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 第18章 第十八章

女尊首辅养成记(科举) 第18章 第十八章

作者:史官提笔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3-29 01:20:38 来源:文学城

杨思焕无意听她们嚼舌根,赶忙离开了。

她之前捧着茶杯悄然游荡在酒楼的角落,把诗词画作看了个遍,此番回到诗会时,多数人已然落了座。

见周威穿了身周正的孺衫,坐在大厅左侧前排第四座上,被一群人簇拥着。

这厮院试第四,又被人灌了几杯酒,当下正满面红光的坐在那里受人恭维,连腰都直了些。

大有农奴翻身的畅意,但见杨思焕进门,刚浮起的笑容当即僵在脸上。

杨思焕深吸一口气,径直走到自己的座位上坐下,马上有人注意到她,暗自打量之后拱手道:“敢问阁下尊姓大名?”

“在下杨思焕。”

那人闻言啧然叹道:“小小年纪就成了廪生,真真神童也!”

此话一出,周围人都转到这边来,有人问:“不知阁下今年多大?”

杨思焕答:“虚十五。”

话音刚落,众人皆唏嘘感慨。

“年方十五得中廪生,日后前途无可限量啊。”

余人俱附和:“是啊是啊。”

杨思焕不大习惯这种场面,谦和地拱了拱手,目光低垂下去,飘落到宋文善身旁的空椅上,那是案首的坐席。

不得不说张珏那厮确实有点东西,轻轻松松就得了案首,若不是府试差了一点,那厮就连中小三元。

迟迟不见案首现身,闲人纷纷私下议论。

“你猜学道推举谁做贡生?”

“左右那个张玉肯定是没跑了,唉,人和人不一样,某些事情看起来有的选,其实从一开始早就内定好了,吾等就是腾云也赶不上咯。”语气酸得冒烟。

一时间人皆各怀心思扎在一堆,三三两两的低声八卦,话题大多是围着院试前五名打转,猜测贡生人选。

突然人群中走出一个人,冷哼一声:“听闻诸位所议,不知这张玉是何许人?我倒想会会她。”此言一出,满厅目光都被吸了过去。

此人正是张珏。

在众人的注视下,张珏从容地走到第一排的首座前,撩袍坐下。

朗声一字一顿道:“王玉,这个字读作‘爵’。”

此言一出,四下鸦雀无声。

“方珏清沙遍,纵横气色浮。好一个王玉成珏。”宋文善抬袖道,“在下宋文善,小字初修。”

张珏亦回:“连珩。”

少顷,人各自落座去了,闲话也少了许多。宋文善倚着靠背,暗下打量杨思焕许久。

杨思焕装作不知道,面色如常,静静端坐着,直到外面走来一个瘦高的女孩,附在她耳畔低声说了些什么。

她点点头便跟着女孩一道出去了,再回来时有些心不在焉。

她刚落座就听人朗声道:“学道汪大人到。”

在场人都收声,数十双眼睛齐刷刷望向楼梯口。

汪绍棠着翠玉色常服,缓步走在中央地毯上,后面跟着四五位随行官员。

待几位在上首坐定,一众新秀才纷纷起身见礼:“学生等见过学道大人。”

汪绍棠扬了扬袖子,缓声道:“这是诗会,你们不必拘束,都坐下说话。”

语毕环顾四周,一改前几日肃穆的神情,微微笑道:“常言道,寒窗十年,一切都已开始,至此却未结束。在坐的各位将来定然不乏国之栋梁,与吾同朝为官指日可待。”

在府城住的这几天,不少人都听说了汪绍棠的背景,她乃二甲第一出身,当年就被选为庶吉士入了翰林。

听她说到‘同朝为官’,新科秀才们都很受用,对未来道憧憬又多了几分。

此时有人托着盘子过来,盘内笔墨纸砚一应俱全,汪绍棠道:“话不多说,本官在此先题诗一首,祝贺你们考取秀才。”

说罢,提笔蘸墨开始在丝绢上作诗,不一会儿就收笔。

一旁的随行官员道:“来,我看看。”

“朱阑坐对三笺字,红榜露颖始为琛。

座上喜聚新茂才,学中应得巧学生。

秋风绕屋乡试近,诗词连城才趣真。

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

诵完之后复叹道:“妙哉妙哉,大人真是好文采。”

汪绍棠道:“好了,诗会开始吧。”

说罢,偏头望向张珏,道:“张珏,你既为案首,今晚传花就由你收尾。”

传花是诗会的一部分,杨思焕闻言心头一颤,其余人也都紧张不安,只是面上都不显露罢了。

所谓传花就是诗词接龙,没什么难度,但这游戏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贡生的争夺,若站起来接口,就表示有意于贡生之衔,这是本府约定俗成的规则。

汪绍棠语毕,张珏应了声:“是。”

随后宋文善站起来,不疾不徐念道:“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宋文善坐罢杨思焕起身道:“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这是唐朝的诗,这个世界虽没有唐朝,但只把唐朝换了个名字,该有的诗词几乎还是有的,只是宋朝之后就大变样了。

杨思焕抿唇坐下,听周威继续道:“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到了松字就没人站起来了,其实哪里是对不上来,只是人都知道传统罢了。

今年的贡生肯定出自前四名,后面的人横竖是没希望了,既无望,便不掺合这事,免得丢份。

见无人答,片刻后张珏站起来收尾:“松风吹解带,山月照弹琴。”

第一轮便算结束了,宋文善再次起身道:“狂风落尽深红色,绿叶成荫子满枝。”

杨思焕轻咬下唇,唐朝之前枝开头的诗词,她怎么也想不到了,倒记得宋朝有一句,那诗词在这个世界是没有的,她若读出来岂不是有卖弄之嫌?

