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爬坡岁月 > 第78章 柳暗花明

爬坡岁月 第78章 柳暗花明

作者:沈常青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8 12:14:06 来源:文学城

又过了一个多月,市二中才在简易宿舍给方红梅分了一间房。

简易宿舍是一排坐东朝西的砖瓦平房,位于学校教学楼与教工宿舍楼之间,东边背靠花园镇装卸运输公司,西边面向校园里面的一片小树林。简易宿舍共二十多间,每间面积十来平方米。简易宿舍通常是分配给那些参加工作不久、资历比较浅的青年教师。单身汉分一间,结婚成家了的则可以分两间。方红梅要得急,学校一时间腾不出两间空房来,暂时分给她一间房。

有了这间房,他们就把家具运了一部分过来,又到花园镇一小联系王欣上学的事情,迫不及待地在市二中安了家。

晚上一家三口挤在一张床上睡觉。做饭时,就把蜂窝煤炉提到门口,在露天下炒菜。当然,遇到刮风下雨,那就没有办法,只能让人和家具忍受油烟的熏陶。为避免煤气中毒,晚上还是把煤炉子提到室外的屋檐下。就这样,每天把煤炉子提进提出,相当麻烦!

王加根上班用的载重自行车,白天也只能放在屋子外面,晚上再往屋里搬——一间房实在是太挤了!

最不方便的,还是过夫妻生活。

一家三口睡一张床,大人有了那方面的想法,只能努力克制着。总是要等到中午或者周末,女儿出去找小伙伴们玩儿,他们才迅速关门关窗,宽衣解带,匆匆行事,跟偷情一个样。有时欣欣出去后,又突然回家取东西,或者口渴了回家喝水,鬼子进村一样的拍门,搞得他们兴致全无。由于仓促掩饰,有时衣冠不整,尴尬得脸上如同泼了血一样。

王欣转学到花园镇第一小学,班主任老师见她那么小,心里老大不快,紧锁眉头,犹犹豫豫,不知道该不该接收。

王加根于是拿出女儿一年级期末考试的成绩单,递给丁老师看,一再强调,女儿虽然年龄小,学习一点儿也没落下,还列举出许多事例,证明女儿如何懂事,如何听话,学习如何自觉和努力,成绩总是在班上名列前茅。

听王加根吹得天花乱坠,丁老师半信半疑,说:“马上就要期中考试,看她能够考得怎么样。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就知道了。”

“行!”王加根满怀信心地回答。

遗憾的是,王欣进花园镇一小的首次期中考试考砸了:语文数学刚及格,两科总分在班上倒数第五。

丁老师于是把王加根叫到学校,面带微笑地指出,王欣确实太小了,不适合读二年级,建议降一级,从一年级读起。

“按照现行入学的规定,她读一年级都嫌小。年龄不满七周岁,学校根本就不应该收。”丁老师进一步强调。

王加根急了:“这个我知道。可孩子既然已经入了学,总不能让她再退学吧!我也不同意降级,在校学生只有升级或者留级的,哪有降级这一说!”

“可她成绩跟不上啊!她分数这么低,会拖我们班的后腿,影响全班的平均成绩。”丁老师有点儿生气了。

王加根不急不恼,耐心地解释,不能因为一次考试失利,就把学生一棍子打死。王欣这次没有考好,有其客观原因。由于中途转学,两所学校的教学进度不一样,邹肖小学慢,花园一小快,她漏掉了一些课程。加上刚从民办学校转到公立学校,有个适应的过程。

“还有个特殊情况。我女儿期中考试这段日子身体不舒服,一直在看病。”

王加根说的是实情。

他们搬家不久,王欣就病了。咳嗽,发烧,流鼻涕,症状有点儿像伤风感冒,整天无精打采,显得特别可怜。加根每天早晨送她到私人诊所打针,再送她去学校。

到了学校门口,从自行车上下来,王欣总是不肯独自进校园,甚至蹲下身子,双手抱着爸爸的腿,不让他走。

“爸!我成绩跟不上,丁老师总是批评我,其他同学也欺负我。我不想在这所学校上学了。”

