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栖君侧 > 第1章 礼物

栖君侧 第1章 礼物

作者:沉水沉沉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3-14 00:59:57 来源:转码展示1

正是深春时分,华京被一片盎然碧色笼罩,锦绣春色散了满城。

朱红色的宫墙外,繁茂的榆树枝叶被修剪成极规矩的形状,薄薄日光穿过枝缝儿倏然洒落,在宫门前铺开一片淡淡的树影。

而树影前头,正停着一顶华美非常的红木步辇。

一个穿着淡绿色宫裙的女子正低声叮嘱着旁边抬步辇的侍卫,语气严肃,生怕出了一丝错漏。

“……华夕街上的鹅卵石最是硌脚,都看着点脚下的路。今儿可是朝街的大日子,若是摔了殿下,咱们谁都吃罪不起。”

侍卫们神色惶惶地点头,她还要再说几句,步辇上的少女却轻轻开了口。

“好了温采,他们又不是头一回办这差事,不会出什么差错的。”

宋栖迟一手撑着步辇的扶手,微微低下头看她,温柔道:“时辰也差不多了,该走了。”

“是。”得了这话,温采连忙应下,朝前头引路的太监青寰公公使了个眼色。

青寰会意,转身轻甩手中拂尘,扬声喊道:“清宁长公主朝街——”

清宁长公主朝街,于大夏百姓而言,是一年之中最为重要的盛事。

因而一大早儿的,华夕街旁便挨挨挤挤地站满了人。远远望去,碧蓝黛粉的衣裳堆叠交错,如染了色的细流般涌动着,鲜艳艳的一片。

百姓们踮着脚尖,压着身侧人的肩膀,伸长了脖子往宫门的方向望去。

那一张张探出的脸孔模样各异,可瞳孔中透着的神色却是惊人的一致——

是有如信徒般的虔诚。

几颗圆滚滚的鹅卵石被宫靴从石路中央踢走,啪嗒一声撞在树根底下,四周喧嚷的人群骤然一静。

红木步辇缓缓而来,数十名宫女侍卫紧随其后,排场之盛,尽显天家雍容。

宋栖迟端坐其上,白皙玉手轻轻叠在一处,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她穿着大红色的华丽宫裙,金线银丝,华光潋滟,裙裾堆叠在玉色鞋面上,绣着重重凤羽。

乌黑鬓发被一缕微风撩起,露出她如玉般的脸。一双杏眼似盛着草尖清露,明月清辉,眼尾淡淡一颗泪痣,低眉顾盼间更添动人风情。

宋栖迟生的极美。

却不似牡丹那般娇艳的刺了人的眼,而是如一阵林间薄雾,裹着淡淡花草的幽香,借着微风扑上面去,便能生生软了人的心。

步辇徐徐行过,四周的百姓纷纷跪了下来,俯首叩拜,祝祷之声此起彼伏。

“清宁长公主千岁——”

“愿长公主安康顺遂,佑大夏永世清宁。”

