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男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 第16章 第 16 章

男人只会影响我拔剑的速度 第16章 第 16 章

作者:初云之初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2-02-08 23:15:28 来源:文学城

皇帝生来就是先帝嫡子,没几年又顺理成章的被册封为太子,前二十年活得那叫一个一帆风顺,从没挨过生活的毒打,直到他跟杜若离在那个雷电交加的夜晚交换了身体……

唉,往事不堪回首。

不提也罢。

今天闹了这么一场,没能把杜若离镇住也就罢了,反而挨了亲娘一通骂,行吧行吧,皇帝苦中作乐的想——好歹这一回没挨打。

他耷拉着头,躺平任嘲。

太后见状倒也没再说什么,冷冷觑了他半晌,终于道:“哀家今日来此,原是有事要同皇帝商量,现下一看,倒没有商量的必要了。”

芈秋一副羞愧不已的样子:“是儿臣太过孟浪……”

相较于面对皇帝时的愤怒与不屑,此时太后脸上便要平添上几分恨铁不成钢,无可奈何的叹了声“你啊”,复又正色道:“宣室殿乃是天子居所,帝后感情再好,皇后也没有在这儿久居的道理,今日便叫杜氏搬回椒房殿去吧。”

芈秋听得心念微动,却不做声,目露担忧,看向皇帝。

太后也将目光转向皇帝,只是相较于同芈秋言语时的情状,语气便要冷肃许多:“皇帝既有心抬举你,你就好生接着,哀家已经传了懿旨,明日起恢复六宫请安,皇后也是时候该担起中宫的责任了。”

皇帝脸色顿变,满心不愿。

这等紧要关头,他怎么能回椒房殿?

那岂不是把杜若离一个人留在了宣室殿?

他不在这儿守着,谁知道这头没了缰绳的野马会跑到哪片草原去!

虽然本来就拴不住,但这会儿好歹还能盯着他在哪儿啊!

更别说椒房殿跟宣室殿离得那么远,后妃未经传召,又不得擅往……

皇帝是有苦难言,意欲张口推拒,可太后根本没有给他任何拒绝的机会,说完之后霍然起身:“此事哀家已经决定,无需再议!还有,皇后——”

皇帝后知后觉的起身:“儿臣在。”

太后目光里带着十成十的不满与冷漠:“把宫规和《女诫》一起抄上十遍,静静心吧!”

皇帝心如那个死灰:“……儿臣遵命。”

……

这一日,宫墙之内风起云涌。

先是礼部侍郎串通了诸多外戚上表弹劾皇后,紧接着就是皇帝龙颜大怒,雷霆手段将这伙人处置掉,随后内侍监持皇帝手令,彻底清查后妃与前朝勾结一事。

这位内侍监从前做惯了好人,各宫或多或少都有所孝敬,他也乐得松一松手,谋些好处,只是这一回皇帝铁了心整治此事,他如何敢吃拿卡要,徇私枉法,真正是做到了铁面无私,甭管是膳房还是花房的、出自琼华殿还是寿康宫,但凡牵涉其中的,一律逮起来送进掖庭,谁出面说情都不好使。

后妃们这几日屡经变故,倒没人敢在这时候往外跳,尤其是见内侍监从寿康宫提走了几个内侍而太后却始终不置一词时,更是噤若寒蝉,严厉约束宫中侍从,等闲不肯出宫闲逛。

如此冷酷的清缴之下,宫中仆婢五失其二,后妃们及前朝外戚损失惨重,从此被拘束在后宫之中,轻易不得与外朝串通消息,另有外戚因此获罪去职,无需赘言。

这场风暴究竟会持续多久?

还有多少高门会牵涉其中?

偌大的长安风声鹤唳,人心惶惶,而宣室殿内一名起居郎不慎落水而死的消息,就像是一颗石子落入水中,没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

……

胳膊拧不过大腿,皇帝悻悻的收拾了那一点不多的行李,对着杜若离千叮咛万嘱咐之后,满心忧愁的乘坐轿辇回了椒房殿。

明日六宫前去问安,他也须得有所准备。

芈秋立在层层台阶之上,目送皇后轿辇远去,放眼望去,但见碧空如洗,一望无际。

她唇角几不可见的翘起一点弧度。

内侍监领命办事去了,近来怕不得闲,芈秋随意转过眼去,冲侍从在后的一个小内侍招了招手:“你叫什么来着?”