她不说话,张珏也被难住了,这个尾收不住了,可见宋文善是有备而来。

场面尴尬至极,杨思焕不想放弃,思量再三之后终于站了起来,缓缓道:“学生这里有首故人所吟之词,想对上一对。”

汪绍棠的目光投向眼前这个青涩而不失沉稳的少女,道:“但说无妨。”

“谢大人。”杨思焕道:

“花褪残红青杏小。

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

枝上柳绵吹又少。

天涯何处无芳草。

墙里秋千墙外道。

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

笑渐不闻声渐悄。

多情却被无情恼。

学生要对的就是当中的那句

‘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

这诗出自宋朝苏轼之手,这个世界是没有苏轼的。

随行官员中有人问:“哦?这是何人所作?”

杨思焕道:“回大人的话,这是学生夫郎读与学生听的,应是其先母所作。”语气淡然,她自己都差点信了。

无人注意到,在她说出这些话后,汪绍棠目光微烁,眼下闪过一丝异色。

那位大人正要继续问点什么,却叫汪绍棠先开口捺住了话头。

“徽州府院试后素有开诗会的传统,本官便入乡随俗来此凑个热闹。”

汪绍棠扯了扯嘴角继续道:“今夜之象似曾相识,尔等与本官榜上师生一场,亦是有缘…”

学道的嗓音随着眸子一道低垂下去,似是想起什么往事,端起酒杯道:“来,诸生举杯同饮。”

说罢将杯中酒一饮而尽,起身在随行官员的陪伴下游荡开去。坐上的秀才们也不拘着,都互相敬酒。

杯中是果酒,杨思焕喝完酒没什么感觉,宋文善见状扭头陪她又喝了一杯。

三巡酒过人的诗兴大发,不断有新诗被挂上墙。

杨思焕却不想凑这个热闹,学道今夜虽洒脱随和,她却隐约觉出不对,至于是哪里不对,她也说不上。

汪绍棠将诗作游览一遍,回到座上正襟危坐,道:“想必在场的各位都清楚,承蒙圣恩,我朝各府郡有推举优秀生员入应天府国子监进修的传统。”

周遭声响戛然而止,人皆屏气凝神听汪绍棠继续道:“今夜本官亦为此事而来。经本官与几位同僚商议,决定推荐两名生员入国子监。

这两位也可选择先入私学,国子监那边依旧会保留两位的学籍。

在此之前本官需说明,徽州是文化胜地,通过阅卷可见一斑,本官实感欣慰。在坐诸生皆有过人之处,然贡生名额只有两位,这也非吾等所能左右的。”

杨思焕眼睑低垂下去。

“下面宣布,贡生其一,山河县,案首张珏。”

张珏那厮气定神闲,一副云淡风轻的模样。

也是,无论如何张珏入选是板上钉钉的,另外一人是谁才是大家所关心的。

从放榜到现在,所有人都在猜,现在终于要揭晓答案了。

“其二,第三名杨思焕…以上两生之名将录入国子监,待正式行过入泮礼便可入学。”

杨思焕闻言差点条件反射地答了:“到。”好在话到嘴边止住了。这个结果意料之中,却是预料之外。

宋文善的拳头暗暗紧了紧。

“明年就是乡试年,由于种种原因,明年乡试和院试只差五日…你们是幸运的,望好自为之,来年桂榜题名。”

学道再次环顾四周道,“今夜当是你们的良辰,本官再待下去怕是会抑了你们的雅兴,便先走一步。”

汪绍棠前脚刚走,杨思焕就急匆匆出去了,出了酒楼门,看到不远处角落停了辆马车。她遂径直走过去。

她弯腰进了车内,方仕林正坐在里面,道:“连夜赶路,你吃得消嘛?”

杨思焕道:“走吧,别再耽搁了。”

汪大人那诗是我自己编的,只因翻书找了许久没看到祝贺新秀才的诗。唉,作者能力也就这样,禁不起推敲。

原型是元朝王冕先生之作:

丹墀对策三千字,金榜题名五色春。

圣上喜迎新进士,民间应得好官人。

江花绕屋厅事近,烟树连城野趣真。

所愿堂堂尽忠孝,毋劳滚滚役风尘。

此外,本不想搞诗词接龙这么low的活动,想作诗,但作者作一首已经很心累了,再作下去恐怕会拖更。所以… o(≧v≦)o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8章 第十八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