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平圣公主传 > 第16章 心思

平圣公主传 第16章 心思

作者:老实头儿的春天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17 20:07:20 来源:文学城

与此同时,玉卿宫主殿的东厢房里,还有一个人也辗转反侧、难以成眠,便是嘉善公主的执事嬷嬷——周氏。

周氏年近五旬,先是江左豪族章氏的家奴,为争主子跟前得脸的机会,挖空了心思表现,后来,主子成了皇后,又是中宫说一不二的执事尚宫。

周氏迎来送往半辈子,见过雷霆盛怒、血流成河的场面,也见过不少翻覆**的人物,若说被九五之尊吓到,被阁臣宿将吓到,她都能不以为耻,只会更加小心谨慎。

却偏偏被一个被长辈冷落、幽闭深宫的小丫头吓到,她真是又羞又恼,还有几丝自己也不愿检视的后怕。

她扪心自问,连死都不怕,还怕一个小丫头愤怒的眼风吗?

难道真是自己落魄太久,早已经心虚胆怯了吗?不,这是不可能的。就说前几日拜见三殿下,正巧被陛下撞见,她都不曾如此胆寒过。

她回想近日在玉卿宫的见闻:初来时,她心里尚在懊恼,没能到三皇子宫中伺候。

对皇后、对望月公主心存不满,又见这公主形如枯枝、面青肌瘦,说句话便气短声细,分明不是个有福气的,就是拿来和亲,还怕那些小国嫌弃。

怪道她无依无靠,三年前却不曾被遣了去和亲,心中不免轻视。

不过大半生几经起伏,喜怒不形于色的功夫还是有的。

住了些日子,这玉卿宫倒有些怪异之处——只说一样:她见过最多的世间常态便是,墙倒众人推、树倒猢狲散。

一人若然势败,依附者早晚是各奔前程、另图富贵,不离不弃者哪有几个?

