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攒婧的声音继续响起:
“杨应龙在播州酷爱杀伐树威,并与关外苗族勾结,大肆劫掠。播州百姓敢怒不敢言,直至其杀妻屠族后,张氏叔叔张时照与所部何恩、宋世臣等上书告其谋反[1]。
万历十八年,朝廷命贵州巡抚都御史叶梦熊、川东道副使朱运昌、巡按御史陈放等人调查。
罗列杨应龙悉数凶恶诸事十二大罪不止。
叶梦熊请兵剿之,并参朱运昌容情故纵。
四川巡抚李尚思、巡按李化龙均以征兵御虏之由,革其职,戴罪立功[2]。”
“人证物证俱全之下,一个会勘竟也能拉扯两年之久。”
秦良玉嗤笑,难怪杨应龙能如此猖狂,怕不是川、黔不少官员都被他收买过。
万历二十年,杨应龙到重庆受审,按罪当斩,恰逢倭寇入侵朝鲜,朝廷征兵支援,杨应龙愿亲自带兵五千支援朝鲜,并交赎金二万两黄金,戴罪立功,朝廷应允释放[3][4]。
杨应龙要支援是假,钻了律法的空子,想逃罪才是真。
只是不知这是谁给他出的主意。
兵马尚未出发,朝鲜与倭寇已议和,杨应龙也没了可戴罪立功之事。
次年,巡抚王继光到重庆,要求再提审杨应龙,杨应龙抗拒不听出勘。
王继光与总兵刘承嗣、参将郭成等人商议,兵分三路进娄山关,在白石口驻兵,围剿杨应龙。杨应龙又佯装投降,却转而联合苗兵偷袭,王继光等人不备,险些全军覆没,无功而返[5]。
“此事到万历二十一年七月,兵部回复,杨应龙罪责,由四川巡抚、巡按会勘,安抚为主,酌情上奏,不必再多派官员去重庆[1]。”秦攒婧道。
“这便是变相地又放了杨应龙,也难怪他越来越猖狂。怕不是他早以将黔、蜀、楚等地当做他自己的地盘了。”
看到此处,秦良玉对杨应龙会反也不意外了。
不论犯了多大的罪,最终总会无罪,对大明律法愈发轻视,加之蜀兵又弱,便更是无法无天。
“杨应龙府邸僭饰龙凤,甚至用秀女阉人,早有不臣之心[6]。”秦攒婧道。
秦良玉越往后翻,面上越严肃。
这只是大事汇总,其中详细记载,涉及人数又不知凡几。
“蜀、黔巡抚、巡按等多次派兵征剿,皆无功而返,且杨应龙与永宁、酉阳、石硅皆有姻亲,朝廷也不敢妄动[7]。”秦攒婧道。
秦良玉翻看的速度越来越快,后面大部分的事,多是杨应龙与朝廷各种周旋,获罪凡被兵围剿,便投降,或献木或交赎金,甚至主动献出下属之命,便是被革职也甘愿受罚。
朝廷对他本就安抚为主,重罪轻罚。
几年之后,杨应龙便更加肆无忌惮。
劫掠占领江津、南川、合江、贵州诸屯堡及湖广四十八屯等各地,屠戮无数[8]。
援朝抗倭期间,杨应龙益统苗兵大掠贵州洪头、高坪、新村诸屯,又侵掠湖广四十八屯,阻塞驿站,并于大索城中虐杀数人,掘坟焚尸[9]。
诸多罪状,不胜枚举,罄竹难书。
虽未声扬造反,所做之事,令人发指。
朝廷对播州之事不过剿、防、抚三策,但川渝的军饷本就吃紧,更别说多余的军饷来养兵[10],对杨应龙肆虐之事,也是有心无力,上报朝廷,更是一拖再拖。
秦良玉合上书,一拳重重地打在桌上。
“杨贼作恶多端,视人命如草芥,即便诛九族也不足以偿还他所杀的人命。”
秦攒婧覆上秦良玉的手,安抚道:
“自从大败倭寇的消息传回来,朝廷已经开始重视播州之事,前段时期杨国栋和李廷栋等人率领三千兵马围剿杨应龙,现在应该在飞练堡[11]。”
秦良玉心里久久无法平静。
秦攒婧倒了杯茶递给她,又说:
“左右不过这几个月的事,到时候你和大公子一同上战场,与杨应龙正面交战,替那些死去的无辜百姓讨回公道。”
“对!不仅是杨应龙,杨家所有人都要为此付出代价。”秦良玉愤愤道。
届时她可不会心慈手软。
“这些书我先搬回书房,这段时间你也好好休息。”秦良玉起身道。
桌上的一摞书册,没个几个月整理不出来。
这份情,她先收下了。
“好。”秦攒婧笑着点头,又道:
“你我之间不必这么客气,以后还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地方尽管说。”
“那我就不客气了。”秦良玉也扬起了笑。
门外梅花和卢叶进来,三人把桌上的几摞书全拿走了。
秦攒婧看着秦良玉的身影,叹了口气。
希望她看完这些,别再气着自己。
刚刚秦良玉看的那本书,她已经删减了很多虐杀百姓的细节。
她们带走的那些书上,每屯每处,死了多少人,为何而死,死状如何,记得清清楚楚。
说是人间炼狱也不为过。
她当初整理时本着纪实的原则,全部记了下来。
她早该料到秦良玉看到后的反应。
不过现在后悔也都晚了。
退一步说,这些事人尽皆知,即便她不记下来,但凡拉个百姓来,也都能说得绘声绘色。
