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偏执太子是我前夫(重生) > 第8章 第八章(4.14的更新)

周嬷嬷是沈氏最信重也最得用的嬷嬷,沈氏做事惯来不瞒她。

容舒猜想,周嬷嬷应当是知晓闻溪被送往了何处的。

果然,容舒刚言罢,周嬷嬷便瞪大了眼,惊慌道:“姑娘如何知晓这事的?”

“嬷嬷不必多问,也不必同阿娘提及此事。嬷嬷只需同我说,你将她送去了何处。”

容舒只知晓闻溪去了肃州,却不知具体是肃州哪个地儿。

肃州方圆不小,要大海捞针般寻人谈何容易?

一个年轻貌美的姑娘,在肃州那样穷山恶水的地方,自是越早找到她越好。

周嬷嬷捏紧了手中的帕子,定了定神,道:“是高台县的一处卫所。姑娘,那女子是自个儿心甘情愿离开上京去肃州的。您听老奴一句劝,莫要去寻她。”

作为沈氏的奶娘,周嬷嬷一直知晓沈氏的心结在哪儿。当初送走闻溪的事,的的确确是她经手的。

可这事连夫人都不大清楚,大姑娘究竟是从哪儿得知的?

莫不是张妈妈漏了嘴?

已过知天命之年的老嬷嬷心里急慌慌的,想寻张妈妈来问个究竟,偏生今儿张妈妈生了病,并未回来侯府。

她嗫嚅着,还想再问什么,可电光火石间又想明白了,大姑娘只怕是知其一,不知其二。

若不然,此时此刻,她不该是现下这个反应。

于是那到嘴的话瞬时便碾碎在舌尖,生怕问多错多。

容舒打听到闻溪的下落,心下一松,也不欲同周嬷嬷多说,算了算时辰,便回了正屋。

周嬷嬷信誓旦旦地说闻溪是心甘情愿去肃州。

若容舒没有往后三年的记忆,兴许会信。

可前世阿娘分明在狱中同她垂泪道,是她对不起闻溪,让她务必要寻回闻溪。彼时阿娘紧紧握着她的手,眉梢眼角俱是后悔之意。

阿娘虽性子烈,但自来是个心善之人。会将闻溪送走,不过是为了让她得偿所愿。

有时容舒都觉着,在嫁与顾长晋这件事上,阿娘比她还要执着。

是以,不管周嬷嬷怎么说,容舒都会去把闻溪寻回来。不仅仅因着她是顾长晋的心上人,更因着她本就是无辜被牵连的人。

错了的事,就该尽早去拨乱反正。

容舒记得闻溪是去了肃州半年后才成亲的,只要在她成亲前找到她,一切都还来得及。

回到正屋,容舒铺纸提笔,不到半刻钟,一封写着“霓旌亲启”的信便被她塞入袖子里。

她这厢刚写好信,那厢沈氏便悠悠转醒。

瞥了眼墙边的更漏,忍不住对容舒嗔了声:“怎的不早些叫醒我?马上都要开席了。”忙唤了丫鬟进来梳妆换衣裳。

才刚拾掇停当,便有婆子在门外禀告,说老夫人与侯爷已经去了出云楼。

出云楼是侯府专门用来摆宴席的地方。

往常摆宴,分男宾女宾,小孩儿还要另设一桌,由丫鬟仆妇伺候着用饭。

今儿是家宴,倒是去了些讲究,只在大堂处摆了一桌,上头冷盘、热盘、果子、面点子摆了足有数十盘。

容舒与沈氏进去时,承安侯与顾长晋已然就席。

翁婿二人坐在一块儿,承安侯兴致勃勃地说着话,顾长晋垂眸侧耳恭听,一副相谈甚欢的模样。

容舒忍不住多望了顾长晋两眼。

她这位父亲是闲云野鹤般的性子,平日里多是躲在书房里写诗作画,不大爱管官场上的事。因懂些蛮夷之语,如今在鸿胪寺里领了份闲差,任鸿胪寺右少卿。这职位是五品官职,管的事儿不多,也就外吏朝觐、诸蕃入贡那两月会稍稍忙碌些。

顾长晋却恰恰相反,不爱吟诗作对,也不爱书画,就爱埋首案牍办公。即便是休沐日,也要去府衙写呈文。

父亲将他叫去书房时,原还以为二人话不投机半句多,多半聊个几盏茶光景便要作罢。

可这会瞧着,父亲倒像是与他聊得十分投契。

容舒心中纳罕,目光在顾长晋身上便不自觉多停留了须臾。直到顾长晋偏头望来,方才回过神。

二人四目相对的样子,在旁人看来便是一场郎情妾意的眉眼官司了。

二夫人笑道:“昭昭索性便坐在允直身旁罢,省得坐得远了,你二人还得费眼。”

这话里言间的打趣,倒是引起了满堂哄笑声,连沈氏都拿起帕子掩嘴一笑。

容舒也笑了笑,大大方方道:“侄女给二伯母求个饶,二伯母莫再打趣我们了,好不好?”说着便在沈氏身旁落了座。

开了席,仆妇给众人上汤羹,容老夫人环顾四周,招来个婆子,问道:“怎的不见裴姨娘?这样的家宴怎能少了她?差个人去请裴姨娘来吃席。”

