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边的晚霞泛着余晖,将山边的村子笼罩着,连绵起伏的大山,随着微风的轻抚,像是层层碧浪倾斜而来,带来另一番美景。
山脚下一名身穿青色粗布的垂髫小儿正在屋檐的一块青石板上坐着,双手撑着下巴,远眺远方。
此时正是阳春三月也是云褚穿来这个世界将近四年的时光,再过几天就是云褚生日。
这个月正好满四年,春意盈盈到处都是郁郁葱葱,桃红柳绿,路边野花野草,带着花的清香,草的翠绿。
为这个只有40户的村庄带来勃勃生机,山的最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农田,靠近山的脚下是一片片荒地,伴着落日余晖,在田地做活的人们都扛着各种农具背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遇上关系好的,都带着笑意边走边聊天,期间伴着家常,还有一些小儿的呼唤叫嚷声,整个一副田园美景。
云褚在看着这个美好的画面,也一边在搜索自己想要找的人影,也一边在感叹,农家的生活的困苦,但是只有到了春耕秋收的季节,大家都会露出充满幸福的笑脸,大家知足而长乐,平凡而又宁静的生活。
在这生活了四年,云褚知道了,自己生活的年代,这是一个平行空间,这个地方叫昭武王朝。
这个王朝的前身历史是什么云褚不知道,只知道这个王朝建立不过百年不到,皇帝姓秦,至于叫什么就不知道了,只知道现在是昭武王朝六十八年。
云褚现在的村是离王朝有着千里远的一个小村落,村子里都是一个姓世代族居,扯一个两个都是带点姻亲关系的,因为都是姓宁所以就叫宁家村,本着分家不分户,又都有姻亲关系。
所以宁家村没有同村联姻的,女的外嫁,男的都会娶别的村,宁家村村小人不多只有五十八户,共人口二百九十八人,宁家村通气连根所以是周边少有是非,比较和睦的村庄,所以即使宁家村不大,地方偏僻,还是有很多村庄愿意把子女嫁娶到这个村里的。
云褚眺望远方的人群,终于在一群人中看到了几个自己熟悉的人影,再也忍不住的跑向前方挽着裤腿一身泥巴,扛着农具的高大身影:
“爹”
人群中高大汉子远远就看到自家那个白嫩团子般的儿子,看着儿子因为看到自己向自己飞奔而来,待自己儿子就要到眼前时微微低下身子,左手拿着农具,右手张开自己的单臂,等着儿子扑进自怀中:
“乖儿子,今天在家可还听话”
双手环抱着自己父亲的脖颈,白嫩团子般的小云褚亲了亲自己爹爹汗哒哒的俊脸,一点不带嫌弃的连连点头:
“初儿最乖了,初儿帮着奶奶打扫卫生,帮娘亲照顾妹妹”
“宝贝孙子真听话,晚上让奶奶奖励你一个鸡蛋好不好”还不待云有川回话,旁边同样拿着一个农具的云老汉同样带着和蔼的笑,望着自家这个白面馒头一样的漂亮孙子。
“爷爷”
在高大父亲的怀中,低着头看着对自己一脸慈爱的爷爷,云褚内心扬起一片暖意,摇摇自己的小短腿,示意自家爹爹放下自己的小云褚,待自己又重新脚踏实地后,立马走向自家爷爷身边,牵起自家爷爷另一只没有拿农具有层层老茧,满含生活艰辛的苍老手掌,带着软浓浓的小奶音说道:
“初儿不吃鸡蛋,鸡蛋给爷爷奶奶吃,爷爷吃,身体好”
“初儿真乖”另一边云家老大云有山摸了摸自己侄子的头夸道
牵着自家孙子软嫩嫩的小手,云老汉只觉得自己内心涨涨的,说不出的暖意
“初儿吃,爷爷不爱吃初儿吃了快快长大”
“爷爷初儿长大了,初儿可以帮家里干活的”一只白嫩团子说着这种话,同行的村里大汉都忍不住羡慕,为毛自家孙子就不是这么乖巧可爱呢?哎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啊!
