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男主总在黑化[快穿] > 第20章 貌美的琴师(三)

男主总在黑化[快穿] 第20章 貌美的琴师(三)

作者:一碗南瓜粥粥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1-02-28 20:13:21 来源:文学城

大昭国的夏季比其他三个季节都要长,最最盛夏的时候,潮湿又闷热的空气几乎能把人活生生烤熟。但等八月中秋一过,天气很快就转凉了。这段时间的气候最舒适,也适合举办各种活动。

今日天气正好,午□□院里温暖清爽,阳光慵懒地撒下来,让人舒服得直想睡觉。

上午的时候,已经开蒙的皇子公主都在上书房上课,阿树昏昏欲睡地坐在窗边,被竹帘透过的太阳照了两个时辰,实在招架不住夫子满嘴的之乎者也、诗赋经纶,悄悄从门边溜了出去。

她豪爽地决定给再自己改一个课表,将枯燥的诗赋课换成顾锦之的琴艺课。

从秋收节后,她已经这样做很多次了,用充足的理由理直气壮地逃掉她最不喜欢的诗赋课。连昭阳帝对她这种行为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夫子也只能当做看不见她每天溜走的行为。

回到清和宫后,阿树唤侍卫去传顾锦之入宫。

这几日阿树和顾锦之熟悉了些,她很喜欢他,总想着叫他过来多看几眼。

琴技好,容颜好,脾性好,除了话有些少——但话少怎么能是缺点呢?

阿树觉得,光是看着顾锦之坐在一旁,她就能多喝一碗药。

但顾锦之的府邸在长安街之外,还要再过两大条巷子,从宫人传唤他进宫到他出现在自己面前,起码需要大半个时辰。

时间真的挺长的。

不过阿树闲得无聊,最近父皇和太子哥哥都很忙,也没人陪她玩。她懒洋洋地躺在庭院软榻上,什么也不想做,索性叫烹云抱了个大靠枕搁在腰后,半倚着晒太阳。

软榻设在树荫最浓郁之处,繁茂的枝叶覆盖,阻挡住有些明晃晃刺眼的阳光。偶有几丝暖金色的光线透过树木罅隙洒下来,落在指尖像是跳动的光斑。

阿树指尖追逐着阳光,在心里琢磨,要不然索性去找父皇讨一道圣旨,准许在她的清和宫腾出一个小殿,让顾锦之居住。

但皇宫里除了皇家人,其他能居住在宫里的男性都是去了势的太监。

太监们说话都尖声尖气,举止动作和她见过的其他男性都不一样。阿树试着想了想顾锦之变成太监的模样,翘起兰花指轻言细语,忽然一阵恶寒。

——好吧,她完全无法想象顾锦之也变成太监的模样。

也罢。

还是不要暴殄天物了。

等煮雨领着顾锦之进入清和宫后殿庭院时,路过正院门口,里面正有四五个小太监搬着一盆盆菊花,轻手轻脚地四处忙碌,为即将到来的重阳节做准备。

顾锦之丝毫不知道,自己险些就成为了这些小太监中的一员。

后殿庭院里阳光灿烂,七公主半躺在树荫下的软塌上,双臂规矩地叠交在腹前,睡的正香。

她面上覆了层薄纱遮蔽阳光,薄纱盖住小半张脸,隐约透过轮廓,勾勒出微张的红唇。满头乌发披散在榻上,比最上等的绸缎还要光滑柔顺。一旁小石桌上都是随手拆下来的珠翠首饰,还有本青色封皮的话本。

顾锦之只看了一眼,就立刻避开目光。

煮雨也没想到,昭和公主这么快就睡着了。

她领着顾琴师进入清和宫时,是跟阿树通禀过的。阿树那时候还醒着,吩咐她去找殿外的侍卫去上书房和昭华太子通传一句,她决定下午不去继续受罪了。

前后耽搁不到一刻钟时间,没想到公主已经进入梦乡。而清和宫的另一个大宫女烹云也回寝殿取琴去了,此时不在一旁伺候。

煮雨快速地瞥了顾锦之一眼,见他规矩守礼地垂眼没有乱看,方才满意地收回目光,快步走到公主身前蹲下,一边用背影挡住顾锦之的视线,一边细细地唤她醒来。

公主天真烂漫,对男女之大防的诸多避讳毫无知觉。

昭阳帝和薛皇后在教养闺女时,从不用严苛的礼仪和闺训要求她。甚至想多留她几年,有意无意的不同她讲起男女情感之事,免得单纯的小公主过早产生情思,被别的臭小子叼走了。

只不过毫无防备地在外男面前睡着,还是显得太过暧.昧了些。更何况庭院里四面透风,公主的身体娇弱,在室外睡着了容易着凉生病。

阿树睡眠浅,很快就醒了过来。

“清商,你今日的衣服真好看。”

