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七海扬明 > 章二九六 达成的共识

七海扬明 章二九六 达成的共识

作者:且看昨日风华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11-06 07:55:29 来源:转码展示1

事实证明,奥尔良公爵是非常有远见的,因为在他们私下决定分割波兰领土的时候,在西津的一家餐厅里,李素、威廉父子、雷恩斯特雷德、泽连科也在密谋商议着如何在和谈中赢得更多的利益。

“今天殿下表现的相当强硬,但是我担心缅希科夫会误会您真的决定和谈结束,他只是一个将军,脑筋未必能转弯。”泽连科对李素说道。

李素摇晃着手指,很淡然的说:“总理阁下不用担心,我已经得到确切消息,英法荷三国的使者已经找上门去了,这三个人会让缅希科夫冷静下来的。”

这就是在西津进行谈判的好处,一举一动都会被帝国方面监视着。

雷恩斯特雷德在这群人里是一个异类,因为他与其他几个人不同,与帝国方面的贵族和高官都不存在私人关系,唯一认识的江闲云,原本负责外交,也能发挥作用,但却被愚蠢的波兰人敲破了脑袋,此时还在养伤。

“诸位,我们谈正事吧。”雷恩斯特雷德站起来,说道:“显然我们面临的局势很复杂,对手们联合在一起。”

“请坐,雷恩斯特雷德阁下,这里不是谈判会,可以放松一些。”李素点了烟,吸了起来,继而又说:“他们之间的联合在我们的预料之中,我认为最大的问题还是在于我们之间没有形成共识。”

各国代表神情平淡,因为所谓的没有形成共识就是指的瑞典方面的条件太苛刻了。帝国与普鲁士、乌克兰已经形成了共识。乌克兰联邦已经确立的边境线,在李素的直接干预下,这条边境线很保守,可以说只是包括了乌克兰族生存的土地和哥萨克领主控制的领地,原本就与波兰、俄国离心离德。

如此保守的边境线,被对方接受的可能性还是挺高的。而且泽连科也拥有很灵活的政治手腕,他此行就是要让乌克兰联邦成为一个欧洲公认的独立国家,其实疆域再小一点也没有什么关系。

甚至于泽连科还秘密建议李素,由帝国出面,向马泽帕总统施压,让他把占领的俄国领土稍稍放出一些,这样缓和与俄国的矛盾,让俄国尽快的承认乌克兰联邦。

而普鲁士方面正如秘议的四国所猜测的那样,就是尽可能吞并波兰的领土,具体吞并多少,视情况而定,威廉父子很现实,他们知道,一口吃个大胖子是不可能的,所以没有预设什么底线,操作起来也很灵活。

在威廉父子看来,瑞典人吃了大亏,俄国受帝国胁迫停下扩张的脚步,乌克兰联邦是诸多国家的眼中钉,还有波兰,这个国家必然会更加分裂,日后有的是机会扩张,因此威廉父子已经暗中向李素表示,普鲁士会尽可能争取利益,但绝对不会因为他们而破坏这次和谈。

所以一切压力都推向了瑞典。

其实瑞典的要求很简单,恢复旧有的疆域,一寸土地也不割让。但问题在于,俄国已经半公开的表示,为了英格利亚和那座圣彼得堡,俄国宁愿退出和谈继续战争。

雷恩斯特雷德冷着脸说道:“英格利亚必须交还给瑞典。荣王殿下,我认为这对于贵国也是有利的,一旦俄国拥有英格利亚,那么俄国的对外联络就不受贵国限制了。”

这一点雷恩斯特雷德说的是实话,但为了阻止俄国拥有一个入海口,是否值得帝国真的进行一场战争,还是让人犹豫的。李素就这个问题询问过裕王李君威,裕王的意思也比较含糊,他个人认为是值得的,但是他认为需要国内的支持。

