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起兵反秦,嬴政竟是我军师! > 第17章 赈灾先赈心!

嬴政见提出消灭蝗灾救世良方的赵渊,仿佛此刻并不怎么开心。

此后更是提起赈灾之事,他赶紧在脑中捋了一遍思路,回想了一下刚才赵渊所说。

很快,他认为基本上应该不会有什么太大的问题,只要按照赵渊说的这般执行,蝗灾定然可以安然度过。

只是奇怪,为何赵渊不喜反忧,这让嬴政心脏一下子提了起来,脱口问道:“先生,赈灾之事,又待如何?蝗虫可以食用,难道还要继续赈灾吗?”

蒙恬也觉得奇怪,按照赵渊刚才所说,蝗虫是可以吃的,届时铺天盖地的蝗虫将会成为天下百姓的口粮。

自古民以食为天,只要百姓有一口吃的,能够挨过去两三个月,往后种植的豆子也会生长成熟,不会耽误秋收。

如此就不怕六国余孽在全国各地煽风点火!

可,赵渊为何如此忧心忡忡?

蒙恬忍不住问道:“先生难道按照此计行事,还是会有人要造反吗?”

赵渊挺直腰杆平视着嬴政,一脸认真的说道:“当蝗灾来临,天下百姓没了吃食,朝廷若不加以重视,必然是要造反的,所以赈灾是必须的!”

嬴政缓缓的点头,表示认同,只是国库粮食不多,军营中的粮食更是缺少,只够支撑半年。

刚才吃了蝗虫之后,嬴政心里打的主意是想让天下百姓吃蝗虫,挨过几个月等到秋收危机自然会化解。

这样就不用朝廷赈灾,可以节省一大笔钱粮用于支援其他重大工程,如长城、皇陵修建。

征发的民夫虽然不用发工资,但是还是要管饭的。

长城与皇陵两处工程加一起,也有将近80万人,这些人完全处于脱产状态,不会种植庄稼,而他们吃的粮食就需要国家调集筹备。

嬴政不甘心的问道:“先生,难道让百姓只吃蝗虫与野菜充饥不行吗?”

“为何一定要赈灾?更何况国库存量依然不多,如果赈灾,恐怕朝廷官员的俸禄怕是都要拖欠了。”

赵渊轻轻摇头,对眼前的嬴政一字一句地说道:“守天下,在德不在险!”

这句话是名将吴起之言,他曾在鲁国,楚国魏国都曾担任过重要职位。

嬴政自然对这句话不陌生,他明白了此时此刻赵原为什么要说赈灾很重要。

这句话的意思是守天下更重要的是君王的治理国家的能力以及自身的德行仁心,而不在于关隘有多么险峻,兵甲有多么充足锋利。

现在整个天下都是大秦的,都是他嬴政的,而不是六国余孽的。

这片土地上的所有百姓都是他嬴政的子民,所以在发生灾难的时候,他必须要挺身而出,哪怕国库无粮也要硬咬着牙进行赈灾。

这么做的目的其一是正在救济百姓,其二是做给天下人看的。

“在德不在险…”

跪坐在一旁的蒙恬,正细细咀嚼着这句话。

四处平叛的他明白受六国余孽蛊惑的反叛之人只不过都是一些平民老百姓。

对于他们来说,天下属于谁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只想过上轻松富足的生活。

如果嬴政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大秦江山将会世代永固,这片土地将不会发生任何叛乱。

赵渊见两人体会到自己的意思,继续沉声道:“因此天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民心向背,百姓为水,君王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君岂不闻,信陵君之事?他仅仅只是免掉封地百姓的债务就让其对自己死心塌地的拥护,甚至付出性命也在所不惜。”

“这就证明民心才是国家的根基,只要百姓心中有大秦,那六国余孽无论如何蛊惑,都对大秦产生不了丝毫影响!”

此时的嬴政已经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同时内心对赵渊所说的那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话眼前一亮,感到十分有道理。

当下,他下定决心开口对赵渊问道:“那上奏天子开仓放粮不就行了吗?”

“不够!”

赵渊解释道:“开仓放粮自然可以缓解蝗灾对百姓带来的伤害,但这却远远不够。”

“嗯?先生何意?在下愚钝,请先生解惑。”蒙恬问。

赵渊没有任何遮拦,直言道:“如果只是单纯的开仓放粮与捕捉蝗虫充饥,只是治标不治本。可能今后还会有蝗虫,泛滥成灾。”

嬴政与蒙恬听赵渊说开仓放粮这些举措还不够,当下为之一楞。

而后两人对视一眼,发现彼此眼中皆蕴含狂喜,他们知道赵渊如此说,就代表他心中已经有可以永绝后患的办法了。

当下嬴政激动的问道:“先生有何妙计?”

赵渊沉思片刻,而后自信的开口说道。

“先恢复供水,无论干旱还是蝗灾,皆与水脱不了干系,昭告天下,多种植树木,开挖河渠,灌溉庄稼。

而后把蝗灾即将来临,但蝗虫可食用的消息传出去,这样可以安稳民心,记住,一定广而告之,消除百姓心理对蝗灾的恐惧。”

“唔…”

赵渊想了想补充道:“再然后是医疗、食物、治安方面,以上达成,基本就妥了。”

嬴政面露笑意,心里悬着的那颗心,终于放松下来。

“哈哈…有先生如此妙计,大秦无恙也!”

“是啊,先生真乃百姓救星,圣人转世,今日之计如果上奏朝廷推广天下,可以活无数百姓。”

蒙恬肩膀垮了一些,此刻的他心里无比放松。

赵渊心里有些郁闷,自己本来想拉拢这两人和自己一起造反,结果却给两人提供了不少济世良方。

不过为了天下百姓自己这么做,也值了,最起码无愧于心。

眼前的两人喜出望外,赵渊决定好人做到底对嬴政淡定的说道。

“这还没完。赈灾之后,还要用以工代赈方法帮助灾区重建,同时减轻赋税。”

“连年征战,无数良田抛荒,更应积极让百姓去开垦、唔…让逃难的流民的去开垦更好,只要肯开垦这片土地就属于他,并且减免前三年的所有税赋。”

赵渊说罢,倒了一杯葡萄酒润喉,对面嬴政只觉得醍醐灌顶。

他不禁感慨,今天这趟算是来对了!

眼前的赵渊今天说的计策以及他的仁心,简直是圣人降世!

嬴政有感而发,望着赵渊说道:“先生真乃当世之大才,蜗居在这一间酒楼,实在是太可惜了。”

“是啊!”

蒙恬用非常肯定的语气,接着夸赞道理,先生的才能,如果步入官场,恐怕三公九卿也不在话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