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喧对晋宁的态度发生了心照不宣的改变,这其实也是应有之意,毕竟晋宁可是舍身救了他一命,但凡是个人,心里都会产生波动的。
于是最懂的抓住机会的某人,自然而然地开始“打蛇上棍”了。
她先是以养病无聊为名天天让李喧过来陪她聊天,让他给自己讲高句的各种小故事小寓言并且还严格要求故事必须生动有趣,内容必须积极向上。有一次,李喧就特别阴损的给她讲了个恐怖童话结果晋宁立刻捂着自己的伤口叫着说好疼,一定是被你吓着的缘故。
李喧:“………”。
鉴于某人越发高明的碰瓷手段,素来暴虐的君王不得不过上了,一边撸猫一边像是个白痴样念那些所谓的真善美的小故事。今日就是如此,李喧一脸烦躁的给晋宁读了本叫《土豆女和麻薯女》的故事大意是告诉人们不要去以貌取人,有些人外表美丽但内心却十分的邪恶,有些人可能面貌丑陋,但内心却十分的善良,所以人的外貌根本不重要,重要的是一个人的本质等等。
“虽说如此,但很多人的心灵和外貌其实是一样美丽的,就譬如说我——”晋宁美滋滋的对着李喧鼓吹道:“明唇皓齿、肌肤胜雪、天香国色、婀娜多姿,聪明机灵,心善如花,简直就是十全十美,你就挑不出半点不好的地方来。”
李喧活了二十来年,什么样的女人都见过,唯独没见过这种厚脸皮的。
所以一时之间还真有点被镇住,不知道该往下接什么了。
于是就在他一脸无语之时,晋宁眯着眼睛上下左右仔仔细细的瞧了他两眼,而后又故意做出副若有所思的样子,吞吞吐吐地说道:“其实仔细看一看,你长的也不赖,要是平日里笑的正派些也是个眉清目秀的好小伙呢!”
李喧咬牙切齿:“…孤应该谢谢你的称赞吗?”
晋宁微微一笑,然后理所当然的转移起了话题:“明天给我讲讲高句的历史吧,民间故事什么的有点听腻了。”
养伤的日子总是很无聊的。
晋宁一躺就是两三个月,等到她终于能够被允许起身行动的时候,时间已经来到了一年的年底。因为深受儒家文化的影响,高句也是十分重视春节的,在这一天,他们要进行许多的庆祝活动。晋宁身为王妃,像这种重大的日子无论如何都是一定要出席的,她也的确是这么做的。所以当其一身华美正装出现在活动现场的时候,一些人表现的很高兴,一些人却又表现的很失望。
柳宗元就是面上高兴但内心里及其狂怒的那种。
王妃没死,看上去身体也没落下什么残疾,最关键的是——
柳宗元有注意到晋宁落座的时候,李喧下意识的扶了她一下。
他在关心她!
这一点,不仅是柳宗元看出来了,在场的只要不是瞎的基本上都看出来了,而当一个男人开始关心和在意一个女人的时候,那意味着什么简直是不言而喻的。
柳宗元垂下眼睛,眸中闪过一抹阴狠之色,他绝不允许那样的事情发生。
春节之后,天气回暖,又至三月,万物复苏。
晋宁并没有因为李喧态度的缓和而放慢自己“前进”的脚步。
来自上国的高贵而贤明的王后大人,这个人设必须更加的深入人心才行。
于是,晋宁大跨步的开始了自己的“文化传播”之旅。
从基础的种植、碾磨、到技术壁垒深厚的纺织、造纸、酿酒等。她带着手底下的那些匠人们毫不吝啬的将这些知识全部传播了出去。高句是个小国,这个“小”是各种意义上的,不单是国土面积,还有国民的生产水平。而晋宁带来的这些“知识”毫无疑问的都是当世最先进的,于是各行各业一场场接连不断的“改革”和“跃进”轰轰烈烈的开始了。
除了传播知识外,晋宁也没忘了自己的生意。她和金东旭除了精盐的合作外,陆续还展开了白糖、香皂、以及玻璃制品等合作。不负众望的,这些东西,仅仅数月之后就给晋宁带来了大笔的收入,不仅及时补充了亏血严重的小金库,也让晋宁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譬如说:在全国各地建立孤善堂和及老院。
“你要孤与你一起去?”李喧眉头紧皱,一脸不愿意的表情。
是的,就在一分钟前,晋宁告诉他,说是明天阳平城外的一家孤儿院落地完工,他们两个要一起过去看看。
“不可以吗?”晋宁的一双大眼睛卡巴卡巴的看着男人。
一分撒娇,两分哀求,三分酥麻。
李喧冷笑一声,面无不表情地说了句:“不去。”
结果第二天,晋宁要出发的时候,某人就彻底“真香”了。当然人家给出的缘由是“顺路”。至于顺的是哪条路,那叫不足为外人道也了。
这是一座很大的孤儿院,是在某废弃寺院的遗址上建立起来的,现有工作人员十位,孤儿两百三十三个。大概是知道中殿娘娘今日会大驾光临,所以孤儿院的大门口已经聚集了相当多看热闹的百姓,他们几乎快把整条路都给堵住了。
大家看起来都很激动,每个人都踮起脚尖,想要亲自目睹一下中殿娘娘神圣的芳容。
不过很快地,这种激动的念头就发生了颠倒性的改变,因为今日来的不光是王妃,还有那个可怕的暴君。当一身红衣的李喧出现在现场的时候,毫不夸张的说,本来沸腾的气氛瞬间就凝滞了起来。
人们看着他的眼神中满满都是恐惧。
“所以说,这种时候就要微笑啦!”在李喧面无表情的注视下,随后下车的晋宁自然而然地搂住了他的一条胳膊,然后面带亲和之笑容,对着周围摆了摆手。
下一秒,气氛彻底破冰,人们忍不住的欢呼起来。
还真是广受爱戴啊!
