到这么多钱,还能一次性掏出来,这就是信任。春苗感动得不要不要的,就差拍胸脯保证,“妹放心,绝对不会让你亏一分钱,亏了我赔你。”

崔绿真当然相信姐姐的能力,但其实也有心理准备的,“亏了就亏了吧姐,投资本来就有风险,你不要有心理负担。”三十万而已,咱们家公司的账上比这还多呢!

过完元旦节,各高校开始期末考,绿真整天泡在图书馆,有时上胡峻办公室蹭蹭暖气,基本不再出校门,也没想起来过问这事,心想哪怕是化学反应,也得有个反应时间不是?

直到半个月后,只剩最后两门没考的时候,春苗的电话才打来——涨了!

原始股刚发行半个月,就涨了!

“妹你猜涨了多少?”春苗按耐不住激动,声音颤抖。

“三分之一?”绿真来个高起点。

“你再猜。”

“莫非是一半?”

“你再猜。”春苗已经在憋笑了,她们家最聪明的妹妹哟,绝对想不到!

“莫非现在就翻倍啦?”绿真的声音也颤抖了。

“对,当初一块钱一股,现在市面上已经炒到两块啦,昨天最新股价是两块一,妹啊你赚了个倍啦!”

“哇哦!”崔绿真高兴的蹦跶起来,心头狂跳,三十万变成六十万啦,六十万诶!短短半个月时间居然就多出小三十万来,她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在做梦,“姐我没做梦吧?”

以前觉着做皮包是暴利,现在才发现大错特错,炒股才是暴利中的暴利!她啥也没干,就能躺赚小三十万!

平静下情绪,春苗问啥时候帮她抛售换成现金,汇款到她户头上,这几天公司没啥事,她多的是时间出门帮她跑腿,顺便还能给她寄点儿海货,听说她周末会去胡家做饭吃。

然而,绿真却很肯定的说:“姐,我不卖,放着,我倒想看看它还能涨到多少去。”

“不卖?可市场行情不好说的,万一哪天跌回去……这不白高兴一场吗?咱们干这个,最重要是见好就收。”搞不好还会血本无归,她再次重申,股票不像银行存钱,银行利率再低至少不会为负,本金是能保住的。

崔绿真挺起胸膛,“姐放心吧,我有预感,它还会涨。”而且是一路涨,因为现在看好中国市场的人太多了,改革开放的春风才刚吹没几年,还不到“见好就收”的地步,过早撤退那叫浅尝辄止。

她小地精这次要率先当一次小富婆,她还想当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让家里人看见她尝到的甜头,他们才会加入炒股大军。她最近虽然没过问持有股票的事儿,可她天天看报纸,又专门留意经济版块,发现不止甚至,上海也开始出现股票交易啦!

“妹,咱们让家里人也买吧?”春苗的想法与她不谋而合。

“除了国营企业,现在还有很多中外合资企业,咱们入股,把钱投进他们的股份公司里,以后光吃干股也能有不少收益,比存银行挣得多。”春苗非常肯定的说,她就是搞财务的,对这类信息非常敏感。

想起什么,绿真问:“那这跟胡叔叔在上海买股票认购证有什么区别呢?”

春苗顿了顿,“可以这么理解,基本没区别。”

她想了一下,怕妹妹听不懂,又进一步解释道:“本质差不多,但他以前购买的是倒腾过几手的,咱们国家还不允许流通的外国股,相当于是在灰色地带行走。”

而现在的股票,是被国家法律承认的,能上市交易的。

崔绿真懂了,难怪她以前还疑惑,明明大陆境内没听说哪儿有股票交易市场,可胡雪峰的钱却一千翻一万,一万翻十万,短短七八年时间,一个小小的厂长,不贪污不**还愣是成了全国各地置业、北京四合院随便买的富翁……原来是以前留过洋,有人帮他在国外买股票啊!

胡雪峰的例子证明,这年代,干个体是挣钱,可实业终究没有股票来得快,来得疯狂。

“咱们每家人至少能拿出二十万,买了股票认购证就放着,等以后涨了卖出去,至少能挣一半。”当然,一半只是春苗的保守估计,她怕说实话会被保守谨慎的家里人认为是骗子。

崔绿真却是相信姐姐的,在她的幻象里,姐姐可是要掌管跨国公司的人哟!而且,她这躺赚的三十万就是最好的证明,现在买股票绝对只涨不跌。

不过,她想得更远,“那挣到钱以后呢?”

