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建房子的事情,上了轨道之后,一切便越来越好。
而管着厨房的王氏这边,也越来越自信,越来越得心应手。
只不过,食材终究用得快,恰逢赶集日,王氏带着李小寒挎着篮子,来到集市。
平山村逢五集市,因为地理位置不错,是附近数一数二的大村镇,大集比起其他村落也分外的热闹。
家里的针头线脑,各种腌菜,木桌竹凳,大集上都有人卖。当然,都是一些农家人的东西,精细齐全肯定是没有城里精细齐全的了,不过胜在方便、便宜。
李小寒和王氏挽着菜篮子,细细将这个集市搜集一遍,想要找到自己想要,既便宜又适合的食材。
“哎,大叔,这骨头多少钱一斤?”远远看着一扇芭蕉叶上盛着半扇猪肉,李小寒连忙小跑上前问价道。
只不过目光略过那厚白诱人的板油,粉白相间的五花,李小寒却瞧上了光秃秃只剩骨头不见肉的筒骨。
“哎,这个骨头三文一斤,你要拿两根骨头,我算你五文两斤。”骨头没有肉,又重,十分不受欢迎,屠户便便宜卖了。
李小寒便轻快的说,“来两根骨头。”
屠户利落拿稻草串起两根骨头,“一共十三文。”
李小寒皱起眉头看着屠户递过来的猪骨头,“帮我把骨头砍断。”
筒骨砍不断,骨髓怎么出来。它的精华就在骨髓里呀!
前世李小寒去过粤省旅游,那边的人尤其喜欢筒骨汤。连李小寒自己,再怎么说脂肪多嘌呤高都挡不住对筒骨汤的喜爱。
那一层油汪汪软乎乎的骨髓,吸溜一下被吸出来,在舌尖轻轻一抿,轻易滑过喉咙,让人回味无穷。
又香又软又滑,秋冬之际,尤其适合囤一点脂肪。
“砍断?”屠户犹豫的问。
“对,砍断才能吸出骨髓啊。”
李小寒的神色太过坦然,卖肉大汉差点以为自己错了。
虽然有点嫌弃李小寒事多,但是,屠户犹犹豫豫,还是举刀把筒骨砍断。
呜呜呜,他心爱的杀猪刀,卷刃了。今天回去得好好磨一磨。
买完猪骨,又见前边一个鱼摊子。
李小寒拖着直奔过去,却略过了那又肥又大的福寿鱼鳝鱼鳊鱼,指着一堆小杂鱼问,“卖鱼伯伯,这鱼多少钱?”
卖鱼的老汉奇怪的看一眼李小寒,不是应该买大鱼吗,“这一堆杂鱼,你如果全要了,五文钱就成。”
五文钱,不过是五个鸡子的价钱,但李小寒看着那堆杂鱼,约莫五斤,好好处理了了内脏,还能剩个三斤左右。五个鸡子只能吃一顿,这一顿小杂鱼,起码能吃三天。
而且,鱼再怎么小,都算肉,体面。
李小寒心里已经有了主意,扯扯扯着王氏的手说,“娘,买了吧。”
王氏见李小寒想要,自然是不会反对,掏钱买了。
买了鱼,又看见有一个大娘卖咸酸菜,这是农家自家腌制的酸菜,费的是那一点盐钱,因此极便宜。他们新分家出来,新鲜菜都不够吃,哪里能腌制酸菜,因此又买了两把。
还有新鲜采摘的胡瓜,李小寒看着价格合适,也买了两根。
肉、鱼都有了,糖、盐、酱、醋家里还不缺,王氏和李小寒满载回家去。
回到家,王氏先把骨头洗了一洗,按照李小寒说的吃法,多多放姜,水开后撇去浮沫。
就是撇浮沫的时候王氏心痛极了,再三确认了好几遍,李小寒自然知道王氏在想什么,不过是舍不得。
但为了节省她已经略过了飞水这个步骤,浮沫是万万不能留的,不然下不了口。
骨头放瓦罐里煮着,王氏带着李小寒处理那一堆的小杂鱼。小杂鱼两个手指大小,要把内脏都清出来,费功夫,最后可能还没有几两肉,因此很便宜。
“娘,咱们要不把小鱼炸了,炸了的肉坏得慢。”李小寒慢慢解释说。
油炸啊,那得多费油。
但王氏想想这小鱼本来就既便宜,再看看李小寒发亮的眼睛,点头道,“行,咱们炸着吃。”
于是这一天的中午,建房子的李贤东等人是在油炸的香气中度过的。本来干活就费了一把子力气,这香气更让人觉得饥肠辘辘,恨不得能吃下一头牛。
好不容易等到中午,众人根本不用招呼,统统围了过来。
主菜是炸到骨头都酥脆的小鱼,根本不用吐刺,整一条鱼嚼巴嚼巴,咸、香、脆、酥,人人吃得停不下来。
众人吃得眼神一亮,要往常,除了那穷的揭不开锅的,谁人正眼看过这小杂鱼:除了骨头和刺,没有几分肉,还得费老鼻子功夫来开肚刮鱼鳞,有那功夫,做点什么不好。
如今看来,不是小杂鱼不好吃,是自己家做得不好。人家这做的,就一句好吃。
炸完鱼的锅,油盛回油罐重新再用,锅底刚好可以用来炒胡瓜。先放两瓣野蒜头,炒出香气,再放胡瓜片,大火爆炒,炒出来的胡瓜,又嫩又甜,吃着便觉得清爽。
吃到最后,连青菜的汤汁,都用来沾炊饼吃了。
这一顿午饭,美味,实在,连平日稳重的砖瓦匠人老师傅,都竖起了大拇指。
这个东家,厚道。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3章 第 13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