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你有白孔雀吗 > 第6章 风悲雪苦(一)

你有白孔雀吗 第6章 风悲雪苦(一)

作者:欠金三两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7-02 09:08:34 来源:文学城

秋瞳对林斐然的观感一直很复杂。

上一世,林斐然为了将她赶出道和宫,栽赃陷害,无所不用,好像她会夺走她的什么珍宝一般,总是一副歇斯底里的模样。

秋瞳根本不稀罕,除了卫常在那个小道士之外,什么道和宫、师长、同门,她通通不需要、也不在乎。

她是沧浪山最年幼的狐族公主,父亲青平王威名显赫,母亲境界高深,家族和睦,兄弟姐妹九人齐心,现任妖尊虽然脾气古怪,但不爱出门,是个散漫不管事的隐形吉祥物,狐族可谓独霸一方。

她自小受宠,生活幸福,若不是为了给母亲治病,她根本不会来道和宫。

……当然,也不会遇上卫常在。

秋瞳把卫常在当做自己这一旅程的唯一收获。

她一直相信,恶人终有恶报,所以林斐然被赶出道和宫那日,她是开心的,但她那时并未想过,也不在意,林斐然离开道和宫后会去哪儿。

直到所有事了,她同卫常在相约四处游历时,遇上了躲在三桥之下的林斐然。

彼时她的那副模样,秋瞳现在回想起来仍旧心悸……或许还杂有那么一点点的怜悯。

与她单纯的惊讶与同情不同,卫常在那日后便入了魇,他回到三清山,面壁而坐,自封七窍,自此再无清醒之日。

这次上天让她重生,或许就是为了拯救卫常在。

但这两月接触下来,秋瞳发现林斐然有些不同,不仅没欺辱于她,竟还主动提了退婚,她曾怀疑过,或许林斐然也重生了。

可若是重生,林斐然必定要掀了道和宫,哪会是如今这副无知无觉的模样。

秋瞳心想,既然林斐然这一世还未犯错,便一切都来得及,不如将她劝下山去,安稳渡过余生。但林斐然定然不会听信,而且如此简单就让她走了,自己上一世受的罪又谁来偿呢?

恰在此烦恼之际,秋瞳听到了一个消息。

“我的这份生辰礼,定然独一无二。”她抬手结印,再次向林斐然求证,“你确定要同卫师兄退婚?实话告诉你,我和他现在确实什么都没有。”

林斐然垂目,片刻后回道:“卫常在喜欢你,这是他自己的选择,而我也做出了我的选择,与你无关。”

卫常在是道和宫的掌中宝,林斐然是不能进境的废物,大家原本就对这婚事不满,大吵大闹挽回不了什么,只会把局面弄得更加僵硬尴尬。

和平地、安静地放手,她或许还能在三清山待下去,还能在生辰时吃一碗清雨长老的面。

两人四目相对,气氛顿时沉寂下来。

“算了,再问也没有意思。”秋瞳勾回小指,掌中阵成。

此时的她,再没有之前见到的那副天真活泼的神情,反而有种说不出的成熟。

秋瞳想要让林斐然看这出戏,不全是为了让她痛苦,给自己出气。

她更想要的,是将卫常在从那个自绝七窍的结局解救出来,为此她只能从林斐然这个源头入手。

秋瞳抿起唇角,抬头看向对面之人:“我就问你一句,你想不想离开三清山?”

