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破红楼 > 第19章 第十九章

破红楼 第19章 第十九章

作者:南山阁中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5-15 14:35:07 来源:文学城

林如海等他们走后,又回到书案盘,拿起几张卷纸细细的看了起来。一时不注意,又剧烈的咳嗽了起来。林禄正端着药从后门进来,听见声儿连忙快步走来,放下药,给林如海顺气。半天才好些,林禄拿起药碗,送到面前劝道:“老爷也该顾虑些身子,莫再操劳了。”

林如海一口气喝完药,皱着眉头道:“我的身子我知道,等忙过这阵就好了。”

林禄急道:“老爷总是这么说,以前有太太劝着,如今小姐回来了,也不知劝不劝地动。”

林如海心想,黛玉不止会劝,还会哭呢。一想到黛玉泫然欲泣的样子,忍不住道:“我瞧着你比林福那家伙还话多。回头要是玉儿知道了,就是你告诉的。”

林禄倒来一杯茶,笑道:“原来老爷还有怕的。”

林如海冷哼一声,白了他一眼。若是宝玉在,定会惊叹,果然是有其父必有其女,翻个白眼都一样儿的。

到了晚间,贾琏宝玉休整一番,早有丫鬟领着前去赴宴。宴席摆在山水小筑,说是小筑,其实是建在假山旁的三间大房,依水而建,是林府最高处。可以俯瞰整座花园,是最好的观景处。下面的假山里奇石各异,黛玉幼时,喜爱在此处捉迷藏。但她更爱的,是那假山里藏着的一池子的鱼。说是池子,其实地下有条小道,与府里的河道相连。

黛玉倚窗撑着头望着花园各处,想起小时候自己坐在那块石头上听着鸟叫,与鱼儿说话,满以为这是自己的秘密宝地,当初父亲母亲也常常在这个地方,背后默默看着自己吧。

因黛玉回来了,今晚是父女俩时隔两年后第一次一块吃饭,加之又有亲戚在,林如海特意命人将园子各处都点上灯,弄得跟白天似的。

贾琏宝玉一路走来,对此也是赞叹不已。到了屋里,宝玉正瞧着黛玉往外面望,便也凑了过去,站在黛玉身边,笑道:“林妹妹瞧什么呢?”

黛玉转过身,也不理宝玉。与贾琏行了一礼,便依主次长幼坐好。贾琏坐在左下首,黛玉坐在右下首。贾琏朝着宝玉招了招手,宝玉便走了过去,乖乖坐好。过了一会又有丫鬟婆子摆碟放碗。

等林如海来的时候,饭菜早已上好。三人起身相迎,林如海连忙摆摆手,道:“都是自家人,不用行礼了,快坐下。”

众人依次坐好,林如海拿起筷子,给黛玉加了点菜,笑道:“琏儿上次来,将扬州各处都玩了个遍。宝玉才第一次来,先尝尝扬州的特色菜,等考完回来,姑父也让人领着你去玩儿。”

宝玉连忙起来道谢,桌上又有贾琏这个交际人物在,也算是宾主尽欢。

宝玉在林府住了十来日,每日除了读书,便是向林如海请教。可林如海公务繁忙,哪里顾得上,便把宝玉推给几位师爷。宝玉也不觉得有什么,诚心诚意向他们请教。林如海都看在眼里,很是赞赏。

他哪里知道,这些师爷随便拿出一个就比宝玉平常接触到的那些相公先生强多了。宝玉除了请教学问,还特意问了一些平常待人处事的道理。有一位刘先生特别有意思,他旁的不教,偏偏教宝玉如何说话,宝玉起先还不以为意,回去想后,越想越觉得有趣。可惜平日里还要准备科考,也没有多少时间去谈论。

袭人端着小茶盘拖着一碗高底青瓷六方盖碗上前来,见宝玉拿着本书发愣,笑而不语,也不叫宝玉,便将盖碗轻轻放在书案上,悄悄打开盖子,一股奶香便溢得满屋都是。

宝玉闻到香味,回过神来,看着茶碗道:“哪里来的酥酪?这么香。”袭人笑着帮宝玉净了净手,拿起小勺儿递与他,道:“是厨房新做的,刚送过来,还有一盘奶卷子,留着二爷晚上吃。”

宝玉拿起勺子尝了尝,很是好吃,端起碗,三两下便吃了个一干二净,意犹未尽,道:“这酥酪尝着好,一点腥味也没有,你回头去问问是什么法儿弄得,等回去了,也做给老太太吃去。”

袭人见宝玉高兴,笑道:“紫鹃知道我爱吃那个,特意送了一份过来,二爷若真喜欢,索性连这份一块儿都吃去。”

宝玉摇摇头,道:“这是她给你的,我吃了算什么?你且去吃你的吧。”说完,便喝了几口茶,拿起书看了起来。

又呆了一个月,宝玉还有去金陵告访一些亲朋旧故,不好再多耽搁。于是便趁着林如海休沐,便拿着几篇答题去了书房。

林如海看着卷子,点了点头。又抬头看着书案前站着的少年如松柏挺立于堂上,正谦逊的微微低头听训,很是满意,抚须笑道:“你这份答题答得很好,但这诗词一道太过老气横秋,一点没有年轻人应有的朝气。不是说你写得不好,只是你还小,很不必如此。”边说着边走到宝玉跟前,引他坐下,一句一句掰开给他讲。

宝玉听着与素日那些老学究讲的很是不同,一时有些愣住了。林如海瞧见他这般摸样,笑道:“怎么了。可是姑父讲的哪里不对?你尽管指出来嘛。”

宝玉连忙站起身来,摆手道:“不是不是,宝玉怎敢如此,只是听了姑父所言,想起了小时候胡乱说话被先生骂的事。”

林如海听了此话,也来了兴趣,笑问是什么事。宝玉道:“小时候先生讲‘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后面一句理所应当,可前面一句却不认同。当时就说了一句‘难道明知皇帝是个昏君,也要去死不成?’引得先生一顿骂。”

林如海唬着脸道:“你说这话难道不该骂?”

