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南雀旧事 > 第12章 瑞雪年

南雀旧事 第12章 瑞雪年

作者:西门阿渡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2-05 16:51:15 来源:文学城

是年飘雪压弯枯枝,已近岁末。

宫墙里两支禁军护送两抬贺礼,沿长宁街浩荡行过,又分作两头。

一抬贺的是江六郎成亲,一抬贺的是王雪楹及笄。

任红烛暖帐,锦屏鸳鸯,与丹穴山无关。

王雪楹的笄礼,父亲卧病,母亲杳无音信。为她簪发的是外祖母张老夫人。

她对这一日没有什么特别的印象,只记着府里下人围在山头张望山下,说是请了全城的戏班连日地热闹,让大家伙都沾沾江谢两府的喜气…

=*=

夜风簌簌,王雪楹裹着氅衣坐在房门外。

那些原本模糊的记忆,一旦拾起,就会清晰无比。叶珩说她睡得不好的那日,她大约就是梦到了什么罢。叶珩对这些……又知晓多少呢?

她又要过生辰了……王雪楹同叶珩说过不必大肆操办,府里清静些于他才是最好。

……

一文钱,能买一碗菽浆或是一块饧、一只油糍……糟鱼有黑米的有豆粉的,常常几文就有一尾……猪肉贱时三十文一斤,贵时又要上百文一斤……海货,当季的新蟹一贯一只,牡蛎也是一枚就要上一贯钱……

若说珍馐百货价值几何,王雪楹自问了然于心,此乃商人必修的本领……花糕点心,她做起来也算熟手,毕竟从前也是随着铺子里的师傅悉心学过的……

可闲暇时打发时间是一回事,服侍夫君又是另一回事了。

婆母央着她照看叶珩的起居……

于是乎这月余的日子,她闲暇便与祭歌菖蒲在后厨做羹汤。眼见着近了年关,府里上下各有忙头,她做道菜也不算什么。

“菖蒲,记得差人给郎君房里添炭火。”

“照着我清的账目去给咱们海棠斋支月例,再从我私账上另给每人拨一贯钱做年礼罢。”

“我带着祭歌去雨芽庄给孩子们添冬衣了。”

雨芽庄是王家办的济孤院。

王雪楹后来又去那茶庄劝了她母亲几次,她母亲虽没松口,却辞了茶庄的活计,去照料雨芽庄了。

到底是元日,她没有让母亲一人在外的道理……再者年后再有半月阿衿就要及笄了,母亲若是愿意归家,自是极好的。

“张娘娘,是阿楹姐姐。”雨芽庄的孩童唤道。

庄上伙计搬着冬衣,祭歌拎着新买的果脯点心逗弄围上来的几个孩子。张氏正举着笤帚扫檐上的积雪,庄里有几间畜棚和小仓是寒天临时建的,张氏记挂着,怕经不起雪,被压垮了。

王雪楹上前接过笤帚,把积雪一点点推落,不时有点雪粒子飘进她鹅黄的披衫里头,叫人一激灵,“眼下天寒,待年后雪融,女儿就命人找巧匠把这儿固建好。”

“说来今儿倒是巧了,午前殷御史同江家六郎来了……多年不见,你们都长大了。”

“表姐是庄上孩子的夫子,常来授课我是晓得的…江侍郎……”王雪楹声音弱了下去。

“表姐?”张氏略显茫然,“你这么唤她?”

“我倒是忘了殷家是你姑姑的夫家……这殷御史不是你姑姑的孩子,唤她表姐倒是我们高攀了。”

王雪楹蓦地记起小弟的身世,只觉不好再与母亲多言,忙问,“那江斐呢,他又来做什么?”

“他不过下朝随着御史一道而来……说起来,祯祯儿倒与他有缘……”

“去屋里说罢母亲。”王雪楹扫净了雪,让张氏先进屋,自己又拾掇片刻。里头祭歌已烧上了炭火,张氏摸捏到女儿冰凉的手,又从床头拿过汤婆子塞在王雪楹怀里。

“祯祯儿不知,你的名字还是江家已过背的老爷子取的。”

“那会子你父亲常年在外,我孕中也不敢轻易走动,就常常去陪你外祖母……”

那年又是一个旱冬,南雀城已好几年不曾下过雪了……说这瑞雪兆丰年,都道连年无雪不是个好兆头。

张茗心回府张家下人早已屡见不鲜,一如往常引她去见老夫人。

“王凭还没回来?”张老夫人见她便问。

“娘…”张茗心垂了垂眸也有些难过。临近年关了,她还怀着孕,夫君却还没个消息。

府里稳婆说再有三五日她就要生了……

张茗心的婆母整日不是约人打叶子牌,就是想着法子给她灌生男孩的偏方补药,她也着实不想在府里多待。

于是挺着个大肚子也不怕人言,还是往娘家跑了。

没想那日倒是赶巧,撞上了江家阖家来吃年宴。

她走也不是,留也不是,也不知为何竟然生出了“嫁出去的女儿没家的狗”的自怜心思。张茗心想大约江家人也比她入得了家里人的眼。

这也不是没根据的,张茗心嫁给王凭,虽然夫妻恩爱,可似乎除了夫妻情谊,再没有称心如意的了。

婆母不算喜欢她,从前她交好的姐妹也因着她成了商人妇同她疏远,而能给她宽慰的夫君,一年里有一大半的日子都在外头。

张茗心在府门前,望了一眼张府的门匾,觉得她该有些自己的筹算。

于是她抹了把泪,复又抬脚跨入了张家的门,与从不识她的一桌江家人吃了顿年宴。

“这是老身的幺女,前年嫁了个富商,连天奔波在外,我这捧在手心儿的小女儿离得近,就常往娘家跑。今儿让亲家见笑了。”

