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南明大唐王 > 第十三章 国运

南明大唐王 第十三章 国运

作者:戍边铭东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1-02-22 22:26:05 来源:转码展示1

朱聿鐭带着人叫上县衙之中的文办书吏,令之带上黄册帐本,直接向府库而去。

府库中的景象并没有出乎朱聿鐭有意料之后,虽然还谈不上饿死老鼠,但是那数百石有些发霉的粮食,以及可怜巴巴的数百两还未来的及解运的银子,委实令人提不起一点兴趣。

眼下正是秋赋收取之时,按照帐本上来说,梅州理该有田赋银四千三百二十七两八钱四分,粮两千六百石有奇,棉麻布四百七十八匹,金银铜铁矿从百余两至数万斤不等。

现在已经不是缺口多少,而是直接只剩下个袋口,袋子本身已经不见了……

朱聿鐭现在唯一的感觉就是,活脶了郑文秀也不解气,昏官庸官也比这种泥胎官要强上不少。

若是钱财全部被郑文秀拿了,或者他拿了大头也就算了,这家伙偏偏还是一个只要孝敬的官,甚至比起其他大明官僚来说,还算是清廉的。

因为只是对管事的一番刑迅,朱聿鐭也是惊奇的发现,不知道是有意还是完全被蒙蔽,郑文秀拿的甚至是最少的。

这种情况,反而让朱聿鐭更加的生气,毕竟直接拿郑文秀开刀,也赚不到多少东西。

既然不能小范围的出手得到最大利益,那也只能将事情弄大!

麻烦归麻烦,但是朱聿鐭觉得比起小命来说,杀些人不算什么。而且这些人杀了,他也没有丝毫的心理压力,甚至还分外觉得快意。

更重要的是,他也需要在梅州立威,否则不足以镇平地方。

在莫修伟还在劝说郑文秀之时,朱聿鐭已经下令铁卫齐出,按照管事名单开始拿人,无论主管杂务诸事的主薄、典吏还是矿上管事的矿监,有一个算一个,全部直接抄家。

这可是毫无花假的铁证如山,一时间整座县衙监狱人满为患,相互攀咬之下,后来的犯人已经无狱可关,只能把他们用绳子绑成一块,等待里面那些被榨干了油水的地头蛇一批批被砍头之后,再将他们全部塞进去审问。

这完全就是洗城了,毕竟这么一块大蛋糕,城中但凡有些身份的,又有哪一个没有参与其中?城中所有的豪商、小吏还有管事的,几乎有一个算一个,全部都与此事有牵连在内。

只有半年小命,因而没有选择的朱聿鐭只能调集全军入城,封锁四门,按照名单抓人,有一个杀一个,有一家抄一家,一时间整座梅州城,杀头都杀的人眼血红一片。

三天时间内,朱聿鐭几乎以冒天下之大不韪的态度,狂暴又直接从梅州连本带利将地方上侵吞的钱粮矿产全部收了回来,共搜刮金万六千余两,银十八万七千余两,粮食近万石,布匹、各类矿产堆积如山。

在将城内的权力阶级一扫而空之后,朱聿鐭直接开城放城外无数从福建等地涌来的难民入城,并且直接悬榜开始征兵。

这年头富的富死,穷的饿死,为了一口吃的愿意吃这口断头饭的数不胜数。更别说朱聿鐭还慨他人之慷,只要参军,还直接分配这些权贵死人留下的田地,更是将所有无地的百姓和流民热情完全点燃了。

根本没有花多少时间,无数吃不上饭的流民和普通百姓几乎将征兵点挤爆,只用了一天,第一批便召集五千人,

除了招兵之外,矿井中也需要无数工人,朱聿鐭需要火器,铁矿石更是重中之重,这些事情他当然没有时间去一一安排,直接丢给了已经被朱聿鐭霹雳手段雷的外焦里嫩的莫修伟手中。

这几天时间里,莫修伟并不是没有劝说过朱聿鐭,但是危机感始终萦绕在心的朱聿鐭则根本毫不所动。

不过他并没有冷落莫修伟,好言安抚一通后,并以大局为重,重拳靖清地方,才会有一个安稳的后方为理由,让莫修伟无言以对。

不过地方掣肘消失后,莫修伟也不得不承认,他接手之后事事顺利,不仅政务所出那些罪名小些,还在戴罪立功状态的小吏与管事无人违逆,甚至下层之人也连阳奉阴违的都看不到几个,所有事务出奇的顺手,可谓他为官以来首次。

整个梅州城数天之内,别说波皮滋事,甚至大声说话的人都没有,可见这番杀戮威力之大,几乎将所有人彻底镇住了。

在以工代赈开始后,城内人心便迅速的稳定下来。

在大把银子撒出来后,布匹、盔甲、武器、车辆、旗帜等,几乎什么都要的朱土豪,更是让梅州城内的各行各业都得到大批定单,各个行业一夜间便繁荣起来,需要的劳动力大的惊人。

不到三日,全城便再也看不到流民。城外的流民,也开始分批被引入各个圹区,整个社会秩序快速的好转起来。

另一个彻底放弃抵抗的人便是郑文秀,在住了几天如同人间地狱一般的县衙大狱,看着一批批人头滚滚而下后,差点崩溃!

