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 > 第120章 伦敦8

女配在年代文里跳芭蕾 第120章 伦敦8

作者:草莓甜饼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03-25 01:59:57 来源:转码展示1

随行翻译是部队里的翻译, 这一路下来,也对沈同志十分敬佩,虽然不知道那个突然冒出来的先生是怎么回事, 在当时的语义里,这个先生明显就是指丈夫,但他明白这些事的严重性, 决定先保持沉默。

沈娇宁送完温莎回来,果然有领导问她怎么会英文。她略略放下心, 还能问她英文的事, 就表明翻译没说什么。

她随意找了个借口:“小时候在京市,看到部队的翻译们很厉害,就学了。”

元主任几个知道她的身份,小时候就见到翻译没什么稀奇的, 明白她不希望首长女儿的身份被太多人知道, 帮她说话:“她确实是小时候跟翻译学的, 可惜后来专攻舞蹈了。”

其他人只是好奇一问,对她居然还有这种技能感到惊奇,既然主任都出来说话了, 也就没有人再深究。

沈娇宁松了口气,幸好翻译没有多说,这里的领导们或多或少都会些外语, 不过他们当年学的都是俄语,她就是仗着这一点才能勉强蒙混过关。

她看了一眼翻译, 很想找个机会跟他私下交谈。现在没说不代表会永远帮她保守秘密,可惜领导们一直拉着她说事,从剧院聊到酒店,她找不到机会脱身。

他们这次在国外的时间, 比预期多了将近十天,明天要立即回国,汪部长让她回国后先去一趟京市,领导们便趁今晚交代她各项要跟部长说的事情。

她楼上住的是舞美队,正在归整服装道具,间或发出噼里啪啦的声响,让她心烦意乱。

几个领导终于看出她有些走神,想起她今天又是排练又是演出,忙了一天:“累了吧?就是刚刚说的那些,你先休息,我们回去了。”

等她的房间终于安静下来,已经接近晚上十二点,她不可能半夜三更跑上去找翻译,太明显了,一看就心虚,只好按捺住,等明天再找机会。

明天下飞机后,只有她留在京市,其他人转火车回省会,要是下飞机前找不到时间跟翻译私下沟通……她觉得自己很悬。

沈娇宁翻来覆去地折腾了一会儿,很久没有如此不平静过了,怎么也睡不着,干脆开灯起床,在房间里练功。

这是个高档酒店,条件比绵顺那个小旅馆不知道好多少,地上铺着软软的羊毛地毯,空间开阔宽敞,除了不太好前空翻后空翻,练点芭蕾动作毫无障碍。

她安静地练着功,突然有人过来敲门。

谁在这个时间来找她?

沈娇宁收起动作,跑过去,凑在猫眼上一看,就是那个害她今晚演出完都没有好心情的男人。

顾之晏道:“开门,我知道你还没睡。”

“不开,你赶紧走。”还在气头上呢。

“真不开?”

“不开。”

他听到这回答,居然没再说什么,就这么走了。

沈娇宁说不上来什么感觉,好似更憋闷了,甩着胳膊走到房间的空地上,继续刚才没做完的动作。

她的房间带了一个小阳台,用玻璃推门隔开了,还有遮光窗帘。她是拉上窗帘,正面对着阳台练功,结果就眼睁睁地看着玻璃门被人推开,刚刚被她拒绝的那人拉开窗帘,就这么站到了她面前。

顾之晏翻.墙过来,就看到她头发扎成一个丸子,穿着一条白色吊带小裙子,很轻很透,又短,比演出时穿得那条绿裙子露得更多,而她还在练习舞蹈动作……

他立刻转过身,哑声道:“你先穿件衣服。”

沈娇宁还用他说,她恨不得直接用军大衣把自己裹起来,匆匆拿过旁边那件浅紫色的外套穿上:“你怎么进来的?”总不能是爬上来的吧,她住的是十一楼,特种兵也不可能徒手爬上十一楼吧。

顾之晏看她穿好了,虽然外套下的裙子仍然影影绰绰,勉强遮住一点大腿,但总比刚才好了不少:“隔壁阳台过来的。”

她隔壁住的是元静竹。

沈娇宁捂着外套,探身看了一眼阳台,元静竹正站在阳台上朝她挥手呢:“宁宁,你们好好聊,我睡了啊!”说完转身回了房间。

这里的阳台并不是挨着的,两个阳台之间有大约半米的空隙,要是一个不小心,能从十一楼直接摔到一楼。

沈娇宁被他们俩气得血压都上来了:“你跟她说什么了,她就任你爬阳台?多危险啊?”

