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农女到女官的奋斗进修之路 > 第7章 酒席

农女到女官的奋斗进修之路 第7章 酒席

作者:非鱼2019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0-05-10 12:38:16 来源:文学城

第7章酒席

送葬回来后,酒席也开始了。

韩大壮活了七十岁,不是横死,走的时候也没受多大难,算是喜丧,所以要大摆宴席。基本上村子里大部分的人家都来了。

农家人也没什么钱财,大家的随礼也很简单。带一篮子鸡蛋,或者送两斤面粉,亦或者是送一布袋山珍,几个铜钱,都行。

酒席也有许多讲究,俗话说,寿席食九,婚宴吃八,丧饭品七。

寿席食九,九通久,寓意长长久久,更何况古人认为逢九是一大关,老人只要能够平安度过逢九年,便是暂时逃脱了阎王的生死令,生命无忧。

婚宴吃八,有好事成双之意,而且八通发,也有祝福新人生活美满,幸福富有之意。

而丧饭品七,丧席一般要上七道菜,这是因为七在丧事中占据了特别重要的地位,如头七回魂夜,“三七”、“五七”祭先祖等等。

一般来说,丧席不用太好,但同样不能太差,不然主家脸上也难看。

韩家的席面准备的就是七个菜,两荤,四素,外加一道汤。

荤菜,分别是红烧肉和清蒸鸡,素菜则有凉拌藕片、酱蒸瓠瓜、素炒三鲜,担心众人饿,还准备了冷淘面。最后添上一道酒煮鲫鱼汤。

七道菜都是用深肚大口的陶瓷罐子装着的,分量足,来做客的人也吃得尽兴。

第一道菜上是红烧肉,接下来是凉拌藕片,众人吃完红烧肉后吃藕片,中和了上一道菜的腻味,然后上的是清蒸鸡和素炒三鲜,这几道菜吃了个半饱,再上一大盆冷淘面。

盛夏时节,天气本就热。

取槐叶青翠鲜嫩的汁液,焯水后,碾碎挤出汁液来和面,然后将面块碾平切成细丝,煮熟过凉水,装盘,以盐调和醋与酱汁,浇在面条之上,再烫几颗叶子菜摆上,青翠欲滴,鲜妍可口。入口有清香,爽滑又开胃。

众人吃完冷淘后,看到上桌的酒煮鲫鱼,默契地停下了筷子。

酒煮鲫鱼,又被称为煮酒菜。古代守孝,居丧不食肉。虽然大家不知道什么叫做营养均衡,也不知道什么叫做蛋白质。

但他们却知道,农家人干的都是苦力活,本就对身体的损耗大,如果长久不吃肉食,身体会受不了。

后来渐渐地,便找了个中和的方式。居丧守孝,不吃鸡鸭牛羊肉。

但以鱼替代,这鱼也不纳为荤之列。既称之为煮酒菜,是菜,自然便是素食。

所以当初上红烧肉和清蒸鸡时,大家都放开了肚皮吃,因为就算他们不吃,韩家人守孝,也不能吃荤,最后也是要送给亲戚朋友或者邻居的。

但这鱼菜,他们能吃,大家便默契地留了下来,留给韩家人自己吃,也是给他们补养身体。

农家人,就没有细嚼慢咽之说,午时刚过,众人便已经舔着肚子下了席面,各自回家去了。

席面结束后,刘氏带着三个媳妇,还有村子里来帮忙的妇人们整理东西,八桌席面,剩下的肉菜拢一拢,便又是两大碗。

刘氏做主,给来家里帮忙的妇人们分一分,都让他们端走了。

鱼基本上没动,刘氏拿了个大罐子装着,留给自家人吃。素菜没剩什么,夏天菜长得快,大家也不缺菜吃,便倒了给猪做食。

孙氏忙到跳脚,一会儿被刘氏指挥着去擦桌子擦凳子,一会儿又要去厨房洗碗刷碟,家里水不多了,又得去挑水。还有剩菜,也得趁着新鲜,赶紧给猪喂去。

初一见状,主动请缨接过了喂猪的大业,她提着装剩菜的木桶,一步三歇地往猪圈而去。

大家忙了大半天了,猪也饿了大半天,听到脚步声,立刻拱着围栏,哼哼噜噜地叫嚷了起来。

韩初一拿着葫芦瓢,舀了一瓢猪食,垫着脚伸过围栏,要往猪槽里倒,没想到这猪饿极了,却是突然跳了起来,顶到了瓢上。

一瓢菜直接被顶翻了,猪鼻子都挨到了她的手,温温热热的。韩初一吓了一跳,赶紧收回手来,猪牙咬合力很强,她的手,小小嫩嫩的,要是咬到了,肯定会咬断的。

大猪埋首将倒在地上的菜吃完后,又开始哼哼叫起来,这次它叫的声音更大了,脑袋还拼命地往围栏上撞。

猪是最受不得饿的,一餐要吃一桶,这会儿吃了半瓢,刚开了胃,偏偏这个新来的猪倌还不给它投喂,气得直哼哼。

它越是暴躁,韩初一就越加害怕,抿着嘴,小身体往后弓着,手里舀了半瓢食,颤颤巍巍地往食槽里倒。

她倒一瓢,猪两口吃,韩初一倒食的速度根本赶不上这张猪嘴的速度。

幸好这时候挑水回来的韩有牛到来,解救了她。不然,还不知道她得和这只猪对峙到什么时候去。

孙氏拿着丝瓜络沾着草木灰手脚不停,很快,她的面前就刷好了一叠碗,看着一大一小牵着手走来的两个人,孙氏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

