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农家小丈夫 > 第24章 第 24 章

农家小丈夫 第24章 第 24 章

作者:酉乾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8-27 22:07:38 来源:文学城

赵三壮回过味儿来。

小孩儿生出来,身上又不会刻着亲爹的名字,不管阿翠肚子里的孩子是不是他的,都可以成为他的。

“你想好了,嘴巴就要闭严实了,不能让第三个人知道,我们家丢不起这个人!”

阿翠抬眼,“你知道,我嘴巴最严了,不然也不会逼我去见李大刀,这个人丢不起,那个人就丢得起了?”

“没完了是吧?”赵三壮愈发烦躁。

李大刀借给他的钱利滚利,半年时间,连本带利已经到了五两。

原本说好把春锦卖给陈员外,他只需要还本金三两,但春锦跟赵小宝定了亲,还有赵奶奶护着。

眼看时间到了,他拿不出本金,也没办法让春锦卖身,李大刀威胁要砍掉他一只手。

在他心急如焚无计可施的时候,李大刀看中了阿翠。

只要阿翠随叫随到,李大刀就愿意宽限时间,直到他们还上本金为止。

阿翠咬着嘴唇,“这孩子是我在镇子帮工时怀上的,娘还问过这件事,好在你留在镇子上过了几次夜,也说得通。所以,从今天开始,你我就当这件事没存在过,如果你露出异样,肯定要被察觉。”

“知道了。”

赵三壮语气并没有好多少,阿翠没有说话,一双眼睛就这么直直看着他。

“好了,知道了,以后这就是我亲儿子行了吧?”赵三壮终于还是败下阵来。

阿翠面色松了松,“别胡说八道,这就是你亲儿子。”

