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七零年代开挂生活 > 第9章 自强饼干

七零年代开挂生活 第9章 自强饼干

作者:词酒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0-06-29 22:27:17 来源:转码展示1

谢迎春不是一个爱搞事的人,但不代表她是面团子性格。zuowenbolan

她不仅不是面团子性格,而且还有那么一点搞坏搞怪的天分。

当初梅艳和王萍因为争那个风大雨大太阳大的靠窗户位置时,谢迎春表面上没争,但和王萍关系变熟之后,还是暗搓搓使过坏的——她提点了王萍那靠窗户位置的坏处,还撺掇王萍把争来的靠窗户位置还给梅艳。

她这样搞,不就是因为觉得梅艳太能闹腾,想让梅艳吃一个教训么?

结果没过几天,谢迎春的‘乌鸦嘴’就一语成谶了,一场大雨突如其来,王萍因为搬离了最靠近窗户的地方,她的被褥幸免于难了,但高高兴兴搬去靠窗位置的梅艳就跟着遭了秧。

再看看这会儿。

要是换作别人面对梅艳这种大喇喇的直接发问的,多半会回避这个问题,说什么真不是这个意思,是你想多了,我怎么可能这样对你?

但谢迎春没有,她直接同梅艳说了,我干啥都不带你,并不是因为我对你有什么意见或者是对你有什么偏见,我只是不喜欢你这种性格的人。

换句话说,谢迎春同梅艳说的是我不是针对你,是针对所有像你这样的……

最让梅艳脑袋发懵的是,谢迎春说完这句杀伤力爆表的话之后,还拿起一块喷香的饼干来问她,“吃么?”

梅艳鬼使神差地伸出了手,主要还是在嘴馋的驱使下。

等她接过饼干之后,她就后悔了,拿在手中的饼干就如同一块烫手山芋般,吃也不是,丢掉也不是。

就在梅艳纠结于是吃还是不吃的时候,谢迎春补了一刀,“吃吧,这饼干没法儿拿出去给别人的,因为是王萍烤的,有点火大给烤糊了,不过不难吃。”

梅艳:“……”

这饼干有毒!

-------------------------------------

青山公社申请的‘青山食品厂’历经层层审批后,终于在第二个月初得到了回应。

最上面的负责人批准了这一请求,还写了一份勉励书过来,鼓励青山公社将这种模式农民群众自立自强的模式发扬出去,充分发挥艰苦卓绝的奋斗精神,打赢这一场远离饥荒守护农民群众的保卫战。

事实上,最上面的负责人一眼就看出‘青山食品厂’的本质了,不就是想要开厂搞资本主义的那一套么?

这种申请书要是放在五年前,肯定第一时间就被毙掉了,但这会儿上上下下都在谈论搞活经济的事儿,‘青山食品厂’虽然背后有资本主义的萌芽在,但也能归类到市场经济的范畴中,属于擦边球。

上面的领导人都知道‘青山食品厂’是想吸其他地方的血来填饱这一片儿受灾群众的肚子……这样说起来虽然有点不太好,但要是真能做起来,确实能救不少人,说不定还能为松原这一片儿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上头的批文下来的那天,县领导亲自下到了青山公社,跑到黑脸婶子家尝了尝谢迎春烤制出来的饼干,尝过之后,县领导对这种奶香袭人的饼干赞不绝口,当下就拍板说,只要能够保证质量,县里愿意挪出办厂经费来,就在青山公社把食品厂办起来。

除此之外,省城那边也给了特拨经费,说是用于相关产业的建设,比如厂房的搭建,现代化烘烤箱的购买,面粉厂、制糖厂的建设等等。

当然,上头不仅是给了经费,也给下了指标与任务——即将挂牌的‘青山食品厂’需要承担起受灾地区粮食处理的问题,与松原江沿线所有受灾的老百姓一同度过难关。

在设备的轰鸣中,食品厂轰隆隆地建了起来,城市里用的那种烤饼干的大烤箱也都购进了好几台,谢迎春带着杜晋、王萍、林知书等人试着烤了几次,发现这种大烤箱的火候更容易掌握,就是需要用电。

为了解决食品厂的用电问题,县城特地接了一条三相电的电路进来,唯一的要求就是电费自给自足,县城只允许拖欠三个月的电费。

这电费还是留给青山食品厂找销路用的。

谢迎春在大烤箱上摸清楚了管控火候的规律,回头就将自己调配去了管理配方的生产线上,着手研发新口味的饼干。

她这次瞄准的是一种咸口的酥饼,里面需要加一些孜然和用油炸酥炸脆的葱花,味道咸香可口,老少皆宜。

谢迎春相信,有了咸口的酥饼之后,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都能满足。有些男人们觉得甜口的饼干太腻,奶香味虽然好吃,但吃多了也就不香了,那他们就可以吃咸饼干,还有一些人本来就不好甜口的,完全可以吃咸口嘛!

