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麒麟剑往事 > 第三百五十六章

麒麟剑往事 第三百五十六章

作者:豫东布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1-03-24 16:10:01 来源:转码展示1

如松他们到达圣寿寺的时候,已经到了十点半。他们首先见了水来,如松把一件棉袍和一双棉靴交给他。

水来很是高兴,“你们三个今儿上午别走了,我给你们蒸面条吃。”

“中啊,”如涛笑着说,“好长时间没有吃过大伯做的饭了。”

“你们去见杜先生吧,”水来笑着说,“马上我就去伙房和面擀面条。”

三个人来到杜一鸣的住处,看见杜一鸣正在指点杜娇和杜豪写毛笔字,杜老太太坐在一旁笑着看着他们。

“杜先生,我们几个来看你了。”如松高兴地喊道。

“啥时候放的假啊?你们赶紧坐下歇歇吧。”杜一鸣笑着说。

如涛说:“俺昨儿放的假,半下午到的家。”

杜娇、杜豪给他们三个打过招呼后,急忙把笔墨纸砚收拾了起来。

如涛和运昌把带来的糖果点心放在桌子上。

杜老太太问:“你们几个冷不冷啊?给你们烤烤火吧?”

吴运昌说:“奶奶,俺不冷,俺是步行来的,头上还直冒汗呢。”

杜一鸣说:“杜娇,你去烧一壶茶吧。”

杜娇听话地走了出去。杜老太太对杜豪说:“小豪,你跟我一块到外面去转转。”祖孙二人也走了出去。

杜一鸣说:“你们仨别站着啊,坐下说话吧。”

他们几个就坐在了板凳上。

吴运昌没有看见吴氏,就问杜一鸣:“姑父,咋没有看见俺二姑啊?她是不是去洗衣裳了?”

“不是,你二姑一个多月前就出门了。”杜一鸣又接着说:“她去给你杜昂哥家带孩子去了。”

三年前,杜一鸣的大儿子杜昂大学毕业后到省城的一家报馆工作,他后来就娶了一位当地的姑娘,并在省城买了一所住宅。八月里,杜昂的妻子生下一对龙凤胎,吴氏去了几天就回来了,后来就由杜昂的岳母照顾他们娘几个。杜一鸣心里很是过意不去,一个多月前,就把吴氏又送去照看孙子、孙女。

如涛问:“杜先生,你们啥时候回去过年吗?”

“家里铺的用的都在这儿,今年就不回去了。”杜一鸣说道。

运昌问杜一鸣:“姑父,俺杜昂哥今年不回来过年吗?”

“他可能不回来了,两个孩子小,回来一趟不容易。”杜一鸣说道。

“那俺二姑就在那儿过年吗?”如松问道。

“她过几天就回来了,家里还有几口人呢。”杜一鸣回答道。

他们又聊了一会儿,杜娇捧着一壶茶走了进来,她倒了几杯茶,“爹,你们几个喝茶吧。”杜一鸣点点头,“丫头,你去把你水来叔叫来,我跟他说句话。”

“杜先生,你别跟他说了,”如松笑道,“俺几个今儿上午不走了,在这儿吃晌午饭,俺水来大伯蒸面条。”

杜一鸣笑了,“那就好,丫头,你跟你水来叔说,让他炒菜的时候多放一勺油!”

“知道了,俺水来叔正在伙房擀面条呢。”说完,杜娇就出去了。

“水来真能干,”杜一鸣夸赞道,“这一个多月的饭都是他做的,学生也说他做的饭好吃。”

“俺天佑叔也会做饭,我吃过他烙的玉米面饼子,香喷喷的。”如松笑着说。

杜一鸣问:“如松,现在中学毕业了,你下一步打算干啥啊?”

“我打算报考军校,乐先生支持我的想法,俺爹也同意。”

“如涛,你呢?”杜一鸣又问东方如涛。

如涛笑了笑,“我还没有想好,反正我也得出去上学,不能待在家里。”

“我将来也得考军校,如松去哪儿上,我也去哪儿。”吴运昌对杜一鸣说道。

杜一鸣点点头,“那好,在外地上学,身边有一个熟人好得多。你还得一年毕业,跟着乐先生他们好好念书吧。”

“杜先生,乐先生不在那个学校了。离放假还有一个多月,他就离开那个学校了。”如松说道。

“咋回事啊?”杜一鸣吃惊地问。

如松就把他们上街游行的事跟杜一鸣说了一遍。

杜一鸣气愤地说:“东三省被日本人占去了,他们不管,几个学生上街游行,他们倒是不放过。”

东方如松又把化先礼跟他说乐先生再不走会有危险的话讲了一遍,杜一鸣说:“化先生说的意思我明白,你们还记得教你们音乐的余先生吧?”

吴运昌说:“我记得她,她唱的歌可好听了。”

如涛接着说:“我记得她的丈夫是谭先生,他们还有一个可爱的女儿,那个小女孩就像一个洋娃娃!”

杜一鸣点点头,“就是他们小两口。他们也是因为有危险离开这儿的。”

“杜先生,是啥危险啊?”如松问。

杜一鸣苦笑了两声,“你们不知道也好。”

喝了几口茶,杜一鸣又说:“满清把大片国土割让给了外国,现在是中华民国了,政府还是腰板挺不起来,任由外国人欺负,这跟满清政府有啥区别啊?我听说不少大城市里有洋人的租界,租界就是‘国中之国’啊,咱们国家根本无权干涉租界里面的事。还有的租界门口挂着牌子,上面写着:华人与狗不得入内。这真是中国人的奇耻大辱啊!”

如涛说:“这些乐先生以前都给我们说过,他还说有些国人就没有国家观念,八国联军进北京的时候,有些中国人还给外国人带路,有的还卖给他们吃的。”

杜一鸣叹了一口气,“满清采取的是愚民政策,很多人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哪儿还知道家国情怀啊?‘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豪情没有了,连老祖宗留下来的家业也快要守不住了!得知东三省沦陷的事,我大哭了一场,真是‘国将不国’了啊!”

如松说:“杜先生,你放心,中国不光有慈禧、李鸿章这样的卖国贼,还会有像左宗棠、丘逢甲、林则徐、邓世昌这样的仁人志士,只要咱们中国人团结一心,将来一定会把那些强盗统统赶走的!”

杜一鸣笑了,“如松,你说得好啊,振兴中华的重任就靠你们这辈人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