“初儿真乖啊”同行的人只能扔下这一句话,然后想着回家赶紧再去教育教育自己的仔,咋都是一个地方出生的都是姓云,差距咋这么大呢?这些人不知道,未来这个差距让他们整个云村都望尘莫及。
回到家云张氏看着自家当家的牵着自家的可爱小孙子,只觉得心软乎乎的。
小孙子?对的小孙子时隔四年云家除了云老大生的一儿一女外,云家老大又填了一个女儿云二丫。
云家老二云李氏也为云褚添了一个妹妹,云老三云牛氏成婚三载没有生子,知道前两年怀了又得一个女儿。
迄今为止云家共得二个孙子,四个孙女,云家长孙云大娃取名云林今年已经七岁了,云家狠了狠心,还是让云家这个长孙未来能够识的几个字,全家商量后勒紧裤腰带用了以拉人存了几年的银钱在云家长孙云林5岁时送云家长孙云林去隔壁村一个老童生家读了书。
只期望未来儿孙能够有一条出路,而云家云褚因为年级还小目前没有打算,但也因为这样,云家老三云牛氏因为银钱关系跟家里狠狠闹了一场,带着云老三去镇上跟自家父亲学木匠去,也在镇上落了居,极少回来。
云家老三有野心,胆子小,也是一个耙耳朵,也带点私信,即使想顾着家里,但是心还是更偏向自己小家,因为这个关系云老汉索性就分了家,但是没有分户。
云老大夫妻因为知道是因为自己家的娃读书的问题,所以才闹的家中不和,夫妻都是憨实之人,没什么话说,只是更加卖力的劳作着。
也因为这个原因,云家老大跟云家老二媳妇的关系更加和睦,两家互帮互助,更为亲密,反而老三家有私心,但是也是因为自己小家,所以云老汉理解,云家老大跟老二也是能够理解也不会说什么,唯云家老大媳妇跟云家老三媳妇终究是回不到原来,离了心的。
餐桌上,一家老小围着家里仅有的一个大圆桌吃着苞米饭喝野菜汤,一家人也是及其满足的填着五分饱的肚子一家人早早洗漱后,乘着还天上的月明一家人在屋外聊会天,这一刻是云褚最喜欢的时刻,也是全家人心情更舒适的一刻。
以往每晚这个时候云老汉往日都是跟自家老大老二聊聊田里农作,后因为云家长孙云林在两年前去读书了,所以从那以后每晚这个时候都会变成云家老大讲述自己在个隔壁那个孙童生。
学到了什么,背了什么书?虽然大家也不知道背了什么,但是总是听着云林在哪里摇头晃脑的背着书,即使卡了壳听不懂,一众长辈也是很开心的笑着
听着自家堂哥在摇头晃脑的背着三字经,云褚知道这里的启蒙书,还是历史上的那些启蒙书,在末世人人都会的《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科举就是四书五经了,四书分别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为《诗经》《尚书《周易《礼记》《春秋》等等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断、、、、、机杼,彼既仕,学且勤。彼既仕,学且勤”在云林一直磕磕巴巴的背不下去,云老大脸越来越黑时,一直在自家爹爹身上撒泼打滚,动来动去的云褚接着念到“彼既仕,学且勤、、、、 我教子,唯一经。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
“娃,初儿你好厉害呀!跟父子教的一模一样”在大家一致的惊讶的目光从云林移到云褚身上,
还没等大家缓过神来时,一根筋的云林憨实的佩服之声就在院落想起
云有川跟抱着自己女儿的云李氏也看向自己儿子“初儿你咋会背这个书的”云老汉的声音提早一步落到还在自家爹爹身上玩着自家爹爹衣袖的云褚身上
闻言云褚抬头对着自家爷爷说:
“哥哥读过呀!”软萌萌的小奶音说着
云林哇的一声“初儿哥哥什么时候读过啊?”他自己都不记得
云褚转头对着自家堂哥说道“哥哥在哪里读的”小手指指向大厅门口的石头角落。
这时云林才想起,有次在家读书自己实在是耐不住性子跑去跟村长二爷爷家的云东出去玩,被自家爹爹抓住,罚面壁思过,靠着墙边拿着三字经在看,顺便念了一遍
“初儿,我就念了一遍,你就记住了”已经半大小子的云林,已经读了两年书了,知道了读书的不易,也知道了读书的难。
他们私塾最会读书的孙秀才的孙子孙有秀从三岁识字入私塾,看看读了两年才完整被了整部三字经,还带卡壳的,自家弟弟只是听了自己念了一遍就会背,这是什么妖魔鬼怪。
云褚眨了眨眼,点点头道:“哥哥很好背呀,特别简单”
看着那睁着无辜的大眼,望着自己的堂弟,云林只觉得一口老血卡在来喉咙,咽不下去吐不出来。
云有川把自家儿子提起来站在自己腿上,双手握住自己儿子那两只细胳膊上,双眼看着儿子那清澈明亮带着疑惑的大眼看着自己的儿子;“初儿哥哥以往念的书你听过的,都记得住吗?”