永世清宁……

听得百姓祝祷之声,宋栖迟一时有些恍惚,这朝街大典,不知不觉她已行了好些年了。

十八年前,华京大旱三年,百姓无粮可食,饿殍遍地,路横白骨。原本繁华热闹的锦绣华京,几乎成了半个坟场。

为求雨露,夏安帝宋鸣亲自登上祈雨台,素服焚香,跪拜六日,却仍是滴水未降。

而民间不知怎的竟起了流言,说此次天灾,乃是因宋鸣好战,杀戮太重,才引得上天如此惩罚。

宋鸣听了这话自是大怒,可还未等他查清这流言的源头,另一股流言早已传遍了整个华京。

有个不知从哪儿冒出来的民间道士自称能算天机,卜皇命,言天谴早已降于皇室,才令宋鸣多年不得一女,只能生子征战。杀戮愈重,则天谴愈厉,而此次旱灾,便是天谴所致。

待皇帝有女出生之时,才是天灾散去之日。

宋栖迟便是那时候出生的。

她出生之时,云后头的日光正炙烤的厉害,蝉鸣一声比一声的高。

清脆的啼哭声响彻宫院,日头忽然一暗,层云乌压压地裹了过来,不多时便是铺天盖地的雨珠落下。

自此,她便成了大夏百姓心中的神。

就如父皇为她亲拟的封号一样,她的出生,象征着大夏永世清宁,再无灾祸。因而百姓对她的虔诚敬仰,甚至远远超过了宋鸣这个皇帝。

这朝街大典,便是应民心而生,年年生辰之日,清宁长公主乘轿游街,受百姓参拜,共祈大夏安宁。

宋栖迟微微仰起下巴,细碎日光落在她的眼中,似在水面铺开了薄薄光影,美的令人呼吸一滞。

她心想,今年的春日格外和暖,若是年年如此,百姓便不愁庄稼的收成了。

“殿下!”

见她仰头,温采连忙快步上前了些,眼疾手快地扶住她发间那支摇摇欲坠的珠花海棠步摇,低声道:“殿下莫动,这头饰若掉了,怕是不吉利。”

宋栖迟只得抿唇应了一声,她头上的珠翠步摇全是皇后娘娘依着礼制一样样亲自备好的,压的她的脖子又酸又痛,连点头都是极为困难的事。

这朝街大典上,她向来是一丝错漏也出不得的,否则便会被百姓视作不吉的兆头,惹得民心动荡不安。

脚下的青石板一寸寸地向后挪去,眼前已经出现了华京的城门。只待行至城门底下,朝街大典便算礼成,步辇由此转入小路,换成车轿送宋栖迟回宫。

宋栖迟暗自舒了一口气,终于快要结束了。

她身子刚刚松缓了几分,那道沉重的城门忽而被人缓缓拉开。一骑黑马疾驰而过,如一道黑色烟雾,扬起遍地尘灰。

宋栖迟怔愣了一瞬,凝眉朝那马望去。那马上立着个小兵模样的人,手中高举一面明黄旗帜,上头绣着个大大的“夏”字。

他眉眼间是狂溢而出的欣喜,策马转入那条回宫的小路,口中高声喊道:“太子殿下凯旋回京——”

宋栖迟放在膝上的手骤然攥紧,欣喜道:“哥哥回来了?”

她连忙转过头去,一手扶着头上繁重的发饰,一手搭在步辇的边缘,朝温采焦急说道:“快些回宫,我要去迎哥哥。”

她与太子宋宥同是皇后所出,自小便极为要好。前些日子宋宥领兵出征,兄妹俩已有数月未见,眼下听得他回来了,宋栖迟自是急着要去见他。

温采连忙拦道:“殿下不可,朝街大典还未毕——”

仿佛是为了印证温采所说的话,路旁的百姓听得太子打了胜仗,一个个都兴奋激昂起来,祝祷之声越来越大,甚至有人眼角含泪地朝宋栖迟磕下头去。

“如今打了胜仗,那帮楚梁人总算能消停了。”

“太子殿下恰在朝街之日凯旋,也算是得了清宁长公主庇佑之故。”

“是啊,清宁长公主当真是大夏的祥瑞之人……”

一时间人声鼎沸,宋栖迟无奈,只得重新坐正了身子,耐着性子等着大典礼毕。

好不容易挨到了城门底下,温采才扶着宋栖迟下了步辇,进了早就候在一旁的宫轿。

“吩咐车夫快些。”宋栖迟一坐进轿内便连声吩咐。

“殿下,这小路石子颠簸,若快起来怕伤了您的身子。”温采柔声回禀,“太子殿下这会子还未到宫中,您且安心。”

得了这话,宋栖迟心头的焦急才稍缓了些。方才那小兵是先行入城报信的,哥哥带着大军在后头,估摸着还未到城门呢。

她笑起来,轻舒了口气道:“是我太急着见哥哥了。”