“好。”赵三壮想通了,既然自己很有可能不会生,那阿翠肚子里这个孩子,便是他往后唯一的依仗。

……

开年后,小山村又忙碌起来,山间地头都是人。

割麦子豌豆的,挖地翻土的……

地翻回来,又要忙着种土豆玉米。

司杨和春锦每个月制作三百斤腐乳,还要赶集出售,工作量大了许多,基本上没怎么下地了。

忙着把隔壁荒废的屋子收拾出来,在里面发酵和腌制。

就两间破败的土房子,当年赵二壮帮着春锦爹起的。

自从赵二壮和春锦爹死后,这屋子就用来堆粮食杂物了。

现在来清空打扫,刚好一间放发酵箩筐,一间摆腌制的坛子。

司杨特意买了锁来锁上,怕玩闹的小孩儿进去捣乱,也怕有心之人搞破坏。

自从家里人知道春锦司杨每个月挣五百多文钱,他们下不下地基本没人说,如今张四郎帮忙,每个月还要再多出两百文收入,便一致建议他们二人专心经营腐乳生意。

阿翠怀了孕,跟着去地里也只是干点轻巧活,丢丢种子丢丢粪。

家里有七亩三分地,加上当初赵二壮帮着春锦爹开垦出来的三亩,一共就是十亩三分地。

司杨出钱去租了牛来耕地,十八文钱耕一亩,这十来亩地花了司杨接近两百文。

家里突然少了好几个劳动力,这要是全靠人力来挖,都不一定能赶着时令种下去。

虽然收入的事对家里人有所隐瞒,但司杨不是那种只进不出的人。

就算腐乳能挣钱,也不能荒废了庄稼。

这十来亩土地,养活全家大大小小十几口人。

亩产玉米四百斤左右,交完粮税剩下三千斤上下,还要匀一些卖掉换钱,用来交丁税、买盐买布补贴家用。

前年收成不好,一亩地才收得三百来斤玉米,交完税吃不到秋收,所以去年花了些钱买粮食。

一斤苞米面可以蒸两斤饭,赵大壮一个人就能吃一斤多,一天两顿饭,家里每天蒸饭都要六斤左右的苞米面。

大不可细算,一年下来,他们一家要吃掉两千多斤玉米和上千斤土豆。

要是全靠买来吃,一年光是口粮都得花出七八两银子。

春锦和司杨带着小芽儿在家,把家里家外收拾得干干净净。

家里人只管下地干活,其余一切吃穿用度,春锦打理得井井有条。

两人除了腌腐乳卖腐乳,还要忙着读书识字。

司杨往死里背,背熟后,逢三六去找陈五叔解答释义,回来就抽空教春锦和小芽儿。

连赵桃桃赵梅梅姐妹,也跟着学了那么一点。

现在手里有了余钱,买得起笔墨纸砚,司杨自己动手抄了一本千字文,在文字上面标注了拼音,准备用来给小芽儿启蒙。

说来惭愧,动手写才发现,他竟然不能完整的把字母表写下来。

明明经常都在用,却不能像小时候一样倒背如流。

幸好给知道读音的文字注音没问题,注完音再回头拼凑字母表,好歹是把声母韵母整体认读音节都凑齐了。

凑完字母表,教了小芽儿几天,司杨感觉自己精力耗尽。

太难了。

推广汉语拼音的雄心壮志,在这一刻宣告破灭。

这种推动文化发展的壮举,还是交给专业的人去做吧。

司杨原地放弃,老老实实教春锦和小芽儿读千字文。

春锦认识一些字,张四郎教的。

春锦的学习过程跟司杨不一样,春锦直接学的女戒,而且学得并不多。

于是春锦便跟小芽儿一起学千字文。

小芽儿终究年纪小,慢慢地,两人进度拉开不少。

半年过去,小芽儿还在学《三字经》,春锦已经能跟着司杨读四书了。

春锦刻苦好学的程度,令司杨自惭形秽,让他不自觉地更加努力。

如果春锦生在家境好一点的人家,能考科举的话,估计已经跟张四郎一样考上秀才了。

看着春锦一笔一划练字,司杨问:“春锦姐姐,女孩儿可以考科举吗?”

闻言,春锦笔一顿,“倒是没有律法规定不能考,但女子读书识字的都不多,能算个账已经很不错了,何谈科举?听闻从前有个女子中了举,进京赶考,遭到满朝文武反对,皇上就将那位女子劝返了,从那以后,再也没人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

司杨:“……”这跟明文规定有什么区别?

司杨在书斋翻看有关历史的书籍,他穿越到的这个世界,和中国古代差不多。

按照他所学的历史,唐宋元明之后是清,但这里明之后满人没入关,而是变成了当下这个国号为“曦”的朝代。

可能原本的时空依然存在,而这里,是历史拐弯产生的平行时空。

春锦望着司杨笑:“小宝问这个做什么?”

半年多没下地干活,春锦白了不少,伙食跟上之后,也长了些肉,整个人巧笑倩兮,看得司杨一愣。

春锦骨相极好,五官温婉,原来瘦得脱了相,如今长得更开了,脸颊丰盈起来,头发浓密黑亮,竟是十分好看。

“没什么。”司杨收回目光,“我想着要是女孩儿能考科举,春锦姐姐可以去试一试。”

“傻瓜,科举哪有那么简单?”春锦一脸恬静笑意,“科举太复杂了,我没什么大志向,也没有什么远见,就算侥幸考上,也做不了一个好官。”

司杨点头,倒不是春锦做不了好官,春锦这么良善温柔,入了全是男人的官场,估计渣都不剩。

这种环境,要摧毁一个女人太容易了。

傍晚时分,春锦和司杨收起笔墨,去灶屋准备晚饭。

阿翠在生火,驱赶二人,道:“你们进来干什么?快去接着写字,做个饭我一个人就成。”

如今已是六月份,阿翠肚子高高隆起,指不定什么时候就会临盆。

家里人不让她下地,她不好意思闲着,便在家缝缝补补,总跟司杨和春锦抢着做饭。

那肚子大得吓人,司杨看得心悬,“三婶,你就听话去歇着吧,我都怕你肚子掉锅里。”

“……”阿翠嗔了司杨一眼,“小宝你瞎说什么呢?”

春锦强硬把阿翠手里的簸箕接过来,“三婶你都缝一天.衣服了,快去歇着,带小芽儿玩。”

阿翠拗不过,只得去跟小芽儿坐在院子里,捧着肚子看夕阳。

微风拂过脸颊,这一刻,她只觉得世间值得。

如今家里情况好多了,再也不用为吃穿发愁,争吵咒骂也基本不见踪影。

人这一辈子,家庭和睦吃饱穿暖,还有什么可求?

她平日里缝衣服,大多是给自家孩子,还接了点缝补的活儿,挣得几文钱,家里人也没问她要,都是自己留着花。

所以不好意思闲着白吃,总想力所能及做点什么。

天色渐暗,地里的人回转吃饭。

饭没吃完,门外响起李氏的声音,“还在吃饭呐?”

闻声,全家人都看过去,只见李氏笑盈盈地进门来,一双眼睛在饭桌上巡梭,喉头不自觉咽了咽。

总听花枝在外面吹牛天天吃肉吃油,倒是没有亲眼见过,此时一看,这桌上竟真摆着两三个菜,有肉有汤的。

李氏不是一个人来的,身后还跟着个男的,十七八岁的样子,五官扁平黑黑壮壮,进门眼睛就往春锦身上瞟。

花枝不咸不淡看过去,“咋?你家吃不上趟了,要来我们家蹭饭啊?”

李氏罕见地没有呛回来,依然笑呵呵的,“说的啥话?我们吃过了,这次来啊,是给你们说好事来了。”

“你能有什么好事?”花枝一点情面也不留。

李氏脸上有些挂不住,却没有发作,把身后的人往前推了推,“这是我娘家侄子,还没说亲。”

“?”司杨满脑子问号。

看李氏这意思,是来给侄子说亲的,但他们家就春锦勉强到了说亲的年纪。

另外,奶奶倒也是单身……

感谢读者“47334760”灌溉营养液2瓶!非常感谢!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4章 第 2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