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女官难撩 > 第16章 心事

女官难撩 第16章 心事

作者:临江有月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14 19:30:17 来源:文学城

待细细看过了杜庭誉的书信,元蘅才明白了他的意思。

信中之言也算含蓄,没有直言她扮男装进文徽院之事,而是委婉曲折地说了自己对元蘅那份文章的赞许,欲与之详谈。

“什么文章?”安远侯问了。

从他波澜不惊的面容上,也看不出他对此事的态度。

既已经不能再回文徽院,那再瞒着安远侯也没什么意思,她将那封信递放回原处,将自扮成宋景伴读之事告知了。

“那日是表哥误将我的文章呈上去了,本就是个误会,我也向杜司业认过错了……”

已入葭月,劝知堂中又没有烧炭,安远侯身上只着了单衣,看着并不暖和。他若有所思地将干涸的砚台磕了磕,半晌,才叹出一口气,将那封书信重新递回元蘅的手中。

“你知晓杜庭誉多少?”

安远侯冷不丁地问她。

元蘅不明此言何意,只答:“是淳和二十六年,一甲第二名,后授翰林编修,接着进了内阁,兼任礼部尚书。再然后……就辞官入文徽院了……”

再详尽的元蘅也记不清楚,只知晓他在仕途顺利,前途一派光明的时候忽然辞官,只在文徽院中传道授业,再不搅扰朝堂的浑水。

说他不够圆润,可他偏又是最懂得韬光养晦的。

“你没记清楚。他任礼部尚书之时,又兼管二皇子教导事宜。”安远侯打断她的话,“那时帝后和睦,二皇子闻澈就是无可置疑的皇储,杜庭誉便相当于太子之师。”

能坐到那个位置又备受皇恩,就算是担任太子之师也是没什么惭愧的。元蘅并不明白安远侯今日提起这些是什么意思。

安远侯继续道:“你知晓文徽院代表着什么,也当知晓杜庭誉放弃高官厚禄也要留在文徽院的用意。”

世家门阀把持朝政,兵权旁落纷争。

文徽院建立伊始,便是皇帝想要清洗官员的身份,真正让寒门士子能够进入朝堂。那时便立下规矩,文徽院中学业出众的学子是不必参与科举春闱,可以直接为官的。

在最初的北成这十分奏效,无数人挤破头要往文徽院中来,一时间人才济济。可是这样的景象并没有维持太久。

皇位更迭几次,外戚干政愈演愈烈。世家将目光转向了可能威胁他们地位的文徽院。

后来入院的学生良莠难分,这里逐渐不能起到擢选官员的目的,反而成了朱门权贵将儿孙送入仕途的契机。就连都察院左都御史陆从渊,亦曾是文徽院的学生。

“我明白了。”

元蘅道,“杜司业是陛下心中最适宜的太子之师,他身后站着的又是无数要通过春闱实现抱负的士子。他如今守着逐渐没落的文徽院,算是……”

算是对世家的反抗。

但元蘅没说。

安远侯淡淡一笑,将自己袖口上挽些许,将信高置书阁。

“他曾算是太子之师,如今却什么都不算,因为没人是太子。他喜欢自己的这个学生,想将他推到那个位置上去,这也无可厚非。只是蘅儿,他若是将主意打到你的身上,我便不能容他了。”

她头一回见安远侯如此严肃的模样。

那封书信看似是欣赏,他却怕是利用。

虽说若有美玉,藏之不义。但这美玉若是自己的亲人,他宁可使之蒙尘,也不愿她陷入暗涌。

“外祖,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杜司业应当不是那种人。”

褚清连在世之时常提起杜庭誉,言谈中从不吝惜对他的称赞,说其人高风亮节是君子风骨。

“那你说他是哪种人?若不是为了扶持闻澈做储君,他为何要辞官寂寂留在文徽院中?”安远侯似乎对他有很大的成见,但是因为平日也没有打过什么交道,说话的底气却不足。

元蘅在跟前坐下,提笔在纸页上写上一个墨字。

——陆。

安远侯捏着宣纸的一角,凝视着那个字许久,没出声。

元蘅将笔搁回原处,道:“当初太后谋逆案牵连甚广,皇后被幽禁、姜家满门抄斩、闻澈被远放俞州,究竟是谁明哲保身分毫未损?是陆家。杜庭誉一生劳苦功高,为何陛下就那么心甘情愿地将他放在文徽院再不启用了?”

