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骑砍三国之御寇 > 第10章 久违

骑砍三国之御寇 第10章 久违

作者:吃瓜子的犀牛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29 21:11:18 来源:转码展示1

历史目前仍有序地进行。

与王政记忆中的并无偏差。

某些事情发生了,随之带来的影响,也波及到了青州。

赵县军营自不会例外。

十日后。

这一天清晨,王政走出门时,与往常一样,一路上不断有人打招呼,他也笑着回应,眼前所见,人人都是一脸喜色。

今天,是发军饷的日子。

到了军营正中,却见已聚集了不少人,如乡间赶集似的绕着一堆骡车围成一团,或是拿着箩筐或是拎着布袋,纷纷翘首以待。

那是运载着军饷粮食的地方。

一个运粮官带着几个士兵正呵斥着众人排队,且对着一旁的告示栏指指点点。

告示栏上贴着一张文书,却是让众人先去看了再来领饷。

此世的普通百姓又有几个能识文断字?

那文书对他们而言便如天书一般,没人看懂,纷纷嚷着让运粮官直接口述公布就是。

“人数众多,又分批前来,难道要我对着每一个人都说一遍吗?”

运粮官却不情愿,没好气地说道:“我的职责只是带着粮饷和告示前来,奉州牧命,先看告示再领军饷。”

王政听到这话,心生好奇,便凑了上去,望着眼前文书,看似若有所思,其实也有些懵逼。

汉时所用隶书,与后世简体字虽然同根同源,差异其实很大,他刚穿越时也没比目不识丁强多少,这些日子暗自用心,也算有些长进,一番勉强阅读,终还是一边猜测一边结合所知历史,明白了大概。

自上次校场角力后,王政名声大振之后,他也趁热打铁,主动开始扩大接触面,涉及到其他乡县。

这些人白日里农闲之余,总喜欢聚在某处闲聊,王政便时常参与。

或是趁着话题提些前史典故,或是提些当今大事,又或是改编些后世段子。

他本身口才其实一般,前世也不好学,但在信息爆炸时代的三十年,毕竟不是白活,单论知识面的宽广,莫说常人难及,便是当世的名士大儒也未必能比

一来二去,在这军营中的人望已是颇高。

年纪虽轻,在众人眼里已是一个“勇武过人”且“见识不凡”的能人。

如今见王政站在告示前,大伙纷纷凑了上去。

“政哥儿,这告示写的是什么啊?”

“是啊,王家后生,你见识广,想必是识字,你给俺们读读,说说。”

王政接下来的一番话,让大部分人立刻皱起了眉头。

“这告示上说的是徐州与逆贼邳阙合流,屡犯州境,州牧准备对徐州用兵,所以接下来要削减军饷,每人按一斛配发,”

王政解释道,同时暗中嘀咕:“这是曹嵩已经被陶谦杀了吗?”

可,为什么文书之上,却没提及?

汉以“孝”治天下,连最重要的进身升阶都是“举孝廉”制度,甚至还制定了“轻侮之法”,明文规定了若是因为血亲尊长的仇怨犯法,可以宽大处理。

官方下场背书的杀人有理,这等在后世看来简直不可想象的操作,却是此时约定成俗的社会风气。

“因私复仇”成了无论朝廷还是民间都默许甚至赞扬的行为,很多人甚至凭此扬名立万立碑刻传。

如夏侯惇年幼时因师长被辱愤而杀人,从此声名大震,孙策之死也是因为他杀了许贡,被其门客矢志报仇,最终行刺成功,小霸王英年早逝。

所以若是打着为父报仇的旗号,那攻打徐州便是堂堂正正的师出有名,更能让军士上下齐心,同仇敌忾。

此种关窍,曹操这等枭雄不可能不清楚,必然是要广而告之的。

如今寥寥数语,什么逆贼合流的官方口吻,尤其更牵扯到削减军饷...

说实话,信服力大减。

王政前世不是个喜欢研究历史的人,《三国演义》原着都未曾读完,《三国志》更是只闻其名。

只是穿越后既入曹营,毕竟与己身命运休戚相关,倒是一直绞尽脑汁回忆三国相关史料,尤其是曹魏方面,更是看重。

总算是想起了一些重大事件,

只是那些大事背后的细枝末节,来龙去脉,他或是不知,或是记不起来,或是担心记忆有偏差。

他这边自顾理清思绪,大伙却已经全都跑去围住运粮官嚷了起来。

他们可不关心曹操攻徐州的理由,却不能接受削减军饷。

“你兖州打徐州,跟咱青州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要削减我们的军饷!”

“一斛?每月就那么点,本来就不够吃了,还要减?这是要断咱们的活路吗?”

“州牧当初可是说的好好的,让俺们衣食无忧,如今才几个月啊,就变卦了?”

“够了!”

