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青春校园 > 末世之病毒世界 > 第14章 第十四章

末世之病毒世界 第14章 第十四章

作者:酥肉曲奇 分类:青春校园 更新时间:2020-08-15 03:38:37 来源:文学城

庄母被顾桩突如其来的话打击懵了,她还是头一次听素来懂事的大儿子这种态度讲话,张口就是要赶人。

她颤着唇,情绪有些激动:“你要赶我们走?”

顾桩垂眼看她,眸中复杂难辨。

以往每一次他和陈家发生矛盾,有庄母在其中调和,他舍不得看母亲为难,总是早早做退让的那个,但今天他不想退了。

“妈,不是我赶你,你当然可以留下住,我指的是其他人……”顾桩的眼神扫过陈家三人,“我家庙小,容不得大佛,剩下的打哪来回哪去,自觉点别让我赶……”

陈叔和他的一对儿女闻言面面相觑,但谁也没敢接话,纷纷看向庄母。

谁都清楚这个时候回城市意味着什么,天天蜗居在家出行受限不说,每日吃喝也只能靠着寥寥份量的集中供应,哪有农村过得滋润。

庄母伤心了一会儿,内心思忖着拖家带口回城是不可能的,她必须想办法带丈夫和儿女一齐留在乡下生活,为今之计只有靠软化顾桩的想法。

想到这里,庄母放柔了语气,再次反省道:“小桩,都是一家人,你要是不喜欢,这井我们不动了,以后也不再让别人进院子……”

她还扯过陈文凯和陈文雯,让他们郑重给哥哥顾桩道歉,姿态做得足足的。

只见那两人磨磨蹭蹭,脸都憋红了,从小到大从来只有顾桩妥协的份,哪有他们正儿八经给他赔礼过。

但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情势逼人认清现实。

为了能继续在顾家小院里住着,被庄母硬拉的两人低埋下头,不情不愿地说了句“对不起”。

然而顾桩却看也不看他们,他不接受。

“你们赶紧收拾东西离开,我这不欢迎你们,也绝不会再给你们住。”他目光灼灼地直视着陈父,像是在讽刺他一张老脸怎么好意思继续赖在继子的家里。

顾桩嘲弄的神情与言语使得陈叔拉下脸来,也一下子气坏了陈文凯和陈文雯。

一心护着父亲的他们不再忍耐,不顾庄母苦心阻挠,心直口快破口大骂道:“你以为谁想住你这破地方,又脏又臭,像你这个人一样,呆着都嫌恶心……”

这话说得实在过分,顾桩气到极致,面色瞬间冷凝,浑身像披了层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厚冰锥,谁来剌谁。

“嫌恶心你们滚啊,死赖着干什么!”

“要不是看在妈的份上,谁想把房子给你们住?”

“得了便宜还卖乖,我还嫌恶心呢!”

论打嘴仗,顾桩一个顶两。

庄母知道顾桩是气极了,再说下去只怕过犹不及,完全引起他的逆反心理,便准备劝架。

可沉默少语的陈叔突然开了口:“文凯,文雯,去收拾东西,我们走!”

听父亲发了话,兄妹俩一阵欢呼,他们早不想受顾桩的窝囊气了,情愿回城市苟着。

庄母落得两头不讨好,顿时挫败不已:“老陈……”

但她无力阻止什么,离开的事情已成定局,就算是为了自己的脸面,陈家人也绝不会再住在顾家村,庄母自然也只能跟着他们走。

中午未到,一行人就拾掇好了行李,来时一车,走时则一车加一车顶蔬菜,那些顾三叔公承诺的每日菜量与玉米都被提前兑现了。

顾桩没计较这些占用田地的租换物落进继父一家手里,人能走就好,东西权当是他用来孝敬庄母的。

不过陈文凯和陈文雯显然不这么认为,他们始终觉得顾桩欠了他们家。

如果不是他们过来帮衬,付了一万五千块钱,顾家的房子依旧还是会被顾小叔家占着,田地也在顾三叔公那,他顾桩什么都得不到。

而现在房子、自留地都拿回来了,顾桩就开始卸磨杀驴赶他们走,实在是翻脸无情。

庄母可能也认为顾桩不懂事,白费她的苦心。

所以在陈家兄妹被小院外看热闹的顾家村人问询,趁机胡乱添油加醋时,她没有反驳,只叹了口气道:“唉,孩子大了,自己心里有打算,我们当大人的又能怎么办呢……”

