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都市现言 > 纽约1995 > 第64章 审核委员会

纽约1995 第64章 审核委员会

作者:十一是十一 分类:都市现言 更新时间:2021-11-19 17:58:40 来源:转码展示1

三天后,首周末票房出炉。

《邦妮和弗雷克》以850万美元票房位于同期第三。

第二名是三月就已经上映的罗宾·威廉姆斯主演的喜剧片《鸟笼》,周末票房920万。

第一名毫无悬念是《一级恐惧》,周末票房980万。

马丁·劳伦斯的《爱恨一线间》仅收入了300万,一定会被院线减少银幕数,鉴于其800万的制作成本,加上宣发费用,亏本已成定局。

《鸟笼》的逆市上扬,也许和同类型的喜剧片《爱恨一线间》表现不佳有关,观众们宁愿去看基佬谈恋爱,也不去看精神有问题的黑帮分子导演兼主演的电影。

白奎因知道下一周《邦妮和弗雷克》的票房就会开始锐减,毕竟是小成本电影,影片的质量不过硬,精华都在宣传片里,事件营销的红利期已过。

因为高速慢镜搭配长镜头的动作戏拍摄手法新颖,加上韦斯安德森大胆的色彩运用,使得《邦妮和弗雷克》的影评人口碑不错,cinemascore的调研评分为b,不排除一些观众会受到影评的影响而进入影院,但肯定无法抑制票房的加速下滑,最终票房应该在2500到3000万美元之间。

哈维的米拉麦克斯会赚得盆满钵满,至于能给多少奖金到主创团队手上,就只能看哈维的心情了。

米拉麦克斯运营的电影向来是赢了颁奖季,但票房收益一般的,也许这部《邦妮和弗雷克》将会成为96年米拉麦克斯赚钱最多的电影。

以后哈维可以在各种场合吹嘘自己当初是如何独具慧眼,在圣丹斯电影节上用300万美元力压群雄抢到了这部影片的。

对韦德马克映像的团队来说,《邦妮和弗雷克》已经成了过去。

不小心摔断腿的杰拉德主动辞职了,经人介绍,克里斯又在洛杉矶招募了一个职业经理人。

此人叫乔·德雷克,年过四十,虽然头发稀疏,依然算是个高大帅气的老白男,有过电影和电视剧的制作及发行经验,熟悉好莱坞各家厂牌,也不缺乏人脉。

有了一个专业人士作为核心,加上几个愿意搬到洛杉矶的韦德马克映像原本的员工,以及新招募的洛杉矶本地人,韦德马克映像算是把基地搬到洛杉矶了。

财务方面依然是劳拉·杜瓦尔负责,威廉姆的角色更倾向于大管家,在片场则是操心起来事无巨细的执行制作人。

赛义德正式加入了韦德马克映像,但由于要照顾他投资的122街百视达,以及继续在纽约大学艺术学院的学业,他只能留守在东海岸,目前的工作是完善白奎因给出框架的《无间道》的剧本。

乔·德雷克被授予了相当大的自主权,可以主动出击寻找合适的项目,将其带回韦德马克映像的“审核委员会”讨论。

目前乔·德雷克的作战范围是投资在五百万美元以内的喜剧或者恐怖电影,韦德马克映像的定位更偏商业化,不运作文艺电影。

而克里斯的工作重点是发行渠道,抓住一切机会扩展在好莱坞的人脉。

最近好莱坞的各种典礼和酒会上总能见到一个把头发梳得一丝不苟,大眼睛大鼻子,笑起来有些腼腆,经常带着一个比自己高出不少的漂亮栗发女友的年轻意大利裔小伙子。

不少人都知道这个年轻人就是制作出以小博大的《邦妮和弗雷克》,却低价卖给哈维的小傻子。

但是他们就是喜欢和这样的傻子交朋友,说不定什么时候也能像哈维一样从傻子身上狠狠赚上一笔。

《恶人传》的初期工作也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着,选角工作基本完毕,根据几位主演的档期,威廉姆将拍摄计划分解,调配相应的资源……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米拉麦克斯最后的三百万美元投资,依然没有打入共管账户!

“资金的问题我已经解决了!明天必须开工了!”