“是呀!爹爹,那个书很好背的”
这会的云褚才不顾及泄露自己的能力会不会让大家难以接受,他只想让大家尽快接受他的天赋,可以让他不用像自家堂哥一样五岁才去读书。
他这会只希望可以尽快去读书,熟悉这个时代的文字,去念书,去考童生,考秀才,考举人,考进士甚至更高的位置。
只因为他知道,在这个王权社会,不是你有才有势就可以过得好,只有权才可以改换门庭,光耀门楣,只有通过科举才可以让父亲大伯免除一年一次的那随时要人命的徭役。
只有自己走的高,才可以护住,这院里一直爱护着自己的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带一点私心但是对自己也是如子的大伯大娘,还有那几个姐姐妹妹,这个王权女性是没有地位的。
只有家族或者夫君有地位,女性才可以适当的提高那么一点点的地位,不至于让人践踏,他有钱,有保密保密的空间。
但那只是能护住他一个人,他是人他不是神,他也会老去,甚至死去,他只希望在他还在时候能够为他的家人甚至是宁家村甚至更多的黎明百姓做一点事,为自己来过这个世界撒下一粒种子。
云老汉一把从自己儿子手中抢过自己的小孙子“初儿你真会背呀”
“爷爷,初儿会背呀,爷爷初儿背给你听呀!”
“好好好”
“人之初,性本善、、、、戒之哉,宜勉力。爷爷我背完了”小团子开心的望着爷爷
“爷爷 初儿好厉害,一个字都没有错,”这个时候小云林大声说着
“爹,我们送初儿去私塾吧!”云家老大握了握拳,像是下了很大的决心似的,这般读书的天赋,如果家人还不倾力去扶持,那要等到何时云家才能翻身。
旁边云杨氏怀中也是抱着一个出生没几个月的小婴儿,看向同样抱着一岁大的孩子的妯娌说道:
“弟妹,初儿,这边天赋,合该不能埋没了,应该赶紧送他去”
说完看向公爹跟自己的婆婆。
霎时,云老大云老二夫妻都看向自家爹娘,连带着几个还没懂事的小娃儿们都看向自家爷爷奶奶跟自家爹娘,他们不知道从这一天开始,云家改换门庭,成为世家大族从此刻开始。
“好,再苦不能苦了孩子,老大老二,你们以后要更加能力了”云老汉定定的看向自己的两个儿子
“爹,儿子甘之如饴啊!”云老二说
“爹,儿子定会更加努力”云老大也表态
“好,兄弟一条心,不怕我云家不会有改换门庭的那一天”云老汉也激动的说道
“老头子,合该这样,初儿呀!爷爷奶奶爹爹娘亲大伯大娘,我们一起合力送你去读书,你可一定要好好学啊!”
摸摸自己小子的那白嫩的小脸蛋,云张氏也是含着泪水激动的说着。
毕竟不是真的四岁孩童,云褚从爷爷怀里扑向自家奶奶怀里,亲了一口奶奶已经带着一丝苍老的脸庞,像发誓般说道:
“奶奶放心,初儿定会好好读书的”后又看向自己的爷爷爹爹娘亲他们“初儿定会如爷爷话中说的,让我们云家改换门庭,”
“哎爷爷的好孙子”云老汉也激动着
旁边的小云林也赶紧过去握住自家爷爷的手“爷爷小林子也会好好努力读书的”
“好好好啊!”
