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七海扬明 > 章二九八 瓜分波兰

七海扬明 章二九八 瓜分波兰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06 07:55:29 来源:转码展示1

面对奥尔良公爵伸来的橄榄枝,李素当然要接受,与法国的皇室展开了非常深入的合作,尽可能的让法国人觉得帝国并未有干涉其内政的打算。但实际上,这也只是营造一种假象。

在《凡尔赛条约》签订之后,李君威专门向负责欧洲情报事务的军事情报局下达了命令,让其密切注意法国国内的一举一动,其目的就是调查,是否有挑起法国内战的空间,比如让法国新兴资产阶级与法国封建贵族之间来一仗。

但实际情况是让帝国高层所失望的,法国内部虽然存在各种争论,贵族和平民经常在三级议会吵架,动手扔鞋也是常见的‘运动’,但矛盾并未激化到需要内战的地步。

为了处理三级会议之中经常出现的打架行为,路易十五国王还颁布旨意,议员们打架法院无权管理,如果没有打伤则不需要任何惩罚,而打伤了,双方互相负责对方的医药费即可,当然在实际操作里,双方都不会理会对方,各自负责自己的医药费。

唯一的惩罚来自三级会议的议长,其有权视暴力行为的烈度,对打架的议员进行处罚,限制其三到十五天不许进入议会,亦或者取消其两次到四次的表决权,要进行更严重的惩罚,比如开除、取消其被选举权,需要全体议员进行投票。

可以说,法国内部平民与贵族的势力也尽可能的弥合矛盾,这是因为当初倡导法国大革命的资产阶级力量中的激进派,如孟德斯鸠已经被赶出了权力中心,现在三级会议里的第三等级代表,绝大部分是建制派。

而且法国也没有进行内战的经济基础,法国已经结束了所有的战争,因为战争、赔款造成的那二十五亿利弗尔的巨额财政欠账也已经因为出售法国教会的财产还了大部分,而且,因为三级会议中第三等级的崛起,平民们把财政大权收到了三级会议,以往法国王室那种高消费的奢靡行为被极大的限制。

可以说,现在法国的财政相当良好,而因为教会的地产被出售,法国的土地兼并问题也得以缓解。

在帝国四十二年初的时候,法国有一件可能进入内战的事件,那就是农奴解放问题,第三等级要求解放农奴,而贵族们则视农奴为私有财产,但经过激烈的辩论,最终通过了《赎买法案》,法国农奴可以通过自我赎买的方式解除农奴身份。

既然法国暂时没有进行内战的可能,那帝国也不会主动推动,法国大革命是法国的一次新生,这个政权重新焕发了活力。

因此,帝国方面对法国皇室是很友好的,因为支持皇室就是支持法国的贵族,支持法国的贵族就是支持法国的‘反动势力’,就能让法国的发展受到阻碍。

奥尔良公爵把秘议的内容和盘托出,他最后交代道:“殿下,这是全部的内容,但希望您可以谨慎使用,我们不想让法国的朋友怀疑他们遭遇了背叛。”

李素直接把这个要求答应了下来,让奥尔良公爵有些怀疑他是否是真心的,再次几番交代,李素最后送走了奥尔良公爵。

接下来两天,李素接受俄国使者所说的一切都是误会的理由,和谈继续,而李素在谈判桌上的表面让奥尔良公爵发现,这位中国亲王真的是有诚意的。

比如在至关重要的波兰割地问题上,普鲁士和瑞典一开始狮子大开口,要求割让所有现在已经占领的波兰土地,那几乎相当于波兰土地的五分之三,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五,李素立刻在谈判中斥责了这种漫天要价的行为,直言两国没有诚意。

这一切都是作秀给与会代表们看的,更是给波兰人看的。作为调停者,帝国要表现出公平的态度来。

在帝国了解了双方的底线之后,操作这场谈判就变的简单了许多,谈判只用了二十五就达成了基本协议,但执行却用了半年时间,主要是监督俄国、普鲁士两国从占领土地上撤军延误了时间。