林斐然看着她,没有回答,但答案彼此都清楚。

“舍不得是吧?自小生长在这里,视师长如家人?”秋瞳嗤笑一声,朗声道,“我想要你永远不回三清山,也不要再靠近卫常在。这份大礼收下后,便下山去吧——”

淡色字符自她掌中凝练而出,升在空中,字符拆解重组,演化作一个法阵。

“这是我族秘法,为了把印记藏入长老阁,我可吃了不少苦头,这份心意,你就多多笑纳罢。”

话音刚落,阵法微亮,其间隐约传来一道人声,初时带有回音,渐渐的便清晰起来。

林斐然很熟悉,这是太徽长老的声音。

*

“……首座,你终于出关了,林斐然这边怕是劝不住,这婚约必然要解了。”太徽起身行了道礼。

来人须发皆黑,神色平和淡然,眉心一道金红长痕贯下,威严而慈悲,他越过众人行至上座,袍角拂动间仙风阵阵——

正是道和宫首座张春和。

他没有过多情绪,只轻点头:“解便解罢,原本就是给那孩子的补偿,她不要,我们也不必强求。”

清雨眉头微蹙,紧握手中玉如意,十分惋惜:“斐然这孩子,太意气用事了,不知自己丢了什么机缘。”

座中另一人歪头欣赏自己新染的丹蔻,缓声道:“诸位说话怎么云里雾里的,我可听不太懂。”

这人云鬓花容,穿着金乌袍,长发盘起,斜簪了三枝梅钗,随意靠在椅背上,正是新晋的医道长老农月。

自从寻芳境界大跌后,长老一位便空缺出来,补上的人正是农月,所以,她也是在场中唯一一个不知情的人。

太徽看向她,皱起眉头,胡子微动:“既已晋为长老,尊者还是注意些好,瘫坐椅上,实不端正。”

农月嗤笑一声,没理,一旁的清雨反倒一改端庄之色,皱眉撇嘴,扬声讥讽道:“与其说别人,不如多看看自己。首座,昨日太徽贪心大起,竟擅自抢了两粒三元天子丹吞下!”

张春和静静看去,太徽顿时慌张起来:“那、那时斐然对药起疑,不愿服用,我才吃给她看的,并无其他想法!”

张春和收回视线,眉目微垂,腕间拂尘换了个方向:“此事若成,除了先前允诺之事外,诸位一人还可得一瓶三元天子丹。”

太徽顿时喜上眉梢,虽未有大动作,却也掩不住那股喜意。

清雨一声冷哼,神色却好看许多。

反倒是农月不甚在意:“哎呀,首座好大的手笔,所以到底是什么事?”

张春和向她微微颔首:“农月尊者博学多闻、医道大成,此番相请,是为了让尊者帮忙。”

农月意味不明地开口:“首座医术也并非泛泛,什么病,竟连您都无法医治?”

张春和倒是十分谦虚:“并非疾病。我虽擅丹方草药,但论起动手,还是尊者更为技熟。”

农月开口:“什么手术?”

“取骨。”张春和看向农月,缓声道,“即将滋养而成的,剑骨。”

农月坐直身子,扶正发上梅钗:“人生则灵骨生,首座是要我取活人骨啊。这可不是小事,前因后果,总得告知一二。”

“今日让你来便是要告知你此事。”张春和抬眸,神色清正,“同为乾道修士,你该知道灵脉灵骨俱有者,才算是资质上佳。

“常在这孩子,灵脉之佳,悟性之高,我平生未见,只可惜没有伴生灵骨,否则,他要至天人合一境界,便如探囊取物。”

农月扬眉:“灵骨难得,道和宫弟子中却也不是没有,裴瑜不就有一身么,啊,不过不是剑骨,首座所指,莫不是他那总低着头的小未婚妻?”

张春和点头:“十多年前,太徽下山时碰到林将军,见到了年幼的斐然,尚巧,太徽彼时正修习无上清心诀,修出一副‘识珠慧眼’,一眼便看出了她有剑骨之根。”

“你也知道,灵骨难得,这剑骨却又是难得中的难得。天生剑骨之人,自然天生剑心,有剑骨剑心滋养,再辅以灵脉,必得大道。”

农月似笑非笑看他,却并未言语。

“因这孩子,我们便与林将军交好,想她以后能入宫修行,若悟性足够,可拜入我门下,做关门弟子,只可惜,她破至坐忘境后,不知为何,灵脉竟堵塞不通,聚灵困难,怕是再难破境。”

农月了然:“剑骨万里挑一,但需要慢慢滋养生长,你们想趁剑骨长好之时移给常在?”

