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南雀旧事 > 第9章 守边城

南雀旧事 第9章 守边城

作者:西门阿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28 15:56:47 来源:文学城

就在此事了结不足半年,南与北两国开战了。

彼时王雪楹人还在平州,一面打理平州的生意,一面帮表姐安置流离的百姓。

她见表姐屡屡收到北境捷报,她与雀京书信往来也说北境无碍,才稍加安心。

又一日从济慈院归来,却见平州府上下严阵以待。

静堂中,她的表姐换上了锃亮的军甲,她登时心如擂鼓。

“众将士听令!”

“是——!”兵士声齐如蓄势待发的猛虎。

“东启遣军支援大运,边城将破,请诸君随某——”

“——挥师北境!”

王雪楹在她身侧,思绪已乱作一团,前两日还捷报连连,怎么忽然就边城将破?

她的表姐却没有时间再与她细说,静室就那么片刻,变成了真的落针可闻的静室。

她在静室里,站过坐下,坐过复又起身…入了夜,有侍女给她递上了才收到的雀京传信。

雪衿在信中写,东启给北运的援军来势汹汹,两军夹击,逼得江斐他们闭城死守,边境或将城破。

她怔坐在那儿,想起了什么,跑回房拿出了与雪衿来往的一摞信件,找出一张约莫半月前的,上书,“小役大胜,大运或将退兵。”

又找出十日前的一封,上书,“陛下意欲乘胜追击,诸臣虽劝阻不止,古语有言,穷寇莫追,阿衿看来,此战危矣。”

阿衿给她的信件,体己话与谈论朝局的话从来是分开的,她以为这些日子都是什么得胜的好消息,就没细看。

边城将破…

江斐…

她强迫自己不再去想,却到底一夜无眠。

次日她给雪衿回了个信,便止不住失魂落魄。倘若城破,边关必将尸山血海,成为人间炼狱。

她等了数日,边城与雀京两头不见消息,踌躇难耐……

=

是日风起时,马踏红枫,叶随风动。

王雪楹一人一马,行向塞北。

再度踏入边城,俨然与春初的天寒地冻满城积雪不同,脆俏的红枫沿途飘荡…让她想起了…鲜血。

但见百姓尚且安居,她想大约…并没那么糟。只是城中明显冷清了不少。

才有一场恶战,无论如何守城门的兵士也不该只有两个。

王雪楹上前预备寻人带她去寻表兄,另一个守城兵士听见她的声音,蓦地回身,惊道,“雪楹姑娘怎么来了?”

她也回头,竟是上回的徐老九。

“边城战事吃紧,我来是想看看能否帮上点忙。”

徐老九听着她的话,精神头蔫了蔫,“那姑娘随我来罢,我带姑娘去寻张小将军。”

“我连日朝这儿赶,不清楚边关究竟发生了甚,你不若给我讲讲。”

徐老九长叹,“还是让将军说与姑娘罢。”

王雪楹见着张知行,也是一样的蔫巴,心下不由得一紧。

“阿楹。”张知行勉力笑笑。

“表哥…不是守住城了么…你们为何都这般神情…”她抓住张知行手臂,“对了,我表姐呢?还有江斐,他们去哪儿了?”

“陛下传了令…殷将军与祝将军先护送大长公主回京了。”

大长公主…

她还没想清是哪位大长公主,又问,“那江斐呢?”

“斐他…被北运军俘虏了。”

原来彼时江斐带兵闭城死守,皇帝要乘胜追击,东启也派兵支援大运,皇帝就调殷长戈援兵。

平州是南平西都,援边关必经无界河西,东启军队从此围堵,两军僵持。江斐得到消息,率余力开城出击,北运不敌,求援东启,东启遂放弃堵截。

江斐带的兵虽少但无一不精,殷长戈的援军与东启援军一路战至城下,在江斐等人与之纠缠间隙入了城。

援兵既至,破城无望,东与北两军顺势俘虏了江斐,收兵暂退。

王雪楹听罢,问张知行,殷祝两位将军回朝了,江斐怎么办。

张知行摇头不语。

此战能熄,是陛下同意拿俘虏的北运将军换和亲北运的大长公主回朝,如此一来…江斐…形同弃子。

王雪楹在城中暂歇,她每日随着徐老九他们一同掩埋城外将士的尸体时,就忍不住想到数里之外被俘的江斐。

她听表兄说,朝廷为了救是不救,赎是不赎,吵得不可开交。

若南平放弃了他……失去价值的江斐……在北运军营里还能活到几时呢……

她每每不敢深思,只能全力去挖坑,去合上每一双未瞑目的眼睛……

王雪楹从来不知道,自己能流下这么多的泪水,她与这些将士素未谋面,但她一直活在他们给予的太平之下。

而尸山血海堆砌出的太平,却仍打动不了帝王之心。

=

一片朦胧里,王雪楹隐隐看见绞刑架上模糊的血肉……

肩胛上是箭矢留下的箭眼,不及愈合又新添鞭伤,鞭伤上又覆了烙刑留下的血印……

绞刑架上的人垂着头,已然失去意识,只余下皮肉在酷刑里抽搐。

王雪楹哭着想要阻止,却怎么也抓不到眼前人。

……

“阿楹、阿楹…”