阿树坐起身,身后煮雨重新为她挽发,整理有些凌乱的衣饰。她笑盈盈欣赏顾锦之的盛世美颜,目光落落大方从他的头顶玉冠扫到足边衣摆。

她并不知道,此时自己的模样落在旁人眼里,也是一幅无比诱人的美景。

斑驳树荫落在她身后,晕开朦胧柔和的光影。小公主容貌明秀,鬓发如漆,颊边残余几分薄红睡痕,像花园里新摘的海棠花,饱满花瓣上带着晨雾露珠,娇艳欲滴。

昭和公主尚未及笄,已颇可窥见未来将是何等的人间殊色。

此时形象太过于艳丽诱人,着实是不宜见外。

阿树打小在昭阳帝臂弯里长大,更经常和燕朝桓翻在一张床榻上打滚玩闹,连奶嬷嬷也听从昭阳帝的吩咐,从未拘束过她一分。因此对她来说,只要她觉得高兴,怎么样都行。

这几日闲暇时她都会叫顾锦之进宫来,有时候是为了认真学琴,有时候只是单单为了多看他几眼。在她看来,她已经和顾锦之很熟悉了,也没有初次见面时的不自在。

顾锦之虽然话少,却也从未让她觉得不适。

比九天谪仙还要美的男人,她没有日日放在眼前,寸步不离,已经算是很矜持了。

大昭国对女子的约束并不算太严苛,主要归功于阿树的祖辈曾出现过两代女皇治国,在某种程度上提升了女性的地位。

再加上阿树是昭阳帝最宠爱的昭和公主,更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有充足恃宠而骄的资本,天底下除了昭阳帝,没有谁有资格说她几句不是。

而昭阳帝怎么忍心让阿树不高兴?

阿树坐在软塌上,微微仰起头看顾锦之。

顾锦之肌肤如玉,眉眼舒朗清隽。他穿了一身鸦青的长袍,里衣是素淡的青瓷纹。宽大的袍袖绣了荼白色的天狐踏月,腰间围了一条赤红锦带,佩玉垂下压住衣角。

清风一漾,衣袂翻飞起来,好似仙人临境。

真是一副好皮囊。

“请公主安。”顾锦之仍然半垂着眼,显得有几分疏离清冷。

阿树依旧笑吟吟,丝毫不恼他的态度。漂亮的人总要有几分特权,何况是顾锦之这么漂亮的人呢?

“过几日就是重阳佳节了,今年父皇要领着群臣去燕华山的小望峰登高,本宫前几日才去过猎场,可不想再坐这么远路的马车了。”

“你呢,重阳节打算做什么?”

“微臣无甚亲眷,打算在府上抚琴看书。”

他的声音泠泠,像细雪落在竹叶,独有一番风姿清俊之美。

倒是个呆的。

阿树轻笑,也不觉得他寡言无趣,“那你不如到这皇宫里来陪本宫。”

“喏。”

又聊了几句,主要还是阿树自己在絮絮叨叨地说话。她其实是一个话挺多的小公主,要不是昭阳帝整天日理万机,太子哥哥又总喜欢跟她斗嘴,她能缠着两人叽叽喳喳一整天不带停的。

因此,哪怕顾锦之话少,她也能很开心的聊下去。

毕竟他长得美,看一眼就叫人通体舒畅。

过了一会儿,阿树觉得今天还是该学一会儿琴,不然翘了大半天课,不仅对不起上书房那群夫子们的苦心孤诣,自己的良心也有几分过不去。

“走吧,去邀月亭。”

