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军事 > 木子的北宋生活 > 第77章 亩产一石

木子的北宋生活 第77章 亩产一石

作者:凡秀 分类:军事 更新时间:2022-01-07 09:27:01 来源:转码展示1

前些天宫里来人就说了,以后牛家村归了木子,其实对牛家村七十多户人家来说跟谁都一样,反正都是种田交租子。

其实牛家村的人不太想换主人,四成租子的主人不好找,但他们只是小民,宫里来是告诉他们结果,不是跟他们商量。

木子这人他们在城里听说过,是个带兵的大帅,打败了西夏贼人,因为伤了手没法做官,官家就把牛家村送给他养老。

听说是武将,牛家村的老少爷们儿心凉了半截,如果是文人还在乎点名声,武将就麻烦了,那些武人根本不顾百姓死活,只知道要钱。

木子一行二十多人在天要黑的时候终于到了牛家村,西大营在汴京西边,牛家村却在城东,不到二十里路,二十多个人愣是走了一天。

这是没办法的事,二十多个人大眼瞪小眼都不知道牛家村在哪,任财来传旨的时候光顾着高兴了,谁都没问村子在哪。

猴子和顾良翻箱倒柜找了半天终于找到了跟圣旨放在一起的文书,才知道牛家村隶属于浚仪县,猴子说浚仪县是开封府附廓县,应该在城东。

路上木子研究了一下文书,才明白了这个御赐的皇庄是怎么回事。

通俗的说就是牛家村附近的两千多亩地都是皇帝私人的,不归朝廷管,现在送给了木子,同时送给他的还有村里一个院子。

村里七十多户人家就是这两千多亩地的佃户,你可以收地租,不用向朝廷交税,都是属于你的。这可不算小地主了,这是两千多亩地的大地主啊,爽不爽?

但别忙着高兴,这些你只有使用权没有买卖权。当然了,如果你不犯事,使用权限就会无期限延续下去。

一队人边走边打听,大半天才找到这个偏僻的小村子。

七十多户人家稀稀拉拉的,村中间是个三进的小院子,刚入伙的憨子想表现一下,自告奋勇的去叫门,木子不能打击新员工的积极性,同意了。

“娘咧!”,大晚上的一声凄厉的惨叫,尖细的声音很是刺耳,开门的老宦官一屁股做到地上,让憨子很没面子。

反应慢一拍的憨子竟然不知道自己哪里错了,愣在原地。

周八斤作为第一马仔对憨子的表现很不满意,走过去把憨子推到一遍笑着道:“你别怕,咱……”。

老宦官“嗷!”的一声,翻个白眼竟然晕过去了。

木子道:“八斤,快回来!猴子去!”。

八斤那张刀疤脸比憨子还吓人,这厮竟然对自己的相貌这么有自信,宦官是天子家奴,真吓死了就麻烦了。

木子被带到正堂,老宦官带着几个负责看门打扫的过来见礼。

老宦官道:“木爷,咱接到消息后一直在等爷派人来交接呢,总也等不到,您怎么大晚上的来了?”。

木子汗颜,敢情任财宣旨后就应该派人过来交接的,自己不懂,身边的人也不懂,让人家等了好几天。

木子随口编个理由敷衍过去,老宦官就要带人离开,木子问:“大晚上的走什么?你们也进不了城,在这歇一晚,明天我派人送你们回去吧”。

老宦官道:“爷!有规矩的,不经允许,咱的身份不能与普通人一起住”。

木子明白了,人家是官家的奴才,你身份不够。

问道:“那你们去哪?”。

老宦官道:“去哪都不能住在院子里,只好去城门洞子里躲一晚了,还好天不冷”。

木子笑道:“这没道理,是我给你们添的麻烦,让你们受委屈说不过去”,想了一下说道:“八斤,让弟兄在院外支顶帐篷,老霍和顾良给大伙准备点饭菜吃”。

又对老宦官道:“先吃饭,等下在院外的帐篷里睡一晚不坏规矩吧?”。

老宦官跪下道:“木爷仁义,咱们就不矫情了”。

院子不太大,前中后三进,前院有前厅门房耳房,院角有马棚。中院两边客房厢房厨房库房,中间是饭厅和正堂。后院有后堂卧室书房,两侧厢房,还有个挺精致的小花园。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老宦官打着灯笼带木子和清清走了一圈儿,另一个世界京城郊区这么大的院子,价钱对普通人来说能吓个半死。

