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逆天明末三十年 > 第六卷 天下归心一千六百八十九章 方以智上

“预备!放!”砰砰砰,大名府城外的大校场,一队队士兵正在用火铳进行射击训练,一千二百杆二八式火铳已经配发给新编天雄军的第一团,剩下四个团的士兵也已经领到了二六式火铳,不过二六式最终还是会被二八式替代的,这段时间火器制造方面带给制造总局的压力非常大,因为新军持续扩军的缘故,原先二八式的产能已经快要跟不上扩军的进度了,但是刘毅的要求必须要执行,所有扩编的青弋军必须统一装备二八式,这是为了适应战争需要,所有的部队一上来就熟悉二八式的使用和操作,一个士兵每日都在用二八式训练,长时间反复如此,便能做到人枪合一。而除了青弋军之外,剩下的武装力量可能就要等一等了,二六式逐步在淘汰,剩下的库存一方面提供给郑芝龙和吕松等地的民团武装之外,就是提供给天雄军这样的编外部队了,当然这只是权宜之计,最终肯定还是要用二八式进行取代和替换的,不过按照刘毅的设想,二八式也不会是青弋军的终点,现在的定装弹药还比较原始,等到青弋军开发出铜制的定装弹药之后,后世的步枪就可以提上日程了。最近制造总局也在江南一带搜罗人才,进行扩招,有一个年轻人在后来者之中脱颖而出,他的名字叫方以智,是安庆卫桐城人,此人祖上曾经是万历年间的大理寺卿,父亲甚至曾经官至湖广巡抚,只是父亲去世之后家道中落,方以智空有一身才学,但是颇有些郁郁不得志的味道,好在制造总局扩招,在中军都督府的影响力之下,方以智本着碰碰运气的态度来到太平府,没想到被制造总局的几个大家一眼看中。

特别是方以智带了这些年他在桐城家中写出的一些文章,这些文章都是关于物理方面的,涵盖了医学、物理、器械等等知识,这得益于年幼时方以智曾经随父亲与汤若望、毕方济等西洋大家交流的结果,所以虽然他学的杂,可是并不是泛泛而已,而是对每个学科都有一定的研究。正所谓行家一伸手就知有没有,方以智的文章一出来,毕懋康就拍案叫绝,宋应星更是赞不绝口,当即将文章呈送中军都督府,连刘毅都拜读了一下方以智的文章。对这个名字,刘毅似曾相识,既然他听说过,此人在明末历史上肯定是有一定地位的,所以方以智得到了刘毅的重视,特别是看了他的文章之后,刘毅更是如获至宝,方以智可以说是明末的博物学家,所以涉猎广泛,但是刘毅最看重的是器械这一章,里面有很多新的设想、新的思路,完全可以应用到军事上。cascoo

实际上刘毅不知道的是,他现在拜读的方以智的文章,实际上就是十几年后的传世着作《物理小识》的草稿,也就是说,如果历史正常发展,方以智会在十几年后将他毕生所学整理成一本书,这就是物理小识,也是明末的物理学巨着,阅读这种科学巨人的书籍,当然会让刘毅有茅塞顿开之感。特别关于火铳这一方面,方以智提出了一个全新的构想,大明的火铳一直以来不能连发,就算是掣电铳已经拥有了弹夹这种设想,在射击的时候实际上还是手动装填,再改进到青弋军的连珠铳,实际上还是一种半自动射击的方式,并且因为半自动射击,而且还要照顾到装弹的便利性和弹夹的扩容,实际上连珠铳是牺牲了射程和精确度的,也就是说在中近程距离上,连珠铳有着无与伦比的威力,但是要和二八式争夺一下远程射击的高下,基本上连珠铳就是被吊打了。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一个拿着二八式的士兵和一个拿着连珠铳的士兵对射,实际上连珠铳可能优势很不明显,毕竟在一百五十步外,进行膛线改造的鲁密铳版本二八式基本就可以进行精度射击了,而拿着连珠铳的士兵连敌人的影子都没看到就会被打死。青弋军之所以目前所向无敌,正是因为两种火铳混合使用,互相弥补了射程和射速的缺点。那么有没有一种火铳可以将这两点结合起来,在战场上大发神威呢?