加根于是把自行车锁在学校大门口,顾不上上班要迟到,牵着女儿的手,一路给她做思想工作,一直把她送到教室。

“我们家欣欣真的很聪明!丁老师。”见到班主任,王加根眼眶里旋转着泪水,拍着胸脯作保证,“您再给她些时间,如果到这学期期末考试,她的成绩还是跟不上,我主动让她读一年级。”

为了让女儿尽快把成绩赶上去,王加根和方红梅开始全力辅导。他们本来就是中学教师,辅导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应该没多大问题。不过,教师通常又有个不好的毛病:教别人家的孩子能够诲人不倦,而教自己的孩子往往缺乏耐心。

每次辅导功课时,总希望她一听就懂。如果要他们讲第二遍,就会不耐烦,语速加快,音量提高,态度严厉。要是讲了两次孩子还没有听懂,他们就会拍桌子、摔椅子,乱吼乱叫乱嚷,吓得王欣连大气都不敢出。

这天下班后,王加根和方红梅都感觉比较累。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坐在沙发上,不想动弹。

王欣蹲在地上穿鞋子,准备出去玩。可能是因为鞋子太小,也可能是鞋带系成了死结解不开,她费了好大的劲儿,也没把鞋子穿好。见爸妈没人主动来帮忙,她就耍起了小性子,恼火地把鞋子踢到一边儿,只穿着袜子在地上行走。

方红梅见此,脾气上来了,腾地从沙发上站起身,冲过去就要打王欣。

躺在床上的王加根听到女儿的惊叫声,一骨碌儿爬起来,拦在老婆与女儿中间。

方红梅因够不着欣欣,就抡起拳头打老公。

王加根气急败坏,扬起手抽了老婆一巴掌……

因为屁大点儿事情,夫妻俩竟然动了手。不过两人心里都清楚,打架并非完全因为女儿。这段日子大家肚子里都窝着火,早就有爆发的冲动。女儿今天调皮,只是引发战争的导火索。

搬家后,忙乱了一个多月,生活才算走上正轨。

王加根早晨六点钟起床,刷过牙,洗过脸,就去学校操场上跑步。绕着环形跑道跑五圈,再回家弄孩子。帮女儿穿衣服和鞋袜,打回早餐让她吃。洗碗筷,再骑车送她去上学。然后,直接去牌坊中学上班。中午回家吃过午饭,又是洗碗、清场、送孩子、上班。如果家里菜没了,还要去农贸市场买菜。傍晚放学回家,做晚餐,吃晚饭,去学校食堂提热水,大人小孩洗澡。忙完这些,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联播就开始了。方红梅去晚办公。王加根开始洗一家三口的脏衣服,督促和检查女儿写作业,守着孩子睡觉,添加蜂窝煤,把炉子封好……

似乎从早到晚总在忙,难得有闲下来的时候。从搬家到现在,他们还没有一起散过步,更没有逛街,比住牌坊中学时还紧张。王加根每天晚上都要忙到十点之后,完全没时间看书和写作。尽管这样,方红梅还是不满意,经常牢骚满腹,怨天尤人。加根因此觉得很委屈。

“我还像个男人么?还有一点儿男子汉的尊严么?环境所逼,我甘愿当绿叶、唱配角,但你也不能太苛求,也应该理解我啊!妻子也好,丈夫也好,应该相互体谅,彼此帮衬才对呀。”

因为上班都很累,下班就不想做家务,两人时常因此而争吵。没办法,心里窝着火,也只有向对方发泄了。

吵过架之后,王加根又特别后悔。

“天啊!何必要争吵呢?我本来很佩服老婆,深深地爱着她,为什么要言不由衷地刺激她?我相信她也是爱我的。我们又何必要自相伤害,互相折磨?人生苦短,生命就那么几十年,要珍惜,要懂得尊重和呵护爱人。”

这样想着,他就克制情绪,忍让着。而今天,看到老婆凶神恶煞地要打女儿,他实在忍无可忍,就打了她一巴掌。

方红梅委屈地倒在床上,哭了起来。她今天发火,也是因为在单位受了气。刚才下班回家时,她就拉着个苦瓜脸,心不平,气不顺,满肚子不高兴。现在挨了打,就索性声泪俱下地哭诉起来。