青山公社俨然是将这食品厂当成救命稻草了,有人专门去农机厂租了三轮过来,在四周疯狂地收那些被水泡过的粮食,还有就是家家户户自留地里留下来的余粮。

将‘没发霉变质’作为卡脖子的要求,在确保不会导致生产出来的饼干出现食品安全问题的情况下,青山公社帮周边那些受灾的公社、县市减轻了不少压力,连带着隔壁县城的榨油厂、面粉厂、制糖厂都跟着多了不少订单。

最终生产出来的饼干定名为‘自强饼干’,采用的是当下最干净卫生的大箱子里面套个透明薄膜塑料袋的那种包装,然后再用胶条密封好,就可以装车卖了。

青山食品厂的书记是县里派来的,按照他的打算,自强饼干最要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先在周边的供销社买,然后再往高端一点的百货大楼供货,他在征求食品厂工会的意见时,这个打算得到了谢迎春、林知书等人的一致反对。

“不成不成,自强饼干若是先给周边的供销社供货,运输成本是少了,但我们也得考虑考虑,在供销社里买东西的人,有几个是愿意花钱买饼干的?而且这种东西,最怕的就是一开始就戳上一个乡土味的标签。”

“谁买东西不都是听说什么什么是大城市里卖的可好的,然后就形成一阵风尚?咱的东西最起码得先往省城供货,在省城把牌子打响了。就算打不响,只要有人买,我们再给县城、乡镇供销社供货的时候,也能吹一句我们的饼干在省城卖的都挺好,这样才会有人买。”

“我们拿着饼干先给乡镇供销社卖了,然后去省城说我们这个饼干在乡镇卖的可好了,省城的人会怎么想?他们会想着说,乡镇里的人哪吃过什么饼干啊,遇到一块饼干都能夸上天,这话信不得!听我的,先往省城供,价格可以稍微比其它饼干便宜一点,我们薄利多销……我们这些知青都是津市、京城来的,要是这些饼干同大城市里的饼干根本没法儿比,我们好意思拿出来?放心吧,肯定不愁卖。”

青山食品厂的书记还是有些顾虑,他向上级打报告请示了一下,上级觉得可以试试,青山食品厂生产出来的饼干这才运到了省城的百货大楼以及一些国营副食品店。

-------------------------------------

这会儿的食品虽然不那么缺了,但品类还是相对匮乏的。

能舍得买饼干的人家,要么是家里有小孩的,要么是口袋里钱多的,经常会到百货大楼和副食店逛。

往日里几百天都不变的货架上突然多了两种全新的饼干样式,买东西的人会发现不了?

更何况这些饼干在出厂前,谢迎春都让针对每一箱子做了特别的小包装饼干,就是让顾客尝尝的,先尝个味儿,觉得味道不错了再买。

省城报社的李美华和杜爱华都是口袋里不缺钱和票,膝下还有小孙子的类型,这俩人下班之后就骑着自行车到了百货大楼,直奔饼干柜台,一边走一边吐槽。

李美华说,“我家那孙子真是叫他爷爷给惯坏了,馒头和饼,人都不带正眼瞧的,喝个粥都要吃饼干,之前从羊城那边来的兴兴饼干味道不错,听说是里面加了蜂蜜,我孙子特喜欢吃,我上次买了一斤多,不到半个月就吃没了,我家那口子惯孩子太厉害了,这次直接拿了票回家来,说是既然孩子想吃,买一箱子回家吃不就行了?还能苦着孩子的嘴?我今儿个就打算搬一箱兴兴饼干回去,不然孩子天天闹!”

杜爱华笑道:“你家老郑在油田上一路高升,工资一个月都有两百来块了吧,一箱饼干才多少钱?你家孙子想吃,他爷爷两天的工资就赚回来了,够孩子管饱吃。我这次是戴着紧箍咒来的,我家孙女儿不喜欢吃甜食,可还是想吃饼干,我得给她打听打听,有没有干烤不加糖的那种饼干。真是头大,你说我给她烧一张烙饼不好吃么?她非要吃什么咸饼干,都是讨债鬼!”

李美华和杜爱华到了饼干柜台后,趴在柜台上看了一会儿,发现多出两种之前没见过的饼干出来,好奇地问,“这两种饼干是新来的?哪个厂子做的?”

这个营业员的态度还算好,没有鼻孔朝天,“就咱们省松原那边的一个食品厂做的,新到的货,味道还不错,有试吃的,你们要不要尝尝?”

李美华和杜爱华一人要了两小块,尝了两口,眼睛就亮了,又问了价格后,越发心动。

这饼干的味道不比兴兴饼干的味道差啊,价格还更便宜一些!

果然是本地食品厂更实惠更良心!

但是这种新饼干经不经放这个没人能知道,家里的孙子孙女喜不喜欢也没人知道,李美华和杜爱华不敢一次性买太多,索性二人甜的咸的各买了几斤。

这两人一买走,那两箱饼干顿时就空了一半,营业员瞅了一眼还剩下不少的试吃饼干,立马就来了主意。

只要这饼干推销得快,剩下的试吃饼干都能带回家自己吃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