韦德马克映像的核心——“审核委员会”的会议上,克里斯拍着桌子说道。

威廉姆闻言大喜,按时开工,他就不用再去协调档期了。

资金的问题,主要是克里斯在奔波,身为股东的白奎因想帮忙也使不上力气,先不说他的钱已经投资买房了,手头的资金不多,只有二十来万,而且临近税季,为了不交税,都被他拿去买了摩托罗拉的股票,42美元一股的价格入手,目前在46美元左右震荡,拿出来意义不大。

再说克里斯搞钱的路子,他并不知道。他没有涉入家族生意,克里斯也不会主动和他讲,他只知道三天前克里斯带着浮里奥回了一趟纽约,不仅解决了《恶人传》的资金缺口,还给乔·德雷克寻找到的新项目准备了运作的资金。

当然了这些钱都是要还的,他们兄弟俩必须保证每个电影项目都挣钱。

乔·德雷克找到的项目是一个黑色喜剧风格的恐怖片,原着是一本91年出版的小说《美国精神病人》,主角是一个白天衣冠楚楚在华尔街工作的投资经理,晚上却变成变态连环杀手的怪人。

这个小说一上市就引起了热议,被制片人爱德华·帕斯曼购买了版权。

一开始他想邀请斯图尔特·戈登担任导演,约翰尼·德普主演,但是项目未能成型。

导演大卫·柯南伯格取代了戈登,提出让布拉德·皮特出演,但是这个项目依然未能启动。

直到最近,乔·德雷克探听到爱德华·帕斯曼遇到了财务危机,准备出售手中的版权,他认为是个机会,和爱德华接触之后,估计二十万美元之内就能购买到小说的版权,而且乔·德雷克也说服了小说原作者,令他相信韦德马克映像是非常有诚意将他的作品拍成电影的。

现在的问题是,韦德马克映像的“审核委员会”,是否愿意推进这个项目。

解决了第一个议题,克里斯开始了新的议程:“《美国精神病人》的小说,大家应该都看完了,是否购买这部小说的版权,并且开始启动项目,大家举手表决吧。”

“同意的请举手。”

克里斯环顾会议室,只有劳拉和乔·德雷克举了手。

“反对的请举手。”

这次依然只有两人威廉姆和代表家族基金的律师尼尔·米克。

只有他和白奎因没有表态。

见克里斯看向自己,尼尔·米克律师解释道:“我不懂电影,本来不应该随意发表意见的,但我认为,这个项目两次搁浅在筹备期,其中一定有问题,德雷克先生给出的制作预算在三到五百万美元,这太多了,我们不该用这么多钱去冒险。”

尼克·米克毕竟代表着韦德马克映像最大的投资方,他的意见分量很大,担心老板被其影响,乔·德雷克急忙解释道:“这个项目的第一次失败是导演的理念问题,他坚持认为拍成黑白片才能反映出小说的讽刺和思辨,最后因为无法和制片方达成一致才搁浅的。

第二次是因为爱德华·帕斯曼的资金问题,他的投资方认为按照原书的描写,电影拍出来之后甚至连r级都申请不到,最低也是nc-17,甚至可能拿不到mpaa的分级评级,才终止了项目。

哦,还有布拉德·皮特不愿意暴露身体,也是一大原因。

我认为,只要找到合适的导演就能推动这个项目,我已经有合适的人选了,很快就会安排她和您见面,莫里亚蒂先生。

另外,只要对暴力和性描写收敛一些,删掉食人的剧情的话,评级并不是问题,我们应该趁着小说的影响力还在,尽快启动收购版权工作,这部小说的话题性,也可以打开我们在业内的名声……”

克里斯看向一直没有表态的白奎因。

后者合上面前的书,说道:“我非常喜欢这本书,一方面是喜欢一个躯体中两个不同性格的人格设定,另一方面这本书对这个金钱构建起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描写得实在是太到位了。

这个社会,人人都有病,人人唯利是图,对周围的一切都漠不关心。得精神病的不是主角,而是整个社会!”

“所以你同意了?”克里斯问道。

“我同意购买小说的版权,不过如何运作这部电影,还需详细计划。”白奎因说道。

“好,乔,你去接洽版权购买事宜吧,我们还需根据你的详细计划来判断,是否继续运作……今天就到这里吧。”

其他人离开,克里斯和白奎因兄弟俩单独留了下来。

克里斯问道:“qb,昨天和新线影业的会面结果如何啊?”

白奎因摇摇头,“双方的争议很大,我估计这个事情要搁浅了。”

接着白奎因简单讲述了杰克成、新线影业和他组成的“三方会谈”的情况。

新线影业来了两个人,负责影片制作的副总迈克尔·德卢卡,以及一名年轻导演布莱特·拉特纳。

尽管导演布莱特·拉特纳表现出杰克成小迷弟的一面,一再表示非常喜欢杰克成的电影,希望能和他合作,但是真正说话有分量的迈克尔·德卢卡却直截了当地拒绝了杰克成的提议。

新线影业只给了杰克成和白奎因两个选项:要么和《红番区》一样,港岛制作公司将影片拍完,新线影业出资购买北美的发行权。

要么杰克成和他的武术指导团队加盟新线影业的项目,新线愿意为杰克成开出500万美元的片酬,并且如果票房达到一定额度,他们还会支付票房奖金。

《红番区》卖了五百万美元,但那是嘉禾的收入,有多少落到杰克成的口袋就不得而知了。

但是如果是杰克成加盟新线的项目,不看票房,五百万是稳稳落到他自己手上的。

要说不动心那是假的,但是做人再怎么不地道也不能当场卖队友,就算谈判现场没有嘉禾的人在场,杰克成也不能接受这个方案,和杰克成的预想差距太大,只是他一个人加盟,是无法带动整个港岛电影业融入国际。

毕竟杰克成现在在港岛电影界的地位已经攀上了顶峰,“双周一成”全都触摸到了天花板,小小的港岛已经没有让他们更进一步的空间了,必须走出去!