春苗一愣,“挣到钱就有好日子过了呀。”

绿真摇头,什么算好日子?以前觉着能天天吃南瓜饼橘子罐头喝麦乳精就是好日子,后来觉着能搬出“小麻雀”就是好日子,再后来觉着能带领全家人致富干个体就是好日子……不同的年代,不同的境地,她们对“好日子”的定义也完全不一样了。

“姐,我想把咱们大河公司做大,做成涉足衣食住行行行业业的跨国大公司,大集团。”

“嗯?”春苗顿了顿,这话她不是第一次说了,不知道现在提起来是为什么。

“姐,一年之内挣到一千万,咱们就开大公司,把咱们国家的东西卖给外国人,怎么样?”

一千万……现在整个大河商贸公司账上流动资金只有三百三十多万,半年之内流动资金翻三倍?不是资产翻三倍,而是流动资金,这……春苗艰难的咽了口口水,“这估计有难度。”

崔绿真想了想,小声道:“那就,翻两倍?”

“噗嗤……小丫头你野心不小啊,多少人一辈子也挣不到你们家的零头,你居然想一年时间就翻两倍,咱们不如计划计划,怎么去抢银行呗?”

姐俩都笑起来,是啊,要放几年前,谁敢想呢?

可现在,时代不同了,改革春风吹遍神州大地,只要大胆的解放思想,足够解放思想,多大的事儿都有可能成!

俩人说好,打算把公司账上的钱分三批,一百万不能动,以备批发市场扩建之需,一百万去上海买股票,一百万在深圳买。至于家里人,每家拿出个二三十万,凑凑也能有百来万,去哪儿买都不成问题。

甚至,为了了解上海的情况,绿真还专门给春晖姐姐打了电话,她在第一代律师事务所工作一年后,考取了上海的政法大学硕士研究生,今年刚上研二,正是忙得脚下飞起的时候。

春晖接到妹妹的电话很意外,没想到她也有买股票的想法!1984年开始,因日本新加坡经济飞速发展,带动整个亚洲地区的金融市场也是水涨船高,为了赶上亚洲发展的列车,上海滩时隔三十多年后再次开始发行股票,听说消息刚放出来,已经有人蠢蠢欲动啦!

当然,这才元月中旬,距离正式发售还有一段时间,内陆地区的人们,还听都没听说过呢。

“我正想春节时候告诉你们这个好消息呢,咋你消息比我还灵通?”

绿真得意的挺起胸膛,“我春苗姐说的!”躺赚三十万的事她决定先不说,留到最后作杀手锏。

春晖怔了怔,她跟春苗最近一次见面是去年春节,作为崔家最大一个孙女,她现在基本掌管了四婶家大河公司的财务,和黄外公一内一外,支撑着这个日渐崭露头角的民营企业……她一直以为,春苗姐大学毕业后会分配回阳城市,做个国营企业的财务什么的,没想到她居然不顾所有人反对,毅然决然跟当时还什么也不是的四婶一家干起个体户。

就是春晖妈,王二妹也没说念叨,惋惜这丫头心眼太实,记着四婶的恩,要报答四婶和幺妹情有可原,但也不至于搭上自个儿前程,放着好好的铁饭碗不要啊!

可事实证明,她当初的选择是对的,以大河公司现在的发展态势,不出三年,阳城市没有任何一家国营企业能与它匹敌!单说1984年全年,大河公司就是阳城市最大的纳税大户,纳税额已经达到市煤矿的三分之一,市纺织厂的一半!

这可是没有吃过任何实质性的政策红利的民营企业啊!它的起家就是一趟深圳行,就是在蛇口码头买了块地,跟每年享受几百万拨款的煤矿纺织厂比起来,这相当于是一个没爹没娘白手起家的年轻人啊!

而跟着它走的春苗,以后前途不可限量,没看幺妹和四婶现在已经不怎么管事儿,都让她和黄外公做主吗?上辈子那个可怜的农村妇女,彻底翻身了!

春晖由衷地为她高兴,眼眶湿润着说:“好,春苗姐好样的,我以后要在外头混不下去了,也回大河公司给你们打工吧。”

崔绿真撅着嘴,“姐胡说,要连你都混不下去,咱们还能干啥呀。”

春晖现在可出息啦,一面上研究生,一面在外头接案子,不仅不用父母给生活费,还每月给家里打钱,给王二妹和崔老太买这买那,要不是崔建党太倔,她还想让他别在深圳飘了,直接回大河口,给他开个书店。

每当说起这闺女,王二妹都是骄傲得腰杆子笔直,这可跟春苗不一样,她的成功完全是凭自个儿奋斗出来的!