譬如她的故主,端孝顺诚皇后章氏,一朝撒手西去,留下九岁稚龄的三皇子沄。

以国后之尊生前一呼百应、时人莫敢忤逆,她薨逝后,生前提拔恩宠的宫人太监,自愿留下照看幼主的不到一半。

一两年后,众人发现皇三子病弱,文武稀疏,亲父疏无眷顾,母族逐年式微,那不到一半的旧仆又去一半。

就算有内侍省、尚宫局的分配,也不该离了旧主身边,就全当他是陌路人了。可见时人就喜欢锦上添花,做不来雪中送炭。

而这嘉善公主,处境比皇三子更不堪,偏偏如流云涧水,成日自在悠闲地很。

更可怪的是,满宫人对嘉善公主的恭顺信服之态,竟不像是作伪。

此间之主虽势成孤落,宫奴却不敢偷奸耍滑、欺心犯上。

她来了一个多月,先前见的是病榻上的嘉善公主:素衣散发,精神倦怠,说话也有气无力,不过是寻常的病女。

后来能起榻了,也不过看书赏景,写写画画,不然摆个棋枰上来,一个人摆弄棋子,偶然也将红木嵌八宝的古琴拿出来拨弄,又不见什么动人的曲调。

再不就是与宫婢闲谈私话,笑笑闹闹——当然,在她看来,上位者与卑贱之人厮混嬉闹,不但有失体统,且使贱人易生不平之心,而生妄念。

在病弱的基础上,周氏又意识到嘉善是鲜活的人,而且颇有些不甘久居人下的傲气,在视下之道上,除了对奴婢和善宽厚些,瞧不出来有什么过人的手段。

她难道有什么惑人心智的妖术吗?这念头一出,周氏自己也忍不住嗤笑。

她的旧主章氏一门,最迷信些鬼神八卦之道,敬神甚于敬贤,事鬼甚于事君。若冥冥之中真有神力,也不至于一代不如一代。

以往她真是有些托大了,即便是她以为的辛、安两个太监在扶持嘉善,也不该对国之公主动辄说教。

现在想来,她是小瞧嘉善公主了。她教导公主,言虽无误,却每每不论场合,有犯上之嫌,这事情就算捅到皇后娘娘那里,也是她没理。

今天这一着,虽有嘉善公主疼爱十五殿下的缘故,未必她心中一直就没有不满,可怜她一直没有察觉到,实在失策。

她体验过极致的富贵,也领略过跌落云端的凄凉窘迫,不是心胸狭窄、自欺欺人者,她有自知之明,知道自省而改过。

周氏扪心自问,更深刻地反省自己——来到这玉卿宫,一则心念旧主,二则轻慢新主,康氏确实比她恪敬职守的多,今日这一遭指桑骂槐的恫吓,确实是她自找的。

想到这里,忍不住满心的自悔——这嘉善公主分明是个心思海深的人,这一向得罪了她,日后可怎么好。

而殿中的嘉善公主,显然没把周氏无心主演的这一幕真正上过心——对她来说,不怕你身在曹营心在汉,就怕你心思叵测、意图不明。

人生的际遇,是上天在安排,个人能做到的最多是未雨绸缪、先发制人,却不能阻止必然事件的发生。

望月一直致力于掌握背景信息,并着力剔除日后可能突生祸患的不稳定因素,像什么庆丰、保龄、八兄、四兄之类,说到底是将来之事。

今时今日,横亘在她面前的最大隐患,就是看着她长大的辛川。

这个人以前是城府深沉,现在的表现却越发地乖张了。

望月当然知道,数年前辛川提起的那个致他灭族者,其实就是当今圣上。

以辛川之精谨,他还敢在宫中招摇,必定筹谋了妥善的计划,保证皇帝不会杀人灭口。

辛川也必定清楚,按当今皇帝性情,必定不容他这样一面挟恩、一面怀恨,活蹦乱跳地在他面前,这个险险平衡的僵局早晚要打破。

望月自从重修羊皮功法,虽因身体缘故进益缓慢,四五年过去,五感灵敏的好处却显现了。

她发现,或是十天,或是半月,有时也间隔数月,会有人在玉卿宫的二进院落里高来高去。

刚开始,她以为是风声,到后来,她官感渐渐敏锐,暗夜无声时,听得出是同一个地方传来。

再后来,她能听出来是先出后进,又兼平日里观察他行止,便能肯定此人便是辛川了。

她想不通的是,辛川入宫时,年仅八岁,但他一个太监,这些年在宫中,根本没有修习功夫的场合时机。

就算家门尚在时,他修习过内外功夫,这些年也早该荒废了,他这一身莫测的轻身功夫,到底是怎么习得的?她不相信一人将几十年的功力,直接传到另一人身上的鬼话。

这个时空不是江湖豪客泛滥的地方,内家功夫如果没有可靠的师承,很难无师自通。

虽然可能有例外,但大内之中明卫暗卫很多,他也不可能十数年有动作,到自学成才了也没惊动别人——即使他有同谋之人。

而且,他既与皇帝就达成某种一致,皇帝必然给他提供过更好的出路,他偏偏赖在宫里不走。

望月试着为他理清三个理由——第一,她看着望月长大,与小安子同舟共济,十分相得,不舍这二人。

第二,玉卿宫是宫中的荒僻宫殿,又几乎是大内极东之处,方便他行事。

第三,她身上有她自己也不知道的秘密,值得辛川蛰伏待机。前者说来勉强可信,毕竟是人都需要温情;第二点几乎是可以确信的;第三点完全没有头绪,可能性不大。

问题是,辛川六岁满门灭绝,八岁时唯一的亲人又惨死眼前,如果他的个人防御系统应激之后,将这些惨事都压抑起来,他还有可能成为一个正常人。

相反,他把这些事记得清清楚楚,一日不曾或忘,那么支撑他的信念是什么?这个答案显而易见——仇恨。

若当今皇帝是个暴君或者昏君,望月甚至会助他一臂之力,大义灭亲。

实情是,圣德帝是现今国情下,能找出的最好的明君范式,目下的圣德帝,他也没显现唐玄宗的潜质。

她期望天下太平,己身也能自由安泰,不可能为辛川一人,就冒天下之大不韪,欲对君父有所不利。如此以来,辛川就是安在玉卿宫的定时炸弹,满宫人都可能受他连累。

望月这一阵前后斟酌、反复推敲,想不久之后,生活不再局限一宫之内,定时炸弹一安要及时拆除,到底将计策定了下来。

我要是写完了,就一天发两章,直到发完为止。可还没写完,哎,不开心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心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