这几句稍带埋怨的话落进顾桩耳朵里,他愣了半晌,最后什么也没说。

庄母和陈家人仿佛失了智,明明是他们要来的乡下,要住的房子,要讨的地,最后竟能什么都怪罪到他身上,占据道德制高点,还指责他过河拆桥。

他们走后,失魂落魄的顾桩安静地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他陡然清晰地意识到,在母亲庄女士的内心,多年来自己与陈家究竟谁轻谁重,其实是一目了然的。

此时,一直陪伴在他身后的陶田上前轻轻拥住了他。

男人什么都没说,但宽阔的怀抱就是最好的安慰和最坚实的后盾。

顾桩在陶田的安抚下慢慢褪去了怨怒,恢复成以往俊秀恬淡的模样,两人照例打了水,随后将大门牢牢锁上。

从此以后,顾家小院依旧暂时只作取水的地方,两人日常居住还是在更为习惯的旮沓村。

顾桩在回到家以后,做的头一件事就是计算手机里的余额,他将几张银行卡里的存款拼拼凑凑,终于攒满一万七打给庄母。

尽管里头的一万五合该是庄母自己惹来的医疗费用,但顾桩依旧算在了自己的头上。

这下,他再也不欠他们任何话头了……

*

旮沓村的旱情在加重,或者说北方各地都是如此。

一场全国性大旱莅临北地各农业大省,恰逢夏粮收获在即,农民担忧即将收成的庄稼会因缺水而减产,纷纷提前收割起来。

夏收以后,农田空旷无垠,但谁也不敢贸然播下秋种,只等待着旱情过去。

比大旱更牵动人心的还数疫病,从国家级病理实验室里传出的最新消息,流感病毒在温度越高的条件下,活性竟越强,甚至高温也无法完全消灭该病种。

此消息一出,全国人民愈发慌乱。

凑巧又有几座城市大规模涌现无接触性感染流感病毒的病症人群,一时间人口密集的城市成了人人岌岌可危的地方,外人进不去,里面的人出不来,生产消费交通完全中止瘫痪。

庄母一家回去得还算早,千辛万苦避开道路上的无数拦截点,又在小区外的定点酒店里自费隔离了半月。

见他们没有得病,这才被物业允许进入家门。

可还来不及安顿妥当,进门的第二天,所在城市就爆发了大流感,小区各栋楼都被贴上了封条锁上锁链,户户都得待在家里,不许外出。

只是如此便也算了,更叫人难以隐忍的是每日推送上门的蔬菜米面单一,偶有蛋类,肉类极少,要价却很高昂,偏偏还不得不买,不然就没有吃的。

自打回了家,过上有网有空调避暑生活的陈文凯和陈文雯舒坦极了,可庄母和陈叔的面色不大好看。

一回来短短时间内花去数万,生活的重担压在两人身上,为此,他们爆发了不止一次争吵。

“是你那个好儿子把我们赶走的!”

“你还说,小桩不是无理取闹的孩子,那个时候就该听我的,态度软和一点,或许现在我们还能呆在乡下……”

“他都把我们的脸撕下来丢地上了,我哪里还住得下!”

