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二十七章 底细

南宋大相公 第二十七章 底细

作者:大苹果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1-14 02:41:01 来源:转码展示1

秦惜卿如此一说,众人一片恍然之声。xinghuozuowen那位吴先生颇有些尴尬,不过仗着脸色黝黑,倒也看不出什么神色的变化。众人的目光落在方子安身上,方子安正拿着一块梅花饼往自己嘴里填,见众人看着自己,倒是有些尴尬了。

“方公子果然见识不凡,凭借词风便可断定作者,让人钦佩之极。”秦惜卿微笑道。

方子安心道:李清照的几首著名的词,后世哪个学生不是倒背如流。当初语文老师对这声声慢一词中的叠字用法可是讲了半堂课的,你这是撞到枪口上了。倘若是李清照别的不太熟悉的词作,我可抓瞎了。

“侥幸,侥幸,秦大家过奖了,词好曲子也好,秦大家唱的更好。”方子安谦逊道。

秦惜卿微笑点头,抬手抚琴,开始演唱下一首。第二首和第三首词也是精妙之极,词作者都是当世名家,临安城中的名士。秦惜卿的曲子也写的极好,曲传词义,声扬曲韵,尽得音律之妙。座上众人掌声如雷,听得是如痴如醉。

三首之后,稍稍歇息了片刻,秦惜卿重回琴案之后,轻声道:“以下所唱两首词,惜卿以为皆为绝世词作。惜卿对这两词无比的欢喜,以至于为之写曲都熬了很多个夜晚,差点熬白了一头青丝。”

众人轰然而笑,有人道:“秦姑娘可不能熬白了头,你若熬白了头,那写词之人可是罪过了。”

另一人道:“秦姑娘便是满头白发,那也必是我大宋最美的白发之人。”

众人闻言,又是一片笑声。

秦惜卿微笑道:“若是熬白了头却能写出配得上这两首词的曲子,惜卿倒也认了。只可惜曲成之后,惜卿却还觉得不能满意。只能勉强唱出来,诸位姑且听之了。”

众人闻言惊讶不已,秦惜卿如此推崇这两首词作,言语如此谦卑不自信,这还从来没有过。秦惜卿自出道以来,之所以声名鹊起,不仅是因为其唱功超群,而且也是因为其音律上的造诣。但凡歌妓皆唱他人之曲,很少有能自己谱曲配词演唱的,这便是本事。况且她所谱之曲几乎全部被迅速传唱开来,成为大宋各地青楼曲词的风向标,更是坐实其音律奇才的身份。这样的人却说出这般不自信的话,着实令人惊讶。既然她的话不是玩笑话,那这两首词是怎样的词作?能让秦惜卿如此?众人心中充满了好奇。

秦惜卿不再多言,闭目片刻,伸手拨弄琴弦。唱的正是那首《木兰花令》。方子安当日在万春园后面的小楼上曾听过此曲,但是今日再听却发现了许多改动,比之当日所听似乎已然不同,于是便也凝神细听。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秦惜卿只唱的前四句,下方坐席中便一片抽气之声。座上人中大多虽是非富即贵之人,但却不代表他们没有鉴赏能力。事实上这些人中有不少当世名士,也有不少风流才子。试想,秦惜卿的今年曲会又怎么会请那些只知铜臭,粗鄙不文的纨绔子弟和富商豪强。座上之人绝大多数其实是懂音律有才学的,否则也不可能出现在这样的场合。所以,只听着四句,很多人便瞪大眼睛,惊艳不已。而秦惜卿的谱曲空旷高远,婉转缠绵,将词意发挥的淋漓尽致,意味深远。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最后四句唱到最后,曲调低徊悱恻,词句重复吟唱,宛如悔恨的叹息之声,在极低音处绵绵不绝,回转许久,方才渐渐消失。座上众人沉默良久,方才有人赫然而惊,鼓掌起来。这一鼓掌,顿时掌声雷动,彩声如雷。

秦惜卿盈盈起身行礼,脸上带着满意而骄傲的笑容。

“好词,好曲,好嗓子!此曲必是今年天下最流行的新曲无疑了。这词写的,嘿!真是妙极啊。也不知是那位当世大家写的词作。婉约似柳三变,柳三变却已然故去了啊。练达深邃若苏东坡,可是东坡居士也早已仙去了,真是教人颇费思量。”有人激动的大声说道。

“是啊,是啊,这词这曲,简直绝了。今晚听此一曲,余音绕梁三月,不,怕是三年了。”众人纷纷点头附和道。

秦惜卿似乎不经意的瞟了方子安一眼,见方子安也呆呆发楞,知道方子安也是受到了震撼。这首曲子自己重新谱写,和当日那一曲已经大大不同,想必方子安也震惊了。这一版比自己当日那一版自以为好的太多了。

