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叛道[古穿未] > 第1章 楔子

叛道[古穿未] 第1章 楔子

作者:司祁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2-03-05 16:10:26 来源:文学城

天气阴沉,乌云密布,北风卷着粗盐一般的雪粒,横扫过大乾西北边境的铁戈草原。几块嶙峋山岩组成的避风港中,十来个丢盔弃甲的落魄残兵跪成一圈,紧张兮兮地盯着前面的老人。

老人头发已经花白了,一双眼睛也睁不太开,两只手却相当利索地剥着身前武士的甲胄。那甲胄断成了两截,浓稠发黑的液体从断裂处缓缓流出,在皑皑白雪上聚成了小小的一洼。

一个一脸稚气的小兵在旁边看得心惊,出言道:“这么冷的天,不会把将军冻坏吧?”

老兵脱了盔甲,又开始脱受伤武将的里衣:“胡说!这么冷的天,伤口也没冻上,再下去血流光了,还能管他冻着不?”说着,从胸口布兜中掏出针线,咬牙就往武士腹间碗大的豁口上扎去。

几个小兵黑乎乎的脸蛋都有些发白,谁都没想到自己会在这种情况下看到将军的身体——略显苍白的皮肤上,全是触目惊心的伤疤,有的旧一点,成了淡淡的白印,有的还很新,连痂都没有落下。

伤疤的衬托下,将军的体态就乏善可陈了。那不像曾叱咤西北、威慑千里的震北大将军应有的体态,薄薄的肌肉完全不够分给宽大的骨架,显出了一点营养不良的病态。

阴霾的天色下,众人不在发呆,就沉浸在传说与现实的巨大差距中,没有人注意到武将从昏迷中醒了过来。

他一把抓住老人拿针的右手,吓得老人浑身一哆。看清了老人的面目,他才渐渐松开手上的力道,轻轻说着:“郝连阿伯,算了。我这一辈子,从来没有通情达理过,能战死沙场已是莫大的福分。”

顾青气息微弱,混杂在风雪中如同水滴入海,可就是只言片语也莫的好听。再看他面相,竟是面白如玉、眉飞入鬓、鼻如悬胆、眼若寒星,端的是一副清俊中带着英朗的好相貌。

几名小兵没这么近距离看过他,都有点自惭形秽。老人却听懂了他的话语,被风吹干的老眼发了红:“将军,咱没保护好你,剩下最后一人也要把你送回西北大营……”

“不,是我对不住你们。”顾青抬手止住老人的话语,“判断失误,未破敌计,三千军士,所剩……所剩……”

他艰难地撑起上半身,数清所剩的人数后,眼中的光辉黯淡了下去:“就算回了西北大营,我这种败军之将,也足够问斩了。”

“不是!”一个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的瘦弱小孩激动道,“铁戈草原虽我大乾疆土,却被乌勒鞑子占了上百年,根本就是鞑子的大本营。陛下……陛下专门挑出上了年纪的老兵,和我们这种撵都撵不走的乞丐兵,存心、存心是不想让将军赢。”

小兵这句大逆不道的话,说得所有人脸都白了,没人敢接话。顾青虚掩上里衣和棉袄,在老人的帮助下半倚半坐,竖起食指放在嘴边,笑道:“小子好文法,我大乾的乞丐要都像这么能说会道,还用个什么兵?”

小兵黑脸发红,羞得像个女孩儿:“我……我下了营课,还找隔壁的牛哥儿认点字。”

顾青依旧是笑眯眯,和刚才还人事不省躺在雪地里的重伤患辨若两人:“识字是好事,不过话可不能乱说。陛下知道铁戈之重要,才派我带你们过来长长见识,等以后收复此地,你们就是军队中的头儿将军,谁说存心不想让我赢?”

“你骗人!”大概因为顾青说话太过温和,小兵不由得蹭鼻子上脸,“他就是派我们来送死,你为他辩解个甚么!反正我们这次也回不去了,还不让人说个痛快话么!”

北风呼啸,带着哭腔的声音断断续续地传到每个人耳朵里,显得尤其地凄凉悲切。

顾青巡视着周围的环境,茫茫雪原,沿途都有这种黑色的山岩,除了土生土长的铁戈部族人,便是别部的乌勒人进来也很容易被绕进去,是个天然的石阵,难怪大家心态悲观。

他在心中描摹着山岩起起伏伏的形状,忽然蓦地一惊,想起了他很久以前看到的某个西域人写的话本游记。他不动声色地叹了口气:“就算如此了,陛下总不至于和大乾的子弟兵过不去,你说他到底看不惯谁,想要谁去送死?”

