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十岁,到了该读书启蒙的年纪了。我娘说其实我读书已经算晚了,一般人在六七岁的时候就该启蒙了,我都十岁还未启蒙。封建时代男尊女卑,男子读书还尚可,女子在这个时代完全没什么地位可言,更别说读书启蒙了。普通老百姓都坚信女子无才便是德。要是在现代,十岁都该读三年级了,英语都学了,古代还未开蒙。可是,这个朝代,能读书的大都是富家子弟,要不就是商贾之家,平民百姓家很少会送孩子去读书的,他们觉得百无一用是书生,还不如趁着年纪小学门手艺将来好过活。小山村的孩子读不起书的比比皆是,他们连生活都勉强支撑,哪还有余力来识文断字呢!
我娘与那些不提倡读书的大人们不同。她认为读书能识礼,能增长见识,能改变落后贫瘠的现状,知识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娘与我真是知己,我从小也是这么认为的,知识改变命运。一个二十一世纪的现代人有这思想不奇怪,但这古代妇人能有这觉悟着实不一般呐,完全走在了时代的顶端。她的想法让我感觉她不是一个简简单单的农村妇人。
元丰二年九月,我娘说服了村里的大人们,决定送我和村里的孩子们去读书。他们期望我们将来能靠知识改变命运,不要像他们一样一辈子只能这样过活。我娘真是厉害,想必是因为她是这些人里为数不多的读过书的人吧。就这样我和村里的孩子们进入了镇上东临书塾读书。书塾的先生是个年近五十的老夫子,名叫欧阳旭,早年中过举人,自号东临先生。夫子那里有很多学生,有富家子弟,也有官宦子弟,更有平民百姓家的孩子。夫子讲究有教无类,收的学费也不算高,普通人家也能上得起学。他学问很好,提倡因材施教有独特的见识,在教学方面他更看中德行,唯一的缺点可能就是太唠叨,也许是年纪大了吧。
第一天去书塾的时候,村里的孩子们都高兴坏了,因为这机会很难得。他们从小生活在贫瘠落后的小山村,生存都勉强过得去,读书就像天梯一样摸不着也不敢想。相比我而言,生活的时代不一样,自然眼界也不一样,物质生活决定上层建筑。
看到这里的百姓对知识何其的渴望,我心里就打定主意:好好学习,将来在古代做个独一无二的女先生,教书育人,传道解惑。不管将来境遇如何,我都要用我有限的能力去做更有用的事,改变这个时代对女性读书的认识,要让更多的平民百姓都能学得到知识,要让他们多一个选择的机会,拥有更多安身立命的本事。
东临书塾坐落在杨柳镇上的中心地带,那里是个挺大的院子。夫子把一生的心血都用在了学堂,正堂摆放着二十多张书桌,墙上挂了一张孔夫子像。每天早晨到学堂的第一件事就是给孔夫子行礼。院子中央种着几棵杨柳树,清风徐徐,杨柳枝叶轻轻摇摆晃动,仿佛是仙女挥舞着浮尘在清扫世间的尘埃。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可怜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学堂的生活真是多姿多彩,欧阳夫子每次都被学生气的吹胡子瞪眼,可他从来也没真的生气过。刚开始的时候,夫子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一些略为基础的书本。跟我同村的几个学生一开始连书本都拿倒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跟其他人一样朗朗上口,也都能跟得上所有人的进度。基础知识学过之后,夫子开始教授我们四书五经等国学常识。夫子说人活一世,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最重要的便是修身。我们也遵循着夫子的教导,一刻不敢懈怠。每天早课的时候夫子都会抽查考校近段时间所学的知识,四书是哪四书,五经又是哪五经。抽查三次不合格的同窗,夫子都会罚他们背书或者抄书。跟我同村的吴小虎经常被罚抄书,因为他总是答非所问。当吴小虎的父母都觉得他不是读书的料时,当夫子看他在国学知识这方面确实不太擅长时,偶然间发现他总爱看一些军事题材的书籍,比如《孙子兵法》《三十六计》。他在地形地貌疆域版图这方面似乎有过人之处,每次考核地理知识他都是名列前茅。于是,夫子就在他擅长的这方面着重栽培。
元丰三年是我们入学的第二年。我娘和村里的长辈们带我们去镇上的夫子庙上香,祈求孔夫子的庇佑,接着又去了菩提寺。来到菩提寺的时候,正巧庙里的师傅在举行给菩萨擦拭金身的法事。于是我们一行人很虔诚地上了香拜了拜,祈求诸事安康。做完法事后,庙里的住持师傅留我们吃斋饭,说相逢即是有缘,菩萨会眷顾有缘善心的人的。看着这庙里的庄严法相,我的敬仰之情油然而生,从大雄宝殿一路走到伏魔殿,这里的菩萨法相真是栩栩如生。虽然现代我也见过一些,但现代的都是加工且浓墨重彩的,看着总有些华丽过头。这里的菩萨都是早期的艺术作品,让人看了朴实踏实,无论是观音、文殊、普贤还是如来金身都让人叹为观止。一来到这儿,再繁重的心都会落地变得轻松。
