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破红楼 > 第15章 第十五章

破红楼 第15章 第十五章

作者:南山阁中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0-04-30 15:16:55 来源:文学城

一日,宝玉与姐妹们去王夫人处请安,正见王夫人与凤姐议事,又有两个陌生婆子在一旁回话。一问才知,原来是薛家表哥薛蟠在金陵打死了人,王家舅舅派人前来商议。巧的是,贾政帮贾雨村谋的官就在那里,这个案件正好落在贾雨村手上。

王子腾立马派人去金陵打理,王夫人也拿了贾政的帖子给贾雨村去来一封信。贾雨村也十分上道,转模作样的找来道士占卜,说犯人薛蟠已被冤魂缠身,近日死去,冯渊魂魄得以安息。薛家又上下多加打点,也给了冯家族人不少银子,也无人喊冤,直呼贾雨村“青天大老爷”。

经此一事,薛姨妈也明白当官的好处,她丈夫新丧,儿子顽劣不堪,只有一个女儿尚能宽慰一二。偌大家业无人打理,又降伏不了下面那些掌柜伙计,看着手里账本收益一日不如一日,索性把各处生意了解,一应财产换作现银,只留些忠心的老仆打理几项大生意,又有宫里的差事,薛姨妈细细算了一下,也够了,便给京里的兄姐去了封信。

薛蟠“假死”,但薛家到底要面子,借着送女入京候选,巡查各地店铺的由头在外面闲晃,只等风声过去,再入京投靠亲友。

宝玉心里很不是滋味,有权就是好,打死人就跟没事似的。又暗骂贾雨村不是好人,连昔日赠银相助之恩全然不顾,害的恩公之女落入奴籍。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一直都相安无事,谁知一日早朝,皇帝突然下诏要传位于太子,众臣措不及防。皇帝就像早就准备好的,下完诏书,便吩咐内务府要搬宫,早日将万寿宫打理出来。

朝臣们一见皇帝动真格的,慌忙下跪直呼不可,特别是一些老臣,哭的那是一个肝肠寸断,惊天动地:皇上龙体安康,正值盛年,怎能忍心丢下天下万民啊。太子日日前去乾清宫门口跪着,请父皇收回成命,只道自己年纪尚轻,还要多历练。

皇帝就像铁了心似的,执意禅位太子。一面命礼部算吉日、制龙袍、改仪仗,一面拍拍太子肩膀道:“朕已年迈,汝身为太子,日后当效仿先祖之徳,以天下为己任,胸怀万民,方不负朕多年教导。”

太子推脱不肯,三辞三让之后,哭倒于皇帝脚下,又有一干臣子相劝,最终同意。朝野上下,无不称赞皇家父慈子孝,为天下之表率。

戴权扶着太上皇坐下,今日新皇登基忙了一天,为显太上皇权威,他的龙袍格外奢华,可就算再华丽,也遮掩不住太上皇阴沉的面孔。

戴权在太上皇身边服侍多年,自然知道他的脾气。戴权小心翼翼的抽掉发簪,将象征着天子身份的冠冕轻轻拿下来,太上皇张开身体,闭着眼睛,两个小太监一左一右替太上皇脱下龙袍,又换上常服。

太上皇问道:“前头怎么样了?”

戴权道:“前头宴席还在继续,皇上刚遣人来问候。”

太上皇冷哼道:“他刚登基,自然有人前去巴结。如今朕禅了位,你还跟着我,日后怕是要跟着朕受人冷落呢。”

戴权慌忙跪下道:“跟着圣上您才是享福呢,皇上纯孝,圣上怎么会受人冷落呢?圣上只管享福就是。”

太上皇也不叫起,道:“那些人怎么说?”

戴权跪着回话道:“几位王爷,老国公,王大人,冯老将军,张大人都忠心耿耿,只听圣上吩咐。保证这朝廷还是当初的朝廷。”

太上皇听了这话才面有缓色,道:“若不是林如海的背叛,朕也不会走到今日这一步,皇家颜面不容有失,先放过这逆子一回。”

又想起皇帝那日将盐务帐本呈上,自己就感到脸上烧的慌。自己一手提拔的甄家竟做出这样丑事,以前送入国库的银子不过盐政的十分之一,还到处张牙舞爪,仗势欺人。他恨给他丢脸的甄家,更恨让他丢脸的林如海!有什么事不能跟他说的,当密折是摆设吗?

太上皇森然道:“林如海在任上这么多年,劳心劳力,想必身子不好。”

戴权偷偷抬头看了一眼太上皇的脸色,试探道:“林大人前些日子上折子也说心力交瘁,请求致仕。”

太上皇道:“他管理盐政这几年,管的极好,怎么能说不干就不干了呢。再派两个人过去好好帮帮他吧。”

自新皇登基以来,每日除了上朝批折子,便是去万寿宫在太上皇身边尽孝。批过的折子也一一送去请太上皇过目请教,若是批的不合心意,立马改过。

除了不上朝外,太上皇的日子与往常一样,甚至还十分悠闲。当初生的气也消了几分,只当皇帝替他管理朝政。

跟着皇帝的几位亲信,满以为皇帝即位正是他们大展拳脚的好时候,没想到朝里没一点动静,皇帝还是和当太子的时候一样,低调低调再低调。

赵时嘉从小跟在皇帝身边,见他还是忍气吞声,满不在乎的模样,心里着急。皇上正瞧着林如海上的请求致仕的折子,被太上皇驳了,问道:“林如海那边怎么样了?”

