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农家小丈夫 > 第11章 第 11 章

农家小丈夫 第11章 第 11 章

作者:酉乾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8-27 22:07:38 来源:文学城

出了包子铺,看司杨臭着个脸,春锦停住脚步,在他面前蹲下,“小宝,不生气了好不好?咱们现在有一百文钱,去给你买糖吃。”

司杨抬眼,春锦温婉的模样映入眼帘,他眼眶忽地发热,“你冒雨去捡的柴,流了那么多汗才运到镇上,他压价这么狠……”

“有什么办法?我们的柴确实没有人家的大捆。”春锦摸摸司杨脑袋,“而且这不是没有按四文钱一捆卖掉嘛,卖一百文可以了,不算亏。”

司杨正要说什么,就听肚子咕噜叫唤,春锦笑开了,“走,我们去买吃的,吃饱了小宝才能快快长大,长大有力气,背十文钱一捆的柴!”

司杨不禁跟着笑,嫌弃道:“能不能有点出息?”

“我没出息不打紧,小宝有出息就行。”春锦拉着司杨走入集市,买了两个没有馅儿的玉米饼。

两文钱一个,便宜,个头还大。

啃着饼,司杨打量四周。

这个集市说大不大说小不小,不似他想象中的一个场坝,而是一条街道,街道两旁建满了房屋。

房门当街而开,是大大小小的铺子,有卖布的、卖糕点的、卖猪肉的,还有裁缝铺、铁匠铺等等,倒是什么都不缺。

在铺子前面的空地,也有不少人摆摊,大多是农民卖点家中作物。

春锦牵着司杨进了一间铺子,鼻尖飘荡墨香,铺子里卖的,是笔墨纸砚与书本。

春锦问:“四书五经怎么卖?”

“姑娘这是全都要?抄制平平有污迹不影响使用的,四书全套二两银,五经全套三两又二钱。”掌柜模样的人说:“装订精美字迹工整的,便是要更贵一些。”

春锦手紧了紧,面露窘迫,接着问:“那笔墨纸砚多少钱?”

掌柜倒没有不耐烦,答说:“看姑娘要什么样的,若是名品,几百两不足为奇,若是凑合着用,几两银的也可以。”

司杨扯扯她,“我们先去买糖。”

“好。”春锦应着,对掌柜道:“我钱不够,实在不好意思。”

掌柜笑笑,“无妨,欢迎姑娘下次再来。”

出了书店,春锦叹气不已,“我知道念书很费钱,却没想到书这么贵,看来得想点别的法子……”

“别着急,我们先去买糖,做木瓜凉粉。”司杨惦记着春锦说的木瓜凉粉,顺便,买糖应该要去粮油铺子,他打听一下价格。

春锦又叹了口气,“也只能先这样了。”

到了粮油铺子,春锦买了一斤蔗糖,一块一块的,红里透黑。

蔗糖十九文一斤,倒是有便宜些的饴糖,但饴糖不好保存,也没有蔗糖来得甜。

司杨看了一圈,趁着春锦数铜板的空档,问店里伙计:“你们酱油多少钱一斤?”

“酱油啊?十文。”

“那黄豆呢?”

“黄豆我们这不卖,但收,六文钱一斤。”

“盐多少钱一斤?”

“盐二十五文。”

“小麦呢?”

“小麦也没有,我们这卖的东西都是从外地拉来的,要买小麦黄豆直接找村里人买不就得了?”

“哦好……”司杨老实巴交应一声。

他酿造酱油的手艺是跟爷爷学的,出油率很高,黄豆小麦两百斤,能出四百斤上下的酱油。

粗略估计,四百斤酱油的成本在二两银子出头,酱油卖十文钱一斤,四百斤能卖四两银,接近一半的钱是利润。

唯一的问题在于,酿造酱油是个漫长的过程,最短也要六个月左右。而且前期投入成本很高,除了粮食成本,还需要场地和很多个晒酱的容器。

少量酿制不划算,大量酿制没有启动资金,这个镇子也消耗不掉。

司杨叹气,庆幸自己有份手艺,却苦恼为什么不是能立马生钱的手艺。

又问:“你们卖腐乳吗?多少钱一斤?”

“什么腐乳?没有。”伙计开始不耐烦,“你个小屁孩儿,问东问西又买不起。”

司杨自认脾气不好,但此时被骂了他一点也不生气。

他在街上没看到卖腐乳的,这种比较大的粮油铺子也没有,他就是独一份。

比起酱油,腐乳制作周期相对较短,最多三个月就能出售。

虽然不是所有人都爱吃腐乳,但这个镇子这么多人,总会有人爱吃。

而且,腐乳咸鲜香糯,对于天天吃酸菜土豆玉米饭的人来说,多少算是下饭神器,只要价格合适,应该不愁卖出去。

现在面临的问题就是,他身上一个铜板都没有,不知道春锦愿不愿意相信他,花钱买原料让他动手。

春锦付完钱,回头拉司杨,“走吧,我们去买点饴糖就回家。”

“不是买了红糖吗?怎么还要买饴糖?”司杨过了一把穷日子,恨不得一文钱掰成两文花,想着能省则省。

没穿越之前,跟朋友出去吃顿饭随随便便几千上万,吃掉普通人几个月工资也是常有的事,根本没想过自己会有这一天。

春锦说:“红糖是用来做木瓜凉粉的,饴糖是买给你和小芽儿吃的,红糖十九文一斤呢,总不能把红糖给你们当零嘴儿。”

司杨:“……”终究是我不配了。

春锦没去铺子里买饴糖,而是在一个摆摊的中年妇人手里买。

中年妇人打把伞,面前是个竹子编的簸箕,簸箕里装着成块的饴糖,不是司杨熟悉的粘稠状。

春锦笑着喊人:“李大娘,给我敲一点称称,带回去给小妹做零嘴儿。”

李大娘笑呵呵的,“闺女,称多少?”