另一边,接到绿真电话的崔顾两家人,当天展开了热烈讨论。听说比银行利息高,兄弟几个十分心动,反正她们也不懂啥投资理财的,只知道每个月存银行,利息就够买吃买喝的。

就是崔家老两口,手里也攒下不少钱,养老绰绰有余,现在就寻思着给几个孙女攒嫁妆,听说还有躺着就能挣钱的事儿,第一反应是不信,孩子们不会是被骗了吧?

可要是别人说的他们不信,崔绿真呀,那可是从小就聪明懂事的好孩子,不可能有假的。

更何况,就连学章也说可行,买股票是合法的,老两口就有点心动了,他们节衣缩食这么多年,又每个月有儿女孝顺,攒下好几万,当场就要把存折寄给绿真,让她取钱买股票去!

与他们的“言听计从”深明大义比起来,刘惠和王二妹却一反常态,崔家兄弟几个跟她们要存折,扣扣索索半天拿出一本,只有几千块。崔建国当场气得不行,“你这娘们啥毛病?”

刘惠目光闪烁,不敢与丈夫对视,“先买这么点看看。”

“绿真说的不会有错,买得越多赚得越多,全拿出来吧。”

黄柔看大嫂神色不对,忽然心头一惊,她不会是把那么多钱花了吧?这几年大哥没时间管钱,工资分红都是她捏着,她花钱也格外大手大脚,深圳都去了好几次,买高档皮衣皮□□鞋烫头发化妆品……说出来都是阳城人没听过的高档享受。

可就是再能花,好几十万呢,也不至于就这么快花完吧?

家里跟她有一样想法的人很多,尤其刘惠又是有“前科”的,这么多年不着调的事没少干……被这么多双眼睛盯着,刘惠只能不情不愿回房,半天掏出一个小折子,“嗯。”

崔建国接过来,随手打开一看,“咋?只有十万了?去年的分红呢?”

年底刚分的,几家人一样,都是十万块,“咋没上账?钱呢?”

刘惠嘴唇蠕动,半晌方才小声道:“借……借人了。”

“借谁?”

“我娘和小妹,她们找我哭,我也没办……”

崔建国只觉脑子“轰”一声,整个人踉跄两步,不是他小气不愿借人钱,而是刘老太和刘珍啊!那可是整个大河口乡最没脸没皮的女人,连自家人都能坑的!他咬牙切齿的问:“你忘了她们以前咋对咱们的?”

“你忘了咱娘那年差点被她们气死?”

刘惠把脑袋缩成了鹌鹑,她没忘,她甚至还记着她娘的偏心眼呢,可她有个致命的缺点就是爱面子,别人一吹捧她,给她戴顶高帽子,她就飘飘然了。这不,刘老太和刘珍给她送了点东西,送几顶高帽子,哭诉哭诉她们生活的不容易,稀里糊涂就借出去十万了。

要是万八千的,崔建国还能想得通,可这是十万啊!多少人家一辈子还挣不来这么多钱呢,他爹娘养他一场,他孝敬的养老钱都没这么多!

崔建国气得差点儿一口血喷出来,心肝脾肺肾俱疼,早知道就不该把家交给她当,这好好个家,当着当着就让她当没了。

刘惠自知理亏,也不敢顶嘴,“我,我也是……”

崔建国手抬起来,想给她两个耳刮子,被老娘拉住,“你打死她也没用。”

这事,别说他们气,就是任何一个外人听了都想打人,这他娘的别说是本来就不对付的亲戚,哪怕是再亲的亲戚,十万块哪有不问问丈夫意见,说借就借出去的?!老太太气得眼睛都红了,死死瞪着她:“这儿也没小辈,我就直说了,刘惠我警告你,这钱要是拿不回来,你就滚回娘家过去吧。”

崔老太积威多年,虽然这几年“退居二线”了,可威严还在,她也不用大喊大叫,就这么严厉的几句,吓得刘惠都快哭了。“好,娘放心,我一定会要回来,她们要是敢赖账,我……我就……我死给她们看。”

“是吧,建国?你放心,我一定会要回来的,这家以后还是你来当,啊。”