那小内侍约莫十五六岁的样子,眼珠黑亮,看着就有些聪明气,冷不丁得到皇帝看重,又惊又喜,近前来扑通一声跪下,毕恭毕敬道:“奴婢名叫吉春。”

芈秋问过是哪两个字之后,便叫他再近前几步,低声道:“内侍监不在这儿,你替朕去办件差。今日上朝时听见徐太傅咳嗽了几声,朕心里便有些忧虑,记得库里边有云贵总督新献的川贝枇杷露,你取两瓶给太傅送去,悄悄的,勿要惊动旁人。”

吉春先拍了一句马屁:“陛下圣恩关怀,料想太傅用不了几日便要康复的。”

又应声说:“奴婢保管把事情给您办好。”

芈秋“嗯”了声,微笑道:“去吧。”

越是聪明人,就越容易多想,吉春惦着陛下交代“悄悄的送,勿要惊动旁人”,便禁不住在心里边思忖。

自打陛下开蒙起,徐太傅就给陛下当老师了,此后虽也有几位大人奉先帝命令教导过当今,但当今最敬重的,始终都是徐太傅这个蒙师。

原因吉春也知道,当年慧贵妃所生的三皇子聪敏不凡,先帝曾经有意易储,是徐太傅坚持应当遵循宗法立嫡,否则便要当庭死谏,才使先帝改了主意,保全了当今的帝位。

故而当今登基之后多看重徐太傅几分,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只是天家做事,总要一碗水端平,不能厚此薄彼,不然既伤了其余几位太傅的心,也叫徐太傅无法与同僚共处,陛下今次令自己悄悄的送了东西过去,大抵就是为着这个缘故吧。

今日并非休沐,又没到下差时候,徐太傅此时自然尚在宫中。

吉春去取了东西,用一只檀木盒装了,低着头快步往官署去。

徐太傅年近六旬,精神倒还矍铄,下颌处三缕长须,面容清癯而端肃,眉心深深一道沟壑,有些刻板的模样。

将御赐的川贝枇杷露收下,徐太傅旋即面宣室殿而拜,又要往皇帝面前谢恩。

吉春赶忙将皇帝所言“勿要惊动旁人”的话讲了。

徐太傅神情刻板而严肃:“礼不可废。”

吉春进退两难,既不愿叫皇帝觉得自己办事不力,又不愿得罪皇帝信重的老师,略略踌躇之后,终于道:“不妨以政务为由求见……”

看徐太傅变色,马上就要反驳,他赶紧道:“还请太傅体谅陛下对您的拳拳关怀之情啊。”

徐太傅眉头皱起几瞬,到底不曾坚持:“罢了,就这样吧。”

……

吉春往官署去见徐太傅,芈秋则往御书房去习字。

皇帝在这儿留下的笔墨甚多,她吩咐人取了厚厚的一沓纸来,一笔一划紧盯着临摹,力求得其形,谙其骨,每每书就一张,便丢进火炉烧掉,起初两两对照还有些不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却是愈发相似,到最后,几乎难辨真假。

写完最后一张之后,外边近侍躬身入内,回禀道:“陛下,徐太傅在外求见。”

芈秋和颜悦色道:“外边天冷,快快请太傅入内。”

不多时,徐太傅便被近侍引入内来,一板一眼向皇帝谢恩。

芈秋早知他这老儒秉性,并不奇怪,吩咐赐座之后,便打发了近侍们出去,同他说起明年春闱之事:“虽有些早,但也是时候该着手筹备了,先前闹出科举舞弊案来,惹得士子们心思浮动,怨囿朝廷,朕总想着,这一回,非得找个老成可靠的人做主考官才好。”

徐太傅闻言,不禁面露赞赏,隐约欣慰:“科举是兴旺朝廷的根基啊,陛下挂心此事,正是万民之福。”

他欣然领命。

芈秋则面露难色,低声叮嘱:“因着前番之事,朕不欲早早将此事告知天下……”

徐太傅心知这是为了防备举子们根据考官猜度考题,改变文风,又或者是朝中官僚知情后与他进行人情走动。

只是他向来行得正站得直,自然不怵:“陛下宽心,老臣自有分寸,明旨落下之前,此事绝无第三人知晓。”

芈秋欣然不已,就此事同徐太傅商讨诸多,约莫过了半个时辰,方才吩咐好生送他出去。

因着芈秋方才那随意一点,吉春俨然成了御书房的红人,待徐太傅走后,他殷勤小意的奉了茶过去,唯恐哪里不合天子口味,吃了排头。

芈秋接过茶盏来用了一口,便蹙起眉。

她这才转头去看吉春:“朕仿佛尝着,跟从前的味道相差无几?”

吉春恭谨中带着一点初初得到权力之后的兴奋,回话说:“内侍监是奴婢的师傅,从前师傅为陛下泡茶的时候,奴婢有幸在旁边看着,略微得了几分师傅的手艺。”

芈秋于是就把茶盏搁回到托盘里,视线仍旧落在奏疏上:“老成有老成的好,新式也有新式的好,你师傅老了,但你还年轻,穿着新衣在御前侍奉,可不兴走老路。”

她转眸看他一看:“明白吗?”

吉春怔了几瞬,旋即豁然开朗,跪下身去,结结实实的磕了几个头:“奴婢蠢笨,只知道一心侍奉陛下,为陛下万死不辞!”

芈秋就笑了:“要不说年轻人机灵呢。”

她把手中奏疏合上,吩咐道:“摆驾椒房殿,朕去瞧瞧皇后。”

吉春赶忙道:“是!”

ps:评论抽人送红包,么么啾~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第 1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