“诸位谬赞,惜卿可不敢当。下边这一首词同这一首是同一人所作,惜卿为诸君献唱,还请诸位细听。”秦惜卿含笑说道。

众人收拾心情,重新落座。秦惜卿跌坐蒲团之上,挥手抚琴,琴声悠扬动听,堂皇富丽,和前曲曲风大相径庭。但见她手势如兰,上下翻飞,揉捻抹挑,极尽炫技。猛然间轮指如流水,弹出华丽之音,数转之下,琴声戛然而止,高亢清丽的嗓音却骤然而起。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曲唱罢,琴音尚萦绕在耳畔,秦惜卿尚未起身谢礼之时,一名中年名士已然站起身来,大声叫道:“这词是谁写的?我要认识他,我一定要认识他,要拜访他,要向他表达我的钦佩之意。秦姑娘,你一定要告诉我们他是谁。”

座上十几名名士也都纷纷附和道:“说的很是,我大宋本朝居然有这样的才子,我等居然不知,简直不可思议。我等一定要知道他是谁。”

秦惜卿娇嗔道:“诸位便只知道夸这首《青玉案》好了么?惜卿的曲子便不值一提了么?”

“秦姑娘的曲子自然是极好的,这还用说么?说句老实话,姑娘的曲子之好在我们意料之中,但这首青玉案的词却惊艳之极,却出乎我们的意料了。”

“此词写的当是元夕之日,堪称和苏东坡的水调歌头中秋词媲美。东坡词一出,中秋无人敢作词,而此词一出,怕是元夕也无人敢写词了。”

众人纷纷说道。

秦惜卿微笑道:“惜卿只是开玩笑罢了,惜卿跟你们有同样的感觉。你们很想知道写这两首词的人是谁么?其实,他就在你们当中呢。”

众人惊愕之极,纷纷转头四顾,看着身边的人。

“莫非是你孙学士?平日深藏不露的,居然如此高才?”

“不不不,我可没这个才学,这词我可写不出来。孙某不才,却也有自知之明。”

“那定是沈公了,沈公多年浸淫诗词,大器晚成,终于写出绝世之作了。”

“莫开玩笑,老夫虽喜欢曲词,却也自知此生成诗词大家无望,可不是我。”

众人纷纷相互猜测,看谁都像是这两首词的作者,闹哄哄不休。

秦惜卿笑道:“罢了,你们也别乱猜了,这个人不是别人,便是这位方子安方公子。”

说罢,秦惜卿向着方子安轻轻一指。

“什么?”所有人都惊呆了,空气凝固了数息,一大堆眼球在地面上乱滚。谁也没想到这两首词的竟然是这个之前被众人奚落,穿着穷酸,住在贫民窟里的年轻人。众人终于明白,为何今晚这个穷措大能够受邀来此,跟在座有头有脸的人物平起平坐了。

方子安在秦惜卿说及词作者的时候便知道躲不过要被曝光了,但其实他也并不在乎了。他也明白了,这年头人重虚名,闷声发大财怕是不成的,得有些名头,行事才更加的便利。不怕你名气大,就怕你藉藉无名,那便处处碰壁,处处遭受白眼。

“在下方子安,诸位有礼了。”方子安起身拱手道。

场面死一般的沉寂和尴尬,所有人都呆呆看着方子安,不知该说些什么。

秦惜卿缓步走来,微笑道:“你们不是常常慨叹我大宋文坛凋零,没有后起之秀么?方公子的词写得不好么?”

众人咂嘴无言,适才有多看不起这个人,此刻心里便有多震撼,面子上便有多尴尬。

“方公子的词写得极好,我大宋终于又有文坛新秀了,未来可期。本人有些好奇,方公子如此才学,怎地未见名显,我等孤陋寡闻,不知方公子是何方人士,师从何人呢?”那位美髯吴先生开口说道。

方子安笑道:“诗词乃小技,在下这点文才不值一提,写词只为自娱,并不为扬名。文坛新秀什么的可不敢当。我这个人也不喜张扬,只喜欢平淡的生活,区区不值一提。至于我的师承来历,还是免了吧。”

秦惜卿也帮着打圆场道:“方公子为人低调,今日受邀来此已经很难得了。各人有各人的处世之道,倒也不必探究。”

方子安微微点头,暗赞秦惜卿倒也善解人意,知道维护自己被逐出师门的尴尬事。

“方子安!这名字好熟,是不是那个栖霞书院周山长的弟子方子安?前几日我听一名好友说了,栖霞书院的周山长唯一的学生叫方子安,是不是你?”角落里忽然有人高声叫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