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女帝之路 > 第54章 第 54 章

女帝之路 第54章 第 54 章

作者:星旅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8-16 10:32:12 来源:文学城

苍鹰飞掠,俯瞰大地,蜿蜒贯穿中原南北,长不见尽头的江河之上,波水悠悠,静态安然,唯中南一段流域河上船只几许,人影错落。

向南飞掠,烽烟四起,杀声赫赫,血雾弥漫,尖叫四起,奔腾不息。

鹰眸冷酷拔高飞过,穿越长空收翅低飞,云海散去,细如黑线的城墙圈地蔓延,黑线之内地貌广阔,人稠聚落,往来忙碌,绿树麦田,蝉鸣蛙叫声声不绝,

地黄草绿,无烟无血,翅翼微滞,鹰眸眨动,城池座座,座座如此,振翅南飞,清风扑掠,快活至极。

鹰声长鸣,见下方一座高耸城池,黑旗猎猎,色如鹰羽,盘旋圈许,倏然下落,收翅于黑旗杆处。

鹰头转动,不时有风吹拂,黑旗招展,威风猎猎,风声帛声交汇如同天地奏乐,旗下黑鹰闭眸倾听,旗角忽而佛过鹰顶,如羽毛轻抚,催鹰入睡,静默不动,旗鹰皆黑,映在天光下浑如一色,竟悄无人知。

直至数道脚步蹄声纷沓疾来,声如波涛,鹰眸倏睁,城下黑雾奔腾弥漫,许久烟尘消散,重归平静,鹰眸欲闭,又有人声传来,声如溪流,清清朗朗,不急不缓,不扰鹰觉,安然闭目。

“戚公前方征战,我等定要守好后方,耕田犁种不能停歇,军营勤练挑兵拔将,战事未止,药包粮兵储备便不能停。江河周地烽烟战乱,定有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或会流入安州境内,化民为兵于安州虽已是常事,只是外地之民秉性不知,身份底细定要仔细核查,宁可错杀,也绝不能收包含祸心趁乱潜入之敌。陇农几地刚定尚未基稳,不日我便欲前去一巡,安州诸事,便要仰赖边将军,杨大人二位全权费心了。”

戚公率兵争战已是常事,她不在,城池诸事运转便全由方善安代管,边杨二人与之配合得心应手,早已习以为常,自责无旁贷分别应下。

安州以北千里皆是安州之境,最外收复之城盘渡距梵城约有一千三百里,其中竖线相隔城池三座,横向每隔三百里便有城池一座,大军开拔不如数兵快速奔袭,再有粮车相随,最快恐也要十日才可抵达敌城,

然戚公行军不同寻常,且随行不少都是与她出城战过的精兵强将,大军虽未到,但奇袭定会先到,镇北军来势凶猛,湘南军败势极快,耽搁一时,战局便会不利一时,

方善安在脑中快速细掠戚公大定行军路线,又心思瞬转,自那日戚公透露收复之意后,江吉军便再没了动静,此时突然以主上之身下达命令,如何要其听命,完成戚公吩咐,又不能延误战机坏了戚公大事,分寸法子便得拿捏得当。

转头看到正望着城外大军远行背影,被特意留下的孟青,忽地眉目舒展,神情却郑重:“有一事还需得孟队长亲自出马去办。”

孟青闻声回头,拱手垂眸:“戚公将安州交托先生手中,先生有令,属下自当责无旁贷!”

边也已回了城中大营,安州城线已修筑过石峰峡谷,正向北继续延伸,境门虽关,但工事却不能停。而虽有戚公坐镇前方,但有备无患,不论是需兵增援,还是需人前去接管,兵将都需时刻做好准备。

方善安看了眼就在几步远外的杨光晨,心知他没走是有话要说,便将对江吉军的安排对孟青直言道出:“戚公有令,命江吉军于大军出动两日后出兵两万,前往湘南军与镇北军作战之地,汇合我军将镇北军打回江河以北。”

谈及此事时孟青正在堂外,遂此刻再听并不觉吃惊,他对戚公忠心耿耿愿肝脑涂地,哪怕是知其要对一还未收复的军队下令也未有何异议,便是有一日她指天画地说天方地圆他也坚信不疑绝对拥趸。

是以此刻,他神情平静,抬眼问道:“需要属下如何做。”

戚公钦点的一百亲兵,个个身手高强,忠心不二,其中尤其以林钊孟青两个因最为出众入了戚公之眼,举凡有事必会用到二人,而此二人之忠心,可说死忠都不为过。

方善安心中点头,知他不似林钊圆滑,便直接说道:“以戚公作战之速,一日攻下一城全不在话下。江吉军固步自封龟缩其内,我等要做的,便是逼他一把。江吉不似安州早有准备,大军开拔兵马粮草准备非片刻可得,戚公命其两日出发,今日便要将此令传至江吉,予其一日一夜准备。孟队长即刻便携戚公口令先行前往江吉,我已备下一物请孟队长一并带去送予江吉主帅庞星虎,过后会另有一队人马携带火炮跟上。此去你只记得一点,以强示人。”

说罢他眼神锋利郑重看他,“单枪匹马入江吉,宣口令,完成任务,全身而退,孟队长,可行否?”