方以智的书中给出了一些思路,其中一章说道,设计一个多管圆柱形的筒体,以横向和纵向的齿轮作为传动线路,加上机括和杠杆对传动机构进行联动,这样可以做到每扣动一次机括,齿轮转动一段距离,带动多管圆柱体转动一格,如此往复,多管铳口便可往复运动,如果将机括转换成转轮,加装手柄之后进行手摇式操作,那么筒体便可以连续不间断的工作,此时如果能在火铳的上方加装一个类似于古代诸葛连弩箭匣一样的装置,以反向弹簧蓄力,将铳弹借助自身重力往下压,那么弹夹的容弹量有多大,此种火铳就可以连续射击多久,不过这种火铳还处于方以智的设想之中,要想做到这一点还需要很多硬性条件,目前放眼大明,朝廷的军械局是肯定没有这个实力的,所以方以智的设想一直停留在纸面上,无法实施。

刘毅看完之后拍案而起,惊呼了一声:“加特林?”搞得来呈送文件的毕懋康、宋应星等人都是面面相觑,皆是不知道大都督说的什么意思。宋应星道:“加什么林?”刘毅绕过桌案,走到二人面前又道:“这方以智还真他娘的是个天才,加特林这种东西都能想出来。”刘毅欣喜万分,看着毕懋康和宋应星一脸懵的样子,他不知道该如何进行解释,历史上,加特林机枪这种制霸战场的神器是在两百年后才被美国人加特林设计出来,这种机枪一问世,立即改变了战场作战模式,以往那种密集队形再也不适用了,不管是骑兵还是步兵,在火力不间断的加特林面前就是活靶子,加特林就是世界上第一种连发机枪,而机枪对于步兵和骑兵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一战时候的索姆河战场,德军凭借马克沁机枪,一天之内收割了英**队六万条人命,欧洲战场直接将列强的一代年轻人全部打光。试想,如果能将加特林这种东西搬出来放在明末的战场上,那不管对面来的是什么人,基本上就是屠戮。

可是正如方以智所苦恼的,目前加特林这种东西想要生产出来有两个最致命的要点不具备,一个就是刘毅一直想鼓捣出来的铜质弹药,目前是纸壳定装弹,纸壳弹容易受潮,就算制作的再精良,也不可能有铜质弹药那么精确,并且铜质弹药还可以上油润滑,纸壳弹就不行,那么纸壳弹如果放在弹夹之内,很有可能因为受热受冷受潮等等因素产生形变,导致卡壳,并且纸壳弹只适用于滑膛枪,用于线膛枪的话非常不便。另外一个就是击发方式,目前不管是二八式还是连珠铳,其主要的射击方式其实还是燧发,如果燧发这种射击方式放在加特林上是不可能的,燧发的射击速度跟不上加特林需要的射速,肯定会引起卡壳甚至炸膛,所以这就是为什么直到十九世纪西方人解决了底火技术,才使得加特林问世。也就是说,目前对于新军来讲,若是没有合适的铜质弹药和底火,加特林基本上无法实现。

刘毅将方以智叫到了中军都督府,彼时的方以智不过是一个二十余岁的青年,年纪跟刘毅相仿,不过地位可就是千差万别了,他做梦也想不到,自己不过是呈上了一些草稿,就如此顺利的得到了大都督的青睐。方以智一进会议室,就发现制造总局的主要负责人已经济济一堂,面前硕大的黑板上,画着一些图形,方以智只看了一眼,就愣在当场,这不正是自己写的关于连发火铳的文章的构想图吗?实际上,这图是在座的大家们一起合力画成,但是方以智也曾在自己家中画过草图,面前这幅图比自己的更加细致,一些没想到的点,大家们都想到了,方以智打心眼里佩服这些人的实力,怪不得这些能工巧匠能汇集在制造总局,大都督如此重视,竟然能在中军都督府这种军机要地研究器械,不像大明其他地方视这些东西为奇技淫巧,那么毕懋康等人对大都督心服口服也就不奇怪了。

“方先生,请坐,本督就是刘毅。”方以智还在看图,刘毅在一边微微一笑,便发话了。方以智这才反应过来,看样子自己有些失态了,竟然忘记了参见大都督,虽然他不认识刘毅,可是会议室的长条桌,能坐在上首主位的年轻人,不是大都督还能是谁?方以智结巴道:“草民,草民,参见大都督。”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