裴姨娘在侯府地位特殊,每逢家宴,也不必像旁的大户人家一样,立在主母身后给主母布菜,而是与众人同坐,一同用膳。

今日容舒回门,虽是家宴,但顾长晋到底算半个外人,让裴姨娘与众人同桌而食,委实是不合规矩,传出去多半要惹人笑话。

是以沈氏出发前特地让人去了趟秋韵堂,嘱咐裴姨娘不必来出云楼。偏生容老夫人有心要落沈氏的脸,见裴姨娘不在,便特地唱了这么一出戏。

沈氏心中窝火,脸色立时冷了下来。

她惯来是舍得一身剐的性子,今晨在荷安堂,老夫人埋汰容舒的话已是让她心生怒意。现下又故意当着顾长晋的面,抬裴姨娘来打她的脸,不过是仗着她不敢在女婿面前闹笑话罢了。

容舒知晓沈氏性子烈,怕她与容老夫人起冲突气坏了身子,忙放下玉箸,正要说话,不想对面那位神色淡淡的郎君却抢在她前头开了嗓。

“此举不妥。”

这话一出,席上一双双眼俱都望了过去。

顾长晋手里还捏着个碧瓷茶盖,指尖被那浓烈的碧色映衬得如同白玉一般。

众目睽睽之下,他也不着急,漫不经心地把着那茶盖子,气定神闲道:“依大胤礼法,未得主母首肯,妾不得与主母列席同坐。”

一言讫,放下茶盖子,又侧头与承安侯道:“岳丈大人,圣人遵祖宗之法,循祖宗之礼,常言:民无廉耻则不可治。非修礼义,则廉耻不立。(1)若允妾登堂上桌,恐落人治家不严之口实。日后传至圣人之耳,轻则罚俸,重则降职。还望岳丈大人三思。”

年轻的郎君身着青色官袍,声音平淡如水,眉眼间却隐有清正之气。分明是不露锋芒的,却有着令人信服的力量。

这样一番刚正严明的话落下,席间登时鸦雀无声。

容老夫人断没想到顾长晋会这般目无尊长,心口一时急火上攻,直闹了个红头赤脸。就连惯来自视甚高的容涴,也被气得捏紧了手帕,红着眼看向承安侯。

承安侯眉宇微蹙,顾长晋说的他不是不懂,外头的人说他宠妾灭妻的事,他也不是没听说过。但不管旁人如何说,裴氏对他来说,到底是不一样的,他心里头也从未拿她当妾室看。

承安侯心底有些不悦,但作为朝廷命官,又不得不顺着顾长晋的话。

“的确是不妥,让那婆子回来罢,母亲不必差人去请裴姨娘。”

去请裴姨娘列席之事就此作罢。

仆妇婆子们安静上菜,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的,比鹌鹑还老实。席上众人也默默用膳,连惯会暖场子的二夫人都闭了嘴。

这一顿回门宴,有人吃得如鲠在喉,亦有人吃得开怀舒畅。

容舒一路弯着唇角,将顾长晋送出大门,旋即便立在马车旁,对顾长晋认真福了一福。

“方才多谢郎君仗义执言。”

不管如何,今日顾长晋的确是替清蘅院出了口气,该谢还是应当谢的。

顾长晋看她一眼,似是怕她会错意,淡声解释道:“不必言谢,我在刑部任职,方才所言不过是职责所在,非因你之故。”

说完也不待容舒回话,侧眸看向横平,道:“启程吧,从长安街过,去刑部衙门。”

马蹄得得一阵响,容舒目送着马车消失在巷子口,下意识抬眸望了望日头。

此时已过晌午,长安街的那场混乱该结束一个多时辰了,顾长晋若是从那里过,应当无事。

这念头在心里不过一转便抛之脑后。

容舒扭头对盈雀道:“今日你兄长可在外院当值?”

“在,姑娘可是有话要吩咐兄长?”

容舒需要人给她送封信到护国将军府,盈雀的兄长在外院当值,经常做些跑腿的差事,恰是个合适的人选。

她从袖子里摸出一封薄薄的信,道:“让他将这信送到护国将军府那儿。”

盈雀知晓自家姑娘与护国将军府的丹朱县主穆霓旌交好,这信自然是给丹朱县主写的。

只是……

“这是姑娘写给丹朱县主的信罢?” 盈雀迟疑道:“只如今县主人在大同府,并不在上京,这信如何给她?”

容舒笑道:“信送到将军府,自会有府卫替我转交,旁的让你兄长不必管。”

盈雀恍然,心里头不免有些好奇。

姑娘惯是不爱麻烦人的性子,究竟是有甚急事,竟要劳烦将军府的府卫亲自送信去大同府?

清蘅院。

沈氏正在午憩。

容舒轻轻掀开内室的帘子,走了进去。

沈氏睡得极沉,许是在等她之时不自觉掉入梦乡,头上的簪子步摇都还未卸下,在榻上挨着个大迎枕便睡了过去。

容舒拖过一张圆锦杌坐下,慢慢地给沈氏拆下鬓发里的簪子与步摇。

沈氏一双黛眉即便在梦中也不曾松开过,心事重重一般。

是因着方才在宴席的事吧,祖母吃到一半便离了席,容涴说要搀祖母回荷安堂,撂下玉箸便头也不回地走了。

好好一场回门宴,最后竟结束得如此尴尬,阿娘心里头定是气狠了。

说到底不过就是因着东郊的那处庄子罢了。

沈家是豪富,沈氏实则是个出手极阔绰的人。

老夫人开口的若是旁的东西,阿娘多半会应下,可老夫人张嘴要的是阿娘给她留的东郊庄子。

她便是阿娘的底线,东郊这庄子阿娘定然不会应。

如此一来,以老夫人那性子,还不知要阴阳怪气多久哩。

这事她不便出面儿同老夫人对着干,但有一个人却是能够出点儿力的。

容舒给沈氏掖好被子,便快步出了清蘅院。

周嬷嬷跟在身后,忙问道:“姑娘这是要去哪儿?”

“秋韵堂。嬷嬷不必跟来,我去去就回。”

备注一下:(1)出自两汉时期刘安的《淮南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第八章(4.14的更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