赵时嘉见状,回道:“回禀皇上,太上皇新派了两个人去,似乎要对林大人下手。皇上,当初能成事,林大人可是出力不小啊。如今咱们可要派人去救一救?”

皇帝看了他一眼,反问道:“救?如何救?护卫京师的两支队伍,一个由王子腾管着,一个是护国大将军冯唐管着,他们都是父皇心腹。三位内阁阁老,李阁老处理朝政是一把好手,可用一二,陆阁老却是个左右逢源的人,吴阁老一心向着父皇,朝野上下俱由父皇把持。如今实在不好出手。”

赵时嘉想起当初在扬州还曾受过林如海指点,心里不甘道:“难道就这样干看着?”

皇上不说话,死的又不是他的人,何必去讨太上皇不开心,要林如海做的,他已经做到了,这时的林如海已经无用了,不必再费心思,可到底还有江南刚收拢的人看着,不愿寒了部下心腹的心,故意做出一副为难的样子。

身边一位谋士道:“能为皇上赴汤蹈火是为人臣子的一大幸事,林大人若知晓,也定不愿陛下为难。”

皇帝顺坡下驴,叹了口气道:“林如海治理盐政这么多年,向来兢兢业业,如今这般,实非朕所愿。可朝廷也是内忧外患,只能先委屈他了。”

一句话,便定了林如海的命。

再说新皇登基,贾府上下很是高兴,因为他们家的大小姐元春就在东宫服侍,据前几次传回来的消息说,已经是皇帝的人了。可新君登基,册封后宫,左等右等也不见元春的册封礼。仔细一打听,原来皇上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元春还只是一介女官。

但还好,皇上继位后,为安抚太上皇,对一干老臣十分重视。升京营节度使王子腾为九省督检点,巡察各省,忠靖侯史鼎点兵西北换防,北静王水溶也深得圣恩,常常伴驾左右。

一干亲朋旧故都升迁有道,贾府也有与荣焉。过了大半年,等薛家赶到京城时,王子腾一家早已启程,只能先来荣国府,王夫人大喜,要带着三春、宝玉、黛玉、凤姐一起去二门亲迎,大开中门。

贾母心里不悦,这会子知道开门了,当初黛玉来怎么开的角门?到底是亲戚,又可怜她们姐妹多年未见,也不好说什么,只道:哪有要客人去迎客人的礼?只把宝玉黛玉留在身边,在荣庆堂等着。

一时之间王夫人带着一位中年富家太太来了,模样与王夫人有些相似。正是薛姨妈前来拜见贾母,又献上各种人情土物,贾母拉着薛家小姐名唤宝钗者上下瞧了瞧,笑道:“可把我们家姑娘都比下去了。”

薛姨妈拉着探春的手,谦逊道:“老太太夸赞了,我倒觉得府上的小姐贵气逼人,不是我们这些小门小户的人家可比的。”

贾母笑道:“哪有姨太太说的那么好。”又叫鸳鸯拿了一对玉镯子作见面礼。

薛姨妈见那镯子色度饱满,水度十足,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推辞道:“她小孩子家家,哪里能送这么好的东西。”

贾母道:“孩子好我才给的。”薛姨妈还是不肯。

凤姐上前打诨道:“姑妈就收下吧,我们家这么多姑娘,您还不得多给些?”

贾母笑的指着凤姐,道:“这破落户,借着小姑的名头要东西,还在姨太太不是外人,不然指不定怎么笑话你呢。”

凤姐装傻笑道:“正是亲姑妈才会如此呢,我只恨自己怎么不再小几岁,好教老太太姑妈多给我些。”众人纷纷掩嘴笑,

贾母又让宝玉黛玉见过薛姨妈。三春姐妹几个互相厮认,论起年纪,还是迎春最大,宝钗次之。惜春拍手笑道:“薛家姐姐来了,咱们家更热闹了。”

一时王夫人当场留客,对薛姨妈道:“如今哥哥也不在京里,你家里虽有房子,但又没人住着。你们就住下吧,我连院子都给你们备好了,就在东边梨香院,离我屋里也近。”

贾母脸色一僵,梨香院是什么时候打理出来的,自己都不知道,瞟了一眼凤姐。凤姐心虚地低着头。

薛姨妈道:“会不会太麻烦了。”

贾母微笑道:“姨太太就住下吧,亲戚原该如此。”薛姨妈也就应了下来,说了些一应费用都由自家出的话。

宝玉在一旁冷眼瞧着,贾母脸上的变化看得清清楚楚。他知道贾母恼的是王夫人凤姐自作主张,挑战了她的权威。至于薛家,本就没放在心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第十五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