她说,市二中也不是好混的地方。同事们势利,见她是个新人,都把拼她吃。想方设法排挤她,挖空心思欺负她。不给她提供教学参考资料,不与她进行教学上的交流。特别是语文教研组长,阴险狡诈,总是故意为难她,找她的茬儿,出她洋相。动不动就检查她的教案和作业批改情况。还搞突然袭击,不给她打招呼,就邀请学校领导去听她讲课。期中考试出题和阅卷,不让她参与。故意压低她所任班级学生的语文分数,以此证明她不能胜任高中语文教学。她担心继续这样下去,一年试用期满,转不了正。

“别个这么难,这样受排挤,你又不帮我!不能为我分担一点儿忧愁。我如果被遣返回牌坊中学,脸面往哪儿搁?我们还能在花园镇住么?欣欣还能在花园一小上学么?呜呜呜——”

王加根听到这些,感到很吃惊。他没有想到,老婆居然承受着如此巨大的压力,为刚才的冲动而后悔。

“对不起,老婆。我不该打你。要不你也打我一巴掌吧!”他把头伸向方红梅,等着老婆出气。

“滚!”方红梅又气又恼地扭过身子。

王加根又开始安慰老婆:“俗话说,同行是冤家。同事之间竞争是很正常的事情,你凭良心做事,用心做好工作就行了,不必太在意别人怎么说,怎么做。今后我多承担些家务,有空再帮你批改作业,其他的忙也难得帮上了。”

方红梅这才慢慢平静下来。

和他们一起住简易宿舍的,有十几个青年教师。这些教师大多已经结婚,有了小孩,和老婆孩子一起住在这里。大家有课时上课,没课时就聚在一起闲聊,或者在小树林里打扑克、下象棋。旁观的人里三层外三层,场面相当壮观。大家时而神情专注,屏息静观,时而唏嘘惊呼,议论纷纷,甚至发生激烈争吵。

有时,他们聚在一起聊天,也会劝王加根想办法调到市二中,并且说,希望他来,也欢迎他来。

将来是否能够调进市二中?加根心里没有底。实事求是地讲,他调市二中的意愿也不是很强烈。只要家能安在花园镇,只要女儿能在公立小学读书,他在哪儿教书都无所谓。牌坊中学管理比较松,他还能抽出时间干自己想干的事情。

方红梅也不希望他调到市二中。理由是,加根来市二中,没有人会把他当根葱,不可能得到领导的重视,还不如在牌坊中学。

听老婆这样讲,加根又有点儿不高兴,心里想:“哼!你不希望我到市二中,还不是想延续眼下的光景,让我多干家务活儿,多照顾孩子,支持你工作。就算不到市二中,我也要想办法离开花园镇,去孝天城,去其他城市。好男儿志在四方,你别想把我系在裤腰带上!”

心里这么想,却并没有急着这么做。

律师资格证书先拿着,反正知识学进了脑子里。有人上门来请他,他就考虑改行;没有人请他,他就安心教书。果真能够到市二中,他还想认真备课,弄一本能够长期使用、一劳永逸的讲义。说实话,他还是挺喜欢教书的。整天与书本打交道,与学生打交道,教学相长,教书的同时,还能学不少新知识。业余时间有了灵感,就写篇把文章,还是其乐无穷。市二中生活环境好,水电正常,买菜方便。晚上或周末,还可以逛街、跳舞、看电影。这不是挺好么?还想怎么样?想想徐磊和杨保胜,想想那些在乡镇工作的同学,我们应该知足了。

方红梅看到市二中一些年轻教师在积极准备报考研究生,怂恿王加根也去试一试。

她说:“有了研究生学历,拿到硕士学位,将来可以重新分配工作,改行也比较容易。”

报不报考呢?王加根非常矛盾。报考吧,他只有大专学历,未必够条件。即使大专文凭能够报考,他英语基础那么差,恐怕也难考上。不报考又难以改变现状,可能一直在农村学校里教书。