李喧暗暗哼了一声。
微笑、挥手、偶尔的点头示意,最后亲切和蔼的中殿娘娘居然还叫人给大家分发好吃的小点心虽然每人只能得一块,但大家全都非常的心满意足。
李喧斜了眼兀自收买人心的某人,心里闪过的却是抹深深的不屑一顾。
因为早就知道今日王妃娘娘会莅临本院,所以当晋宁二人进到院子里面时,两百多个孩子早就排成整齐的队伍乖乖的在这里等着了。
他们最小的是一岁左右,最大有十二三岁,男孩女孩都有,大概是以前过的不好的关系,孩子们看上去都很瘦弱,脸色也是蜡黄蜡的,不过身上的衣裳倒还算整洁,脸上的表情也是紧张居多。
“民妇拜见大王,拜见王妃娘娘。”孤儿院的院长带着老师和孩子们呼啦啦的跪在了地上。这个女人叫做李秀慧,是个心地善良的寡妇,早年间靠着给人帮厨做些酱菜之类的活计,挣得一点小钱,一次偶然间她捡到了几个孤儿,因为可怜孩子们,便时常救济着。然后救济着救济着来到她身边的孤儿便越来越多,最后李秀慧干脆办起了一家孤儿院。
当然,这是以前。
现在,她那家时时刻刻处在食不果腹衣不蔽体阶段的孤儿院已经被正式收编,她本人也因此成为了现在这家孤善堂的院长。
换句华话说她从野路子,变成了体制内员工。
大概因为自己不是啥好人,所以晋宁格外喜欢这种温暖善良的人。她不但低下高贵的腰肢亲自扶起了李秀惠还非常亲切的与之交谈起来。
李院长顿时感到万分的受宠若惊,最后激动到连眼眶湿润起来的程度。
晋宁被邀请着参观了一圈孤儿院。
老实说,还可以。
房间很多,小一点的孩子,基本上是六七个人一间屋子,房间里有完整的供暖系统,保证孩子们能平安度过寒冷的冬季,除此之外他们在生活上也有专门的“老师”来负责照顾。晋宁还特地参观了一下这里的食堂。
长条的椅子和长条的桌子。
以及堆积在角落里的几乎遍地的腌菜缸。
不!人家叫泡菜!
大概跟以前的职业有关系,李秀慧院长格外擅长做这个。
“说起来还要多谢王妃娘娘啊,您带来的那些红辣椒种子实在是太棒了,它们结出果实后我试着将其晒干、剁碎、制成辣椒面再和上糯米粉、山姜、野葱、苹果、萝卜丝、糖稀、鱼露、芝麻等,待其发酵数日后,形成的辣椒酱,当真是十分美味啊!”李院长兴致勃勃地对着晋宁说道:“而且我发现将它们抹在白菜上进行二次腌制,所得到的美味,更是广受大家的欢迎。”
“是这样吗,那我可要好好的品尝一番了。”中殿娘娘,面带微笑的如此说道。
于是不久之后,整个食堂就坐满了人。
冷面、辣白菜、大酱汤、海带汤,以及米饭。
晋宁左边坐着一个局促的小女孩,右边坐着一个局促的小男孩。
至于李喧则是一个人孤零零的坐在对面。
大家都不敢往他身边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