顾锦之跟在她身后,不远处的宫女抱着他的琴,也快步走至邀月亭摆放好。

清和宫很大,正殿后还有一个庭院,再往后有一片小花园。燕华山北面暗河正好流经此处,便依着活水建了座假山,树木花草郁郁葱葱。

邀月亭设在假山半腰,从红墙青瓦的宫墙外正好能看见亭子顶端木雕的鸾鸟逐月,与御花园仅用一墙一垂花门隔开。

阿树本想给亭子取名叫镜花水月,昭阳帝说寓意不好,改成邀月亭,还大笔一挥写了块匾,叫工匠雕好送来。

阿树寻思,邀月这名字也没多风雅。

不过毕竟是皇帝赐名嘛,连题词匾都送来了,总不能拒收吧。

刚走进邀月亭,阿树的注意力又被亭中心石桌上的一叠糕点吸引过去。走近一看,是小厨房用昭阳帝新赐的嫩茶尖烹制的竹叶酥茶饼,模样小巧精致,看着格外诱人。

阿树被诱惑着伸手捡了一块放入口中,外皮酥脆,内馅清香微甘。她索性再次改了主意,让顾锦之弹琴给她听,她专心吃糕点。

吃了两三块后,她又忍不住想和顾锦之聊天。

“太子哥哥说你之前游历过很多地方,挑几个有趣的给本宫讲讲吧。”

顾锦之弹琴的手一顿,抬头看了眼阿树。

而还没等他开口,远处烹云走上前,似是有事要禀报。

“怎么了?”

“公主,陛下派人来请您过去,说是想听您弹琴了。”

阿树闻言,唇角一弯。

她笑盈盈地应了一声,拍了拍手上的糕点碎屑,又拾起桌上白瓷小盏喝了一口茶。坐在软凳上,垂下的双足在裙摆下轻晃,娇嗔着扬了扬下巴,颇有几分洋洋得意,“父皇想本公主就直说呗。”

阿树明白昭阳帝的言下之意。他肯定是在御书房批奏折累了,想让她过去陪他。平时如果奏折不多,他会搬到清和宫来批改,但有时候太繁忙了,就会叫她去御书房。

此时,她漂亮的瞳眸盛满亲昵,一时也忘记,方才片刻之前她还在和顾锦之聊天,欢快地起身转了一圈,觉得衣裙也不算太草率,打算就这么去御书房。

余光忽然瞥见顾锦之,才想起今天特意叫他进宫学琴,却一个音也没教。

阿树莫名有点心虚,轻咳一声,对顾锦之说,“清商,不如你今日先回府吧。重阳节那天,本宫再派人带你进宫。”

她打定主意,今年重阳节不随着父皇一同去小望峰了,正好待会儿去御书房,同父皇讨要一份圣旨,允许她重阳节留在京内。

顾锦之收了琴,起身目送公主离去。

他面上淡淡,目光却是不动声色扫过桌案。

案上残留一盏白瓷茶杯。

杯沿上留了一抹不甚明显的红印,浅浅地晕开。

似是盛春江岸边桃红纷飞,如玉美人踏月而来,半掩在衣摆下的指尖染着蔻丹,玉足轻点在平静的江面,波纹凌凌,层层涟漪泛起,乱了一池春水。

而佳人早已远去。

-

重阳节那几日,皇帝要带着百官群臣去燕华山登高。路途马车颠簸很是受罪,小望峰的景色也无甚新奇。

阿树躲懒,趁着那日在御书房陪昭阳帝批改奏折,抱着他的胳膊撒娇:“女儿想留在宫中陪太后娘娘,娘娘教儿臣礼佛修禅,为大昭百姓祈福。”

昭阳帝知道她礼佛是假,偷懒是真。但也不忍叫阿树奔波劳累,自是应允。

“小丫头片子,不许偷吃螃蟹。”他一把抱起赖在自己身上的娇娇公主,伸手轻轻刮了刮她的鼻尖,凑近了额头相抵,仔细交代:“朕会同母后说,多看着点你。”

“那儿臣就更不忍去了,不然只能看着父皇同兄长食蟹饮酒,大快朵颐。”阿树故意做出一副可怜的模样,鼓着嘴委屈道。

螃蟹性甚寒,加之与她服食的中药相克,阿树每次只能眼巴巴凑在一旁闻个香味。

“答应让你重九日出宫玩耍,当作补偿。”

阿树在心里欢呼一声,但面上还是十分正经地欲拒还迎,看起来很是乖巧孝顺:“儿臣想陪太后娘娘。”

“母后哪舍得拘着你?”昭阳帝深谙阿树的性格,真叫她念经吃斋,不出半日就要胸闷气短,浑身不对劲。

“届时叫六木都跟着你,别往人潮涌动的地方乱跑。”

