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 > 麒麟剑往事 > 第一章

麒麟剑往事 第一章

作者:豫东布衣 分类:都市 更新时间:2020-12-28 05:19:58 来源:转码展示1

古老的中州大地上有两条着名的大河——黄河和淮河,她们世世代代滋润着这片肥沃的土地、哺育着两岸人民,她们都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zhongqiuzuowen在这两条大河之间,有一片一望无际的豫东大平原。豫东大平原上有一条沙河,它发源于豫西山区鲁山境内,从叶县、舞阳、漯河流入广川县,在广川县的周家口镇与颍河、贾鲁河三川交汇后称作沙颍河,往东南方向汇入淮河。

在周家口镇西三十余里,沙河的南岸有一个小镇,名字叫做沙河镇。沙河镇是周家口和漯河之间一个重要的埠口,是一个货物集散地,不少整船的牲畜、粮食、布匹、山货、药材等在这里被装卸,八方客商云集于此。每天,码头上人来人往,很是热闹。

镇上有一条南北大街,这条大街也是沙河镇的主要街道。大街两旁有数十家规模大小不等的粮行、饭馆、旅店和杂货铺。在这条大街南头的路西,有一家永春堂,永春堂是一个药铺。

永春堂的规模不大,只有三间房子。南面一间是诊室,诊室的门上方有一个匾额,红底的匾额上用隶书写着永春堂三个红色的大字,门的两边是一副对联: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莫生。北面的两间是药房,诊室和药房之间的墙上有一道小门相通。药房的大门两边是用颜体书写的一副楹联:只求世间人无病,不怕架上药生尘。

永春堂在沙河镇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它的创建者是东方立业。沙河镇的人大多都听说过东方立业的传奇故事。

东方立业本是山西人,在他八岁那年,他的老家发生了可怕的瘟疫,当地的名医也对这种病束手无策。短短几天内,不少的人在哀号中失去了生命。许多人携儿带女外出避难,东方立业的父母也带着他和他五岁的妹妹外出躲避瘟疫。在逃难的途中,他的父母和妹妹不幸先后去世。东方立业成了孤儿,他每天靠挨门乞讨为生,但有时候一整天也要不到一点东西。

东方立业小小年纪就饱受了生活的艰辛,他后来辗转来到了周家口。

在东方立业十一岁那年冬天,一个大雪纷飞的上午,东方立业讨饭经过一家叫百草堂的药铺门口,他又冻又饿,不由昏倒了过去。

药铺坐诊的任广德大夫把这个小乞丐抱到诊室,给他灌了几口红糖茶。过了片刻,东方立业苏醒过来。他一看眼前的情形,就知道是面前的大夫救了他。他挣扎着给任大夫磕了几个头报答他的救命之恩。任大夫得知东方立业的境遇后,动了恻隐之心,他就收了东方立业做义子,并把他送到私塾上学。

几年后,任广德开始传授东方立业医术。当任广德大夫给病人把脉看病的时候,东方立业就立在一旁认真观察倾听义父的一言一行。确定病人的病症后,任广德先想好药方,然后由他口授,东方立业执笔给病人开出药方。

陪义父坐诊的几年时间,东方立业进步很大。东方立业二十岁的时候,他已经能熟练地给人看病,药铺的东家开始发给他工钱。

又过了两年,任广德做主给他娶了沙河镇叶长青家的独生女叶水英。婚后,小夫妻在周家口租了一所房子住。几年后,叶长青的身体渐渐衰弱,叶水英就需要经常回娘家伺候父亲。妻子带着孩子去了沙河镇,东方立业在周家口的生活很不方便。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一年多,任广德就决定帮东方立业在沙河镇开一个药铺。这一年的冬天,任广德亲自出马,在清河镇上给义子买了两间临街的房子,资助他开了这家永春堂。

东方立业逐渐在沙河镇站稳了脚步,沙河两岸不少的人生了病就找他来瞧。慢慢地,东方立业就积攒下来一些钱。后来,他用这些钱置买了几十亩土地,又买下一个院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