孟青神情未变,却眼眸锐亮,年轻俊朗的脸上缓缓扬起一抹锋利笑意:“但为戚公,生而不死,死而复生!”

那道锋芒毕露的身影快速离开后,方善安轻轻舒了口气,又立刻对身后亲兵耳语一阵,才提步走向一边,温雅一笑:“劳杨大人久等了。”

杨光晨这才转过身来摇头一笑,揖礼浅施,抬起头神色郑重道:“事关戚公与安州日后,老师托我转请先生,前去一见。”

方善安眼眸微眯,安州城内有前三品大员归隐定居他早已悉知,私心里其实他是希望那位流大人能入到戚公麾下的,他们这些人虽然有文有武,可说到底都是半路出家,形同野军,

现在一切未定还看不出什么,可一旦等天下安定,或是戚公将江河南地收入麾下,手下文官武将定然大大增多,人多事多,各有思量,到那时,官场风气定然错综复杂,现下来不及出现的弊端必然层出。

到了现在,且不提戚公有无逐鹿天下之意,他却已将此事提前思量,安州能有现在之盛,且一切顺顺利利,全是因有戚公强主坐镇,可人少势弱还罢,待人多势大之时,若只有强主而无强官强将,必是独木难支难以长久,

所以,若能有一个精通一国之治之人辅佐教导,一切困难便都可以迎刃而解。只是一直以来安州一直处在防守或进攻快速扩展之中,是以此事他便一直未能寻机着手。

但以戚公之能,他能想到之理她不会不知,可她却从未提及,不是她自大以为无他也可,以戚公之心胸,恐是根本还未有要拿天下之意,故才会没将这一重员放在心上。

不过这位流先生的态度也颇耐人寻味,听边也说过当时戚公是听他提过其人,也有要请其操持安州之意,只是当时戚公身份还未公开,那人想见,戚公却无意亲见,此事便也就此放下,

但不久后却将其弟子杨光晨推荐为官,由此可见,这位隐在市井的流先生对戚公,并非全然拒绝之态,更确切来说,应是持观望之态,以那时安州之况,他想要见戚公,其实是想要看一看戚公值不值得他出山罢。

诸多想法在脑中飞快掠过,在见到蓄着美髯,虽已年上,但仍可见风姿气度儒雅不凡的长者时,却未露出分毫。

方善安本就极其聪明,事至如今所经所见,早已令他眼界大开,心思更密,甚而在一个眼神之间便肯定了先前猜想。

与先前一朝大员眼神对视而不卑不亢,从容镇定,不禁教人赞一句,后生可畏矣。

二人对视不过一眼,却都获取甚多,流房温忽然点头笑道:“久闻戚公麾下有一智囊谋士,才智出众,姿貌上佳,深得信任,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啊。”

他一开口且笑含善意,方善安自无需再做深沉,便做晚辈之姿再作一揖,温和笑道:“戚公之文治武功世不出其二,在下些许才智不过是锦上添花,不敢担先生赞誉。倒是先生德高望重,博闻强识,桃李遍布,胸怀宽广,才叫人仰慕敬赞。”

流房温淡淡一笑,方善安从容依旧,但他心有计量,且诸务繁多,虽是被邀前来,但于官场权谋却是晚辈,一番试探寒暄后,便眼眸沉静,主动开口:“先生隐居在此无意凡尘,不知今日约我所为何事?”

二人所约之地是在流府,流房温作为主人自当待客有礼,但他如今虽是白身,但资历身份犹在,仅是城主谋士,还不够让他亲自添茶。当然,若此刻居座之人乃为贵客自是另当别论,只不过,若果真那位愿拨沉相见,以她的脾性,怕也不会亲来流府。

心内哂然,面色不改,招来下人与客上茶后,他抚着美髯,精芒睿智的眼眸看着他,缓缓开口:“半年前我曾与边也将军见过一面,当日我曾有几问不明,可惜边将军未能解惑。而今虽迷雾稍散,但仍不能清晰了目,故今时今日,我便再问一问方先生,”

“可愿解惑,可能解惑。”