春锦道:“不要多,二三两就够了。”

“好嘞。”李大娘应着,拿起簸箕里的菜刀,扬起刀背敲在饴糖上。

成块的饴糖似石头一样,崩下一些大大小小的碎块,李大娘把那些碎块抓起,包在草纸里,放在秤上称重。

李大娘扒拉秤砣,眯着眼睛看秤杆,“呀!多了点,有四两了,要得了不?”

“也行。”春锦把饴糖接在手里,数几个铜板递过去,“六文钱是吧?”

“唉是。”李大娘应着。

司杨好奇道:“饴糖这么硬吗?”

李大娘笑道:“这不是天热了嘛,熬的老一点,放得住。”

“哦。”司杨点头,爷爷好像跟他讲过麦芽糖成糖的过程,但他没有亲自动手操作过。

春锦拿了一小块饴糖,直接塞进司杨嘴里,“小宝,甜不甜?”

“……甜。”司杨砸吧两下,确实挺甜,但下次喂东西能不能通知他一声?

春锦喉头咽了咽,把糖收好,开开心心拉着司杨往回走。

司杨仰头看她,“你不吃吗?”

春锦摇摇头,“我是大人了。”

“大人?”司杨沉默下来,十四五岁就是大人了吗?

想他十四五岁的时候,天天疯玩儿,都不知道怎么就过去了。

司杨捏捏春锦的手,“春锦姐姐,再给我一块糖。”

“好。”春锦打开草纸,捏了一块饴糖递在司杨手上。

趁着春锦不注意,司杨垫脚,把糖塞进春锦口中,“谁说大人不可以吃糖?”

春锦愣住,甜味在口中化开,蔓延唇齿,她就红了眼圈。

“怎么了?”司杨不由自主地慌张,“是磕到牙齿了吗?还是你不喜欢吃糖?不喜欢吃你直说啊,不喜欢吃你吐出来,你要是怕浪费,吐出来我吃行吧?用不着哭啊……”

春锦摇摇头,抹一把眼睛,“我喜欢吃,喜欢吃的。”

司杨不解,“那……那你为什么要哭?”

“我没哭。”春锦又笑起来,“只是眼睛进沙子了。”

她寄住在赵家,小一辈她最年长,所以要懂事,有点什么稀罕物,都要让给弟弟妹妹吃。

上一次有人往她嘴里塞糖,是爹爹还活着的时候。

“春锦姐姐。”司杨叫了春锦一声。

“嗯?”春锦垂眼看他,“怎么了?”

司杨说:“我们一定会挣很多钱,糖想吃多少就吃多少。”

“嗯!”春锦抿了抿嘴里的糖,眼睛黑白透亮,“只要手脚勤快,我们一定可以挣到钱的!”

顶着太阳走了一个时辰,太阳偏西才回到家中。

春锦把糖藏进卧房,开始生火做饭。

天色擦黑,下地干活的人扛着猪草回转。

刚进门洗着手,花枝就问:“听李钱丰他娘说,看见你背柴去卖,卖了多少钱?赶集买啥了?”

“没卖多少。”春锦忙着盛饭,“我跟小宝买吃的,又给小芽儿买了二两饴糖,用完了。”

花枝撇嘴,“这么多柴卖的钱,你就花完了?真败家啊!”

司杨道:“春锦姐姐没耽误干活,淋着雨去捡的柴,败也是败她自己,山这么大,大伯娘也可以去捡柴卖。”

花枝说:“赵小宝,你咋比傻的时候还招人烦?”

“都不傻了,肯定要比傻的时候强一点。”司杨说完,自顾蹲下吃饭。

“就会胡说八道。”花枝白了司杨一眼,没再说什么。

饭后,春锦进卧房,拿出饴糖仔细挑选,挑出四小块差不多大小的包进草纸里,其余的藏进柜子。

草纸里那几块拿到堂屋,给赵桃桃三姐妹和小芽儿一人分了一块。

“我只买了这么多,吃完就没了。”柜子里私藏的,留给小芽儿慢慢吃。

赵桃桃和赵梅梅欢天喜地,她们平时也很少吃到糖,上次看赵小宝吃就馋得不行。

“你啊,要知道省钱,糖这个东西,吃不吃都能过。”花枝摸摸两个女儿的脑袋,拿春锦给的饴糖喂赵来弟,看小女儿口水横流砸吧嘴,笑得见牙不见眼。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