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莫太傅说他不答应 > 第3章 第三章

莫太傅说他不答应 第3章 第三章

作者:白孤生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2-08 22:59:17 来源:文学城

长乐宫。

正殿内,永宁帝和东宫在下棋。

“听说这两日,莫惊春的授课,你都去听了?”

永宁帝随口提起此事,寻常得好像闲聊。

公冶启下了一子,“他写了一篇文章,我瞧着有些喜欢。”他分明说着称赞的话,偏又显得倨傲孤寒,让永宁帝实在无奈。

他看着棋盘上的棋路,“既如此,那且看看。”

永宁帝这话落下,身旁伺候的中常侍夏泽欠身,从后面守着的侍者手中取来两卷卷宗,悄声放在东宫的左手边。

公冶启挑眉,取了其中一卷来看,倒是将那棋局搁置不理。

永宁帝也随他去,低头啜饮茶水。

这对天家父子看起来倒是气氛融洽。

“……这是十年前的留档?”

半晌,公冶启古怪地说道。

永宁帝颔首,意味深长地说道:“你这眼光,倒还有点意思。”

公冶启将手里的卷宗抛在旁边,取了另一卷来看,他的神情淡漠,盯着卷宗的眼光却利。

永宁帝一眼就看得出来他面无表情,却已经上心。

他这第六子虽然性格精明缜密,却也喜怒无常。

暴戾的脾气刚涌上来,盯着这卷宗上激昂铿锵的文字,又觉得这文章当真让人喜欢,实在对味。

“文章如做人,偏偏这莫惊春还真是藏得够深。”

公冶启手指微屈敲着卷宗,眉梢似是若有所思。

永宁帝:“十年前,他殿试所书让我点了他做探花。当时我认为,是个栋梁之才。”

公冶启挑眉。

父皇一贯是个大忙人,十年前的事情,掐指一算便是三年一届的殿试也经历了三回,如何能记得住一个毫无作为的探花?

那须得是这人做了什么出彩、以至于让人十年不忘的事情。

永宁帝信手在棋盘落下一子。

莫惊春得了探花时,尚未二十。

如此灼灼光华,加之莫家的身份,一时间风光无两,与状元、榜样骑马游街时,香帕花枝却是少不了。状元许尚德和榜样刘湘都笑话他,年少正得意,若不是他那出身不俗,说不得要被人强行榜下捉婿。

同年,榜首三人入了翰林院,去处最是清贵。

年末永宁帝御驾东华围场,他们数人也被点名随行。

岂料大雪封山,负责围场的北衙禁军清除猛兽不利,放入了一只越冬无食、饿疯了眼的熊瞎子。那熊瞎子饥饿难耐,哪怕冬猎人声嘈杂,依旧冒险袭击了人群。正此时,又有乱臣贼子趁机发作。

丽妃正是在这时替永宁帝挡了一箭,方才在此后十年里一直恩宠不绝。

公冶启听着父皇提起当年的往事,在丽妃出现时毫无感觉,甚至催促着永宁帝赶紧往下讲,“父皇,你若是那说书的,必定连一文钱的赏银都赚不着。哪有讲古却长篇累赘地去铺垫前情的?”

永宁帝笑骂了他几句没耐性,这般荒唐话,也只有东宫敢与他说。

熊瞎子和刺客是两桩事。

刺客谋害圣上,北衙禁军自然大部都去保护永宁帝。可黑熊发疯,接连伤人,杀性冲天。就在这纷杂无措的时候,一匹黑马带人跳入圈内,马背上其人抬手拉弓搭箭,只三箭,箭箭入眼,激得熊瞎子狂性大发,只恨上这后来者。。

正是莫惊春。

当时局面混乱,莫惊春入了局,又引着熊瞎子离开,立刻就让局面稳定下来。

待平定了叛军后,永宁帝再想起此事让人去寻,就已经听到熊瞎子死了的回禀,除了这祸害的人,正是莫惊春。

有勇有谋,文武双全。

这是永宁帝对莫惊春此子的印象。

公冶启:“这可与他在翰林院苦熬近十年的隐忍全然不同。”他毫不客气地反将一军,直接逼近了永宁帝的帅。

话刚落罢,公冶启像是想起了什么,一双戾目猛地对上永宁帝。

永宁帝冲他笑,填了最后一眼。

——绝杀。

天家父子,有些话不必说得明白。

刘昊跟在东宫的车舆旁,晓得座上那位心中不痛快。

陛下与皇后娘娘所出只有一子,便是公冶启。

公冶启刚三岁,永宁帝就将年幼嫡子立为太子,入主东宫,压下了一切的风声。待太子六岁,又将东宫亲自带到身边教养,谁能说出个不字?