太徽激动地接过话头:“剑骨岂止万里挑一?这么多年,我也就见过她这一个。剑骨将成未成时移走,伤筋骨而不伤命,长成后再移可就没这么简单了。”

似乎是觉得自己这话说得无情,他又补上一句:“我也不愿斐然为此丧命。即便断了筋骨,道和宫总愿意养她的。”

农月扫过众人:“这事知道的人多吗,她自己知道吗?”

张春和正色看她:“此事只有我们几人知晓,也只能我们几人知晓,至于斐然,她不必知道。取骨不伤命,加之她本就喜欢待在三清山,成婚后,我等自会护她一世无虞。

“到时一杯生辰酒下去,再醒来便是新的人生,如此,又何必告知她,徒增烦忧。”

农月扶额佯装叹息:“看来这孩子是跑不了这遭了。”

清雨却反对道:“依我对她的了解,退婚后,斐然或早或晚要生出下山的念头,她不会再待在道和宫。”

“倒是个烈性的孩子,不过——” 张春和淡淡开口,神色平和,“直到取骨之前,她下不了山。”

……

天际泛白,一丝晨光乍起,灿金色洒下,为这落了一夜雪的园舍镀上一层亮色金边。

商讨了一夜,几位长老终于散场。

大门关闭的声音犹在耳畔,正咚咚敲击耳膜。

林斐然坐在桌边没有动作,整整一夜,她都这般坐着,如同木偶,只除了那双眼,曜石般的黑瞳映着烛光,明灭不定。

秋瞳在一旁紧张地看着她,生怕她受不了这个刺激,一时发疯对她拔剑相向。

她往后退了一步:“这可不是我编的,也不是故意刺激你,只是要你知晓实情后离开此处,离卫常在远些。”

林斐然没有回应,低着头,秋瞳看不清她的神情。

这种事听了难道就没点反应,一点不痛苦吗?

据她所知,太徽和清雨对林斐然来说可是顶顶的亲人。

她看向林斐然:“你……”

“多谢。”

林斐然声音很低,若不是这屋里静得落针可闻,秋瞳都听不到这两个字。

秋瞳眨眼看她,一时心绪复杂:“不客气?”