而与申京通过电报进行了数次讨论,御前会议上也形成了两个意见。

以诚王为首,认为可以进行一场战争,但前提是,战场必须在与帝国接壤的俄国地区,也就是说,军队必须从西津、镇北城出发进攻,而不能发起海上远征,前去波罗的海作战。

但这恰恰是李素所不能保证的,因为就在和谈开始之前,沙皇彼得已经正式宣布迁都,宣布俄国的首都迁往圣彼得堡,只是因为圣彼得堡现在完全是一个军事要塞,无法为俄国政府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所以迁都工作还未成行,但沙皇却已经在圣彼得堡的小广场上立下了帐篷,并且表示那就是沙皇的皇宫。

这就是彼得的态度,他认为没有海洋窗口,俄国就没有未来,就算放弃莫斯科,也绝不放弃圣彼得堡。

而御前会议上占据主流的声音还是不要进行战争,这批人以内阁为主,并且得到了议院的支持,事实上元老院大部分也是支持的,只不过鉴于公开支持就是与诚王对立,违反了帝国政治均衡的原则,因此无人表态。

和平派认为,可以用这个为筹码,换取其他的利益,比如在国联问题上是否可以取得更有利的地位,亦或者当英法荷出面调停的时候,让其出让一些利益。

当然,和平派认为,俄国拥有一个波罗的海入海口并不算什么问题,毕竟那仅仅是一个入海口,想要进入波罗的海,还要先经过狭长的芬兰湾,四百公里长的芬兰湾,入口处仅仅只有七十公里,南北都是瑞典的领土,而瑞典和普鲁士分列波罗的海南北,俄国出海依旧受到全面的限制。

而和平派还认为,俄国拥有一个出海口,对帝国还有好处,既然有出海口,就要有波罗地海海军,而只要建设海军,对陆军的投入就减少,那么直面俄国陆地威胁的帝国所受的威胁也就少了。

在没有任何证据表明,一场有限投入的战争可以解决英格利亚的归属问题。因此,皇帝也倾向于不进行战争,但要把这种事当成筹码,就要让瑞典方面松口。

“雷恩斯特雷德阁下,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我认为,现在最冷静的办法,还是暂时放弃英格利亚,我想你们可以从立窝尼亚方向获得补偿。”李素说出了自己的见解。

“荣王殿下的建议很不错,值得考虑。”小威廉也进行了表态。

目前来说,威廉父子也不想再进行战争了,他们所使用的战争经费是来自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后期的贷款,虽然手中还有余额,但威廉父子都认为,这笔钱花在国内建设上,也比投入战争强,等吞并了波兰在波罗的海的土地,哥尼斯堡与柏林之间就以建设一条铁路,而前往科隆的铁路也取得了进展,普鲁士非常需要资金。

雷恩斯特雷德说道:“我想国王不会答应的。”

“他会的,没有我们的支持,你们的战争进行不下去。假设俄国与我们之间达成协议,仅仅与你们进行战争呢?”老威廉说,但这话里已经是威胁了,瑞典现在的局势非常糟糕,如果被盟友抛弃,还要与俄国继续作战,或许会亡国。

眼见雷恩斯特雷德神情不悦,一副要发作的模样,老威廉抢先说道:“阁下,请你相信,这并不是永久的和平,所谓的和平条约,仅仅是停战协定罢了,不远的将来,还会进行战争,用中国话来说,可以新账旧账一块算。”

雷恩斯特雷德虽然很不高兴,但他无可奈何,与这些盟友、准盟友相比,瑞典的态势实在是有些无奈。普鲁士占领了几乎一半的波兰领土,乌克兰事实上完成了建国,帝国大兵压境游刃有余,只有瑞典。