秦良玉回到书房后,按照书上写的时间,从头开始看。
第一本还没看完,便废了一张书桌。
她原以为杨应龙刚登上土司之位时,要安分许多。
没想到还未承袭便专横跋扈,手段残暴,对族亲更是非打即杀,他父亲杨烈之死,或许也与他有关。
之后的事更不用多说。
秦良玉看完所有的资料后,去万寿山待了近一个月。
每日亲自训练白杆军,除了常规训练,还多了一项近身肉搏。
百人为一组,与她同时比试。
一个月下来,所有人的抗打躲避能力都提升了一大截。
秦邦翰购买的火枪运到了万寿山,秦良玉召集所有白杆军,一同训练火枪作战。
七月,马千乘承袭石硅土司的敕书与调兵诏书一同送到。
马千乘当初上书不仅有请袭之事,还有愿出兵围剿杨应龙。
否则敕封诏书也不会这么快到。
秦良玉回到石硅后,为应对杨应龙做准备,此时早已万事俱备。
马千乘行完土司继承大礼,便点兵出征。
秦良玉提议二人先兵分两路,马千乘带三千白杆军先行,她则另带五百白杆火枪军带粮后行[12]。
她一直让人注意覃氏和马千驷的动向,继承大典结束后,两人便从土司府后门悄悄离开了。
覃氏此时已不是石硅土司,马千驷再无承袭的可能。
除非他们剑走偏锋。
唯有投靠杨应龙这一条路。
抗倭结束后,朝廷任命李化龙总督川、黔、湖广三省军事[13]。
李化龙带兵至四川,又从延宁四镇、浙、闽、滇、粤、河南、山东、天津各地征兵,并从各地土司调兵三千,划入三省军中,统一调配。
其中川军分四路,从綦江、南川、合川、永宁出发。
黔军分三路,从乌江、沙溪、兴隆出发。
湖广偏桥,分两翼,从白泥、龙泉出发。
三省兵马从八路并进,每路约兵马三万,到娄山关汇合[14]。
但凡对大明军政了解些,便知杨应龙死期将至。
蜀兵虽弱,但若举全国之兵,一个小小的土司焉有抗敌之资?
杨应龙往日旧友,未免招祸上身,早已与之断了往来。
杨应龙长女本已许配洪边宣慰使宋承恩,但因杨应龙谋反,宋承恩便拒婚[15]。
这一举动,杨应龙不仅失去了一大助力,更让不少原本想支持他的人,变得摇摆不定。
此时马千驷若入播履践旧约,对他而言可不单单是一门婚事。
毕竟,马千驷是石硅土司的次子。
若马千乘不幸身亡,他可就是下一任石硅土司。
届时石硅便也被他收入囊中。
秦良玉绝不会让此事有丝毫出现的可能。
这些事看着虽小,但有时候影响大事走向的,往往是这种细枝末节的小事。
秦良玉让卢叶带人紧跟着二人,伺机而动,若他们做出不利石硅之事,可让其‘自我了结’。
马千乘带兵到重庆城西扎营,第一次见到数千朝廷正规军,各个身着统一盔甲,手握长枪,训练有素,杀气直接扑面而来。
这些绝不是以往孱弱的蜀军。
以往白杆军训练,马千乘没去观看过,若依旧如以前的土兵一样,他们这三千土兵难挡一面。
马千乘又上请再调兵两千前来[16]。
秦良玉若是知道他的想法,怕不是能快马加鞭赶来,和他打上一架。
还未开战,便怂了。
哪是他们蜀地男儿该有的志气!
秦良玉和马千乘汇合时,已是来年元旦。
“阿姐,你怎么也来了?”秦良玉在马上远远地便看到了秦良斯,行至营前,忙下马上前问道。
离开石硅前,她把练兵之事交给了秦良斯。
这次出征她带了大半白杆军,剩下的白杆军留在万寿山,再训练新兵。
可她瞧着他们身后,怎么会有这么多陌生的面孔?
之前的几千白杆军,她都有印象。
但这些人瞧着的确是他们石硅的。
注释:
[1] 《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四,页九九四
[2] 《明实录·神宗万历实录》卷一三〇,页六
[3] 《明史》卷三百十二,页八〇四六
[4] 《蛮司合志》卷七,页一--二
[5] 《蜀龟鉴》卷首,页三
[6] 《蛮司合志》卷七,页一
[7] 《明史》卷三百十二,页八〇四六--八〇四七
[8] 《蜀龟鉴》卷首,页四
[9] 《万历武功录·播酋杨应龙列传下》页二二
[10] 《明实录·神宗万历实录》卷三二九,页一
[11] 《明通鉴》卷七十二,页二七九四
[12] 《明史》卷二百七十,页六九四四
[13]《明鉴纲目》卷十二,页四八五--四八六
[14]《明史纪事本末》卷六十四,页九九九--一〇〇一
[15]《蛮司合志》卷七,页九
[16]《平播全书》卷一五 页842--843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阅完诸事良玉怒 全国举兵剿应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