就此,大北方战争以一纸《西津条约》宣布结束,条约所有签署国、调停国和监督国全都承认了乌克兰联邦的建立,只不过不承认其所占领的领土就是其疆域。

俄国从瑞典国内撤军,但得到了英格利亚地区,获得了通往波罗的海的出海口,但同时失去了南部的一些地区,整体上疆域损失了四万多平方公里,但新吞并的土地也有人口,战争期间大量波兰人逃亡俄国得到安置,人口一加一减的情况下,倒是没有多少损失。

瑞典方面损失丢掉了英格利亚,但却获得了波兰的库尔兰半岛和立陶宛地区的部分土地,疆域面积和人口反而增加了不少。

乌克兰是这场战争中收益最大的,虽然其领土并未得到所有国家的承认,但已经完全吃到嘴里了,新生的乌克兰联邦拥有三十六万平方公里的土地,比经过吞并波兰的普鲁士还要强大,只是因为只有二百四十万人口,只能算是成为欧洲的中等国家。

而普鲁士则是另外一个受益者,战前的普鲁士领土面积不到十二万平方公里,人口也只有二百三十万左右,在这场战争中吞并了西普鲁士、大波兰地区、马舍佐夫等地,就连华沙都进入其疆域,只不过按照条约,华沙以自由城市的形势存在,经过这场吞并,普鲁士领土面积达到了二十五万平方公里,直接翻了一番,人口也堪堪达到了四百万,这还是大量波兰人口逃亡的因素。

波兰则是唯一受伤的国家,其丢掉了百分之三十五的领土和百分之四十的人口。

如此,大北方战争以波兰被瓜分的方式结束,俄国和普鲁士都借此登上了欧洲强国的舞台,而在帝国方面看来,欧洲的格局因为大北方战争和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而基本定型。

政治制度虽然是影响国力的因素,但本质上,国家的实力与人口和疆域直接挂钩。

欧洲有一个拥有两千三百万人口的法国,一千一百万人口的英国(不列颠和爱尔兰),一千六百万人口的奥地利帝国、一千两百万人口的俄国,而这些国家都注定会成为帝国在未来的竞争对手,幸运的是,即便这些国家联合起来,也不是帝国的对手,在帝国四十二年的时候,帝国已经是一个拥有两亿四千万人口的超级人口大国。

幸运的是,李君威一直倡导的欧洲均势初见了效果,普鲁士在中欧崛起,乌克兰在东欧新生,北欧强国瑞典也投向了帝国,实际上当一整个欧洲无法联合的时候,帝国已经就处于不败之地了,更何况,帝国还拥有奥斯曼帝国这么一个拥有两千万人口,实力强劲,与欧洲冲突不断的重要盟友。

咣当一声。

李素关上了酒店的窗户,高举起酒杯,对前来参加宴会的代表说道:“诸位,《西津条约》的签订,是世界政治协作的典范,我们把战争变成了和平,拯救了无数的生命,这是世界的胜利,人类的胜利,历史会铭记这一刻,而这也是大家所愿的。”

“干杯!”普鲁士国王老威廉哈哈大笑说道。

众人一块举杯庆祝,但这真是皆大欢喜的结局吗?显然不是的,李素为什么关上酒店的窗户,就是因为在酒店的外面,聚集了数百个抗议的人群,这些都是波兰人、立陶宛人,他们的中坚力量是那些被取消投票的瑟姆议会的成员,其余是在帝国境内留学的学生、经商的商人,他们知道今日在这座酒店会为条约签订举办宴会,因此前来抗议,但没有人理会。