“不是什么大事,姑娘嫁出去了也还是娘的心头肉…”张茗心听见江家老夫人如是说。

“是啊…我们小妹从前在府里也是婆母眼珠子一样…”江张两家已结了两辈的亲,小妹说的是张家如今的二夫人,张茗心的二嫂嫂。

张茗心食不知味,只是随着众人开怀笑了几下,一只手抚上那圆溜溜的肚子出神。

她想今儿是个好日子,孩子,你不如就今日出生罢。

于是那顿饭最后的光景,是江张两家人忙迎着一个王姓孩子的降生。

小儿啼哭时,巧是雀京迎来了久违的初雪。

等张茗心醒来,她母亲告诉她,江家老爷子给她的孩子取了名字,叫雪楹。

至于原因,实在久远,她记不清了。只记得王凭归家后听了,称赞道“楹者,一家之柱也。”他说阿楹将来必能撑起家里的一片天。

彼时张茗心以为自己所为天衣无缝,坐月子时,她母亲来府上看她,却给她戳了个透。张老夫人离开前只是叹息,“当初嫁是你执意要嫁的,磋磨你就得自己受着…”

“可你若要豁了脸面筹算,我老太婆也拼了力去支持。”张茗心才明白,是她的母亲在为她遮掩着。

……

张氏摘去了她算计的部分,一一说与了王雪楹。

“我听闻江家六郎从前有个小名,叫雪年,也是老爷子取的,本是有做字的意思的……也不知为何最后叫了‘定云’二字。”

王雪楹嘲讽似的勾勾唇,“雪楹…雪年……乍听有几分兄妹的意思……又是我们高攀了。”

“莫要胡说……什么高攀,我们阿楹配得起世间任何。”张氏蹙眉,蓦地想起女儿别无选择的婚事,噤了声。

“母亲,女儿今日其实只是为了一件事……回去罢母亲,今年女儿欲和母亲一同守岁…”

=

张氏归家,是在张王两家的年宴上。

几近开席,两家都未见着王雪楹的身影,老夫人不住地念叨。

待听闻下人传“六姑娘回来了”,老夫人扶住儿子儿媳,就要去门前迎孙女,却只见门前伏跪着一前一后的二人。

“不孝女茗心,给母亲问安贺岁。”

张老夫人怔在原地,身后众人哗然私语,老夫人瞥问身侧儿子,“我儿可听清…她说什么……”

“娘…是小妹回来了……”

“小妹……茗心……”老夫人把伏跪着的身影扶起,揽进怀里,仿佛多少年前那般抚着女儿的头,暗自泪流,“回来好啊……回来就好……多少年了……母亲以为再也见不到我的茗儿了……”

王雪楹起身瞧见人群里红着眼落寞的父亲,和流着泪跑开的妹妹,示意叶珩去陪着她父亲,自己去寻了小妹。

因着张家还有为圣上承办的上元宴,自家年宴就办的简朴,张茗心的归家,为年宴添了几分圆满。

张家的姻亲,还有什么异姓王、探花郎,还有江家、殷家和忠勇侯祝家,一门一门,非富即贵,巧有这么个上元宴,倒是把几桌年宴并算入省事儿了。今儿这一桌年宴是张家两个老爷孝顺母亲,疼爱幺妹,对王家的格外照料。

只是王家父女食不知味,止不住要往宴席中间陪着老夫人的张氏瞟去。王雪楹在一旁看在眼里,不住掩面轻笑,又被叶珩轻轻捏了捏一侧白净的脸颊,嗔她“笑得忒坏”。

宴罢王雪楹陪着母亲留在张家,她在门前望着夜空欲寻几颗星斗,却只见自己在冬夜里哈出的白烟。幼时只是这么吸气哈气她与绮月知行就能玩过这么一夜……她忽而觉得今夜也不是那么圆满了。

老夫人说绮月和知行表兄还要过几日才休沐…二表嫂也是……

她这么呆望着夜空,耳里却蓦地传来争执声。是前方的亭子里传来的。

“母亲……儿子已经不求您单独宴请阿欢的母亲了……只是上元宴专门为岳母下一封宴帖于您而言怎么就难如登天……”

“就凭她母亲是家仆出身还不够么…?我江张两家何等显贵?嫁给我儿已是她殷长欢高攀……上元宴,没有请家仆的道理。”

她轻轻靠近,看清似乎是…二表兄和……二舅母。

食物那段参考的《宋代物价研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2章 瑞雪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