庄母偏过脸,不肯多言,又烦又难受。

收到顾桩一分不少打来的钱以后,她内心猛然一惊,觉得不妥,恍惚间感觉到自己或许要失去这个最听话的儿子了……

得病的人多起来,医疗资源就变得分外紧张,各地热病医院不得不打发走一批仍在观察期的已治愈者,其中就有旮沓村数月前被接走的二三十来位村民。

他们回村以后,村里其他人都想听医院里的故事,因而那几户门前总围着不少人,不过陶田和顾桩没去凑热闹。

眼看天一日比一日旱下去,顾家小院里的井水也日复一日低浅。

两人寻思着这样下去要不了几日,水井就会枯竭,他们索性决定请人给井底清淤挖泥。

顾家小院的井好几年没用过,井壁上都积着厚厚的青苔,清理一下水井要花费不少时间,工钱也不少。

如今陶田和顾桩身上都没什么闲钱,卖鸡蛋的那点零碎铜板显然是不够的,不过两人遇上了一个主动来村里找活干的老汉。

这个老汉头发花白,同以前的陶田一样,年年靠打工为生,今年疫病来得突然,从过年开始一直到现在都找不到活做,他没钱没房没地,只能硬着头皮出来讨生活,走着走着就来到了旮沓村。

刚巧碰上陶田和顾桩在找清井的人,胡老汉连忙自告奋勇。

“不成吧,你这身子骨,下得了井吗?”顾桩不大同意,觉得老汉年纪太大,万一下井发生点什么事,不仅他们负责不起,还会脏了井水。

胡老汉拍着胸脯,挺了挺并不强健的肌肉:“我就是看老些,身体没问题,老板们给的活都能干!”

见他可怜,又这么坚持,要的工钱也少,顾桩嘀咕着同陶田商量了下,决意试试看。

他们给胡老汉开出的条件是包吃包住,等清完井再给八百块钱,对方一口答应。

对于目前的物价来说,八百块太少了,包吃住也算不得什么,陶田和顾桩觉得有些趁人之危,所以在做饭时尽可能给胡老汉做得丰盛些,惹得对方更是上尽了心为他们清井。

如胡老汉自己所说,井下的活他果然做得惯,每天都能从井底清出不少陈杂,效率挺高。

小半月过去,顾家院子里的井变得既干净又清爽,滑腻的青苔消失得无影无踪,出水也快了许多,只要继续沉淀一两周,等微带浑浊的井水变透彻就可以打捞饮用。

这期间,胡老汉被顾桩安排住在了顾家的杂物房。

一是给他个落脚的地,二来也可以帮着看看门,至于二层楼房和其他厢屋都被顾桩提前上了锁,谁也进不去。

见顾家的水井被弄得又快又好,顾家村陆陆续续又有不少人来请胡老汉去他们家下井。

还有村民问顾桩是花了多少钱请的工,但这些顾桩打着哈哈并没有说明。

胡老汉清井的生意就此算是带起来了,在顾家村也站住了一点脚跟。

他分外感谢给予自己第一次机会的顾桩和陶田,因而在离开顾家小院前,特意冲两人言明以后有事尽管找他帮忙。

陶田和顾桩都没将老汉这话放在心上,只当是人家客气。

过滤期的井水不能喝,却可以用来浇灌,为了不让这么多水白白闲置浪费,陶田和顾桩在鸡圈位置与楼房后的土地上各种了两塄黄瓜。

废弃的鸡圈就不说了,就在水井旁边,种点蔬菜浇灌也方便。

而顾三叔公家的玉米在收获以后,他们把玉米杆子也收回去烧了火,偌大的一亩三分地上酱黄的土地赤果果地被烈日烘烤着。

两人挑了屋后最近的一块地播种下黄瓜种子,也不期盼真的能长出什么,主要是能让脏井水有个去处,加快净水的涌出。

顾家村清过井的人家许多都是这样做的,在酷暑与干旱如影随形的当下,水与种子可以带给人希望。

*

陶家后院的蚕豆成熟以后,被陶田和顾桩尽数采摘了下来,足足有三大苗篮,但剥完壳的新鲜豆瓣肉却仅三十斤左右。

两人实在吃不完,又不高兴送人,便准备把它们晒干,留到秋冬天吃。

陶田力气大,他将平房顶上种着葱蒜的菜筐尽数搬到了空置着的后院地上,再同顾桩一道将豆瓣肉平铺在房顶油布上晾晒。

远看,身强体壮的男人朝气十足,完全就是一副干活的好手。

住在村子里久了,有女儿的父母人家最喜欢找这样踏实肯干的乡下女婿。

于是就在这闲来无事的档口,有村里多事的热心婆婶开始上门牵起线来。

“有人在吗?”前院的防盗铁门被人敲响。

顾桩还以为是有村民来买蛋,开了门上的窗户一看才发现原来是找陶田的。

“他不在,出去了。”顾桩看着门外的婶子,好奇问道,“你找他有什么事吗?”