不仅要自己走出去,最好是将整个行业都带出去,学习世界先进的技术和理念,回来反哺港岛。

但是掌握了资源的好莱坞公司却并不给他们这个机会,新线影业只要杰克成,其他的几家能够兼顾制作和发行的电影公司对东方的功夫片兴趣缺缺,《红番区》的三千万票房,还不足以证明这类电影能够被美国观众接受,他们还在观望……

谈判至此,算是谈崩了,处于强势地位的新线影业已经给出了选项,就看处于弱势的杰克成如何选择了。

至于白奎因,他的分量根本无法影响新线的决策,名义上白奎因是热卖电影的男主角,但业内人士都知道,《邦妮和弗雷克》的票房成功是取巧了的,算起来一大半的功劳应该属于米拉麦克斯持续不断的事件营销。

又是摔角手,又是奥斯卡之夜斗殴事件,加上歧视行为,擂台比赛,最后反转,可以写mba的营销案例了。

但电影质量真的很一般,小成本的穷酸样,用色彩浓烈的画面和新颖的动作戏也无法掩盖。

迈克尔·德卢卡表示感谢白奎因愿意和新线合作,如果项目成行,会将他直接安排到反派老大手下的第一打手的最后一轮试镜,如果通过试镜,大家就能合作……

明摆了就是多你不算多,少了你也无所谓!

所以最后白奎因回来的时候,手上拿了一份布莱特·拉特纳导演塞给他的剧本,剧本封面写着《rushhour》(尖峰时刻)。

这种情况克里斯是乐见其成的,不考虑乔·德雷克找来的项目,按照他的计划表,拍完《恶人传》之后,白奎因需要去拍《无间道》,没必要跑去杰克成的项目浪费时间。

和克里斯讲完这件事之后,白奎因忽然想起来布莱特·拉特纳导演和他聊天时提到的两个细节。

一个是他曾经说过,他在纽约上学的时候曾经逐帧分析过杰克成的《警察故事》和《飞鹰计划》。

纽约上学?

白奎因立即拿起电话,拨通了赛义德的号码。

“hi,赛义德,忙不?不管你忙不忙,我问你一件事啊,布莱特·拉特纳你认识吗?我知道他曾经在纽约学过导演,拍过mtv。”

美国另一端的赛义德无精打采地答道:“我知道他啊,他比我大几届,是马丁·斯科塞斯的得意弟子……另外,我听过一个传闻,他家和波兰斯基,没错就是那个老婆被曼森杀掉的波兰斯基,反正有些关系……他们都是从nacui手下幸存的犹太人啊……我还听说,他的学费是斯皮尔伯格替他出的……”

再往后都是一些没什么营养的废话了,白奎因果断挂断电话,以免赛义德又把话题扯到他的老婆们身上,浪费电话费。

赛义德提供的信息非常有用,结合白奎因观察到的第二个细节,能推断出布莱特·拉特纳对整个项目的影响很大。

第二个细节就是,布莱特·拉特纳向白奎因抱怨,由于他和马丁·劳伦斯的纷争,让他决定放弃使用马丁劳伦斯作为这个项目的双男主之一。

没错,布莱特的剧本是双男主的动作喜剧片,据他自己说,原本计划是一黑一白双男主,请两个喜剧明星来出演。

白人男主原定是《周六夜现场》的常驻演员克里斯·法利,这个大嗓门的胖子在美国家喻户晓,喜剧天赋满格,完全有能力单扛一部喜剧电影。

布莱特听说有机会能和杰克成合作,立即就让编剧修改了剧本,把白人警察换成一个人狠话不多的华人警探。

克里斯·法利出局。

黑人男主他本来看好艾迪·墨菲,但艾迪墨菲拒绝再次出演和艾克索·弗利(艾迪墨菲在《比弗利警探》中扮演的角色)类似的角色,这才想到了马丁·劳伦斯,但很快马丁·劳伦斯就因为和白奎因的纷争失败而被抛弃。

马丁·劳伦斯出局。

也就是说,如果杰克成接受了这个剧本,新线和布莱特·拉特纳还需再寻找一个男主角和杰克成搭戏。

“为什么不能是我?”白奎因陷入了沉思。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