永宁帝在皇子的问题上确实偏宠东宫,所以这还是头一回太子殿下带着不虞的表情出了长乐宫,这让没有跟进去守着的刘昊心中实在纳闷。

永宁帝身旁的夏泽可不是容易撬开嘴的人,刘昊只能自己琢磨。

回到东宫,殿下大步往里走,那步履之大,一看就是心中不爽利。刘昊连忙跟上,用眼神示意底下的人麻溜点,自己也着急跟上了。

“刘昊!”

“喏。”

殿下突然大喝一声,将刘昊吓得半死。

“你与莫惊春是旧相识,依你之见,他为何会在翰林院蹉跎七八年之久?”

刘昊心中一突,斗胆看了眼公冶启。东宫站在殿宇之中,眼底是浓重的戾气,森然的寒意让他扑通就跪了下去。

刘昊是东宫的中侍官,他跪下了,东宫一干人等也都跪下了。

不多时,太子殿下径直往劝学殿去。

叩拜的奴仆被他森然的脸色户唬得不敢出声,一个个跪倒在地面色苍白。正屋之内,长身站在桌案前的莫惊春并未有感,而是低头看着桌案,不知在想些什么。

近几日来,莫惊春似乎与从前别有不同。

他在东宫太傅里头资质最浅薄,常守在后处只安静听话,从未主动涉及过东宫大小事务,对于教导太子殿下的举措也是一应认下,默默做事。

公冶启不喜莫惊春这般肃穆的人。

少年郎狂妄傲然,普天之下,他仅次于永宁帝。拥有得过多,就愈发肆意张扬,喜欢鲜活明快的东西。他在这劝学殿与太傅辩驳,来来回回气倒的太傅便有二三,可这些身居高位的太傅待他就是又恨又喜。

恨他的出格张狂,喜他的知一万毕。

公冶启在,国柱安稳矣!可位极人臣,必定重权在握,以公冶启强硬的性格,必定不会如永宁帝那般温和。

公冶启自然知道自己的处境,可今日父皇在长乐宫所露心思,依旧让东宫尤为不喜。他跨过门槛,刻意控制着步履靠近莫惊春。

莫惊春,莫家。

倘若莫惊春当有这般能耐,他越是掩饰,公冶启心中越有兴味。他一眼看到纸面上所书“长”字,趣味更浓。他近日的动作,却是为了这个?

公冶启开口道夫子,莫惊春显然是吃了一惊。笔杆脱手,浓墨笔尖拍在纸上,涂出厚厚的一团墨渍。

那激烈的反应只在一瞬,就立刻被名为莫惊春的厚厚壳子包裹,化作肃然。

公冶启本该习惯性恼怒这枯燥无味的脸庞,却有奇怪淡香扑鼻而来,初闻浅淡,细闻疏忽不见。

非得是强迫自身不要刻意去想,方才再闻到那浅浅的奶香。飘忽,又有些勾人,是从眼前这枯木一般的躯壳散发出来的味道。

……奶香?

公冶启幽黑的眸子燃着火,步履往前迈出一步。

莫惊春就下意识往后倒退一步。

他后悔不已。

——“殿下今日前来,可是要听课?”

那句话不该是莫惊春来问,莫惊春也不会这么问。

这名义上的师徒二人清楚得很,莫惊春从来都不会干涉任何朝政上的事情,甭说是多嘴一句,就连多看上一眼也是绝无可能。

他本不会过问东宫任何行为的缘由,只是沉默地接受。

是为失误。

他干巴巴笑了一下,谦卑地说道:“殿下按时来听课,臣心中不胜欢喜。”

莫惊春到底还是被那奇异的事精怪扰得心乱了。

就见东宫随意地捡起莫惊春跌落纸面上的毛笔,抬手悬腕在那涂抹的“长”旁边又漫不经心地写了个“四”字。与旁边那个“长”字的内敛别有不同,这个“四”字锋锐得仿佛要跳脱出框外,赫然有种肃杀之气。

莫惊春的呼吸一窒。

东宫笑道:“夫子,您说得不错,孤今日来,确实是为了听课。”他宛若不觉莫惊春那句话下意识囊括的含义,在惯常的位置坐下。

“那夫子,请讲吧?”

这是莫惊春这两年来上得最胆颤心惊的一节课。

等东宫带着人乌泱泱离开后,莫惊春才惊甫未定地坐了下来,看着压着最边上那张纸。

四。

四皇子。

这位在其中又有什么干系?

