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七零年代细腰美人 > 第9章 第 9 章

七零年代细腰美人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蒙霄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3-04-13 21:52:05 来源:文学城

灶间里除了灶台,还有水缸米缸柜子。

其中最显眼的,是一个快顶到房顶的大柜子,被放置在南边的墙壁旁。

村里人叫这种柜子叫“立柜”,因这种柜子很高,却并不很宽,像是站着的样子。

这大立柜原本是深红色的。

但由于年代太过久远,原来的红色渐渐被黑色取代,成为比黑要红一点点的颜色。

宋桂枝去取钥匙打开柜子,在里面摩挲一阵儿,回来的时候,把什么塞到了林茉裤兜里。

“娘,您给我什么呢?”

林茉手里洗碗,也没法去摩挲裤兜里的东西,于是很随意地问道。

宋桂枝:“钱,你带着。明天去县城,也别只让周向海花钱,让人家看轻了。”

论理,周向海和林茉马上就要定亲,男方主动提出带女方去买衣服,自然是男方掏钱。

可宋桂枝觉得,自己闺女还是要备点钱比较好。

“娘,不用了吧?”

林茉知道这年月家家都不富裕,尤其林家没有上班的人,钱上就更加不衬手。

吃喝是够的,但远远没到随意拿钱出来的地步。

她不知道刚才宋桂枝给自己塞了多少,但无论多少,林茉都不忍心要。

宋桂枝嗔怪地看自己闺女一眼,“你这孩子,跟娘还客气啥。你拿着,万一有什么你喜欢,但又不好让向海花钱的,你就自己买。别亏着自己。”

林茉看着宋桂枝,一时眼眶有点发热。

好一会儿,她才笑了一下,低低应一声,“行,娘我知道了。”

“哎,这才是娘的好闺女!”

宋桂枝见闺女接了钱,很是心满意足的样子。

林茉看着这样的宋桂枝,不禁想起自己在现实世界的母亲。

爷爷奶奶是纯粹庄稼人,收入来源就是种地,家里的钱十分有限。为了省钱,林茉把吃穿节省到极致。

那一年高三,学校要求要买一套参考书,挺贵的。

林茉不忍心跟爷爷奶奶要钱。

便辗转要到妈妈的电话,给对方打过去。

林茉拘谨着结结巴巴地说明自己的意思,电话那头的人也没说不给,只是让林茉把具体买什么书,多少钱,给列个单子。

这个简单,林茉便说都有什么参考书,分别多少钱。她记忆力很好,也提前仔细看过老师给的书单,因此不用想就能答出来。

电话那头的人却并不满意,说口头的清单不行,必须要书面的。

而林妈和林茉不在一个地方,也就是说,林茉必须得写信过去,具体写明自己要买的书和价格,对方才有可能给钱。

这么一来一去的,怎么着都得两个礼拜。

林茉当时气得眼眶就红了。

她那时在老师办公室打的电话,放下电话之后,班主任就说送她一套参考书。

林茉不想欠别人的钱,可她知道,从妈妈哪里要钱不太可能。

于是感谢了老师,接过钱,还写好了欠条。

高三毕业,她找了个饭店去端盘子,挣钱还给了老师。

想想那时的自己,林茉只觉得一阵酸楚。

再看宋桂枝,经济上可比她原来的妈妈困难多了,当闺女有可能需要的时候,甚至不用闺女开口,宋桂枝就主动给钱。

所以说有的人是好妈妈,有的人却不配当妈妈。

林茉心里又是酸,又是暖,暗自打定主意,以后一定好好孝顺宋桂枝和林业旺老两口。

周家。

周向海浑身轻快地回到家里,发现原有午睡习惯的周家人都聚集在西屋,有的坐在炕上,有点坐在板凳上,显然都是在等他。

就连奶奶也没睡,老人家靠在枕头上,见周向海回来,脸上就有了笑纹。

“向海,你见着林茉那丫头了?怎么样?”

还没等周向海回答,周母又问:“她爹娘对你咋样?中午吃得好不好?”

两家素有交情,但上回去周家,周向海没有跟着去。

今天周向海从县城买东西回来,先给家里送了一部分,大家这才知道,敢情周向海中午要去林家吃饭。

周家人知道周向海的脾气,不熟悉他的人都会觉得他太冷,不近人情。见人也没个笑模样。

周母就担心未来儿媳妇不待见儿子,不免心中忐忑,吃饭的时候都有点心不在焉的。

奶奶就更不用说了。

周向海出生时难产,周母很是受了一番罪。之后身体不太好。为着周母的身体考虑,奶奶和爷爷就主动承担起照顾他的责任。

可以说,周向海是爷爷奶奶一手带大的。

自己带大的孩子,当然更加亲近。所以,周爷爷周奶奶对周向海很偏爱。

五年以前,周爷爷生病去了,临死的时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让周向海尽快和林茉成亲。只老人家离世太快,而林茉那时候还太小,还远远没到法定的结婚年龄,所以这婚事才搁下来。

这一回,周奶奶发病了。老人家的身体急速衰弱下去,也说想看到周向海结婚才能闭眼。

于是周林两家的婚约才再一次被提起来。

而且,为了尽快完成老人家的心愿,周家这边行动很迅速,前两天就带了一堆礼品去林家,算是把这事儿给定下来了。

当时,周向海在外地,没回来。但周家人都看出来,周向海对这门亲事并不上心。只他素来孝顺爷爷奶奶,想必是把这事儿当成任务一般。

今天再看,周向海好像有点不太一样。

周奶奶年纪大了,身体也弱,但脑子却依然很清楚。

只看周向海又是买东西,又是张罗去女方家吃饭,她就知道周向海恐怕心思是转了。

“向海,你亲眼见到了林茉那姑娘,咋样,很不错吧?”

