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 第9章 唐末农民起义5

盘点夺权篡位指南[历史直播] 第9章 唐末农民起义5

作者:八扇屏风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1 02:05:11 来源:文学城

[虽然发生在凤翔宴会上的故事很感人,但大唐倾颓至此,不是靠着感人就能盘活的。

虽然郑畋的凤翔军誓死不降,可当时长安周边的其他藩镇都接受了招降--事情都到了这一步,谁坐上皇位他们也无所谓了,反正只要自己手里有兵有钱就好。

而逃到蜀中的唐廷政府,在收到郑畋的血书后,也终于意识到了局面败坏成什么样子了。他们痛定思痛,下了一个违背祖宗的决定--放给藩镇人事权。

自唐玄宗后期,中央财政就压力颇大,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他们选择将赋税分段截流、运输,靠着永济渠和通济渠,既能减少运输成本,又能分摊财政压力。即--直接把部分赋税留给地方。

其实这个做法在我们现代看来不算错,因为从明清到现在我们都是这样搞得。但唐朝是有边镇节度使的。

既有兵权又有财权,边镇就成了事实上的藩镇。

尤其安史之乱后,皇权式微,藩镇肆无忌惮的截扣赋税,强干弱枝变成了强枝弱干,中央朝廷得在藩镇嘴里讨吃的。

要不是后来中央建立了看似强大的神策军威慑地方,我估计安史之乱后唐朝苟不到一百多年。]

“安史之乱,又是安史之乱!”李世民气的牙根儿痒痒,到底是哪个好大儿的后代做出这种事情!

大明宫,李隆基刚打了一个酒嗝,觉得心里不太舒服。

杨贵妃关切的问:“陛下,怎么了,可是身体不适?”

李隆基有些茫然的说:“爱妃,朕总觉得有人在骂朕。”

杨贵妃嫣然一笑:“陛下多虑了,陛下如此英明神武,怎么会有人骂您呢?这安史之乱又不是您弄出来的。”

没错,李隆基又喝了一口酒压压惊,后世史书一定会夸赞他是一位明君。

[而现在,不知道是不是被大齐政权给刺激到了,蜀中唐廷直接使出了一记“两败俱伤”,唐僖宗拜郑畋为宰相,让他兼任京城四面诸君行营都统,还昭告天下藩镇,许他们自行任命官员,便宜行事,讨伐巢贼。]

秦始皇终于平静了下来,坐回了殿上主位,摇摇头:“真是糊涂,如此一来,那藩镇俨然一方诸侯,天下岂不重现春秋故事?”

扶苏在一旁道:“如此危机时刻,就算是虎狼之药也得试试,当周天子总比变成亡国之君好吧?”

“东周时的周天子尚有周礼制约诸侯,即便如此,春秋时冒犯周天子的例子也比比皆是,你觉得这小唐帝能坚持到几时?”

“刚刚不是说了那大唐的太宗皇帝嘛,也是荫泽深厚的。”

唐太宗,现在已经是秦始皇心里的头号竞争对手了,听到名字心里就酸的不行的那种。

他冷哼一声,不再理自己那好大儿。

[兵权、财权,现在又多了任命权,各军镇就真的成了国中之国了。恰巧大齐新立,黄巢要兑现他的政治诺言--均平。

其实均田制每个朝代初立都要做,但黄巢你平定天下了么?没有啊!你连个后方根据地都没有,只是占了两京而已,根本没有足够的资本的号令天下。

果然,京畿周围的均平都还没开始,藩镇就听到了风声,再加上唐廷的条件实在诱人,他们又立马撕了降书,当起了大唐的忠臣。]

尉迟恭看着这些人反复无常,十分生气,大骂道:“这些兵头,着实可恨!”

李世民本来也很生气,可听他这么说,哈哈一笑,打趣道:“敬德,你可是把自己也骂进去了。”

尉迟恭突然一愣,他自己也是个将军诶,老脸一红,瓮声瓮气的说:“陛下,臣怎么能和那些人一样,臣对大唐忠心耿耿,哼!”

[郑畋趁机联合了长安周边藩镇包围了京城,来势汹汹。黄巢这边的很多兵力都分出去平叛了,再加上被他搜查、屠杀的残留勋贵、富户怀恨在心,充当内应。于是他暂时退出京城,到了郊区灞上,等待时机。

宝贝们,有句话怎么说的来着?“匪过如梳,兵过如篦”,藩镇兵进了京城根本没有军纪这一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反正又不是他们的地盘,抢一把就走了,他们才不会怜惜百姓呢!

黄巢等的就是他们抢钱抢粮抢娘们的时刻,立刻杀了个回马枪,又重新夺回了长安。可这次他们的心态不同了,第一来这里,是想把这里当老家,经过这个波折后,他们看长安百姓怎么看怎么像叛徒。

于是他们进来后又搞了一波大清洗:你爱大唐,你帮助官兵,你看大唐爱你不?