不知为何,看着这样的林斐然,她心中反倒没有自己预想的那般开心畅快。

林斐然没有再坐,她撑着桌沿起身,在听了一夜如何将她剥皮剔骨后,她好似并无异样,只起身往外走。

哗啦几声脆响,天青色的碎瓷从她掌间落到光洁的木地板上,混着点点血色,倒映出浅淡的影子。

一同洒出的,还有满地散着清香的药丸。

那是一瓶沾了血的三元天子丹。

林斐然沉默着走出门,背影笔直,行了几步后便突然弯身扶着廊柱,一手攥住心口,腥甜的血猛然从口中喷洒而出。

院中纯净的雪上顿时沾满了艳色污痕。

天旋地转间,她倒在了皑皑白雪中。

眸中映着的湛蓝天色依旧纯净温和,纷扬而下的细雪洁白轻柔,可离得近了,便又看见它其间暗藏的冰棱,足够锋利,足够尖锐,直直划破视线中的一切,割出雪下掩藏的烂泥。

眼中的一切好像都慢了下来。

九岁时,父亲去世,她孑然一身坐在将军府中,年幼弱小,又无亲眷,是太徽和清雨赶到将军府,将她带回三清山,悉心安慰。

他们一同陪着她度过了此间十年,鼓励她从过去走出来。

幼时的林斐然很聪慧,他们这批弟子里,她第一个入定成功进到心斋境,就连卫常在都慢她两个月。

她天生对剑敏锐,又练得勤奋,剑技进步最快,又因心境开阔,一年后便突破至坐忘境。

她白日里同蓟常英、卫常在一起修行游玩,累了就去清雨长老那里吃晚饭,整日悠然闲适,没有烦扰。

那时她还不懂,修道之人终究也是人这个道理。

在三清山,不一样的人只能是亲传弟子。

渐渐的,她开始从其他弟子那里感知到了诸多繁杂的情绪,羡慕、不屑、厌恶、不服、疏离,如同涌动的暗流,流淌在每一日的和平之下。

直到她灵脉堵塞、难以进境的消息传开,那些掩藏的恶意便都肆意喷涌流淌出来。

有可惜的、有嘲讽的、有高兴的,一时间,她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趣味”,她的名字成了废物、攀关系、抱大腿、飞得高摔得惨的代名词。

他们说,一定是各位长老早有预料,这才一直未将她收作亲传弟子。

又说,她当初是因为偷偷吃了太徽清雨的丹药,才比卫常在快两月进境。

还说,同她交好的人,定然也如她一般无耻。

这样的冷语慢慢移到和她亲近的人身上,谁和她一同进出,谁便要成为当日被揶揄的笑料。

渐渐的,她身边不再有人,只余一个大家不敢多言的卫常在。

林斐然当然知道这是一种无声的欺压,她也曾反抗过,但因灵脉有损,境界低微,这样的反抗只会召至更猛烈的怒火。

他们以练剑为借口将林斐然带至小松林,再回来时,她的弟子剑卷刃大半,衣裙上沾着泥雪,带着脚印。

道和宫师长不多,课余之时又都在悟道,在他们眼中,如此结果是她技不如人,多斩几只妖兽受的伤都比这重,实在不值得分心。

林斐然也歇了这份告状的心思。

为了不给太徽、清雨添麻烦,不给卫常在招来碎语,林斐然开始和他们保持距离,不再去长老殿吃饭,对婚约一事默然以对,也越发内敛寡言。

后来,她起得更早,练得更加勤奋,虽然只是坐忘境,剑术却突飞猛进,再加上术法辅助,赢上几次后,那些人便只敢碎嘴几句,再不敢随意动手。

她没有把这些事告诉任何人,只是惯性忍耐,自我消化。

她或许是不想给两位长老添麻烦,或许是不想打扰卫常在修炼,更或许,她害怕他们的反应和那些无谓的师长一样,觉得她小题大做,技不如人。

但有时候,她也私心希望他们能看到她沉默下的呐喊。

可谁也没看到。

……

真的没看到吗。

太徽就是三清山的教长,统领着所有老师,更是道和宫弟子中的法度,他真的全然不知吗?

卫常在与她同进同出多年,别人疏远、不屑的态度,他真就一点未曾察觉?

林斐然不知道,她已经看不清这些人了。

她只知道,她自以为的成长,不过是如同豚彘一般被豢养在道和宫,只等肉肥味美那日被押上砧板。即便他们知道取骨会伤到灵脉,会让她再也拿不起剑,却也无人在意。

她一个不能进境的废物,死不了就行,能不能拿剑又有什么重要?

那卫常在呢?他也是为了这个吗?

为了剑骨无奈答应她的告白,压下心底的不适与她相处,所以在遇到真爱时毫不犹豫地选择对方,抛弃她。

因为早有命定所爱,所以才会静静看着蜉蝣蝶飞走,不挽留半分。

屋檐的雪融化,转成清露从檐角滴下,啪嗒啪嗒地坠到她脸上,坠到她眼角。

锋利的雪落进她一眨不眨的眼中,割得生疼。

身旁传来呼喊,她转眼看去,似是有沉重的脚步声,似是很多人向她跑来。

可谁又是真的为她而来?

到底什么是真,什么是假?

下一章明早八点更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风悲雪苦(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