运粮官狼狈的抹了一把脸,全是乡民的唾沫口水,恼怒地喊道:

“冲我嚷什么?既然你们都知道了,那么现在开始发饷。”

说着,亮出佩剑威胁道:

“再有闹事喧哗者,罚没军饷,军法处置!”

再少也比没有好啊。

想到这里,大部分人即便脸上犹自愤愤,却也终是乖乖地排起队伍。

王政冷眼旁观,心中却对那“一斛”暗自嗤笑。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既然大战在即,收拢粮草以备不需本是合理的事情。

青州军本就是归附不久,曹操还愿意保留他们部分口粮,恐怕更多也是不想后院起火。

只是曹操知道事不能做绝,下面的人却未必知道。

去年还在对敌厮杀的两方,如今不过几月,时日尚短,两个群体之间的敌视隔阂依旧存在,本就不是一条心。

何况管中窥豹,从夏侯校尉那日的态度来看,曹操这边的中层将领对黄巾也是鄙夷轻视,观感不佳。

加上任何时代政令下放的中间环节,永远不可避免的克扣短缺。

之前的三斛都缺斤少两,如今的一斛...

“这哪里有一斛啊!”

果如他所意料,人群再次发生了骚动。

“最多才五升啊。”

“之前发的是未脱壳的。”

那运粮官一脸不耐,斥道:“尔等看清楚了,这次都是脱壳的稻谷!自然只有五升!”

“一斛稻谷脱壳了也得有**升啊,你这一半都没有啊!”

一个乡汉忍不住了,直接冲了上去,用力扭住运粮官的衣襟:

“是不是你贪了俺们的口粮!”

“反了你了!”

运粮官也没想到有人竟敢动手,先是一愣,片刻后勃然大怒,猛地抽出长剑便直接刺将过去。

不好!

对方眼露杀意的瞬间,王政已暗叫一声不妙,不及细想猛地窜了上去。

只是隔得太远,又有人群阻碍,终究慢了一拍。

随着一声惨叫,那乡汉身子一晃,便软软地歪倒在地。

“入了我军还贼性不改,果是刁民!”

那运粮官一声冷哼,将长剑在尸体上擦了擦,瞥了眼自己被血溅到的军服,一脸不爽地抬头望着众人:

“好叫你们知晓,咱们兖州军营里,敢动手冒犯上官,这就是下场!”

“这,就是军法!”

“继续发饷,下一个,动作快点。”

这就是天朝的农民啊,每一朝都是如此,令人哀其不幸,更怒其不争。

对于来自世家,士族,官僚,地主这些人的压榨,欺辱,他们会生气,会愤怒,会不甘,却总是在忍耐,一直忍耐。

他们就像田边的野草,每一次的压迫都会让他们自觉弯腰低头,任人收割。

哪怕终日惶恐朝不保夕,哪怕在贫穷与饥饿中积累了再多不甘,只要还有一丝活下去的希望...

他们都爆发愤怒,更不会反抗。

默默走到了尸体旁,望着那张满是不可置信的脸。

王政突然觉得,这张脸像极了自己。

若是那日,那姓夏侯的拿出的不是鞭子,而是刀剑...

自己避是不避?

怎么避?

十名甲士能否应对是个问题,就算能应对,后续呢?

他有些后怕,有些不敢直视那双死死瞪圆的眼眸,深吸了口气,缓缓为对方合上。

运粮官看到这一幕时,心中很是不爽,只是看着王政年岁不大,一脸平静也不像是要闹事,何况一条人命再是轻贱,也足消弭之前的怒气。

算了,可能是这刁民的亲友吧,便饶这后生一回。

想到这里,运粮官瞪了一眼,终是没再借题发作。

若是吴胜与霍氏两人在此,却会怜悯地看着运粮官。

这样怪异的面无表情,上一次出现时,是当时饿疯的王政,刚刚寻到一点口粮,却被人欺他年少想要抢走。

当时二人正好在场,亲眼目睹了接下来的可怖一幕。

那人被饿疯了也怒极了的王政,生生撕了!

如此血腥的一幕,两人的反应却也怪异,生出的不是恐惧,而是快意。

霍氏更生出了异样的莫明情愫。

这人吃人的年头啊,活下来的,莫非都是怪物?

相隔数月,王政仿佛又回到了那个人命不如一个馒头值钱的日子。

很多阔别已久的东西,纷纷叩门而入。

久违的杀戮,久违了的尸体,还有..

久违了的饥饿与疯狂,在内心涌现,滋长。

这一次,不是对食物,而是对权利。

如果这个时代人命真如草芥的话,那也应该是别人的命!

他突然不想再去抱任何一个三国豪杰的大腿了,不管是曹操,还是刘备。

即便是万人之上,哪怕只有一人权柄在他之上,主宰他的祸福身死,也再不是他想要的人生。

只有造反!

造所有士族的反!

造所有英雄的反!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