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谋妻 > 第6章 重回沈家

谋妻 第6章 重回沈家

作者:柏盈掬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5-01 11:25:20 来源:文学城

殿堂雍容华丽,紫檀作梁,翠玉为壁,珍珠帘幕之后,一位华服丽人斜倚在沉香木阔边软榻上,以手支颐,星眸半阖,正自出神。

窗外阳光正好,温风和颐,和合窗却紧紧闭着,光线透过窗上的绘彩琉璃投射进来,印得整间殿五彩斑斓、光怪陆离。

一个人快步走进错综的光影,看长相,正是今早阮柔在光通寺迎面相撞的女子。

宫女挑起珠帘,珠翠撞击间发出一片细碎凌乱的清响,惊醒软榻上的人,懒懒抬眸望来。

“长公主。”一身男装的女子神情忐忑,“属下……失手了。”

端宁长公主长睫一掀,丹凤眼闪过锋芒,继而坐直了身子,攥在扶手上的指尖微微用力。

“说。”

“小姐的车驾坏了,属下安排的人……错把刑部侍郎家的沈夫人认作目标。”

“一群废物!”

端宁长公主拍案而起,不耐烦地踱了两步,回身紧紧盯着伏跪在地的人,“你是说……沈之砚当时也在?”

那人颤巍巍抬头,“属下怀疑,就是他使人弄坏车驾。”

“裴安,你这狗东西……”端宁咬牙。

沈之砚是裴安最看重的学生,这两年替他办了不少**事,若非事先安排,怎会恰好出现在青台山。

来坏她的好事!

“本宫不过是想认回女儿,你凭什么……”

端宁长袖一挥,侧旁金丝楠木花架上搁着的盛花玉碗呯然坠地,在空旷的殿中回响不绝。

殿中侍立的宫女瞬时跪了一地。

“去,把那只紫玉匣子给本宫拿过来。”

端宁长公主一声冷喝,立时有个宫女膝行着挪去一旁的博古架,途经碎瓷亦不敢躲,双腿直直碾上去,再回来时,裙摆处已染了殷红血迹。

宫女伏着身,双手捧匣过头奉上,不留神沾了一丝血迹到那紫玉匣盖处,本是不大显眼,端宁长公主却一眼便瞧出来。

她弯下腰,慢条斯理扯过宫女的袖子,在那匣上揩干净,这才取在手中,冷声道:“把这个蠢东西拖下去。”

“公主、长公主饶命啊。”那宫女连连磕头,随即被人拖拽出殿。

血自膝头渗出,透湿月青色宫裙,她一动不敢动,生怕再有血滴在地上,惹来长公主厌弃。

紫玉匣打开,里面是一支双凤纹鎏金珠钗,样式已不是时下最流行的,却材质上乘、做工精美,一看便知并非凡品。

端宁打量的眼神带着轻蔑,毫不留恋合上匣盖,向外一推,“送去甜酒胡同,本宫把这玩意儿赏她了。”

裴安,你不想本宫好过,那你自己也别想舒坦。

*

严烁安排马车送沈之砚夫妇回城,沈府位于棋盘街,这一代大多是公侯府邸,高墙深院,路上行人稀少。

沈家当年份属京师名门,曾祖授封忠勤伯,到他祖父这代更是出类拔萃,进安华殿大学士,兼刑部尚书,入内阁为次辅,参与校订大典,是为大益朝律法奠基者之一。

爵袭三世,恰至沈之砚的父亲这一代终,然虎父犬子,沈父混着荫封,于仕途毫无建树,终其短暂的一生,仅耽于儿女私情。

沈之砚的生母小安氏为续弦,是原先伯夫人娘家庶妹,嫡姐难产而死,为照料遗下的外甥而嫁。

丈夫日夜思念亡妻,这般情深义重,却分不得半点给小安氏,仅把她当替身。

即便如此,小安氏仍是巴心巴肺照料丈夫,视姐姐留下的孩子为己出,一年后生下沈之砚,亦是万事以长子为先,以期换来丈夫的一点恩爱。

直到沈家长子意外坠马身亡,忠勤伯疼失爱子,至爱留存于世的最后一点血脉也已弃他而去,终是大病一场,郁郁而终。

彼时沈家失了爵位,家主病逝,伯爵府便也无权居住,小安氏带着年仅十岁的沈之砚搬到西城,在下等人出没的四九巷凭了座小院,孤儿寡母艰难度日。

直到沈之砚入国子监,继而高中,才终于有能力将这座旧日府邸以官价赎回,与他们母子一同搬进来的,还有他大伯一家。

马车行至正门,阮柔扶着沈之砚下车,抬头仰望高大门楣,乌木漆金牌匾上,如今只得沈府二字,昔日光辉不现。

她百感丛生,前后两世的经历,叫她隐隐生出一种,无论如何也逃不出沈之砚掌控的错觉。

沈之砚的大伯去年过世,膝下一子两女,沈家大小姐在老家便已嫁人,并未跟来京城,次女沈幼舒即将及笄。

堂兄沈之庵如今在户部捐了个六品主事,府中中馈由堂嫂姚氏暂理,此时早得了小厮提前通报,得知沈之砚受伤,正在门前等候。

因着沈之砚是这一府当之无愧的顶梁柱,兼之身在三法司,再是行事温良,亦有一身官威赫赫。

姚氏一向对之十分敬重,听说他伤了腿,甚至已备好一架轮椅,见着人从马车上下来,一迭声招呼小厮推至近前。

“刘太医已经请来了,就在棠梨院候着呢。”