酒席结束后,陈氏识字,会记账,便和婆婆刘氏一起统计村里人随的礼,做好礼单子,方便以后回礼。

厨房里就剩下她和三弟妹李氏两人,偏偏没过一会儿,小侄子长信闹了起来,李氏只好回屋哄孩子去了,这便只剩下她一人洗洗涮涮。

家里办的八桌席面,有七桌的桌凳碗碟都是从村子里借来的。

大家都不富裕,这些就是他们吃饭的家伙,借来了得赶紧刷干净了还回去,毕竟大家晚上都是要用的。

但她就一个人,两只手,做的了这个就做不了那个,也幸好家里男人靠谱,主动给她帮忙挑水,女儿懂事,还会喂猪了。

孙氏忙着洗涮,韩有牛就带着初一把洗净的桌椅碗碟都给人送回去,三人一通忙活,一直到了申时末,快到酉时,才把借来的东西全都送了回去。

刘氏和陈氏也统计好了村里人随的礼,韩山拿着一个竹根烟斗,深深吸了一口气,然后缓缓吐出一层烟雾。

韩初一看着烟雾缭绕的,眼里闪过一丝厌恶。她很不喜欢男人这样吞云吐雾的样子,伤害自己就算了,给她们这些女人小孩制造了多大的污染啊!

但她不能说,没有做孙女的,能管到自家翁翁头上的。她看了一眼父亲韩有牛,幸好,幸好,她爹不抽烟。

韩山拿着烟斗在地上敲了敲,把烧完的烟丝倒出来,问道:“老婆子,二郎媳妇,怎么样,能补多少亏损!”

陈氏看了一眼刘氏,得到刘氏的点头后,她说道:“爹,是这样的,咱们这次席面,猪肉都是买的,□□只,四只在市集买的,四只杀的咱家的老母鸡。”

韩山闻言,眉头皱了皱,买一只鸡只要三四十文,鸡蛋一枚就一文钱,母鸡养着,就算一个月下二十只蛋,两个月也回本了。

想到这儿,他抬起头瞥了陈氏一眼,陈氏立刻说道:“爹,那四只母鸡都老了,基本上不怎么下蛋,养着也是浪费粮食。”

“嗯!”韩山点点头,表示认可。

陈氏继续说道:“四碗素菜,藕片是村里池塘挖的,瓠瓜,素炒三鲜里的矮瓜(茄子)、黄瓜、冬瓜,都是地里种的,除了油盐,没费什么钱。大家吃了肉吃了菜后,基本上就是半饱了,八桌席面,冷淘只用了二十斤面。”

“肉,十文一斤,八桌共用了二十斤肉,一共是二百文,鸡买了四只,是一百五十三文。其他蔬菜鱼没有花钱。”

“总共花了三百五十三文,二十斤面粉,蔬菜若干,鱼八条。”

她接着拿着礼单说道:“众人送来的礼,银钱总共有两百四十文,面粉十斤,大米五十斤,小米五斤,绿豆黄豆黑豆等各有两三斤,其他蔬菜如小蕈、菜干等共一袋子。”

“面粉一斤四文钱,大米两文钱,小米略贵,和面粉一样,都是四文一斤。”陈氏顿了顿,总结道:“综合下来,不亏也不赚!”

韩山点了点头,脸上露出一丝淡淡的笑意,夸赞道:“老二媳妇,算的不错!”

办丧席,一般都是亏损的。只看亏多亏少,不亏便是赚了!

其实今儿这席面,能维持这个不亏也不赚的水平,还让村里人吃得尽兴满足,觉得韩家用料实诚。主要就在于孙氏把原本定的蒸饼,换成了冷淘。

一般席面中,主食都是准备蒸饼的。蒸饼做好了,一个一个的,大小用料一目了然,你要是偷工减料做小了,大家一眼就看出来了,自然有闲话。

但冷淘就不同,多吃一口,少吃一口,差别不大。

当然,上菜的顺序也很重要。

冷淘得放在最后,也就是象征意义的酒煮鲫鱼前面。

先上荤菜,最后才上冷淘,即便每人只吃了几口,面就没了,但大家还是高兴,因为那时候大家吃饱了菜,已经不饿了,冷淘只是个添头。

但若是先上冷淘,大家饿着肚子来,只上一点点,吃两口就没了,恐怕众人心里都会犯嘀咕生埋怨了。

那量就得大,才大气,可就算这样,大家前面吃饱了,也不能让他们后面少吃一块肉。

农家人吃一次肉不容易,碰到能吃的机会,哪个不是拼了命的吃下去?

肉食的成本是绝对少不了的,能省下的粮食,便是额外的收获了。

韩山略微一想,便想通了缘由,然后又夸赞了一句:“老大媳妇,这次席面,你准备的也不错。”

题外话:

酒煮鲫鱼——《宾退录》记载,靖州风俗,居丧不食肉,惟以鱼为菜。湖北称之为鱼菜。

昨天是我的生日,然后我妈妈给我买了一堆好吃的。今天是母亲节,她又去给我外婆买东西吃。

我就比较偷懒,每次生日或者节日啥的,都是直接给她发钱,捂脸ing

最后,祝大家母亲节快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酒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