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南宋大相公 > 第十章 同窗

南宋大相公 第十章 同窗

作者:大苹果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0-11-14 02:41:01 来源:转码展示1

(求收藏票票。xiashucom)

临安城中河贯穿城池南北,北接北关水门联通大运河,南边则直通凤凰山所在的大内皇城。其直流也和城中东河小河等河流相通。沿着这条河流两岸便是宽阔平直的御道,自南往北,仁和坊、报恩坊、保和坊、兴庆坊、定民坊、里人坊、积善坊等十余处高档民坊像是一串串珍珠串在中河御道两侧。街道两侧的店铺更是鳞次栉比,寸土寸金之所,青楼瓦舍酒馆歌肆数不甚数,极尽繁华。

临安城原本的规模便已经不小,很久以前便已经是大宋东南的第一大州府,人口也不下百万。当金人的铁蹄踏上汴梁城头之后,大宋百姓纷纷南逃,不下数百万人自建炎年间起便南渡而来,南方人口由此暴增。当时还只是叫做杭州府的临安城的人口也由此开始暴增。直到最终朝廷将临时都城定在杭州,并改名临安府之后,这座大宋的南方都城迎来了空前的大发展和人口大膨胀。官府的最新统计人口是一百六十万,但实际上这座城市的人口在极短的时间里便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人。放眼宇内,临安府乃世界第一大城池无疑。

最初的时候是极为混乱的,一座城池人口骤然增加一倍,带来的混乱和压力可想而知。但只用了数年时间,临安城便以极大的包容消化了这一切。朝廷给临安府做了重新的规划,主城范围扩大,皇城放在南方的凤凰山,挖掘拓宽了城内水道,将民坊重新规划集中,设置了数十个大型聚集区等等。一番作为之后,尘埃落地之后,临安府终于从混乱之中走了出来。

人口的暴增当然未必是坏事,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需求。南北的融合更是催生出了许多意想不到的东西。饮食衣着语言生活习惯乃至行为方式上的大融合大改变发生在这座城池的角角落落。在这种融合的大激荡之中,这座古老的城市焕发出年轻的生机,每天都是那么繁华而忙碌,充满了一种涅槃重生的希望和欣喜。

方子安缓步走在众安桥东侧的长街之上,这里是他常来的地方。一开始是出于穿越者的好奇,有一种观光来此之感,但后来方子安则是越发融入这个时代之后出于对这里的喜爱。他喜欢的是这里的繁华和热闹,每个人努力生活的态度。每当情绪低落之时,只要来到这里走一遭,便没有理由不好好的生活,不好好的上进。因为这里的每一个人都表现出对生活的激情。

中河宽大的河道上,往来的装满货物的船只在水面穿梭。方子安看到在众安桥一侧的大码头旁有十几条彩色的龙舟挺靠,突然想起明日便是端午节了。每逢端午,城中几处河道都讲举行龙舟竞渡大赛,那是非常热闹的场面。今年自然也是如此。

穿过众安桥来到河西御道上,迎面便是一片巨大的市集,这也是方子安此行的目的地。今日他是要来采买一些东西的。桌椅板凳碗碟茶壶被褥衣衫文房四宝等等,再寻几个工匠将自己的屋子修葺一番。自己的家实在太破烂了。来之前方子安便列了个采购的单子,既然昨日发了一笔横财,方子安没有理由不改善自己的生活条件,而眼前这座大市集里什么都有,什么都能买到。

花了整整一上午时间,方子安终于将所有需要采买的物事采购完毕。在码头下雇的小船也堆得满满当当。方子安本想在旁边的小酒馆吃顿饭再走,无奈船家催的急,他们要赶下一个生意,于是便只好上船离开。城中河道有岔道相连,有的是人工开凿连通的,便是为了缓解因为人口众多而带来的交通压力。这些岔河支流大船无法出入,但对于一些载客的小船和运货的小船是极为便利的。所以,只花了不到半个时辰的时间,满船的货物便已经停靠在三元坊西侧的一处小码头上。船家帮着卸了货,方子安在码头上花了四百文雇了两名苦力帮忙,将货物往三元坊杏花胡同里搬。

当方子安满头大汗的扛着两只箱笼回到自己的小院门口的时候,门口有两个人正站在那里等着他。

“子安兄?你可回来了。哎呀,教我们好等啊。”其中一人认出了蓬头垢面满脸是汗的方子安。

“你们怎么来了?钱兄,赵兄。快快,帮我开院门,这东西沉的很,压得我肩膀都痛了。”方子安大声叫道。

来者是方子安在栖霞书院的同窗,一个叫钱康,一个叫赵长林。钱赵二人忙上前帮忙,随后七手八脚的和两名雇佣的苦力一起将一堆东西搬到院子里放着。方子安付了钱,打发两名苦力离开,这才擦了汗向两位同窗见礼。