方红梅建议他先把英语学好。无论考不考研究生,外语都是非学不可的。参加本科段自学考试和评职称,同样必须考外语;将来有机会出国旅游,不懂外语也不行。

王加根赞同这个观点,于是让老婆帮他找了一套高中英语教材,从中学英语学起。他相信,只要舍得花功夫,持之以恒,英语还是捡得起来的。

虽然业余自学抓得很紧,但到牌坊中学上班的时候,他的情绪还是很不稳定。脾气越来越大,动不动就发火,与别人争吵,甚至故意与学校领导唱对台戏。

有一天,副校长赵乾坤提醒他:“你们班上的王伟和黄义鹏在花园街上打架。你是不是找他们谈谈活,了解一下情况。”

“我吃饱了撑的!”加根没好气地回答,“他们又不是在学校打架,在花园街上打架与我屁相干!我为什么要找他们谈话?为什么要了解情况?这不是无事找事吗?我才不自寻烦恼呢!”

听他这样讲,赵乾坤感觉很难堪。

坐在一旁的肖玉荣实在看不过去,接过话茬质问道:“你们班上的学生在学校外面打架,老师就就没有责任吗?学生之间发生矛盾,家长肯定会找学校处理。如果你不管,家长之间就有可能发生冲突,说不定还会打到学校来。如果事态扩大,你这个当班主任的如何交待?”

王加根无言以对,万分不情愿地去找那两个学生。

其实王伟与黄义鹏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矛盾,只是因为打篮球时有肢体碰撞,事后发生争执。王加根做了些调解与说服工作,他们就握手言和了。整个事件的处理,并没有耗费多少时间和精力。

如果赵乾坤提示这事时,加根愉快地答应,然后按现在的做法去执行,事情就非常圆满,可他偏偏要怼赵乾坤,搞得大家心里都不痛快。事做事做了,还不讨人喜欢。这是他近段日子常犯的毛病。

怎么会这样?哪儿来的那么多怨气?究竟对什么事情或者什么人不满意?客观地讲,还是接二连三的调动失败对他的打击太大了,因此产生负面情绪。

调动失败,既有外部因素的影响,也有内部原因,但当事人往往不从自身找原因,而把原因归咎于外部。王加根眼下就是这样,总觉得别人故意在与他作对,成心不帮他。虽然说,与那些出手大方的人相比,他送给别人的东西不值一提,但从他自身经济条件来说,他还是花了血本。因此想起来就觉得心寒,难免心生怨恨。汤正源、曹云安、张雨桓、刘福民、丁胜安、张国学、徐局长、汪股长……这些有着一官半职掌握着权力的人,似乎都在变着法儿愚弄他,说话得好听,礼收得利索,最终都不践行承诺。他因此偏执地认为,当官的没一个好东西。明知道受了这些人愚弄和欺骗,他却没有办法予以揭穿和报复,拿这些人一点儿办法也没有。这是最让他闹心的。

为了表达不满,宣泄内心的愤怒,他就把负面情绪带到了工作和生活中,甚至带入家庭。他对身边所有的人发脾气,与任何一个有一官半职的领导对着干,经常与大家闹得不愉快。发泄过后,争吵过后,当他一个人安静下来的时候,又经常后悔和自责。他知道,不能很好地控制情绪,是修养差的表现。长些以往,实际上是在糟践自己,自毁名誉和前程。意识到这一点,他开始深深地反省,检视自己的行为。

没有明确奋斗目标,不知道朝哪方面发展,不晓得朝哪个方向努力。或许是导致他情绪不稳定的重要原因。他这些年的行动和计划都是盲目的,什么都想干,什么也没有干成。没有毅力,没有恒心,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用方红梅的话讲,就是堕落了。

没办法!在现实面前,他常常感到束手无策,无可奈何。身为教师,他本应该在教书育人中寻找乐趣,在勤奋努力工作中实现人生价值。可是,他又难以把心思集中在教学上,没有钻研业务的兴趣,教书远不如以前卖力。虽然又当上了毕业班的班主任,但几个月过去了,他连班上学生的名字都没有记全。

放弃责任,脱离学生,还有什么快乐可言?不拥抱脚下这片沃土,谈什么茁壮成长?教书是做一天的和尚撞一天钟,那么自学和写作又怎么样呢?