八斤带着十一条好汉住了前院,猴子和老霍夫妇以及高进憨子住了二进的厢房,木子和清清三娘住后院正房,另外两个没嫁出去的则住了后院的厢房。

安排完了竟然还能空出来客房,木子很满意,院子房间够多,里面一应俱全,百分百拎包入住。

老霍的手艺是军中练出来的,先甭管味道如何,就是个快。木子让好汉们腾出一间厢房做饭厅,以后就是他们吃饭的地方了。

木子让老霍给老宦官的手下也准备了饭菜,让他们也一起吃。老宦官要在那边,却被木子拉住了。

顾良做了四个菜一汤,新家第一顿饭,不能太马虎了,木子想让他和高进猴子憨子一起吃,三个人死活不肯,拿了一壶酒躲到厨房去了,看上去还挺兴奋的。

两个女子过来站在一旁,看架势是要在旁边伺候,木子一阵别扭,说道:“妹子,你俩要么自己找地方吃,要么就坐下一起吃,我不用你们伺候”。

两人对视一眼下去了,木子现在已经放弃所有人同桌吃饭的想法了,有些东西是很难改变的,这让他很遗憾。

木子把宦官老楚按到椅子上做了正位,自己和清清两边作陪,三娘坐对面给木子和老楚斟酒。

老楚年纪不小了,干活很尽心,院子收拾的好,木子觉得有必要谢谢他。

老楚坐在那里却浑身不自在,木子招呼道:“客气什么?你年纪大,应该坐个正位,来,我先陪你喝一杯”。

因为顾良和任财的关系,木子对宦官还真没什么坏印象,平时也没听说过宫里的宦官有什么劣迹。

都是可怜人,为了活下去挨了一刀,除此之外就是普通人,这就是木子的想法。

喝了几杯酒,老楚不那么拘谨了,木子问了老楚一些村子里的情况。

牛家村一共七十三户,三百多口人,耕种着两千二百亩地,其中有八百多亩是水浇田,一千四百亩旱田。地租四成,村民属于饿不死也吃不太饱的状态。

木子的童年记忆是在田地里,对种地不算外行,不解问道:“每口七亩多地,即使去掉地租也足够吃饱了吧?”。每亩即使五百斤粮食,四口之家三十亩地也有一万五千斤了,去掉四成还有九千斤粮食,足够吃穿用度了。

老楚有点惊讶的看着木子道:“木爷,每亩产粮一石,如何能足够吃饱?”。

木子:“……”。他又犯了想当然的错,另一个世界的记忆告诉他,亩产五百斤产量不高,可这里的亩产是一石,也就是一百斤多一点……

这么算的话,三十亩地只能打三千斤粮食,去掉地租只能剩一千八百斤。

这些粮食要留出明年的种子,还要用一部分换来日常必需品,比如盐和农具,一千多斤粮食四个人吃,你别忘了,他们平时没有什么肉蛋类营养补充,体力劳动还很繁重。

老楚去休息了,木子一个人坐在书房里,房间布置的很雅致,住惯了帐篷,木子坐在这里竟然觉得不太适应。

劳累一天,让清清三娘去休息了,他要坐一会好好想想。

进村的时候七十多户人家基本没看到灯光,他们不舍得点灯,灯油不便宜。

老楚说四成地租的时候满脸自豪,一口一个官家心善。

可四口之家一千八百斤粮食,这就是他们一年的所有收入了,包括油盐,包括婚丧嫁娶人情事,包括衣服,包括家人生病的寻医问药,包括所有的花销。

一百斤粮食只能卖四五百文,也就是说一两足色银子能买到二亩地的产出了。

西路军在回来的路上买过几次粮,每石八百文,别忘了这是粮商的价钱,收购百姓的粮食就是四百文多文。

木子理解西路军的弟兄们为什么对剿匪那么狂热了,辛苦一晚上就能分到一亩地甚至几亩地的纯收入,对基本都是低等的西路军士卒来说,足够让他们拼命了。

正常年头,木地主每年能收到**万斤粮食的租子,大概算一下,除掉自己这二十多人的口粮还能剩下六万斤,仁慈啊,只收四成租子……

老楚说汴京附近一般都收五成,也有的收六成,这还是天子脚下,偏远的地方会达到七成甚至八成。

还有一种方式是收定租,比如每亩收你七十斤粮食,剩下的都是你的,当然了,赶上年头不好那也是收七十斤,不管是旱灾还是涝灾,都是七十。

交不上?对不起,咱们是有合同的,家里有房子卖房子,有地卖地,都没有卖闺女也行啊。

躺在书房的塌上,临睡的时候木子做了决定,跟同情无关,只因为人性。

做人总要有底线的,收租子没问题,但不能喝人血啊,木子沉沉睡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