第二天一大早在跟着家中长辈吃完早饭后,云有川就拉着背着筐,抱着云褚,带着云林沿着大路向隔壁五里地外的孙家村走去。
孙家村是周边有名的大村,整个村没有外姓,家族人数颇多有二百多户让人家,族里出过两个童生,一个童生就是目前孙家村的孙有才,他是昭武二十年的童生,目前是孙家村的族长,已经是古稀之年了。
另一个就是他孙子孙定昭五十年,现在也到了知命之年了,现在在村里担任私塾老师,教村中孩童启蒙,有优秀的就会送到镇上的私塾继续由族里供学,等云有川他们到达孙家村的私塾时已经过了一个时辰了。
从卯时一刻出发到辰正一刻才到,他们到了私塾时孙童生也刚好走进院里,云林见到夫子连忙行礼
“进去读书吧”
“是”望了望二伯和云褚,云林转身跑进私塾读书去了
“孙夫子好,我是隔壁云家村的云有川,家父云大山,这是我长子初儿,因还没有遇到好的老师,随还没有取名,太阳初升之时出生,因而家人取了小名名唤初儿,”云有川介绍到
“你是想让你儿子读书,可他还是在孩提之年,如何就这般早开蒙”
孙夫子看云褚小小一团,不愿接受还在萌芽之期的小孩
“夫子,小子虽然年幼,但自小伶俐,您看可不可以宽容一下”见孙夫子嫌儿子太小不肯收,云有川稍微有点急切
摆了摆手孙夫子道“幼童年龄太小不合适”
闻言云有川大掌难受的摸了摸自己儿子的头顶,似带着安抚带着急切
感受到父亲的急切,云有川低头看向夫子“夫子小子初儿,虽年幼,但是记忆盛佳,我大侄儿只念过一遍的课本,小儿就可倒背如流,家中艰难实在不愿浪费我儿天赋,还望夫子可考校一二酌情处理”
听罢孙夫子眼睛一亮“果真”
“果真”
“那好 ”说完低头看向一直乖乖站在自己父亲身边从头到尾没有动过的小人身上“小子,你会背三字经”因为云林在丙班只学了三字经
“夫子,初儿会背”小奶音萌萌道
“好,那你可背来老夫听听”
“是夫子,人之初、、、、、”
时间过去之间童音刚落定,孙夫子拍手激动道“次子可收”
后又拿来一本百家姓对着初儿念了一边,这会的云褚可不藏私
“赵钱孙李,周吴郑王。、、、、第五言福,百家姓终。”孙夫子拍案叫绝,难以想象次子的读书天赋
“云家二郎,次子我收了定会倾囊相授,但是老夫自己也只是一个童生,可能也没办法教次子更多学识”
“感谢夫子愿收下小儿,来日小儿学有所成定感恩夫子”云有川抱拳多夫子说
“夫子,束脩几何?”
“小子天赋异禀,可调入甲班,由我私下授课,束脩一两银子,现在授课时间已经过去四月,你可交七百铜钱即可”
从背篓掏出一串银钱,数出三百个铜钱出来,将剩下的铜钱交给夫子
“好的,小孩还没有取名?”
“是的”
低头看向低下乖乖巧巧的小男孩问“你可想取什么名”
古代从未由长辈赐名询问小孩,但云褚不同,还是希望名字是原来的,只那也是自己不可忽视的一生
“初儿还想叫初儿”
闻言孙夫子道“初儿毕竟是小名不可同用,但初遇三境界褚同音,唤而褚可好”
双手还一礼“云褚谢夫子赐名”
“多谢夫子了,不知何时可让小儿过来读书”
“明日辰时初,送云褚过来吧”
“好”
牵起自己儿子的收,云有川带着儿子离开了这个青砖屋,一路上云有川都激动不已,频频看向怀中自家儿子。
看着这样的父亲,云褚也难掩激动,但内心也涌起一股酸意,还是得改善一下家里的困苦,不然爷爷父亲他们只怕会更加劳累也不想让他们为自己的束脩还去徭役,只因为娶做徭役,一天也有15个铜板可拿
双手抱着父亲的脖颈,软软道“爹爹,初儿会努力读书的”
感受着怀中儿子的依赖,云有川内心升起一整阵激荡“哎,爹爹的好儿子”
回到家中正好赶上家里人都从田地回来,家中云家两位媳妇也就做好午饭,一家人在桌子上吃饭,云有川才说出明日送云褚娶读书,也说了云褚取名的事,一家人都开心不已,夹起一筷子的野菜,放进自家小孙子的碗中,云张氏连连点头“奶奶的好乖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