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女主总在追逐权势(快穿) > 第22章 被天幕剧透的公主(四)

天幕上的字体,不断地闪烁,改换,最终画面定格。官邸院子里,陆小阙此时也在抬头看天幕,见到天幕的内容,心中一惊。

“南国陆小阙……自幼病弱,性聪慧,好读书……君前奏对,曰:‘臣受百姓奉养,当以天下为先,愿为国捐躯,不负君恩’。

而后随使节队伍入安城……忍辱负重,潜心研学,终日以中原文化和典章制度为伍,交游广阔,尊师重道,有古之遗风。时人敬之。

时中原顺帝在位,独宠陈淑妃,无子,朝野疑议。有梁臣谏君,曰:‘陆氏贤,可伴君身侧’,顺帝不允,再谏,依旧不允。

后有陆氏之长兄,南国王太子遇刺。陆氏几次哀泣,悲痛欲绝,言语多有思乡思兄之意。顺帝方将陆氏放归南国,此后如虎入山林。

……乘风而起,结交朝臣,并参预中枢机务,其势渐强。及王太子薨,立为王太女。次月国主禅让,王太女即位,为南国国主。

在位期间,文武兼修,因俗而治,并推行中原文化与典章制度,改革军制,国力渐强……有志于摆脱梁国控制,多次北上,终夺取梁国西南重镇开远……邻邦小国,纷至沓来……南北对峙……称帝……是为南国武帝……”

*

“公主!”陆小阙的贴身宫女惊惶中带着些敬畏。

“先去书房,召诸位大人前来!”陆小阙其实也是心惊,可她面上不动声色,沉着地作出安排。天幕里透露的信息,对自己也许有好的一面,更多的是让自己陷入更糟糕的处境。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这句话不单单对梁国皇帝起效,对于远在南边的国主和王太子而言,也足够激起警惕。

不过,天幕对陆小阙的能力和贡献评价足够高,也会让一批人心向于她,毕竟南国内,虽称颂王太子贤明,可也不是人人都买他的帐。

当然,陆小阙也只是喜欢权势,在形势不对,为了权力让更多民众陷入水深火热的事情,陆小阙也不屑去做。不过,现在想这个实在太早了。还不如先处理眼前的问题。

陆小阙迅速作出安排,这样镇定的表现,让身边的浮动的人心安定下来。众人忽然有些理解,也许有人真的是天命所归。

书房中。陆小阙之外,一共七位被她收服的使臣,正聚在一起议事。

陆小阙和使臣们商量:“大哥的消息,让我惊惶恐惧。一定要将消息传回国内,望父皇和兄长保重身体。”

副使道:“臣已安排妥当。陛下定会感念公主孝心,但恐朝中有小人作祟……”副使果然老成,考虑问题十分深远,反应也很迅速。

陆小阙垂眸,眼里闪过厉色,却只说:“朝中亦有贤人,不会让人中伤忠臣孝女。”陆小阙如今在南国朝堂也安插了一些人,虽然根基还浅,但总有用得上的时候。

最年轻的那位使者,如今也是陆小阙的簇拥,天幕之语,让他感觉自己没站错队。自己有能力没人脉,被发配出使梁国又怎样,坐冷板凳又怎样,总有一天,都让那些看不起自己的人好看!

此时他也积极发言,不希望被陆小阙忽视:“公主的安危也是重中之重。如今天幕透露了未来,恐怕梁国有人要狗急跳墙。”

“暂时应该不会,梁国自诩上邦,一直以来都很要脸面,梁帝也不是那等狠厉性子。至少暂时不会那么急,也不会立刻在明面上为难。”副使说。

“恐梁帝孤立。不如……”

“安防不可放松……还有……”

“还是得想办法回过,不然,待国主千秋万岁后……只怕……公主已经没有退路!”

……

书房中,其他几位使臣纷纷说着自己的看法。陆小阙就静静地听着,然后作出指示,安排接下来的任务。

最后,当所有人都离开书房之后,陆小阙站在书房窗台旁边,远眺天幕:“风雨将至,归国路遥啊!”

*

皇宫中,皇帝和大臣站在宫殿门口那灰色的高台上。身后是深红色的柱子矗立在大殿门口,庄重而威严。天上则是高高悬挂的、显示着文字的明亮天幕。

皇帝担心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天幕通篇,都在叙述南国公主陆氏,这位后来的南国皇帝陆小阙的英明事迹。甚至在天幕叙事中,梁国甚至有威名受损之事发生。皇帝担心,人心会动摇啊。

“宣政事堂官员集中议事。”

“安定人心为要!”皇帝迅速作出反应。

“是!”皇帝身边的宦官得令,连忙去安排。

“陛下,不得不防啊。”原先建言要皇帝将陆小阙纳入宫廷的官员变了脸色。

“陛下,如今南国公主绝不能放归!不如……”官员语气狠厉。

皇帝摇了摇头:“南国士兵凶猛,若士气高涨,军民一心,边境恐怕战火又起,我大梁难以应付……

南国王太子贤名远播,国祚有承嗣之人,现在陆氏死了,也没有影响,相反,如果把她放回去,若能让南国内乱……不行……不能放人!陆氏不是糊涂无能之人……”

“可是,陛下,将一头幼虎饲养在身侧,恐怕有一天会反噬啊!决不能疏忽大意!”