“是将军您。”小兵差点脱口而出,关键时候把话咽了回去。

顾青眼里依旧带着笑意,仿佛将他肚子里的话都听了进去:“心高气傲,一意孤行,不听劝阻,不肯转圜,因为前半辈子有点成绩就自鸣得意,当自己成了天王老子有回天之力,明知送死还奉旨出兵的又是谁?”

小兵头一次听人这样说自己,噗地一下笑了,又哭又笑的难看至极。

顾青接着道:“不顾兵法,意气用事,明知自己带着一窝老弱病残,还不晓得蛰伏保命,非要和敌军以硬碰硬的,又是谁?”

“所以到底是谁在利用你们、害了你们?”

顾青方才威风不显,说到最后却是声色俱厉,翻脸比翻书还快,尚还沉浸在他如春风般和煦的话语里的孩子们被这突如其来的“寒风”给吓懵了,脸上的表情全都一瞬间冻住,像群被城中繁华景象吓住的小乡巴佬。

顾青又笑了笑,扶着山岩和郝连老伯拉开了距离。他轻轻拂去岩壁上的雪粒,温柔得好像抚摸恋人的身体:“你们都是还没参加团练,就被淘汰下来的新兵,大概都还没听说我这一生,打了多少仗,杀了多少人,眼睁睁盯着多少看着长大的子弟兵死去,甚至有时就是我亲手把他们送去充当诱饵。”

七八张黑乎乎的小脸还是木讷的,唯有军中的几个“老人”无动于衷,离他最近的郝连老伯则叹了一口重逾千斤的气。

外面的开口虽然勉强缝了住,但郝连老伯知道,真正要命的伤口是在里面。好在天寒地冻,伤口不易感染,顾将军如果老老实实由他们抬回西北大营,或许还有一线生机。可看他的样子,却像压根不打算回去了。

人之将死,其言也善;顾将军将死,讲的却是句丝毫不讲感情的大实话:“你说,我会在乎你们的性命?”

空气冷,几颗炽热的心凉下来,倒比空气更冷。

顾青依旧没有回头,声音低沉好听而不带温度:“走罢,此地往南走十里,应该能看到一个冰湖,过了冰湖再往东行五里是一片石林,石头要比这里大上一倍。到了石林附近,司南就不起作用了。进了石林,便是天王老子也得给它绕进去。所以千万别图近路,专门派人盯着附近的岩石,看到山岩开始变大就要小心。绕着石林走上半圈,然后朝垂直于石林的方向走,大概能走出铁戈草原。出了铁戈草原可不应该再迷路了,回营后去找郭将军,他是个明白人,不用你们说得太清楚,都能自个儿揣摩出个七七八八。陛下那边还需要进过铁戈草原的人,应该不会拿你们怎么样。”

“那将军您呢?”识字的那位小兵虽然心冷了,倒仍然心直口快。

顾青转过身子,呵呵笑了:“你担心我?担心我不如担心担心你们自己。我二十岁出征乌勒,至今二十余年,对这个地方比对京城还熟悉。我现在伤了,走不动了,等我伤好,要发现你们还在路上,给你们个个都治个‘行军怠慢,延误军机’。”

小兵还是没有动身。

十二三岁的少年,心智不够成熟,却不是能随便糊弄的傻子。

郝连老伯拍拍他的肩膀,对他说道:“阿踵,顾将军说的是实话,他当年建立西北大营的时候,你都还没投胎呢,小屁娃,懂个什么!”