走着走着,我被一阵棍棒声吸引着来到了菩提庙的后院,原来那里是和尚师傅们练功的地方。那里有一个大和尚在教一些年轻的小和尚们练功。他们打拳的样子好帅啊!每一个步骤都练的特别整齐,还要扎马步。扎马步的那块地方都陷下去一个脚印了,那是多少年的功底啊。看着一时入迷,我竟拍起手来大叫:“好。”那个大和尚听到我的声音便立刻过来叫住了我:“小施主,这里是寺庙后院练功重地,不招待外客的。”我一时愣住了,看着小师傅们功夫如此之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说:“师傅,请您教我功夫吧。”和尚懵了:“小施主,这里是出家的地方,我们不收女弟子的。”“我想来学功夫,请您收我为徒吧,我可以做俗家弟子的。或者我可以扮男装来学功夫的。师父,”我一边磕头一边说。这时我娘找过来了,看到我跪在地上,就问:“萧潇,这是干嘛呀?”“娘,你快帮我求求情,我想要拜这大师傅为师,我想学功夫。”我娘听到我这样说,一脸疑惑:“你又动什么鬼心思啊,别影响师傅修禅。”“娘,我真的想学功夫,我学了武功好保护娘啊!”我娘听到我这么说,顿时泪眼婆娑。大师傅似乎看懂了什么,就问我:“你能坚持吗?”我坚定一声:“能!”
就这样我跪在地上,接过我娘端过来的茶向师父行了拜师礼。师父接过茶喝了一口说:“喝了你的茶,从今以后你我便是师徒了。要遵守为师的规矩:第一,学功夫是为了强身健体。第二,不可随意仗着会武功就欺负弱小。第三,武功是用来惩恶扬善的,不是打架斗殴的。”“谨遵师父教训,徒儿一定谨记。”
我的武师父法号无觉,是个出家人。出家人四大皆空慈悲为怀,任何时候他都特别地好说话,一副弥勒佛的笑容,唯独在教授我们武艺的时候格外的严格。第一天去学武,无觉师父就让我头顶茶壶扎马步一个时辰。天啊,古代一个时辰貌似是现代的两个小时啊。一个小时就是六十分钟,俩小时就是一百二十分钟,七千二百秒。真是魔鬼师父啊!转念一想,现代人很少经历过这些,对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可能是家常便饭,甚至师父还开恩了。
庙里的师兄们都说他是菩提寺里功夫最好的和尚,刀枪剑戟、斧钺勾叉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据说他以前是个战场下来的将军,更是个武痴。因为受了伤被住持师傅给救了,后来经过住持的点化放下了心里的执念,留在了菩提寺里担任武术师父。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一边去学堂读书,一边去菩提寺学武。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书塾的功课快结束了,武功学的也还可以。无觉师父说我还是挺有慧根的。好多年之后,我才知道他收我为徒是因为我的眼睛让他感觉似曾相识,觉得与我有缘。
学堂毕业礼那天,欧阳夫子请了所有毕业学子的家人去观看结业礼。每个人还没走出书塾,依依不舍的气息就已经弥漫了这个东临书塾。结业的最后一节课上,夫子抚摸着他那一小撮胡须,语重心长地问我们:“孩子们,你们长大了,为师也老了。今日你们便要结业,离开书塾了。接下来你们就各自谈谈十年寒窗都学到了什么,将来想做什么呢?”
吴小虎第一个站起来就说:“我想去当兵,将来做一个将军,为百姓镇守边疆,抵御敌寇。”果然,吴小虎是吴大爷的儿子,猎户出身,天生自带英豪之气。
夫子听到吴小虎的话,不由得拍手称赞:“说得好,好男儿,理当报国。为师就等着看你护国安民,成为大将军的那一天。”
“萧潇同学呢?”我起身向夫子行了作揖礼:“学生想与先生一样,教书育人,著书立说,传道授业,当这大宋朝的女先生。”此时欧阳夫子露出惊呀的表情,摇头思索一番:“你这想法看起来有点不切实际,但也不无可能。前唐都有女皇帝,我朝怎么就不能有女先生呢。更何况,你是今日毕业者中最出色的学生。”
“多谢夫子,定不让您失望。”
一个一个说了一下午。有的同窗说今后接自己父亲是班当个小官,有的说回去继承家业做个富商,还有的说要去游历天下,更多的同窗想要去考科举,为国效力,为民请命尽自己的一份心力。
夫子听到这些学生的宏图壮志,脸上一直洋溢着笑容。这也许就是一个老师最大的欣慰了吧。自己或许没那么有出息,但这些学生将来前途不可限量。家长们也纷纷向欧阳先生道谢,说把孩子们教育的这么好,真是费心了。一番热闹过后,结业礼便结束了,刚还人声鼎沸,不一会儿就鸦雀无声了。学生们都各自回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