而且今日东宫频频打量他,看得莫惊春都要毛骨悚然,这实在是让他出了一身虚汗。只是伴随着这松软下来的劲,那湿漉漉的感觉再一次如影随形。

莫惊春脸色难看,待晚间回了莫府,便是急急命人备水。

换下来的衣服全部都被他丢进木桶泡水,将那浓郁的奶香味压了下去。怕是还得再寻些浓重的香料盖住这味道,只靠布条缠绕堵住味道,始终是下下策。

且,或许是围得太久,胸|前疼得慌。

只那地方莫惊春从来不碰,只在沐浴时擦洗,如今出了这桩事情更是羞恼,更是看也不看。任由它红肿发疼去。

他心里疲乏,沐浴完后靠在榻上小睡片刻,就听闻后院老夫人派人来寻。还未到吃食的时辰,这般召唤一般是有家书来了。

莫惊春打起精神,换过衣裳,方才去了后院。

他的手中拎着几盒西街买来的奶香糕点,伴随着莫惊春身上隐隐的香味一同入门。

老夫人年岁已高,鹤发童颜,精神头却是不错。她正倚着炕桌,与边上一位相貌柔美,年纪约三十出头的妇人说话,她穿着一身透亮的大红衣裳,倒是让室内显得更明快几分。

她便是莫广生的妻子徐素梅。

徐素梅见莫惊春来了,边笑着来迎,“好母亲,叔叔来见您,可还是提了礼的,怕是早就知道母亲心中欢喜,来喜上加喜的。”她是个爽朗大方的性子,很得老夫人喜欢。并有一小儿,乃莫惊春的侄子,正在老夫人膝旁痴缠。

老夫人笑道 :“子卿在朝堂为官,消息总是比我们妇道人家快些。”

莫惊春将奶香糕点递给老夫人身旁的春柳,她手脚轻快地将糕点取了出来,那仍带温度的软香糕点确实散发着诱人的味道,也随之掩盖住了莫惊春方才行礼时的异样。他耳根微红,面色却是不显,平静地在老夫人身旁坐下。

“可是父亲与兄长来了信?”

老夫人将家书递给莫惊春,他捏着信纸看了一眼,这笔迹是他兄长莫广生。

即便早就知道打了胜战,可是再看兄长所写,莫惊春还是道了声好。

老夫人和大嫂说着话,一不留神就小侄子莫沅泽将奶香糕解决了大半,徐素梅忙劝了几句。这些糕点确实好吃,可也不能多吃,吃多了不易消食。

老夫人喜欢孙辈,就拦着不给说。

老人年纪大了,就跟老小孩似的,需要劝着。

待到晚间饭后,莫惊春和徐素梅一起出来,大嫂抱着昏昏欲睡的小子上下打量了他一眼,轻声说道:“其实长留送来了两封信。一封方才老夫人与你都看过,另一封是给你的。”

徐素梅让婢女将书信给了他,这才婢女的搀扶下抱着孩子回屋。

莫广生与徐素梅刚完婚三月就在外奔波数年,回家只待了一年有余,就再次随父出征,如今数年不归家,小侄子莫沅泽都不认得自己父亲的模样。

莫惊春自觉莫家对不起大嫂,对她向来敬重。只是莫广生连书信都记得给他一封,却不记得给自家夫人诉一诉衷肠,也实在过于榆木疙瘩。

莫惊春拿着信回去,一路上月明星稀,不提灯,却也将脚下照得分明。

皇室,莫家。

他站在廊下拆开了信,借着昏黄的烛光看完了信中内容。

半晌,莫惊春在书房内燃烛烧了这封信。

莫广生在信中所书,皆是从前的往事。

自元启十年莫惊春入了翰林院,媒人就络绎不绝踏平了莫家门槛,元启十三年的时候,莫惊春娶了一名武将女儿,两人相敬如宾,然过不两年,她身子病弱撒手人寰,至今莫惊春都没有再娶。

他这长兄在外,天高皇帝远的,居然还写信回来问他这等儿女事,实在是……是父亲逼着兄长写的吧?

他们爹是个沉默寡言,却又外冷内热的人。

不过莫惊春对这种事情向来是并无兴趣,以他现在的情况,未来如何说不准,再加上还有这古怪的精怪,再连累旁人可不是好事。

【已取得公冶启的初步信任,任务二完成】

叮咚声响起,莫惊春吃了一惊。

任务二怎么就完成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三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