断断续续地学了十几年英语,还是初级班水平,基本上没进步;自学考试搞了七八年,也只拿到了一个专科文凭;律师从业资格证书是拿到了,却等于一张废纸——没人聘用,当不上律师,没任何用处。

文学创作也没有太大的突破。写小说简直是好笑,速度太慢,效率太低。起个早床,只能写几百字,然后上床睡回笼觉。很少能够坐下来专心致志地写上一两个钟头,而且老是觉得无话可说,没题材可写。找不到灵感,脑子里迸不出火花。

想到奋斗了这么多年还一事无成,他就惶恐不安。懒了,俗了,市侩了。斤斤计较,患得患失,为一些细小的事情耿耿于怀,有时还得理不饶人。记忆力明显下降,以前学过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总是和平庸的人们一起鬼混,为换工作而奔波,为蝇头小利角逐。青春年华,大好时光,就这样无声无息地流逝。马上就三十岁了。三十过后,人的体力和精力就会明显下降,想干点儿事情,也会力不从心。人一生就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和精力有限,还是应该有个重点,有个明确的奋斗目标。

自己有什么爱好?有什么专长?最有可能在哪个方面做出成绩?王加根扪心自问,觉得还是文学创作。

可是,他的写作又常常因为各种事情而打断。两次律师资格考试复习,每年两次的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他觉得自己没有摆正主次位置。既然把写作作为一生的追求,就应该赋予它压倒一切的地位,不应该一有其他事情,就把写作搁置到一边。好几个月没写小说,也没发表文章。他天天到办公室翻阅报纸杂志,盼望邮差送来编辑信,但总是失望。每次翻开《小说月报》,浏览后面的小说目录,便黯然神伤,后悔不已。

奔什么文凭?考什么律师?拿着这些本本又有什么用?不如全心全意搞写作,说不定还能出人头地。重温《文学概论》,看看那些没有发表的习作,他似乎明白了编辑退稿的原因。他的习作中,最大的毛病就是没注意塑造人物形象,没有创造出属于他的“这一个”,再就是语言表达能力欠火候。静思的时候太少了。搬家之后的这几个月,从早到晚总在忙碌,日子过得如同打仗一样。老是呆在家里,不接触社会,怎么可能产生灵感?还是应该学会忙里偷闲,每天出去转转。到处走一走,看一看。

这天,王加根正在办公的时候,肖玉荣突然带着一个身穿公安制服的人员来找他。

“这是花园镇派出所的尹所长。”肖玉荣介绍,“找你了解点儿事情。”

派出所尹所长?会是什么事情呢?王加根的头嗡地一下就大了。

“是这样,有一起案子需要你协助调查。”尹所长补充道,“请你跟我们去一趟派出所。”

我没做什么违法的事情呀!怎么会被派出所盯上?这段日子情绪不稳定,老是发脾气,在学校里与领导争吵过几次。在家里动不动就摔东西、吼叫、骂人、打孩子,但这些行为,也不至于进局子吧!我说错什么话了?做错什么事了?言多必失,沉默是金。唉!无数次劝自己少抛头露面,少夸夸其谈,少对别人评头品足,但总也管不住嘴巴。现在出事了吧!也不知我这到底是得罪了哪路神仙。

王加根一边胡思乱想,一边收拾桌面,又从抽屉里拿出自行车钥匙,跟着尹所长走出办公室。

“不用骑车,就坐我们的车吧!”尹所长平静地说。

学校操场上停有一辆装有警灯的吉普车。

王加根更加紧张,心跳明显加快,呼吸也急促起来。类似的场面他两年前见过。那次警车是停在程彩清家门口,两名警察把程彩清押上了车。当然,今天的情况与那次有所不同。那次警察带有器械,一个拿着手枪,一个持有警棍,并且用手铐把程彩清铐上了。今天只有尹所长一个人,没带任何器械。那次警察的态度强硬,语气严厉,而今天尹所长态度温和,说话也比较客气。

王加根满腹狐疑地上了车。

尹所长这才问:“涂勇你认识吧?就是在电影院斜对面开照相馆的那位?”