少年们终于被老人说动,趁着风雪稍减,步履蹒跚地上了路。七零八落的一队人,没有车、没有马、没有将,武器和头盔早就不知落到了哪,黑甲破烂似的挂在身上,走个路还深一脚浅一脚的,哪里有个兵的模样?说是难民还有人信。

顾青看着这队和他相处了一个月的“难民”变成蚂蚁大小,消失在视野尽头,总算舒了口气。他靠着山岩缓缓坐下,眼皮子开始打架,疲倦感千百倍地找补了回来,连寒冷都自愧不如地让了道。

“出来混,都是要还的。”他不知从哪里想起了这句市井俚语,感觉再贴合自己不过。年纪轻的时候太狂,年纪不轻了又太作,连死到临头还要端一把架子、耍一把威风,实在是作死作死,不作不死。

迷迷糊糊地,他又想到了刚才那几个舍不得走的小孩。如果游记写得没错,从这块山岩到铁戈草原边境,只有五十多里地,而且还算条“直路”。迷迷糊糊就把他从铁戈草原腹地带到了这里,能干出这事的,非得几个跑路的人才不可。

只要当心躲着石林,他们应该能出得去,但前提是不遇到乌勒骑兵。

要真遇到乌勒骑兵,他在也没有用,充其量和他们谈判,放他的人走,他就跟他们走。

不过为什么要这么做?

……

他身上的热气渐渐减少,血液渐渐凝固,凌乱的思绪终于缩成了一线,成了一具落魄俊美的冰雕。

震北大将军顾青却终究没有这么舒服地死在铁戈大草原。他想着郝连老伯他们会不会遇到乌勒骑兵,遇到乌勒骑兵的反而是他自己。

对于这位战功赫赫的大乾将军,乌勒骑兵比对自己妈还要熟悉,比对死神还要恐惧。看到这具漂亮的“冰雕”,管他是死是活有气没气就给扛了回去。

乌勒大王也是一届枭雄,又和顾青同龄,见到自己一生的宿敌,当即产生了英雄之间的惺惺相惜,给顾青请来最高明的大夫,用上最好的伤药,竟把断了气的人生生给救了回来。

顾青醒来后对人都挺礼貌,还能流利地用乌勒话同他们交流,让乌勒大王同时体验了一把世上最和煦的春风和最遥远的距离。

乌勒大王一草原汉子,哪怕是胸有城府的枭雄,也没见过如此“不要脸”之人,生怕顾青一边谈笑风生,一边不留神就把自己搞死了,做了几天的思想斗争,逼着自己收回了一腔赤诚的招揽之心,心想这毒罂|粟,还是留给乾朝皇帝吃去吧。

大王以美酒宝马相赠,随同一众亲卫护送顾将军三十里地,挥了一把老泪,总算送走了这位祖宗。看着顾青消瘦清矍、踽踽独行的背影,大王暗搓搓地盼望他争气一点,能和一心想他死的乾朝皇帝内斗一把,让他来个渔翁得利。

十日后,顾青抵达西北大营。西北大营由他一手建立,中间换了几次血,没能换掉忠于他顾青的魂。这次,更是因为顾青“死”了,连血都没来得及换。大家遥遥望见他的身影,纷纷停下手中的活儿,披甲执锐地排成方阵,迎接他们的震北大将军。

桓帝立下诏书,表彰震北大将军出征铁戈草原、为日后收复失地摸清道路探清军情的功绩,封震北大将军为永安侯,赐京郊田百顷、食百户,荫蒙子孙,念其伤势,又赐天山神药和太医一名,为其调理身体。

与此同时,桓帝冒着削弱西北边防的风险,开始对西北大营进行换血。顾青因兵败铁戈之故,退出军事舞台,从此不再插手西北大营事务。

瑞平十八年十月,距出征铁戈大草原整整一年后,永安侯震北大将军旧疾复发、久治难愈,薨于京郊别院。

而后十年,震北大将军的影响几乎消弭殆尽,其子也被削去爵位、贬为庶人。

直到瑞平二十八年,乌勒、东临、西胤联合对大乾边境发起冲击,顾青旧部方才彰显出作为一方将领的实力。

桓帝为安抚顾青旧部,不仅令其重掌兵权,还赐予已故震北大将军紫金棺椁、配享皇陵。谁知开棺后,只看到数块已经腐烂的衣料,震北大将军竟尸骨全无。

桓帝当场震怒,一口咬定顾青未死,只是躲在哪个角落不愿回京。遂令画师画像张贴至全国,发动全国官兵和民众共同寻找这位死去十多年的震北大将军。

这场荒唐的寻人行动,终于在桓帝殡天后以失败告终。而震北大将军尸骨丢失之事,亦被史官以春秋笔法盖过。至此,顾青才算彻底地消失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楔子有一点冗长,埋下了一些后面可能会用到的伏笔,下一章到未来(现代),以后还会到更久远的未来,请大家支持一下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楔子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