梁国皇帝沉思:“朕知道。”

*

梁**队迅速将使者官邸包围得水泄不通。官邸中,一些来不及离开的小国使臣,也一起被圈了起来。除了天幕出现,反应迅速传出的只言片语,如今使臣官邸已经无法向外传递信息。

官邸庭院中的桃树,从花香四溢,绿叶葱葱,到硕果累累,已经走了三个轮回。

陆小阙已经送走大部分的使臣,身边只剩下最年轻力壮的那个使臣,还有一些服侍和守卫安全的宫女、护卫。这还是那位使臣据理力争,说必须留下来,让公主有个一起商量的人,这才没有走。

就连其他小国滞留的人员,也纷纷撤离了。也就陆小阙一行人,还有一些留在使臣官邸。

在陆小阙上书请求皇帝将其他使臣放归的时候,身边伺候的人都很疑惑,特别是她的贴身宫女询问:“公主,您为什么要将几位大人送走啊?您一个人,不害怕吗?”

陆小阙笑着给宫女答疑:“我只是顺应了梁国皇帝想要孤立我的心思。何况,几位大人陪在我身边,也无济于事。不如回国,还能内外支应。”

留在她身边有什么用呢?人心易变,日久而生怨愤,还不如让他们离开更有价值。说到底,她还没展示出足够的价值,没到那种一言出而万人追随的地步。她不是话本中那种有着王者之气的主君,没有让人纳头就拜、忠心不二的本事。

更何况,将他们留在这里,如果自己逃离,那些老弱之臣,如何处置?总不能抛弃吧?那样将来更难收服人心。

这几年里,陆小阙放低姿态,十分谦卑,希望能够降低皇帝的戒心,还让离开的使臣,在外面联系南人,试图重金贿赂一些梁国近臣,也确实取得了一些成效,梁国的守卫渐渐松懈。

陆小阙甚至想过对梁国皇帝以色相诱,毕竟皇帝喜欢原主这一款的容貌,是天幕盖章确定了的,不过最后没出手。倒也不是陆小阙不乐意做,而是没到这个地步。

此时,陆小阙的处境,已经从被重重包围,到偶尔遇到梁国重大节日、宫廷宴会的时候,能出去走一走,见见人,甚至能收到南国递来的信件和节礼。

说到底,如今的陆小阙不过是个寄人篱下的南国公主,不但在梁国势弱,就是在南国,有几个人听她的话?

不是所有人都能看得深远,会对陆小阙警惕的。天幕不断更新,没有谁会一直盯着陆小阙,除了梁国皇帝。就连陈柯那个淑妃家的傻狍子,也为陆小阙训斥了怠慢她的侍卫。

*

使臣官邸的桃树结了果子,青里透红的桃子十分诱人。陆小阙带着一个贴身宫女,颇有兴致地在庭院里打果子。

这时,院外传来骚动。陆小阙示意身边的人出去看看。不一会儿,只见那宫女气喘吁吁地跑回来,说:“公主,是北边的楼国来了,要为皇帝送朝觐礼!”

当日陆小阙来安城,楼国也是其中一员。今日楼国权力更迭,使者再临安城,陆小阙依旧在安都。

陆小阙若有所思。

第二天,待楼国官员整顿好,陆小阙便依礼上门拜访。楼国的正使是他们的大王子,身材高大,满脸络腮胡子,不过这是个细致有礼的人物。

陆小阙起身要走的时候,他似乎是不经意间轻声说起:“听说你们和梁国的边境战事将起,还请公主保重。” 他的态度,似乎是想要把水搅浑。

陆小阙恍若未闻,笑着告辞。

回到院子,陆小阙就开始让人关注楼国大王子提到的事情。

果不其然,边境形势紧张,两国陈兵边境,战事一触即发。不过,为何没有消息传来,是被在南国那边还是安城这里卡了?南国的消息系统出问题了吗?还是……

果然,还是得回到南国才行,要不然说不得被人不明不白弄死了,那也是白死。

陆小阙着人盯着安城形势,趁着梁国都城热闹,又多关注边境、城中放松警惕之际,带着剩下的使节队伍成员跑了。他们从安城一路乘船入海,利用商船南下,终于回到了南国。陆小阙的脚踏上南国土地的时候,南国和梁国的又一场战事刚巧开始。

写剧透写得很有感觉。以后说不定开个朝堂剧透文。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2章 被天幕剧透的公主(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