智者之间从来道无废语,而如流房温这等官场浮沉急流勇退保得美名安稳于世之人,其精明通透常人难比,安州动静并不避城中,也避不开城中,今日大军动静满城皆知,以他的头脑不会不知此时他诸事加身,分身乏术,那么此时之言,便绝不仅仅只是为解疑惑而特意托了杨光晨约他一见。

方善安虽知边也曾向戚公进言请他上任之事,但却并不知他此刻口中几问,而迷雾稍散,却不能清晰了目,倒是别有深意,

“先生面前不敢居先生一称,在下姓方名善安,字知悟。先生有问但讲无妨,我既前来,自是诚心而至。”

问答皆点到而止,虽无明确答复,但未尽之语二人心中自明。

流房温看向他的眼中多了丝欣赏,一个乡野小子,看中机遇,抓住机遇,一跃成为一人之下,说话行事不慌不忙稳稳当当,不卑不亢圆滑不失锋锐,聪明知礼,八面玲珑,如此应对如此心性,便是入朝为官也必能如鱼得水脱颖而出,确是名副其实。

他心中点头,再开口时不由便带了教学时引问之态,“我曾问边将军,前知州生否,朝廷可知否,乱军如何退走,安州明日为何,安州城主又为何人,此五问,你可能答?”

半年之前黄义军险些攻破安州,而戚公刚刚上位,他这五问于此时看来无关紧要,但在那时却是极为敏感,怪不得边也答不出来。

方善安缓垂眼帘,一手挽袖执杯轻嗅,略饮入口便落杯收手,勾唇笑道:“清香扑鼻,温醇回甘,香留满腹,好茶。”

随后,他抬起头,眼眸清亮,锋锐毕现,“其一,前知州于半年前黄义军攻城时惊闻噩耗,于床笫间不慎重伤,后急怒攻心,已不治身亡。其二,烽烟乱世,战事四起,朝廷政令早在两年前便已中断,安州偏远小城,更早是朝廷遗弃之地,城池安否,百姓活否都无人在意,新主上位,自无法,无需,上达天听。”

“其三,先生应知,黄义军当日已攻破城门,即将闯入,幸在边将军及时赶到稳住大局,然当时乱军除逼临城下两万之众,还另有一万潜伏后方,安州守军可用之兵已不足五千,一方没有退路势在必得,一方仓促防守孤立无援,胜败已是定数,不过早晚。千钧一发之际,乃是戚公一人一马,凭一人之力以一敌万杀入重围取乱军首领首级,斩乱军一众当家头目,震慑乱军自行缴械,跪地投降,如此,方解了安州破城之难。其五,先生已然知晓,安州之主,便是如今,戚公!”

流房温不觉间已神色郑重,答案与他所想出入不大,只有一点,他想到那时乱军不敌四散逃窜,必是有人从中出手,但却万万没想到,那位一名女子,竟有以一敌万,一人震慑万人,解了安州危难之勇。

孤身闯入千军万马之人是有,但那确实凤毛麟角,数年难出其一极其罕有,且正面深入敌营死率大于生率,如那位那般毫发无伤全身而退,根本就是绝无仅有。需知便是闻名古今天下的英勇悍将,也不曾听说何人能有如此本领,若此话不假,有此胆气身手,本就已天下无敌,再配其在短短几月将安州起死回生之能,试问天下,谁人能与之争锋?

而她既有万人中取敌首级而全身而退毫发无伤之能,却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选在安州即将沦陷之时,

他眸光骤利,忽有威压迸出,“那其四呢?”

两朝元老,与天子对奏,号令群臣的高官气势乍然放出,方善安瞳孔骤缩,头皮发麻,瞬息间后背已被冷汗浸湿,

但他更知此时此刻,他所代表的是戚公的颜面,莫说他已是白身平民,便是此刻王侯将相对坐施威,他也绝不会露怯半分。

温润清隽的脸上笑意未变,从容如初,只是眼眸深邃,莫测难探:“看来先生今日约我,意在其四,先生官场沉浮,挥斥方遒,眼界心智自然非是我等凡夫俗子可比,那先生以为,安州明日,该是如何?”

流房温面无笑意,眼中略有浑浊,却是满满压迫,他目不转睛与笑意从容的年轻男子无声对视,半晌忽地哈哈一笑,眼中犀利转瞬变作温和,却是意味深长:“此问该是,戚公想要如何,你想要如何?”