崔建国气得双目血红,懒得看她一眼,头也不回的摔门而出。

其他人大眼瞪小眼,心里都觉着大嫂真是糊涂到家了,这么大笔钱放别人家那是天文数字,她居然说借就借,关键吧,大家都有个不好的预感——这笔钱怕是肉包子打狗咯。

妯娌几个也不好说什么,知道两口子有得闹,平时再不对付,那也不能再干火上浇油的事儿,纷纷避开去。

刘惠一个人在客厅里坐了会儿,忽然一阵风跑出去,估计是找老娘和小妹去了。许杰和张良军的耳力,其实已经听见她们的谈话了,但都不出声,只陪着小橄榄做俯卧撑。

这才半年不到,小家伙个子窜了一截儿,身体比以前更好了,能一口气做二十个标准的俯卧撑,再背着个手走路,简直就是缩小版的顾学章。

当然,跟大家预料的一样,刘惠要能要回钱来,那就见鬼了。没一会儿,苏家沟里外响起震天的哭号声,跟杀猪似的,崔家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不用等天亮,全村人都能知道他们皮革厂真实的挣钱能力了。

林巧珍敲开婆婆的门,“娘咱们要不去帮帮大嫂?”

崔老太冷哼一声,“让她自个儿拉的屎自个儿吃。”

林巧珍讪讪的摸了摸鼻子,刚要退回去,忽然又听婆婆问:“你大哥呢?”

“出去还没回来。”

老太太叹口气,现在厂子按部就班,天天进着钱,十万块在别人家是天文数字,可在他们家也就是一年分红,去年还是因为皮包大降价,又新购了两套新设备,分红少……钱是比以前好挣多了,可也辛苦啊,两口子都辛苦,她这当娘的看着也心疼。

“唉,就给他放松放松吧。”

苏家沟闹到后半夜,钱一分没要到,刘惠哭丧着脸回来了,发现丈夫不在,以为是回自家新房子住去了,她也不敢回去,好赖就在幺妹家躲两天。

她是真怕崔建国会揍她。

因为闹了这出,原本说好的买股票,其他家也不敢全掏,怕遇到急用钱又借不到,只每家拿出五万块,让春苗和幺妹去购买。

放寒假前一天,崔绿真收到了大伯送来的七个存折,她仔细把每一家的金额记小本子上,打算第二天先到上海去看看。

“大伯咋啦?昨晚没休息好吗?”

崔建国两个深深的黑眼圈,跟被人海扁过似的,嘴唇干焦起皮,仿佛几天没喝过水。“嗯,也不算……唉!”

“大伯咋了?”

看着侄女清澈的双眼,里头是满满的关切,虽然自己对她没有老三那般亲密,可终究小时候也是背着她犁田掰苞谷,把屎把尿带大的……相较自家三个亲生的,他倒是觉着跟绿真更容易掏心窝子。

“唉,还不是你伯娘闹的……”巴拉巴拉,农村汉子低着头,左一口右一口的叹气,说着说着,眼睛又红了。

家里人只会劝他放宽心,就当是做好事捐功德,可那是十万块啊,他没法当不存在啊,一想到这些钱都是熬油费火夜以继日挣来的血汗钱,他心就疼,捐这么大功德他是杀人还是放火了他?

崔绿真听得目瞪口呆,她一直以为伯娘跟娘家早断清关系不来往了,没想到居然“送”出去十万块!她听着都心疼啊老天爷!这十万块要是给了她,现在就是……

但责怪的话家里人已经说过了,她不忍心再加重大伯的心理负担,只安慰道:“大伯别难过了,只要是正经借的,就有办法要回来,她要想赖账咱们可以起诉,要求法院判决。”

“法院判决?”

“对,只要咱们拿着借条,有伯娘给她汇款的证明。”

崔建国再次失望的叹口气,“没打欠条,给的还是现金。”见侄女露出失望,他也懊恼的捶了自己胸口两拳,“我就不该把分红给她。”

崔绿真又问有没有别的能证明伯娘把钱给刘珍的证据或者证人,都没有,得吧,除非刘珍良心发现,不然这钱还真要不回来了。

“算了大伯,咱们就当去年没分红吧,幸好春苗姐姐和友娣姐姐都能挣工资,你们也不缺钱。”

说起闺女们,农村汉子露出一口白牙,算是唯一的慰藉吧,虽然老婆不着调,可至少生的孩子都没被她养歪。

“我知道大伯最心疼的不是钱,而是这么多钱连爷爷奶奶都没给过,却被外人骗走,我能理解大伯的无奈。”