她形止关切,上下打量一通,下死眼在那只伤了的右手上盯了几下。

“之砚,你怎么这么不小心,有道是君子不立危墙之下,你一个读书人,怎可亲身与匪徒搏斗。”

沈之砚温文一笑,“无妨,只是一点小伤,有劳嫂嫂挂怀。”

“遇劫匪这么大的事……”姚氏一顿,扫向阮柔的眼风便藏了犀利,尽量和缓嗓音说道:

“弟妹就是心诚,每年大老远去青台山进香,那地儿偏得紧,近来听说出过好几起劫财伤命的案子,你要是真出点事儿,叫之砚如何安心?”

显然,她已经把来龙去脉搞得十分清楚,沈之砚豁出性命与前程,只为从山匪手中救下阮柔,她自己倒连一点油皮都没破。

这顶梁柱要是倒了,往后一大家子靠谁去?

阮柔早习惯她的冷嘲热讽,以及当着沈之砚一套,背地里又一套的作风,并未接话,只道:“既是太医到了,便快些进去吧。”

沈之砚微微沉了脸,话语仍是客气,看了眼杵在边上的轮椅,“嫂嫂有心,我走得动,不必这个。”

说着,也不要白松扶,一手搭在阮柔肩头,低头柔声道了句,“走吧。”

姚氏在后神情一僵,懊悔又没忍住嘴,她这堂弟护阮氏护得贼紧,见不得下人对她半分不敬,寻常在他面前,姚氏都十分注意分寸。

她振作起精神,三两步赶上前面的大队人马,殷勤地张罗下人预备药材、备食备水,指使得众人团团转。

其实她与阮柔本没什么深仇大怨,要说根儿上的矛盾,便是这掌家的中馈之权。

阮柔嫁入沈家,才该是打理一府事务的女主人,而非沈之砚发达后,才从老家蹭上门的旁系。

但她一进门,姚氏便看出沈老夫人对这个儿媳不中意,因此虽是主动提出移权,言辞间却句句担忧,生怕新妇初来乍到,多有对老夫人的日常不熟、照应不周之类。

因此沈老夫人当即发话,仍由姚氏料理家务,沈之砚便补充了句,待阮氏诞下孩子,这中馈再移不迟。

谁想一等便是三年,姚氏明里暗里,不知说了多少母鸡不下蛋之类的难听话,实际却高兴得很,巴不得阮柔一辈子生不出孩子,她便可牢牢握权在手。

三年无所出,半年前沈之砚又给阮氏撑腰,此时沈老夫人也没话反驳,姚氏这侄媳妇去寿安堂哭了半宿无果,只能杀鸡抹脖子般,等着不定哪天,这肥差就要易手。

“弟妹,昨儿我娘家刚送来一批海货,那螃蟹啊,那么大个儿,鲜美得紧。”

姚氏走在边上,夸张地两只手比划一下,“我专门给你留了两篓,加点姜上锅一蒸,那滋味……保准你爱吃,已经叫人送到你院里了。”

“多谢堂嫂。”阮柔只得回应笑脸,“您真是有心,还记着我爱吃水产。”

是很有心呢,阮柔爱吃鱼,却碰不得螃蟹,去年中秋家宴上,碍于老夫人在场,她不得己吃了半夹子蟹肉,当时脸上就发了红,回来夜里出了一身疹子。

恰是那日沈之砚去邻县公干,不在府上,回来后她也没说这事。

姚氏知她吃不得的东西,特地挑着在沈之砚面前献好,便是看着阮柔好性,恃宠却不怎么生骄,背地里从不跟沈之砚告状。

倒是沈之砚此时微微侧头,提醒道:“先前还说你气虚,蟹类寒凉,多吃不宜。”

“知道了。”阮柔温顺应声,这里有个人流了足足两大碗血,急着回去诊治,姚氏也是,再珍稀的海货,也不必紧着这会儿显摆。

前方棠梨院在望,搭在沈之砚腰上的手微微用力,阮柔关切问他,“疼得怎么样?马上就到了,想必刘太医也等得焦急。”

一行人步入院门,徒留姚氏赌气半日,一扭身往寿安堂去找沈老夫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