温采也跟着笑,“太子殿下许久未回宫,殿下思念也是常情。”

宋栖迟倚着轿中软榻,与温采慢慢闲话着宫中琐事。说话间,车轿不知不觉已停了下来,青寰在车帘外头躬身轻禀:“殿下,到了。”

宋栖迟搭着温采的手下了轿,一边穿过摆着玉兰和水仙的廊道,一边吩咐身后跟着的青寰:“去打听打听,哥哥何时入宫。”

她提裙步上玉阶,进了寝殿便在梳妆台前坐下,由温采侍候着,一点点将头上繁复的珠饰卸去。

还未来得及换衣裳,就听门外传来青寰的声音。

“太子殿下到了。”

不等他通报完,宋宥早已大步跨过门槛,唇角带着爽朗笑意,朝宋栖迟张开了手:“妹妹,我回来了。”

“哥哥!”

宋栖迟起身便朝宋宥扑了过去,见他一身的沙场风尘,眼中担忧更甚,“此次出征可还顺利?”

“自然顺利,我这不是好好地回来了?”宋宥笑道,“知道你担心,我见过父皇就立刻来看望你了。”

说着,宋宥转身指了指身后,“这位是楚梁使臣苏启大人,此番随我入宫商议和谈之事,他还特意给你带了礼物呢。”

“礼物?”宋栖迟不免有些好奇,“是何物?”

苏启闻言立刻走上前来,脸上堆着笑,极尽谄媚之态:“殿下看了就知道了。我保证,殿下一定会喜欢的。”

宋栖迟不动声色地打量了苏启一番,一年前,她倒是曾见过此人一面。楚梁是大夏邻国,数年来两国征战不断,打仗与和谈都是常有的事,不过大多都是大夏占得上风,而她便是在一年前的和谈之宴上见到了苏启。

如今再次相见,苏启瞧着竟是老了许多,但眉眼间的谄媚之气却丝毫未减。

她正欲答话,却见善明公公从苏启身后移步上前,低眉拱手,声音里却透着几分警告:“喜不喜欢,要殿下说了算。”

善明公公是宋鸣身边的太监总管,在宫中一向最有威望,这苏启不过送个礼物,父皇竟派了他来跟着?

宋栖迟默了一瞬,抬眸望向苏启身后被软缎盖着的不明物件。

月牙白的大块软缎将底下的东西盖的严严实实,她好奇心起,略顿了片刻,终于开口道:“既然苏大人有心,那便抬上来看看吧。”

苏启得了这话,立马吩咐人将东西抬进了殿内。

他殷勤地搓着手,上前捏住软缎的一角,得了宋栖迟点头后,便大力将软缎扯下。

绣着绿芽的软绸簌簌滑落,露出铁栏杆上冰冷的斑驳锈迹,像初春的草芽缩了头,现出深冬的凛意来。

宋栖迟吃了一惊,不由自主地往后退了一步。

那块温软的绸缎底下,竟是一只铁笼。

铁笼里铺着枯黄干草,少年蜷膝缩在一角,身上单薄的衣衫零碎不堪,清瘦手腕被铁镣牢牢锁住。

突然而至的光亮晃进他的眼,少年抬眸望进宋栖迟眼中。

她呼吸倏然顿住。

那一张脸,郎艳独绝,世无其二。天下美少年之多,无一人能及他半分姿容。

“还愣着做什么?还不赶紧见过长公主。”苏启见他漠然坐着,忍不住低声骂道。

少年漂亮而清冷的瞳孔这才有了几分神采,他扶膝倾身,似要起来,铁镣轻轻晃动,发出清脆刺耳的声响。

宋栖迟的目光落在他的手腕上。

铁镣禁锢之下,细腕上道道伤痕交错,透着凌虐般的淤青。

宋栖迟心尖微颤,轻轻咳了一声,转头问苏启:“苏大人这是何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