崔建国眼眶湿润,这么大个家里,还是绿真侄女最懂她,“对,我想不开的就这,你奶体谅咱们辛苦,平时给她养老钱她也不多要,几百块都舍不得拿,谁知道外人骗起咱们来……”

绿真拍拍他肩膀,权当安慰,又倒了杯温开水递过去,再坚强的男人遇到这种事也会难过的吧?不止难过,还心寒,大伯娘这次真的过分了,但凡她问大伯一声,也不至于犯这种低级错误。

但火上浇油于事无补,崔绿真叹口气,“大伯难得来北京,就在这儿玩几天,我已经给小彩鱼打过电话,她一会儿结束训练就过来。”

快半年没见小闺女了,崔建国搓搓手,犹豫道:“会不会耽误她训练?人教练让出来吗?”

绿真心说:这丫头才不怕耽误呢,她半夜还曾偷跑出来过好几次呢,十岁出头的小姑娘,在偌大个北京城,大半夜拦辆的士车愣是找到她学校去,第一次学校门卫不给进,她悄悄□□进去的,后来保安见她可怜巴巴小叫花子似的,只能睁只眼闭只眼。

唉!

绿真也不敢批评她,一说她就不愿归队训练,觉着日复一日练习同一个动作她烦透了,对于天才来说,重复训练的意义真心不大。

正说着,胡峻回来了,他的车开不进院子,只停在胡同口,一只手拿着钥匙,一只手拎着一份油纸包的酱牛肉,看见崔建国一愣,“崔叔叔什么时候来的?”

“今儿下午刚到,小峻下班了?”他一身警服,让崔建国又是羡慕,又是敬佩,小伙子可真能干啊。

“嗯,叔叔屋里坐,麻烦阿姨给崔叔叔沏壶茶。”

绿真接收到他的眨眼,赶紧屁颠屁颠跟进厨房,使劲嗅了嗅鼻子,“哥你又买啥?”

鼻子皱在一起,鼻头翘翘的,怪可爱,胡峻没忍住轻轻点了一下。

他刚从外头进来,还飘着雪,手指是冰凉的,触她鼻子上有种奇异的舒服,绿真不害臊的凑过去,鼻头拱着他的手,小猫儿似的蹭了蹭。

两个人腻歪着,在阿姨进厨房之前迅速弹开,仿佛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崔叔叔怎么了?”

绿真想了想,刘珍是他的继母,简短的把事情说了。

胡峻脸色不好看,倒不是因为什么,刘珍没对他尽过哪怕一天的“母亲”责任,他也没把她放心上,俩人虽然同在一个屋檐下多年,可跟陌生人没啥区别,唯一的交集就是那年菲菲的烫伤,“放心吧,我会跟我爸说。”

崔绿真也不抱希望,胡雪峰忙挣大钱还忙不过来呢,他现在再也不用请海外朋友帮忙买股票,估计早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了。

第二天,为了让大伯散散心,绿真直接带他去上海,准备让他见识见识上海金融市场的阵仗。股票认购才刚开始几天,交易市场外已经排起了长龙,回形针似的折了不知多少折,大多数都是年轻人,跟当时黄外公出国时的大使馆门口有得一拼。

听前头排队的人说,他们中有的凌晨四点半就来了,一直排到现在不吃不喝,生怕上厕所耽误时间被人插队,有的是一家子换着来轮值的,上至七八十岁老头老太,下至五六岁小屁孩,拿着领号牌,翘首以盼。

当然,现在还可以直接买,因为相对来说买的人还不算太多,还没发行股票认购证,排到就能买到。他们运气好,拢共凑到一百三十万,全买成股票,甚至因为交易额太大,还引起了轰动,那几大皮箱可都是人民币啊,交易员数钱数到手抽筋,崔绿真怕抢不上,让她先开票。

只有拿到票,她的心才踏实。

当然,因为她们交易量实在太大,第一天开市的交易所压根没想到她一个人就带来这么多的钱,压根没个应急预案,或者说是被她杀个措手不及,直接连第二天的量也给买了……后头的人怨声载道,妈蛋,排了半天队,居然被这笑眯眯的一路听他们聊八卦谈政治的小姑娘给买了!买空了!呸!有钱真他妈了不起呀!

交易员也是收了他们钱才反应过来,想退也来不及了。

你就说吧,小地精她狡猾不狡猾?

当第二天各大报纸登出发行量受限的时候,崔建国看着一百三十万巨款换回来的“废纸”傻眼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