当然了,黄巢这么搞也尽失民心。

最后待了两年多混不下去,彻底离开长安,走之前还给大明宫放了一把火。

黄巢在长安折腾的这三年,真可谓是“内库烧成锦绣会,天街踏尽公卿骨”。]

此时的长安城里,勋贵人家也在观看天幕。

天幕里,长安城仿佛成了人间炼狱一般,到处都是战争的烟火,将天空也熏成了灰蒙蒙的一片。

一对对凶神恶煞的甲士在街上搜查,原本繁华的街坊空无一人,那雕梁画栋、精致秀美的豪宅园林,此时也溅的到处都是血。

天宝年间的他们,已经享受了太久的和平,久到成天只会醉生梦死,沉浸在奢靡浮华里,久到忘了杀戮是多么残酷,忘了那些泥腿子发怒会有多大的能量。一些胆小的女娘躲在自己阿娘的怀里,不忍观看。

就是很多郎君,听到“踏尽公卿骨”时,也脸色发白。

[从秦汉算起,关中之地,已经作为政治中心长达千年。被过度砍伐的森林、被过度开发的土地,以及因太平繁华而过度承载的人口,每一项都标志着这片区域的衰落。

高宗时,皇帝经常就食洛阳一呆几年,武周年间,就已经实质迁都到洛阳,后来玄宗时又回归长安,但年年需要依靠江南和岭南的粮食来供应。

所以黄巢来了之后,周围的兵马都不用围攻,只要锁住粮草补给,困也把他困死了。

这就告诫我们一个道理:造反,一定要有一块自己的根据地才行。]

朱元璋连连点头,和州城太小,而且还是在江北,稍有不慎就得成了炮灰。他早就想拿下南京作为根据地了,可队伍里有很多人觉得南京城高墙厚,不想做那么大损失,一直不愿意,白白拖到现在。

他问李善长:“先生,现在江对面是啥情况?咱还是早点过去才行,窝在这和州城里怪憋气的。”

“东翁思虑周全,我自然是赞同的,只是有些人……”

朱元璋知道他说的是郭天叙二人,仗着小明王的势处处与他作对。

得想办法除掉才行,要不咱早晚被这蠢货给带沟里去。

大明宫里,李隆基越听越不对。

“爱妃,天幕是不是说:玄宗改回长安?”

“是呀,额……”杨贵妃聪明伶俐,突然意识到了什么,吓得不敢再说。

他祖母确实迁都洛阳,他继位后确实把首都迁回长安,这样说来,他岂不就是那个唐玄宗?

那安史之乱岂不就是他搞出来的?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简直一派胡言!

[当然,本来黄巢还能再应付两年,因为他手底下的兵打周围那些藩镇还是很有优势的。

但这时,唐僖宗那边有了新的进展,他终于和沙陀刺头李克用谈好了条件。

李克用是沙陀族的,家族世代为沙陀首领,因父亲镇压庞勋起义有功,被赐名李国昌,所以他也改了个汉名。他年少初上战场时就颇为名气,手下的“鸦儿军”更是精锐。

在黄巢入主长安的第三年头上,李克用领着鸦儿军杀到了长安,配合着其他藩镇的围剿,黄巢终于吃撑不住,退出长安。

此后一路被李克用追着打,少有喘息的时候。他手下的人看他大势已去,也纷纷投降唐廷,导致他兵力越来越少,最终退到了狼虎谷,拔剑自刎,一代枭雄至此落幕。]

长安城的勋贵松了一口气,和州城的义军却叹了一口气。

“这鸦儿军,这么能打?”胡大海惊讶不已。

李善长笑道:“李克用年少成名,骁勇善战,外号李鸦儿,他又挑选了许多英气豪勇的少年,加以训练,是以号称鸦儿军。”

[然后我们来说一个黄巢争议最大的点:他到底是不是吃人狂魔。

乍一看,这件事好像无可争议,因为不管是《旧唐书》、《新唐书》还是《资治通鉴》都记载过。而且在古代,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吃人也不是没有。不管是灾荒年间的易子而食,还是守城时粮草不够,都有过相关记载。

那为什么黄巢这件事会引起争议呢?

因为史书的记载实在过于可笑了。充分展示了后世文人想要无限给黄巢泼脏水的信念,以及他们从来不下厨房的事实。]

[我们就拿史料相对更准确的《旧唐书》来说,里面是这样记载的。

“贼围陈郡三日,关东仍岁无耕稼,人俄倚墙壁间,贼俘人而食,日杀数千。贼有舂磨砦,为巨碓数百,生纳人于碎之,合骨而食,其流毒若是。”

大意就是黄巢打陈州的时候,军中有许多巨大的碓臼,被称作“舂磨砦”,他们把活人丢进臼中,生生磨成肉末,带着骨头一起吃。

你但凡说黄巢把人绑起来,用热水烫去毛发之后放血,然后开膛清理下水,再煮熟了吃,我都信了。

哦,他们可能没见过杀猪。

但是把人直接用大杵子给捣碎,混着脑浆、骨头渣子、各种□□和排泄物,直接吃下去也很离谱好吧?]

“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