就连那位波兰瑟姆议会的议长,也仅仅是不列席宴会,当初签字的时候可没有一点的犹豫。

这就是一个没有稳定政治国家的悲哀,当一个国家内部处于分裂的时候,到处都是可趁之机。

“昭承,这里.......。”李昭承正在人群中闪过,他不太喜欢这样的场合,正想着是尿遁还是偷偷离开的时候,小威廉向他招手。

“威廉,你救了我一条狗命。”两个人找个角落坐下来,李昭承开玩笑说道。

他实在不喜欢这样的场合,但又不得不参加,小威廉却已经游刃有余,他说:“你不喜欢,可以不参加呀。”

“现在我归荣王兄管,他要求我参加,我就必须出现。好羡慕爹爹呀,谁也管不了他。”李昭承无奈说道。

“原本我想跟你打听点消息,看起来你没有兴致,算了,我们喝酒吧。”小威廉说。

李昭承摇摇头:“我不是不想谈正事,而是不喜欢这种场合,听到刚才荣王兄说的话了没,什么人类的胜利之类的,冠冕堂皇,什么协作的典范。不就是政治分赃嘛。我最讨厌标榜自己的伟光正了,没意思.......。

唉,你想打听什么消息?”

小威廉问:“国联的事,你们究竟是参加还是不参加,皇帝陛下定下来没有?”

“你不是前段时间收到了伯父的信件吗,他没跟你说?”

小威廉说:“在皇帝陛下的眼里,我只是一个孩子。他只是关心我的生活和病情。”

李昭承轻轻点头说道:“国联是肯定要参加的,现在的局势确实需要一个专门吵架的地方,不是吗?只不过,具体操作上还需要谈判。”

“谈什么,有什么是无法确定的吗?”小威廉问,最近普鲁士也在筹划加入国联,但是西欧国家不愿意给国联创始国的地位,也就是不想让普鲁士成为理事会的常任理事国。

但除了这一点限制,英法荷三国对于邀请普鲁士加入还是很热情的,各种条件也比较宽松。

李昭承说:“一开始是他们请我们加入,满足我们各种条件,现在随着正式进行谈判的时候,反而出现问题了,举个例子,暹罗、广南这些国家能不能加入国联呢?西欧国家就不愿意同意。”

小威廉听了这个问题,呵呵一笑,说道:“原来是这样。”

小威廉在帝国留学几年,对东方的政治还是比较熟悉的,帝国在与西方国家交流的时候,还是秉承着现代的外交体系,但与东方国家交流的时候,就没那么现代了,南洋那几个国家,都是帝国的封贡体系的一员,所谓封贡,就是朝贡与册封,这些年的发展,朝贡已经基本没有意义了,因为帝国通过各种手段让其开国,经济来往非常密切。

但册封却是实实在在的,每一次王权的更迭都是由帝国册封的。

这种封贡体制比普通的同盟关系还要坚硬,但本质上还是不平等的国家关系,只不过,这种不平等不是建立在武力征服之上的。

但是,封贡体制对外有一种特质就是对外一致原则,也就是与外国,尤其是和欧洲国家的关系上,这些封贡体制的国家与帝国高度一致,别的不说,东南亚这些个国家,到现在也没个驻欧的大使,其却有不少人在欧洲做生意,出了问题直接找帝国驻各国大使解决。

而欧洲国家与其贸易,找这些国家也没多大意义,因为其无论提出任何要求,这些国家都会对比欧洲国家与帝国的关系,假设帝国满足了这种要求,他们也会酌情满足,假设帝国没有满足,他们根本不予以考虑。

这已经是相当宽松的政策了,要知道,在以前,当欧洲国家找上门的时候,各国国王连处理这种对外关系的意愿都没有,竟然直接找帝国驻当地的大使,让大使来决定该国与欧洲的关系。

可以说,这种高度对外一致是欧洲国家不愿意接受的,因为这些国家没有自由投票意愿,帝国投什么,他们就投什么,相当于帝国方面拥有好几票,那怎么能行?

可如果不让他们加入,又怎么能叫国际联盟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