“这……”

“恐怕不是不启用,是从未停用。”元蘅道,“文徽院不复当初了,陛下需要它,就需要有人去做这件事。杜庭誉所作所为若只归结为替闻澈争储,那还是将他的用意想浅薄了。”

此时安远侯才真正去看了元蘅。

她分明还是那般瘦削的模样,跟这些年从衍州送来的画像没有任何分别。

他欢喜元蘅生得漂亮,与她娘亲一般无二,但是却从未想过,元蘅竟通透至此。

早在之前他便听闻了元蘅守城之事,他虽惊叹于元蘅所为,但毕竟从未亲历,也无法明白其中艰难和元蘅的能力。

可是就是现下的一段谈话,他才终于觉得为何沈如春那般容不下元蘅,亦明白了为何杜庭誉只是见了一篇文章便写信送来侯府。

半晌之后,安远侯的面色才没有那般冰冷,而是挂了丝浅淡的笑意,问道:“所以你是很想与杜庭誉一见了?”

元蘅去文徽院的本意就是如此,但是那时她并没有得到这样的机会便离开了。如今杜庭誉竟然主动相邀,她自然是求之不得的。

“不胜荣幸。”

***

“真病傻了?”

闻澈伸着手背去探宋景额间的温度,但是却被宋景有气无力地用手挡开了。

宋景抵着拳低咳了好几声,才皱眉看向闻澈:“你身上什么味?”

闻澈伸开双臂嗅了下,思索了下坦然道:“药味。”

“你也病了?不像啊……”

宋景拧着眉看他,分明气色极佳,还颇有些来看他笑话的得意,哪里有半分病容?

但闻澈没答,反而懒散地起了身,推开窗子看向外面,喃喃道:“落雪了。”

昨夜间一场寒风袭来,满地便铺了一层薄雪,连琉璃瓦和屋脊上螭吻本身的色泽都遮不住,乍一看像是秋霜。

窗棱处的雪已经被屋内暖热的地龙烤化了,屋外只是几个扫雪的仆从,看起来清冷寂寞。

忽地就有一抹丽影越过石门,往这里走来了。

无论多少次,元蘅忽然闯入他的视线时,都会让他怔愣片刻,连指尖的血都在一瞬烫热。

她分明生了一副美人相,却似浑然不觉,偏好倔强地与人对视。她分明那么聪慧,却又在恰到适宜的时候,看不出旁人眼底的波涌。

聪颖,却又迟钝。

偏生能让人心里乱成一团线。

闻澈并未在窗边多作停留,眼神敛回,合上窗扇便坐回床榻边沿,淡声道:“你蘅妹妹来了。”

尾音还没落,便听得绸面屏风后传来了脚步声。

元蘅一抬头,与闻澈对视了一下,收回了面上错愕的神色,道了句:“见过殿下。”

她将宋景跟前空了的药碗挪走,眼皮也没抬:“殿下真是常客,像是将侯府当成自己家了。”

“这话听着不对,怎么像是逐客?”

元蘅只顾着将带来的茶食从食盒中取出来,放在宋景跟前:“若真是逐客,殿下就不会问出来了。”

抬手去熄烛的时候,她素白的衣袂一角轻轻拂过了闻澈的掌心,带着一丝格外的痒意,但又抓不住,如同流水过而无痕,只余下轻柔的一片触感。

像他方才看到的琉璃瓦上的薄雪。

闻澈整个人都一僵,说不上什么滋味。

他只觉得自己魔怔了,愈发分不清梦境和现实,也总将这两者混为一谈。他觉得自己怀着这样的心思,着实算不上正人君子。

日后要少来侯府为好。

但是元蘅浑然不知他心中波动,只将烛台摆正之后看向病得面色发白的宋景。

宋景接过汤碗,就着碗沿啜饮,随后才兴致缺缺地开口。

“殿下,柳、柳全的余党都下狱了么?”