瑞典的立窝尼亚一度被俄国占领,此时被普鲁士控制,芬兰地区几乎全部沦陷了。而瑞典精锐的陆军已经折损大半,如果没有盟友的配合,来年根本无力发起反击。

瑞典坚持要英格利亚,是必须要盟友支持才能得到,如果没有不支持,别说英格利亚,连芬兰都要不回来。

“如果我们失去了英格利亚,哪怕是暂时的失去,对瑞典的安全也是很大的威胁。我们需要更多的支持,保证瑞典的安全。”雷恩斯特雷德说道,显然,他让步了。

李素呵呵一笑,说道:“那是自然,无论此次和谈是否成功,乌克兰、普鲁士和瑞典都会得到帝国的支持,事实上,你们的代表团可以分出一部分来,找江闲云大人,帝国准备了一揽子的合作方案,从军事援助到经济合作,非常全面。”

现在局势已经很清晰了,一场大北方战争让欧洲已经分裂,正是帝国扩张在欧洲利益的好时候,这些准盟友自然是最好的选择。

雷恩斯特雷德直言说道:“合作是必然的,国王想让我问的是结盟。”

李素微微摇头,说道:“很抱歉,我没有得到相关的授权,你们如果有兴趣,可以派人去申京谈这种事。诸位或许清楚,帝国与欧洲国家不同,在我们国家有一句话叫人无信不立。

一个人尚且如此,一个国家更是如此,盟约是要以帝国的声誉作为背书的。这已经不是我能决断的了,事实上,裕王也不能。”

在李君威这一次出国的时候,权力是比以往小了的,尤其是西津至申京的有线电报通了之后,重大事务都要请示申京,而直接被收回的权力就是结盟的权力。

作为负责帝国海外事务的理政亲王,李君威其实是有宣战的权力,但没有代表帝国结盟的权力。

因为裕王拥有灵活的道德底线,这让他处理外交事务时更得心应手,往往可以耍的对手团团转,但也会让帝国的声望受损。以往没有电报,他可以为所欲为,现在已经不可能了。

当然,李素所说的都是理由,实际情况是,帝国根本不想和普鲁士等国结盟。别说结盟了,帝国现在连乌克兰联邦都没有承认,还以中立国的身份调停,就是不想在将来瓜分波兰的罪恶名单上出现帝国的名字。

但李素却在推动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促成瑞、普、乌三国结盟,若是再加上奥斯曼帝国,那就再好不过了。

当然,李素也不会明说,毕竟现在英、荷、法、奥、俄等国不断进行战略合作,谁知道他们之间会不会结盟,一旦出现这样的联盟,帝国自然也要组织相应的联盟对抗。

“雷恩斯特雷德阁下,结盟可是事关整个欧洲,这件事还是要慢慢商议,相信卡尔国王陛下也有足够的耐心。而我们要讨论当前的事务,请问裕王殿下,未来的波兰王位,应当如何决断呢?”泽连科不想抢任何人的风头,反而他喜欢当一个和事佬的角色。

李素说:“沙皇扶持的那个国王死了,而斯坦尼斯瓦夫一世被俄国俘虏,但考虑到波兰国王在未来的波兰政坛扮演这相当的角色,我们不能放弃竞争。发起一场新的竞选,重新扶持一位新国王怎么样?”

泽连科摇摇头:“恕我直言,这个建议不好。瑟姆议会的选举本身就充斥着贿赂和暴力,在如此微妙的局势下重新进行选举,无异于进行一场新的战争。”

“是的,如果这次实现了和平,普鲁士希望和平至少有五年,最好十年。”老威廉也帮腔说道。

李素没有过多考虑这个问题,而是看向瑞典代表,雷恩斯特雷德则是说:“我们没有意见,无论是谁当波兰国王,对我们几个国家都是仇视的,至少会表现出仇视来。”

三个参战国都会割走波兰的土地,仇视是必然的。而泽连科则说:“那倒是未必。”

李素呵呵一笑:“看来泽连科总理有绝妙的建议。”

“最好有那么一个人,既不会听从俄国的命令,又能被所有国家接受为波兰国王。”泽连科说。

“是谁?”

李素却是被这话一提醒,明白了过来,他击掌称赞:“真是绝妙的建议,总理先生说的是奥古斯都国王吧。”

“是的,正是那个家伙。他因为卡尔国王丢掉波兰王位,但同样痛恨俄国沙皇的抛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