方善安忽地眸光锐利,心中急跳,他仔细斟酌他的神色,不期然回想他方才问他时,那似是师生间温和问答之态,忽然间灵光闪现,他眼帘微眯,暗有争锋不让之势陡然消撤,气息温和,神情微变,温润又谦逊,却是稳稳坐着,只是抬手作揖,半垂眸说道:“还请先生赐教。”

遇强则强,审时度势,孺子可教也。

“两个月内,数批粮车入城,半月中数车铁矿络绎不绝,日日不断。而一月之内,空中曾有四次蓝烟升腾,安州便随即派出数队兵士出城,且全无回返。我无意打探戚公行踪,然戚公行事光明磊落,携满身杀伐而归也并未掩人耳目。思及月前湘南军曾率军攻打安州,而当下最大战事,当属镇北军与湘南军之战。”

“楚湘此人刚愎自用最是惜命,值此大战他必然会加派数倍兵卫护卫自己性命,前线兵将动之不得,后方城兵却可以抽调。战事不利,兵力不足,人心惶惶,此时攻去便如探囊取物事半功倍。故若我所料不错,安州已将湘南王境内距离最近四座城池收入囊中,而戚公此次挥兵巨众,则,意在取湘南王全境,而占之。”

方善安但笑不语,一滴冷汗却自后颈迅速滑落,冰凉,黏腻。

安州封镜,他们获悉天下消息是因有暗探传信,可城中百姓却无法得知,但就是这般可算得上遮目挡耳的情况下,主位老者仅凭城中几番动静便看出端倪,并由此推展断出真要,伫立朝堂挥手断言便可左右一国之政的大员,所站所见所思,于天下局势之敏锐,实在可怕。

他虽神色未变,但也正因此印证了流房温口中所断,他淡淡颔首,继续说道:“戚公不计人言,方先生身为主上谋士,可知名声于天下人眼中重有几何?要取湘南王地,凭何取之,师出何名,此之后呢?”

一连四问落下,方善安脸上从容之色彻底不见,他甚至失态的愕然抬眼,脑中一刹空白,后背发紧抽痛,如被人持鞭挥打,不知多久,嗡鸣散去,喉中滚动,冷汗终于自鬓角滑落。

一叶障目,坐井观天,沾沾自喜,自以为是!

迅速壮大的安州,屡战屡胜的战绩让他膨胀自得,戚公强大的资本在于她己身强大所以不惧人言,不在意名声如何!

可安州,以及他的今日,却全是仰赖戚公之强大。他之所以能立足安州,能稳坐戚公一人之下,便是因他自荐为谋士,且算得上称职。然一谋士之职,便应是思主上之思,想主上所想,及主上未想,不能想之所想!

凡率军出征必要师出有名,或御敌贼寇,或平乱定疆。纵然如今乱世礼乐崩坏,生死攸关之时,名声德行都可以弃如敝履,可人脉未断,生机仍在,天下早有平定之日!

若籍籍无名也还罢了,可若扬名于世,其一言一行当今过往,必将为世人深挖究讨。以戚公之能,取湘南王地必定胜券在握,然湘南王乃皇室正统,他便是拥兵占地,有王位在身也有话可圆,可安州乃属大濛之地,即便先前他率兵攻打在先,安州作为臣属,却不可因此反击!

去取占湘南王地,便是师出无名,携私报复便是包含祸心,更是对皇室不敬,等同谋反!

便如那镇北候,拥兵十万,大军势猛如虎,却只因湘南王一道公文传遍天下,便将乱臣贼子人人诛之之名背负在身。他若胜了,那贼子之名便就坐实了,他若败了,率军攻打湘南王之事同样已成事实,骂名仍会如附骨之蛆背负一生,

他想要坐大,有此名声连累,但凡学过礼教儒法自持正统之士便绝不会前去投靠。除非他可以强大到统一天下,以强权压的天下人不敢非议,否则便注定了他将止步天下之路!

而当今几大势力,甘陵军,安王军,黔州王等,哪一个不是王侯之尊,有此身份,便如同有了免死金牌,就算他们吞并周边壮大势力,也都算师出有名,而那几位又有哪一个明面上对大濛皇室下过杀手?

安州才不过刚刚起步,戚公城主之尊更是未经朝廷认可,届时便是他们取了湘南王地为己有,也是名不正言不顺,终逃不过一个反贼,受世人指责唾骂之污名!

戚公尊贵心怀大爱,庇护数万流民百姓于太平,理应受天下人敬重爱戴,那污名怎敢沾染戚公分毫?!

而取湘南地之后,戚公之名必然会传遍天下,入当世豪雄之列,到那时,便是戚公只为安州百姓建一乱世太平之地,其余势力想要逐鹿天下,必然不会将江河南地放过,以戚公尊威,定不会愿俯首称臣屈居他人之下,势必会对前来犯者迎头痛击,为绝后患,必然会先下手为强!

一旦入世,便已上了战场,只有胜败之分,断然没有偏居一隅之理。

不论有意还是形势所趋,既然注定要逐鹿天下,那么戚公威名,就更不能断送在此!

实在抱歉大家,最近一段时间实在精力不济,更新会不稳定,让大家阅读体验不佳,再次抱歉!!!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第 5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