周奶奶还是去年见过一回林茉,当时就只有一个念头:单说外貌,这姑娘也就只能她家向海配得上了。

如今一年没见,估计姑娘是更好看了。

果然,她刚问完,就见周向海坚定地点头,“不错。”

顿了一会儿,周向海似乎还嫌不够似的,又加上一句:“林茉非常不错。”

“林叔和婶子也挺好,很热情。”

周向海回想今天中午在林家的情形,补充道。

“那可不得热情!你带那么多东西去,搁谁,谁都得热情。”

说话的是周向海的大嫂刘翠。

周向海回来送东西的时候,她可是看得很清楚:送回来的只是一小部分,其余的都被带去了林家。

那可都是好东西啊,去县城买都要排好久的队呢。

刘翠想一想就心疼。

刘翠话音刚落,其余人的目光就都朝她看过来。

周向海沉默不语,眼神却没什么温度。

周母看过去,说道:“那是老二自己挣的钱,他想给谁买东西,就给谁买东西。老大家的,你也别眼红。”

刘翠:“娘,我就是说说,也没别的意思。”

周母知道自己大儿媳的脾性,一眼瞪过去。

不过,倒是也没再说什么。毕竟刘翠只是她儿媳妇,不是亲闺女,有的话她也不好说得太难听了。

给个提点也就算了。

周母虽然这样想,可其他人可不像她这样轻轻放过。

周向海抬起眼睛,淡淡地看了一眼刘翠。

刘翠顿时觉得浑身不自在,垂下眼睛,不敢说话了。

她一直觉得,自己这个小叔子有点邪性。明明不咋说话,但却对人有一种威慑力。

所以,在这个家里,刘翠其实谁都不咋怕,唯一忌惮的就只有周向海。

刘翠觉得喉咙发干,手伸到炕桌底下,狠狠地掐一把自己丈夫。

周向东轻咳一声,开口道:“二弟,你嫂子嘴巴快,你别跟她一般计较。”

周向海没说什么。

本来大家都有一肚子的话想要问周向海,却被刘翠这么一打岔,再看到周向海脸上的神色,一时之间,大家的话就都问不出来了。

倒是周向海问周父,“爹,娘,定亲的东西都准备好了吗?”

周父愣了一下,看向周母。

周母笑起来,觉得二儿子终于是开窍了,“准备好了,早就准备好了。”

周向海:“娘您取出来,让我看看。”

周母嗔怪道:“你这小子,难道还不相信娘?”

话虽然这么说,到底是拿钥匙打开柜子。

说实话,周家的定亲礼不少了。

一块粉色碎花的确良布,一块红纱巾,还有一瓶雪花膏。

周母:“到时候再拎上两斤鸡蛋,凑足四样礼,咋样,面子给得足足的吧?”

周母说着,看向了身边的儿子。

却看到了周向海面无表情的脸。

周母……

过了几秒钟,周向海叹口气,“我明天带茉茉去县城再买一点,娘您就别操心了。”

周母……

所以这是嫌弃定亲礼太少了吗?

这些年家里日子过得好,都要靠老二周向海的本事,周母是个明白人,就想着这回定亲和结婚,都要给周向海好好地办。不说是十里八村头一份儿,最起码也得是拔尖儿那一拨的。

她也打听过了,就刚才她跟儿子提到的四样礼,在村里绝对是不算少,还得是挺多的那一拨。咋到了儿子周向海嘴里,竟然是被嫌弃了呢?

“向海,你还想买啥?这些东西不少了。”

娘两个此时在外间,周母刻意压低了声音,劝说儿子。

周向海却说:“娘,我心里有数,您别操心了。”

说完,他便抬腿出了屋子。

不一会儿,院子里传来哗啦啦的水声,周母转身朝外一看,周向海在院子里洗脸了。

周母心里不太舒服,把东西重新放到柜子里,锁好。

等她回到屋里的时候,老大一家已经不在了,估计是去东屋睡午觉了。

周父正扶着周奶奶往下趟。

周母心里有事,进屋里也不说话,一屁.股坐在了炕沿边上。

周父一个大男人,心粗,没发现什么不对。

周奶奶却心细,看了儿媳妇好几眼,觉得后者脸色不太对,问道:“你这是咋的了?”

周母摇头,“没啥,娘,我就是有点累了。”

她隐约觉得,小儿子还没娶媳妇,心就已经偏向了儿媳妇了。以后林茉真的嫁进来,恐怕她这个当娘的都要靠边站了。

只是这话却不好跟婆婆说。

周奶奶不信儿媳妇的说辞。

但既然人家不肯说,她也就不好再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