“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书院端午不是有假期么?你们没回家去么?”方子安笑问道。

这两位是同乡,家不在临安城中,是余杭县人,故而有此一问。

“本来是要回去的,可是……想了想还是不回去了。留在书院温书的好。而且,长林兄也没有心情回去。”钱康笑道。

“也是,秋闱没几个月了,确实得好生的温书备考才是。唔……长林兄又是怎么没心情了?来了半天一句话也不说,怎么哭丧着脸?”方子安一边说一边进了屋子,准备将堆在院子里的东西往屋子里拿。

‘噗通’一声响,那赵长林忽然对着方子安跪下,伸手啪啪啪打起自己而耳光来。

“我该死……是我多嘴,害了子安兄你。打死你个多嘴的混账,害得子安兄遭此责罚,毁了前程。子安兄,你打我吧,骂我吧,我该死啊。”赵长林一边打自己耳光,一边呆着哭腔大声叫道。

方子安楞在原地,愕然道:“长林兄,你这是作甚?发什么疯?快起来。”

钱康在旁咂嘴道:“子安兄,长林兄他……哎……他说漏了嘴,将你去年中秋卖词的事情说给了那黄万年那狗贼知晓了,那厮大肆宣扬,这才被周山长知道了。山长这才恼怒之下将你逐出了师门。长林兄后悔莫及。大错铸成,心中着实愧疚难安。昨儿一天长林兄都在后悔自责,今天一早找到我,要我陪着他一起来找你赔罪。哎!谁能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

方子安愣了愣,旋即什么都明白了。

方子安在书院之中还是交了几个好朋友的,比如眼前这两位便是关系相当好的好友。钱康和赵长林家境要比方子安好了许多,在方子安初入栖霞书院生活窘迫之时,这两位同窗学子时不时的给予方子安接济,帮助方子安度过了不少窘境之时。所以,方子安对他们心存感激,也成了无话不谈的好友。平日空闲之时一起游山玩水吟诗作词,畅谈人生理想,规划未来前程,相处甚得。

去年中秋之夜,方子安卖词得了三十两银子的彩头的事情虽然方子安并不想张扬,但对这两位知交好友却没有隐瞒。这种好事自然是要和好朋友一起分享的。方子安还拿出了二两银子在西湖边的鸿宾楼请了两位好朋友一桌上好的酒席,一起庆贺此事。

那日东窗事发之后,方子安的第一反应便是万春园泄露了自己的身份,让此事传到了周钧正的耳朵里去,导致了这样的后果。但是,昨日那秦惜卿亲自登门之时明明白白的说了,这件事他们万春园根本没有泄露出去,这让方子安当时有些纳闷。昨夜方子安也想过这件事,秦惜卿应该不至于当面撒谎,然则既然不是万春园泄露的此事,则知情者只有书院的好友了。但方子安当即否认了这个想法,他跟钱康和赵长林都打过招呼,要他们不要讲此事说出去,这两位也不至于把自己的话当耳边风。

但现在的情形却是,这件事果真是赵长林传出去的。

“子安兄,你骂我吧,你打我都成。都怪我那日一时口快。黄万年那厮跟别人背后诋毁你,我便跟他理论。他说你从去年中秋后出手阔绰了起来,定是偷了人家钱财。我一气之下便将你中秋卖词的事说了出来,当面拆穿他的谎言。当时只是激愤,却没想太多,结果却被这厮给宣扬了出去。我实在是该死的很,谁能想到事情传到山长耳中竟然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子安兄因为此事居然被逐出了山长门墙,我真是百死莫赎啊。子安兄,你说我改怎么弥补?当牛做马也成,给你磕头赔罪也成,总之你说什么我都答应。全是我的错。”赵长林哭丧着脸态度极为诚恳,自责之情溢于言表。

方子安叹了口气走到赵长林身旁,弯腰伸手将他扶起来,沉声道:“长林兄,何必如此自责?一件小事而已。”

“小事?我害得你被山长逐出师门了啊,这对你的声誉造成极大的损害,甚至……甚至会影响你的前程啊。”赵长林大声说道。

方子安微笑道:“没有你想得那么严重,你不必太自责。事情已经发生了,你也是出于无心之失。那黄万年才是散布之人。这厮与我不睦,自然是要大肆造谣的。其实,真正让我觉得意外的是先生居然真相信了那些谣言,认定我品行不端,跟青楼女子厮混在一起。这才是让我意外的。恐怕你们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这一步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