叶珩把她抱在怀里,王雪楹还在睡梦中,眼泪却怎么也止不住。叶珩也不敢再唤她,只是轻轻抚拍她的背,为她抹去泪水,待她安静才搂着她复又睡去。

待叶珩晨起,瞧着桌上的早膳招来菖蒲,嘱咐膳房为她新备下莲子百合粥好安神。

用过早膳,叶珩鲜有地没去书房,只捧着书在用膳的桌前温习。

王雪楹起时,膳房也将莲子百合粥呈了上来,叶珩晓得她好甜,又吩咐菖蒲拿了一盅槐花蜜。

“叶珩?我起的早么?你竟还未去书房?”王雪楹瞧见他也是稀奇,这些日子她还未赶上过和他一起用早膳的时候。

她在他身侧坐下,叶珩轻笑,抚抚她柔顺的发,“昨晚你睡得不安宁,可有哪里不舒服?”

“是么?”王雪楹边拌着调了蜜的粥边回想,末了还是只有摇摇头,“记不起来了,不过也没哪里不适,叶珩你不必担心。”

“母亲今儿去永安寺了么?我用过膳也去瞧瞧罢。”她问。

“去了,只是娘子,今儿是派米的最后一日…”菖蒲回道。

“我晓得你的顾虑,过了立冬不是还要再照例派一回么,也无妨罢。”菖蒲是怕她最后才去惹人闲话,只是她作为新妇总归是要露一面才好。

=

永安寺前,菖蒲扶着王雪楹下了马车。

她今日一身翠色间裙,配着月白纹松的窄袖衫,想着素净些也是对佛祖的尊敬。

“母亲。”王雪楹到了婆母身侧,叶大夫人正与旁的妇人寒暄。

妇人瞥见她,惊道,“瞧瞧这花儿一样的小娘子,难怪大郎舍不得放出来,永安寺人多眼杂的,没得把新妇小娘子累坏了。”

叶大夫人轻扯妇人衣袖,才与王雪楹道,“这是你小舅母。”叶大夫人本家是长宁街上开酒楼的白家,有个弟弟,这妇人正是她的弟妹。

“问舅母安。”王雪楹恭敬行礼,假做没听出妇人话中的奚落。

只是妇人似乎没打算就此揭过,张罗开与周遭百姓道,“这婆母连日卯时就来永安寺,也未见新妇随着伴着,今儿最后的日子倒是颠儿颠儿来了……谁不道小娘子懿德…”

有百姓随着她话瞧了瞧王雪楹,小声话道,“叶家新妇是富贾王凭的大姑娘罢。”

“不错不错,咱雀京的富贾都是积德行善的人家,王家为着嫁女也在丹穴山的城隍庙派了月余的米了,前儿个我还叫家里娃娃去领了呢。”

好在王家这些年来的名声不差,王雪楹垂垂眼接过一旁的活计,抬头复迎着笑脸温声给百姓派米。

白家娘子眼瞧着无人接话,也不愿再自讨没趣,又与叶夫人话了片刻,归家去了。

“阿楹随我来罢。”白氏唤道,话罢朝着寺里走去,她每日忙的差不多了,都会顺道拜拜佛祖上上香。

“就来了母亲。”王雪楹摘下左右的耳珰,交给菖蒲,“替我赠予方才那为我说话的两个婶子,就说她们若不嫌弃,拿去换两个银子也行,不若就去城隍庙派米的那里寻一个叫瑞玉的姑娘,以此为凭证,可以多兑几石粮食。”

白氏在殿里跪的虔诚,其实所求来去不过都是那几个。

什么,一愿吾儿蟾宫折桂;二愿大郎子嗣兴旺;三愿叶府长盛永昌…

这眼下儿子娶了妻,第二项自是要提上日程,她唤王雪楹,就是要带她求主持算上一算子嗣缘分,盛就不说了,若是缘浅,她也好早日提拔菖蒲或是另给珩儿物色好生养的妾室。

王雪楹随着白氏跪拜,又随着她去寻了主持。

上了年纪的主持念着“阿弥陀佛”,花白的长眉耷着,打眼相了相王雪楹,复又立着一只手弯腰“阿弥陀佛”,才转而看向白氏:

“…子嗣缘分自有定数,夫人莫操之过急,且顺其自然,正如四季有常,到了时候自然开花结果。”

白氏的脸色僵了僵,心下腹诽等到开花结果了那里还需要请您说呢,到底怀揣对佛祖的敬意,她还是带着王雪楹谢过主持,婆媳两个一处归了家去。

马车上那段路,白氏不主动问话,王雪楹便只缄默不言,打这一遭她到底看出点名堂来。才嫁进来她想着或许婆母也抵半个娘,待人行事也就随意了些,经过方才白家舅母那番事儿,她就忍不住思量起来。

往后行事,再再谨慎些总归错不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