“小伙子,当然是好事呀……”那婶子带着口罩,看不清楚模样,露出的上半张脸却笑得像朵花,“他什么时候回来?我等等他……”

顾桩直觉不对,下意识没有说出陶田的去处:“那我不知道,可能要晚点吧……”

婶子不疑有他:“那成,我晚些时候再来。”

顾桩似乎已经猜到了那婶子的来意,心里存着事的他无精打采,连天井里水龙头下积水的桶满了,也没第一时间去换。

到顾家小院给黄瓜苗浇完水的陶田一回来,便看到顾桩正窝在前院萎靡不振地给鸡鸭鹅补充饮水。

打从不需要再给后院蚕豆浇水以后,陶家的用水总算充裕了许多,仅靠自来水就够他们和家禽日常使用,也是因此两人才会想到要去清井。

陶田不知道顾桩为什么会情绪低落,可能是想到了庄母,或者其他什么。

为了转移顾桩的注意力,陶田对他说起了井水彻底变清澄的事:“水……可以……了……”

算算时间,破土而出的黄瓜苗都攀藤了好长一截,也到了井水沉淀好的时候。

想起顾家小院,顾桩突然来了精神,他想到一个绝佳的主意,或许可以让陶田远离开旮沓村婆婶们的牵线搭桥。

“哥,我们要不搬家吧?一起住去顾家村好了。”顾桩望向陶田的眼睛睁得圆圆的,眸中闪过期待之色,“那里自来水井水都有,也不用为了浇两根黄瓜两地跑……”

“而且屋子也多,院子也够大……”他喋喋不休地说着。

陶田耐心等顾桩说完,点了点院子里的一大群鸡鸭鹅给他看,示意家畜要怎么办。

顾家小院哪都好,可就是没有池塘,无法给鸭鹅提供游水环境,顾桩也没办法现造出一个。

避开媒婆的主意打了水漂,顾桩有些难过地低下头。

陶田拥着他,亲了亲怀中青年蓬松滑软的发顶:“到底……怎么……了?”

顾桩叹着气,将有婶子过来的事同陶田说了:“哥,我不是不放心你,我只是……很反感别人不知情,然后给你瞎介绍……”

作为两个男人,他们的关系注定见不得光,顾桩不想为难陶田,所以他只能为难自己般生着闷气。

陶田摸着顾桩的脑袋,神情若有所思。

傍晚,热心的婶子再度光临,这回是陶田亲自接待的她。

两人在前院门口的坡道上说了许久的话,顾桩想偷听,但是他们声音压得极低,像是再说什么秘密。

陶田回家后,顾桩缠着他问了好久,但是男人始终没有透露。

时间一长,旮沓村却渐渐传出村尾卖蛋的陶田不能人道的谣言。

这话自然是那个婶子传出去的,她虽面上答应了陶田要保密,但内情太大,闭嘴了几天实在是憋不住,便悄悄说给家人听,家人再说给别人。

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村子的人都知道了。

顾桩一听就知道是怎么回事,他又气又急又感动,冲陶田嚷嚷:“那天你跟人家胡说了什么?名声不要啦?”

陶田表情无辜地看着顾桩,竟有些可爱,他其实对那婶子透露的都是真话。

他说自己不可能会有孩子,也不会去碰女人,与顾桩在一起后,可不就是这样。

谁曾想,被那婶子传到外面就变了样。

不过好在目的是达到了,这下再也不会有媒婆登门。

陶田低头堵住了顾桩的嘴,他们两个可以继续好好地过日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第十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