“就说你不开门啊,才半米,不会失手的。”顾之晏把她从阳台上拖回房间,一把拉上窗帘。

她那小裙子风一吹就能吹起来似的,他怕对面酒店的房客能看到这边。

沈娇宁气呼呼地坐在床上:“什么事非要今天过来?”

“也不是非要今天说,只是看到你的灯还亮着,就想趁早告诉你。之前温莎主编的话我都听见了,翻译那边已经处理妥当,他不会说出去的,你别担心。”

她刚刚确实担心着这个,听到不用再顾虑翻译那边会说出去,心情好了一些。

顾之晏道:“就是想说这个,还有把这个给你。”是一盒小小的巧克力,“据说来这里,不能不去这家店吃巧克力,本来想等你们演出结束带你去吃,没想到那么快就要回去,只能给你买了一盒,尝尝味道。”

“那你也不能翻阳台啊。”她没那么生气了,听上去倒像在撒娇。

“《罗密欧与朱丽叶》的作者就是英国人,里面有一幕是罗密欧站在朱丽叶的阳台下,双目相望。我觉得那是因为罗密欧身手不够好,不然就能直接翻上去了。”

居然还能有这种理解?

沈娇宁轻轻吸了口气:“人家那叫浪漫,你懂吗?朱丽叶在阳台上自言自语,人家穿得多漂亮呀,哪像我,穿个睡衣?他们就是有距离,所以才产生了美,明白吗,顾团长?”

“你穿睡衣也很漂亮。”顾之晏知道她最近穿的衣服都是在这儿买的,国内买不到,这条睡裙想来也是,“别的衣服穿就穿了,你这裙子不是不好看,就是太露,我怕你这么穿会有危险,换条裙子吧。”

“只在晚上穿,哪有什么危险。”

“就是晚上才危险,那阳台这么好爬,万一其他人进来呢?”

沈娇宁站起来:“你是自己走出去,还是等我赶你出去?你说说,除了你还有谁会这么做?”

顾之晏选择自己出去。

等他走了,沈娇宁觉得自己应该生气,毕竟有人从阳台翻到她房间里来,可是拿着手里的巧克力,又实在气不起来。

最后还是把她心爱的白色小睡裙换下了。

她在伦敦买的这些衣服,明天开始都只能压箱底。这几天团里在这方面对他们比较放松,可是一回去,又要重新以艰苦朴素为荣。

不知道是换上了习惯的睡衣,还是因为翻译那边已经解决,她没有再失眠,慢慢睡着了。

……

第二天,文工团跟剧院、舞团告别,踏上了回国的飞机。

首次芭蕾交流至此全部结束,而关于他们加演的那场《白毛女》,在他们走后引发了很多媒体报道。

因为他们已经回国,沈娇宁后来才看到这些评论。

有记者写道:“来自中国的团队说,他们有很多部和《森灵》一样优秀的舞剧,笔者原本存疑,芭蕾传入东方为时尚短,又如此封闭,有一部《森灵》已是奇迹,谈何众多?直到笔者亲自去看了《白毛女》,才知他们所言不虚……”

又有人写:“这一次芭蕾交流,让我们看到了亚洲舞者的实力,这更加证明了舞蹈永远属于全世界,包括芭蕾。那只从欧洲飞出的小天鹅,如今也飞到了亚洲。”

此外,还有一些政治性的评论,大部分都是对他们有利的,主任们也都收集了。不过沈娇宁并太关心这些,没有多看。

而起重要作用的,恰恰是她不关心的这部分评论。这次芭蕾交流,也被人称为“首次芭蕾外交”。

这是舞蹈界在经历漫长的封闭之后,走出国门的第一步。

……

飞机在京市机场落地,沈娇宁独自留在京市,去找汪部长,其他人回了文工团。

沈娇宁穿过京市的大街小巷,仍旧去了那家烤鸭店。

汪英毅觉得每次见到她,都有不同的感觉,这回他说:“看上去是真长大了,出了一趟国,整个人气质都变了。”亭亭玉立已经不足以形容她的亮眼,汪英毅觉得,她更像外国电影里那些女明星,自信到发光。

她要来见汪部长,特意穿了国内遍地可见的衣服,但周身气质不是换个衣服就能掩盖住的。

“谢谢部长,我今天是带着团里领导嘱咐过来的,好多事情要我向您汇报,我真怕漏了一件两件的。”

汪英毅笑道:“那就让你先汇报。”并让服务员晚点上烤鸭。

沈娇宁把领导们交代的事情一件件说了,最后拿出几分报纸:“领导说,国际性的报纸您那都有,不必特意再带,但这些小报估计传不到国内,让我给您一份。”

汪英毅把她刚刚汇报的事情记下来:“都说完了?没有遗漏了?”