宋景现在提起柳全就浑身发冷,心中也一直记挂着这件事。

闻澈道:“不知道。”

“不知道?”宋景像听到了什么不可思议之事,“陛下那日不是将此事交付于你了么?那、那日……那日在破庙里,不也是你……”

听他磕磕绊绊地说完,闻澈才拍了他的肩,用力不大但是依旧碰到了宋景的伤处,引得他痛呼一声往后躲。

闻澈不好意思地收回手,一副玩世不恭的随意模样:“交付了我就要做么?”

宋景听得稀里糊涂的,但也明白自己就算追问闻澈的用意,闻澈也不会坦然告知。他们二人相识这么多年了,最明白闻澈的脾气。

见着宋景将茶食用尽,元蘅便托辞自己有事出了门去。

但她知道闻澈跟在身后也走出来了。

在雪地里没走出多远,元蘅止了步,回头看着闻澈的眼睛:“殿下果真不查了?”

问题出在锦衣卫里,若是连锦衣卫都与叛军之首勾连不清,那才是最危险的。

闻澈不会不清楚。

闻澈随意地将自己肩头的雪拂去了,语声冷淡:“如今的锦衣卫与越王府有千丝万缕的联系,怎么查?肃清锦衣卫是皇帝该做的事,不是我。”

他径直往前走,似乎不再打算与元蘅搭话了。

“殿下知晓锦衣卫与越王府有关联,难道陛下就不知晓么?可是这么久了,没有任何动静。”

元蘅两步走来与他并肩,“陛下难保不是在等着看你的做法。”

闻澈一僵,侧目看了过来。

柳全之事早已上呈皇帝,可是本该严重惩处的事,却如草叶入水,轻飘飘的毫无波澜。闻澈不是没想过缘由,但从未敢想是皇帝在等他的态度。

可他称病,亦是摆明了不给态度。

沉默许久后他轻笑:“元蘅,我且问你。”

“殿下请讲。”

“你为何要掺和这些事?你安安稳稳嫁给越王,他顺利登基,你就是北成皇后。旁人求之不得的东西,你不要,却在这里与我说这些……”

他忽然停顿,半晌后似打趣地放低声音:“难不成你钟情的是我?”

前半段元蘅还有认真听,听到最后一句她才终于明白,这人是在故意给她难堪。

元蘅得体地报以一笑:“殿下还是容易想太多。”

“那不然作何解释?”

“何苦要我解释?若是利益相合,我们便像在衍州时一样各取所需。问太清楚了,才不好。”

元蘅轻巧绕开了话题。

各取所需……

她果真是将一切都算得明明白白,泾渭分明。生怕多和他牵扯上一点……

闻澈眸中的亮色淡下去了。

他扯了下嘴角,没有笑:“你不肯说你需要的是什么,那我需要的,你又怎么给?”

他往前走了一步,距离近了些。

正巧府中下人捧着早膳的食盒匆匆路过,元蘅才恍然觉得闻澈凑得太近了,甚至能嗅到他衣物间染上的药香,淡如游丝。

耳根有些热,她往后退一步想分开,后背却撞上了院中的石墙,硌得她生疼。闻澈下意识伸手想护她,但是却被她躲了,她的衣角再次滑过了他的掌心。

很软很凉。

甚至不用多想,也知道这温软的衣角之下,隐着的是怎样修长纤细的一双手。梦中这手曾抱着他,抚过他的后背。

闻澈莫名烦躁,也不再等她的答案。

“各取所需……”

闻澈凉薄一笑,“元姑娘不妨想明白了,再来跟本王谈各取所需。”

说罢,他一甩衣袖,走了。

闻澈: 你果然不在意我,还要跟我各取所需(嘤)

元蘅: ?

——

啧,恋爱脑和事业脑的脑回路不一样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心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