“认识。他是我师范时的同学。”

“他犯了点儿事,被市公安局抓了。”尹所长眼睛看着前方,继续说,“市局派人到我们所来,想找你了解些情况。”

原来是这!王加根紧张的神经这才有所放松。

到了花园镇派出所,他被带到一间小会议室。市公安局的刑警开始讯问,还有一个女警察做记录。

讯问结束,王加根在笔录上签名,按了手印,就离开了。

回到牌坊中学,他很快就被同事们围住了。

“跟我没有关系。”王加根轻描淡写地回答大家的提问,然后回到语文教研组。

路过领导办公室时,他发现宋双清坐在里面,于是走进去与老同学打招呼:“欢迎宋书记莅临指导!又有什么新指示、新精神和新要求?”

肖玉荣马上接过话茬:“人家再不是宋书记,马上就要去市委宣传部任职了。”

“几个意思?”王加根有点儿吃惊地问。

宋双清这才笑着说,他调到了市委宣传部,今天是来向牌坊中学领导们辞行的。

听到这儿,王加根连祝贺的话都没有说,发起了愣怔。

学校几个领导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他,似乎在说:“你跑了几年调动,每次闹得满城风雨,结果还是在牌坊中学。人家宋双清不声不响,轻而易举就调进了孝天城。”

别人心里怎么想,他是能够领会到的,因此有点儿难堪。

下班回家与老婆说起这事,方红梅也有点儿伤感。在嫉妒宋双清的同时,也为丈夫惋惜,埋怨他办事不牢靠。

“还是想办法往市二中调吧!你这种性格,只适合教书。”方红梅恨铁不成钢地建议,“当务之急还是拿到本科文凭。听说湖北大学要招收专科起点的本科函授生,你还是去报考吧!”

听老婆这样讲,加根又陷入了矛盾。

专科起点的本科函授得三年毕业,而且要花不少钱。如果他参加函授学习,方红梅就更辛苦,更劳累。另外,这三年的寒暑假不能自主支配——假期旅游的计划又会成为泡影。如果不参加,他又难得通过其他途径拿到本科文凭。

还是去报考吧!函授学习“严进宽出”,就是入学考试难一点儿,只要考取了,三年之后就能稳稳当当地拿到本科文凭。外出面授学习,能够结交一些新同学和新朋友。到处转转,说不定能够激发创作灵感。与老婆短暂分开,小别胜新婚,能增进夫妻感情。

报上名之后,他又切实感受到了考试的压力。指定教材二十多本,而距考试只有四十天。如何看得完?更重要的是,他这次考试只能成功,不能失败。他报考的学校和专业,与方红梅一模一样,都是湖北大学,都是汉语言文学专业,都是本科函授。方红梅已经毕业了,如果他连入学资格都拿不到,没办法向世人交待。在调市二中这件事上,他输了,还能扯个“唯文凭论”的借口。如果这次考试失败,那他以后在家里、在牌坊中学、在市二中、在社会上都抬不起头来。因此,他告诫自己,要拿出考律师资格证书的劲头,拼它四十天,无论如何要拿到录取通知书。

正在他紧张地复习备考的时候,又接到了市人事局人才交流中心金安打来的电话。

金安在市人事局负责内部刊物的编辑工作,在编辑刊物时看到一条信息,就是本市某金融机构面向社会招聘文秘人员。基本条件要求:年龄不超过三十五周岁,大专以上学历,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过作品。金安觉得王加根符合这些要求,就打电话到市二中,建议他去应聘。

电话是方红梅接的,当时她很激动,马上回家把这消息告诉了王加根。

王加根却没有她想象的那么兴奋。接二连三的调动失败,已经让他心灰意冷。

这个机会听起来不错,他还是觉得希望渺茫。金融与教育,银行与学校,完全不搭界。行业隔得那么远,怎么可能调得进去呢?更何况,他没有任何关系和后台。所谓公开招聘,估计是个噱头。

当然,能成不能成,他还是想去试试,毕竟这样的机会难得。

接电话时是周六上午。周六下午他要买煤,周日要去牌坊中学给初三学生补课。直到周一,他才向肖玉荣请假,下午赶往孝天城,到市人事局递交了应聘材料……

大约过了二十天,金安又来电话,说王加根通过了初审,叫他带上毕业证书、身份证、获奖证书原件和发表的作品样报样刊,到中国A银行孝天市支行面试。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