“没有了。”

他这才收起本子和笔,连带报纸都装进公文包里,示意服务员可以上烤鸭了。

汪英毅道:“这次国外的反响,确实有些出乎我的意料,《白毛女》反应不会差,我是有心理准备的,你那个舞剧,我反思了很久,最后觉得,可能是我去年太狭隘了。”

“我那部舞剧,其实真的只想呼吁保护森林。我不是这个专业的,但是我知道,植被流逝会造成很多问题,空气污染加剧、泥石流,好像还有可能会导致洪水更严重?”沈娇宁真诚道,“跟您说这些好像有点班门弄斧,但是我觉得,即使其他地方没办法,几个主要流域的植被至少要保护好。”

“好,我记下了,回头就跟林业部的人说,接下来好好保护植被。”

沈娇宁闻言笑起来,眼睛弯弯的,汪英毅就觉得她还是那个小同志。

烤鸭上来了,这家店的口味一直没变,他们吃得差不多,才又继续往下聊。

“小同志,有件事,我想听听你的看法。”

“什么事?”

“你觉得,还有没有必要举办学习班?”

汪英毅道:“其实我也觉得没什么必要了,现在各地都有自编剧目,质量还算不错,今年的情况比去年还要好,虽然大部分是延续着样板戏的路子编排,但也出现了《蜜蜂与熊》这样的儿童芭蕾舞剧。可是彻底废除学习班,又似乎不大好,优秀舞剧总不能只在一个团、一个地方演出吧?”

沈娇宁道:“部长,我觉得,优秀舞剧当然要学习,但不是学习班那种学习。”

“其实我近来在想一个问题,咱们的《红色娘子军》和《白毛女》,其实从编排演出到现在,不过十余年,不能说它不经典吧,为什么就有人看腻了?可是在西方国家,《天鹅湖》从十九世纪开始首演,那边的舞团到现在都还一直在演出,一直有观众,人家怎么就看不腻呢?”

汪英毅听完她的说,皱起眉头思索。他的白发似乎比去年又更多了一些。

“难道是因为,《天鹅湖》更经典?”

“经典不经典,需要时间验证。我只是想说明,很多时候舞剧好不好,是由观众决定的。”沈娇宁道,“之前我说反对样板戏就是因为这个,自己选择去看,和只能看这部,感觉完全不一样。用比赛的形式让更多舞剧出现,是一个办法,其实更好的办法是,真正让观众自己去选。”

汪英毅似要反驳,沈娇宁道:“我知道目前要实现这个有难度,所以当时就只说了办比赛,我只是就您刚才的问题引发了一下。开不开学习班也是同理,有舞团觉得这个舞剧好,就会自发地想要学习。国外没有学习班,经典舞剧还不是各个团都会?”

他听得很认真,时不时点头,没有一点领导架子,听到觉得关键的地方,又重新拿出笔记本,记上两笔:“年纪大了,记性不好了。”

沈娇宁继续说:“还有一点,比如《红》《白》,我们到国外去演,人家也觉得好,但是他们不会学,这些舞剧就只有我们国家的演员跳。可是《天鹅湖》不一样,各国都跳,我们以前不也学过吗?”

“这是因为那些革命故事只发生在我们国家。”汪英毅说,“王子公主的童话却是全人类共通的。”

“对,就是这个意思,我并不是说革命题材就不好,但是要繁荣发展,肯定会有更多题材,就像您刚刚说的《蜜蜂与熊》。如果真的要走出国门,成为世界性的经典作品,终究要跳出原来的路子。”

汪英毅道:“所以你最开始说要去国外演出《森灵》,就是因为觉得,它更可能被外国人接受学习?”

“可以这么说吧。我只是舞蹈演员,不是政治家,没有您那些政治方面的考量,想的自然都是舞蹈。”

汪英毅没说信,也没说不信。

他只觉得这个小同志挺狡猾,要真是一点都不懂政治,怎么会说《女儿》不好出国演,又怎么会在加场的时候改成《白毛女》?而又有谁能想到,别人还把目光放在繁花杯的时候,她已经想让自己的作品成为世界级的经典。

这不仅是有实力,有信心,而且目光放得足够长远。

也是,连举办比赛本身都是她自己提出来的,怎么可能囿于这个比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