“父皇真好!”阿树也不装了,笑嘻嘻的躺倒在昭阳帝宽厚健壮的胸怀里。

六木其实是三个人。

昭阳帝精挑细选,在阿树十岁生辰时指派给她三个最精英的暗卫。她给三人重新赐名,分别叫一木、二林、三森,统称六木。

这名字听起来略一言难尽,但昭阳帝也由着小公主肆意妄为。

毕竟,要不是早些年钦天监死命上谏,拦着昭阳帝陪七公主胡闹,昭阳帝早纵着他的娇娇儿,把燕晚晚这个她不喜欢的大名给改了。

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昭阳帝自有十分的自信,他的小公主值得天下最好的一切。

九月初九,登高望远,也是赏菊食蟹的好时节。

重阳节那日,皇帝领着亲信重臣早早出发,登上西北山脉的小望峰顶眺望整个偌大的京城,举行谢天地神灵、敬祖先恩德的祭祀活动。皇后领着四妃及皇家子女一同前往,各官家眷也在其中。

昭华太子中途还快马加鞭,特意改道从北郊猎场顺走了他的汗血宝马,兴高采烈去秋游。

百官嫔妃家眷,再加上各家侍从护卫,又是浩浩荡荡近千人。

人一多,出行速度便变得缓慢。因此他们九月八日下朝后出发,在小望峰底的皇家别院住四日三宿,九月十二晚归京。

阿树留在宫里,早早起身,给同样没去燕华山的太后娘娘请安。

祖孙二人话了几句家常,阿树正准备端端正正礼佛念经,就被她老人家慈祥地请了出来:“既然皇帝答应你出宫,与其在此陪哀家苦坐,不如趁日头好,早些时候出去玩耍。”

阿树眨巴了眨巴眼睛,当然十分心动。

京城东市今日晚间有灯会,白天除了商家买卖,也没什么新鲜的。她本来打算同太后娘娘呆上半日,再请辞出宫逛逛。但现在计划被打乱,还没想好如何打发白日时间。

回到清和宫后,阿树呆呆坐了一会,翻了翻桌案上的话本看了几页,忽然想起上次说,重阳节让顾锦之进宫来弹琴,又吩咐煮雨道:“请琴师到邀月亭来。”

想着夜里要出宫玩耍,她唤烹云来重新梳了个反绾髻。妆奁台上铜镜清晰照人,发髻似惊鸟双翼欲展,发尾垂在肩后,用密尺梳细细打理。

昨夜三森拿来一只木盒,昭阳帝亲手雕的银丝镶缠枝纹紫檀梳篦送给她。烹云小心捧着将梳篦正插在她发间,两边发缕用茱萸饰流苏点缀。

昭阳帝早日还送来一盆新开的绿牡丹。

阿树坐在镜前梳妆,余光正好瞧见窗边的绿牡丹,噗嗤笑出声,“烹云你看,这绿牡丹跟颗白菜心似的。”

菊花白菜,雅俗共赏。

等顾锦之抱着琴前来时,阿树在邀月亭自斟自饮了许久。她抱了一只小酒壶,时不时添一杯喝下,哼着不成曲调的歌,自娱自乐。

亭外竹帘放了两张下来,遮挡南北方向的飒飒秋风。

天气逐渐转凉,枝头叶脉被风染成姜黄色,挂在枝头簌簌作响。空气里湿润的水汽柔软地中和了秋日干燥肃杀之意,像磨圆了棱角的老木,矜雅温吞。

南境的冬日来的很晚,有时候甚至看不到落雪。

与之相反的是,北境往往很早就入冬了。今年北境蛮国已经下过几场暴雪,狂风卷着粗粝的沙石整日在半空咆哮。

哪怕身处深宫,阿树也听说边境将士们处境苦寒,棉服盔甲难以抵御狂风暴雪。昭阳帝允许太子上朝旁听,前几日忙于边境的诸多事项,今日重阳节才有空出游。

重阳节皇帝率百官登高祭祖,这是大昭历年来的规矩,借此向先祖祈福与汇报,宣今日之国泰民安,求来年风调雨顺。因此不论边疆战事再忙,也要抽出这几天时间。这也是给普天百姓求一个心安。

只是,今年北蛮来势汹汹,怕是不能轻易善了的。

阿树想起上次在御书房看到的那些奏折,叹了口气。她虽然不像太子那样参与政事,但昭阳帝也经常同她聊些家国朝堂的事,更从不拦着她翻看他的奏折。

她看过几封从南北边境发来的急件,句句都是危急之事。

虽然昭阳帝宽慰她不必担心,但她看着父皇忙碌疲惫的模样,也有几分心思沉重。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0章 貌美的琴师(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