郑文秀完全服软了,再没有莫修伟初见他时摆出的士可杀不可辱的高姿态,如同一个小媳妇一般乖巧听话。

朱聿鐭留下已经被火速提拔为副将的悍将许门泽,令其带着本部以及五十名铁卫,配合莫修伟镇守梅州,顺便负责征募操练新兵。

三日后,朱聿鐭带着已经膨胀至近五千的‘大军’,浩浩荡荡向东而行,向潮州府行进。

这是另外一个窟窿,只要将这里也牢牢把握住,那整个粤东北便能安如泰山,真正的成为他稳固的后方。

而控制潮州府还有另外一个好处,那便是可以与活跃在福建沿海的郑成功部取得联系,能够保持足够畅通的联系和呼应。

对于郑成功,他手下均不看好,基本上大家的共识就是有其父必有其子,郑芝龙出卖皇帝,背弃祖宗。

虽然他这个儿子不肯附逆,更是在郑芝龙被博洛大军北返避暑时软禁带走后,不断的游说其父各部反正,更是在福建不断收拢溃兵,与满清连续作战。

但在这个时候普通的价值观,有其父必有其子这条铁律来看,郑成功也是一个叛逆的后代,就算是有些良知,也断然不会好到哪里去。

就算做不到其父出卖社稷这一步,但是最起码也是一个坐拥实力后,便向朝廷待价而沽的军阀。

固有印象便是如此,部下对于联络郑成功的态度自然可想而知。别说有事相互援助,不一见面就来场生死战,就已经是十分克制了。

公认的想法便是,郑成功最好在福建与满清鞑子拼个两败俱伤,同归于尽最好。

对此朱聿鐭并没有反驳什么,毕竟郑家出卖隆武帝的举措太过于恶劣,无论是谁都不会对郑家有什么好感。

这个时候为郑成功说话,更是会影响到他的地位。

亲哥哥刚被人卖了,自己这个时候替仇人的儿子说好话,说不定转眼之间就能让内部人心浮动。

不过朱聿鐭却是明白,郑成功与李定国可谓是南明最后的两大撑天巨擘,两人实力犹在之时,虽然在历史上从来没有配合过,但却勉强将南明又支撑了十多年。

等到李定国被永历弄的军心士气崩溃,大败逃入缅甸后,整个南明局势便即轰然倒塌。

李定国兵败没多久,郑成功便被逆子气的一病不起,英年早逝。

一想到这些历史,朱聿鐭就觉得胸口一阵阵的发闷。

满清的国运未免太好一些,无论面对什么样的关口,他们总能成为最幸运的存在,事事顺心顺意。

自己打不下的强敌,很快就会因为对方内部混乱而变得不堪一击,当年在辽东,熊挺弼、袁可立之流当政之时,后金虽然势头还劲,但却被两人合力挽回明军溃败之势,变得有攻有守。

但是转瞬间,王化贞一朝便将明军好不容易挽回的局势推向数年前。

努尔哈赤临死前后,满清更是处于岌岌可危之时。但天启皇帝却也意外‘落水’而死,志大才疏的崇祯皇帝,又偏偏选中了更加只会耍嘴皮的袁崇焕,让满清安然的度过最危险的两年,最后一发不可收拾。

李定国在湖广两撅名王,南明声势大振,各条战线开始反扑,但西营内部一场‘三王内讧’,立即让所有努力全部化为泡影。

郑成功出人意料的水中路奇袭南京,最后莫名大败,更是让朱聿鐭百思难解之余,也深深对满清的运势产生了深深的畏惧。

他感觉这就象是斗地主,对手随手拿牌就是四个炸加两王,还让人怎么玩?

难道这满清还真是位面之子不成,自己这个穿越者可不象王莽那般起局三炸带飞机,位面之子想要玩死自己根本用不上大召唤术。

朱聿鐭如今唯一想要的就是保住自己的小命,至于恢复大明,他这会儿一想到脑袋就大了一圈。

难!真是太难了!地狱级的难度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