宝玉之前瞧着林如海,也觉得他这姑父和蔼可亲,不是他父亲贾政那般人。可乍见林如海变了脸色也吓了一跳,连忙低着头等着训斥。等了半响还没见下文,便大着胆子抬头瞧了瞧,却看见林如海笑着脸。

林如海看着宝玉一脸疑惑的样子,笑意更深了,道:“你读了些书难道连忠孝礼义都忘了?你且说说看,你是怎么想的?”

宝玉听了此话,一脸错愕,想了半天,大着胆子说道:“世人读书,不过追求治国平天下,可夫子说的却是曲解了,竟解成一味尽忠君上,那是于国有利,还是于民有益?这些人尽忠,也不过是文死谏武死战。可有时候,文官固然得了名声,倒显得被进谏的皇帝成了昏君:武官一心想着打仗,可打仗还需军需粮草补给,累累白骨才成就的战功,不知耗尽了多少活人的精血。也不见得是尽了忠的。”

林如海后退了一步,仔细上下打量了一下,直看得宝玉心里发毛,才问道:“那你读书为的什么?”

宝玉抬头,看着林如海,以前读书,不过是为了应付老爷,参加科考,也是为了还父母恩情。现在读书是为了什么呢,是为了姐姐妹妹们,是为了整个贾家,是为了不重蹈上辈子的覆辙!上一眼还呼奴唤仆的,转眼像牲口一样被人牵着走的场景他见过,也经历过。大姐姐元春在宫里苦苦挣扎,二姐姐迎春被夫家虐待致死,三妹妹探春远嫁南海,四妹妹惜春剃度出家。家里男儿不争气,女儿家能有什么好下场!

想到这里,宝玉沉声说道:“宝玉读书,不为国不为民不为君,只为家,读书科考,进则为家族争光,退则知法明理,不至于做出让家族蒙羞的事。”

林如海皱眉道:“为家?你家里三代公侯,满门勋贵。也无需你这小儿争光啊。”

宝玉抓了抓后脑勺,不好意思笑道:“宝玉是觉得今上新登基,体恤老臣,又加开恩科,正是好时机,便想去碰碰运气。姑父,您不知道,连我舅舅都升任九省督制了。新上任的赵时嘉也还记得我们家,上次请酒还特意请了琏二哥,便是对其他几位国公家也都是客客气气的,有什么事儿一说准成。”

林如海听了此话,问道:“赵大人是皇上跟前的人,他一来就当此重任,自然要八面玲珑一些。”

宝玉道:“可是平日与他也没什么交情,这优待竟比太上皇那会还要好些。宝玉自问无功于国,总感觉有些不对。”

林如海愣愣的看着宝玉,有些失神。宝玉试探地喊了几声。

林如海被惊醒,道:“怎么了,可还有什么事?”

宝玉拱手道:“宝玉这次来,是想与姑父道别。眼看科考将近,二哥哥和我也得去拜访老家各位亲戚,实在是耽误不得了。”

林如海擦了擦脑门上的汗,道:“对对对,算算日子也到时候了。我知道了,回头打发人送你们过去,回头对老太太也有个交代。好了,你回去读书吧。”

宝玉听了,便告退了。

等林福端着小茶盘进来,就看见林如海失神的样子,恐打扰了他,正准备悄悄退下。只见林如海突然抓着他的手,沉声道:“你出去看看,外头可还有人?”

林福答应了,走到门外瞧了瞧,把院子里的小厮丫鬟打发了出去,又不放心,进来时也关上了窗。回到林如海跟前,弯着腰低声道:“老爷可有什么吩咐?”

林如海闭着眼,深吸了几口气,睁眼眼神满是凌厉,道:“动用家里的密线,叫林忠打听一下京里的形势,事无大小,都报与我知道。最重要的是圣上登基以来的举动。小心着些,别让外人知道了,府里那些人也别惊着了。”

林福连忙答应了,又不放心的问道:“老爷,可是出了什么事?”

林如海摇摇头,站起身来,走到书案前,看着桌上宝玉写的字,问道:“府里那几个相处的可好?”

林福道:“几位大人都是皇家的人,哪里敢让他们知道对方的存在。”

林如海立刻说道:“那就让他们知道,知道对方是谁,又是谁派来的。”

“老爷,也恐怕不妥吧。”

林如海反问道:“有何不妥?”抬头看着妻子的画像,“也该让他们知道,这府里卧虎藏龙了。在他们身边安插几个伶俐的,日后也许还有些用处。另外府里的事也瞒着些。”

“是。”林福低着头恭敬的退了出去。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十九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