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科幻灵异 > 末世女带着空间穿六零 > 第48章 晋江独家

末世女带着空间穿六零 第48章 晋江独家

作者:拾玖景观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0-06-17 01:49:17 来源:转码展示1

*

就像预料的那样, 林小婵的运动天赋消失了。jiuzuowen

训练时, 发球连连失误,传球不到位, 被教练员吹了几次哨子。

“林小婵,你是咋回事啊?”

教练员一开始以为林小婵分心了,可这种状态持续了半个多月,弄的教练也没脾气了。

首发阵容竞争很激烈, 林小婵就变成了板凳队员。

她明白这是无法避免的, 她的灵气很大一部分来自空间。空间没了, 再想把灵气聚集起来就很难了。虽然有多年的修炼基础,可那是锦上添花, 起到的是强身健体的作用,跟竞技体育关系不大。

好在,林小婵的记忆并未消失, 知识面还保留着, 这是很值得庆幸的。

杨晓光在运动场上也一样。

他的技术还在, 可身手不像过去那么灵活了。

教练员很差异,也印证了那种说法。有时候,一个优秀运动员从巅峰状态跌落下来, 是无法避免的,挡都挡不住。

杨晓光的那些超能力,都离他远去了。

可他养成的习惯还在,头脑依然很灵活,观察能力很强。外加上末世的那些经验, 依然很优秀。

杨晓光跟小婵悄悄地说:“以后不用再烦恼了……”

想想小时候,因为超能力弄得觉都睡不好,需要屏蔽外界信息,现在跟普通人一样了,即便想探听点什么,也听不到了。

对此,林小婵还是有点惋惜。

她知道杨晓光的能力,就像天才一般的存在着。本想借助这种能力,在军事方面有所建树,走个捷径什么的,现在只能继续努力了。

黎秋生回到学校,继续完成学业。闲暇之余,他把自己写的笔记拿出来看一看。他无法想象自己做了那么多事,就像做梦一样。

林玉凤回到学校,像普通女孩子那样继续拼搏。

她去了小婵家,探望爷爷奶奶。

见到三叔嘴巴很甜,跟小时候一模一样。

*

到了十一月下旬,部队内部考核开始了。

这是跟军校有关的,只要是军人都可以报名参加。

考核很严格,层层选拔。

像林小婵和杨晓光这样特招入伍的,都算在文职行列,对实战演练要求不高,更多的是从专业理论上进行考核。

这么一来,文化课是一大关。

这是凭真本事,全靠成绩说话。

林小婵和杨晓光基础打得牢靠,顺利通过了第一轮。

这一轮,刷下去了百分之八十。

紧接着,是第二轮和第三轮。

林小婵和杨晓光坚持到了最后。

临到报志愿时,林小婵想学农业,可军事院校哪有这个?只好选了医学。她想研究中医药,可以在培养皿里养点植物吧。

杨晓光就简单多了,他报了信息分析专业。

这是他向往的,也是他擅长的。即便超能力蜕化了,也没关系。

录取通知书下来时,已临近“春节”。

林小婵留在了省城,那是部队办的医学院,军区医院就是附属医院。

杨晓光要去外省,春季开学就意味分离。

分离是短暂的,本科院校学制缩短为两年半,两年后就毕业了。况且,还有寒假暑假呢。

体育大院,只有他们两个考上了大学。

体育大队同意放人。

林小婵也好,杨晓光也罢都不再是尖子了,如果没考上大学也面临着转岗。他们是特招入伍的,转到哪里还不好说,现在考上了大学,就给自己闯了一条路子。

林骏山和李秀娥很高兴,觉得闺女真争气啊。

小婵打排球,只是个业余爱好,不能当饭吃。那毕竟有年龄限制,打个几年伤病缠身,打不动的时候怎么办?

现在好了,学一门技术稳稳当当的,将来就留在部队上了。就像徐春芳那样有技术在手,转业也轮不着啊。

杨成业和徐春芳也很开心。

晓光出息了,一毕业就是军官,比打球有前途多了。

*

“春节”照常不放假。

林小婵想回山里看看。她的关系挂在体育大队,却没了训练任务,就搭乘军车回了杨平坝。

小根放假在家,老早地就跑到坝上等着。

看到姐姐从车上下来,就迎了上去。

“姐……”

“小根……”

林小婵看着小根,十五岁的少年,细细条条的,就像个竹竿子。相比起小时候的瓷实,真是判若两人。

小根接过旅行包,挎在肩上。

“姐,咱走吧,娘在家里等着呢!”

姐弟二人进了山。

虽然是冬天,山里依然薄雾笼罩,绿意葱葱的。

竹海和松林依旧,空气依然是那么新鲜。

只是林小婵再也吸引不了鸟儿了。

还有花熊呢,早就忘了她这个朋友了。

小根也记得花熊,说去灌木丛那边探望过好几回,都没看到花熊的踪影,不晓得那家伙跑哪里去了?

林小婵问了小根的学习情况。

小根说在年级考了第一,林小婵就夸了几句。

小根基础打得好,又爱学习,让家里很省心。

进了村,家家户户都忙碌着。

有杀鸡宰羊的,有炖肉的,还有趁着空闲做腊味的。

见小婵回来了,就热情地打着招呼。

“小婵,你考上大学了?”

“嗯……”

村里人都为小婵感到高兴。

这是从村里走出的第二个大学生,一个是大根,一个是小婵,都是村里的骄傲,也是其他娃娃学习的榜样。

看到那熟悉的院落,林小婵一溜小跑。

“娘,我回来了!”

林小婵一进门,李秀竹就一把搂住了。

“小婵,可把娘给想坏了!”

“娘,我也想您……”

“小婵,来看看咱家备的年货……”

李秀竹知道小婵最关心吃的,就把库房打开,让小婵进去瞧瞧。

那一串一串的腊鸡腊肉腊肠,都在房梁上挂着。

“小婵,咱家养的两口猪都宰了,除了自家吃的都卖了肉,还得了两副猪下水,够吃一年的……”

听到副业,林小婵就直流口水。

家里养了鸡、鸭、兔子、小猪、蜜蜂,还养了稻田鱼。

这是林小婵推荐的,说在稻田里养鱼好处多多,鱼儿可以吃害虫,排出的粪便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稻田鱼还可以吃肉,真是一举三得。

这个方法推广开来,很受村民们的欢迎。

“小婵,看那两口大缸,里面都是腌制的稻田鱼……”

这是李秀竹亲手做的。

去年秋天收稻子时,田里的水排光了,一下子收了三大筐子稻田鱼。家里就剩下两口人,哪里吃得了这么多啊?就备了两口大缸腌制起来。

腌稻田鱼很有讲究,是山里的独特做法。

鱼破开洗干净之后,晾干水分,揉上盐腌制。

再用松木锯末把鱼熏一下,准备下缸。

下缸前要准备好调料面,把红辣椒剁碎,跟花椒、大料、葱姜拌在一起,铺一层鱼,揉一层调料,一层一层铺下去,在缸里压瓷实了,最后密封,放在阴凉处。

这样腌制的鱼,能保持肉味的新鲜,可以存放一年。吃的时候,从缸里取出来,洗干净,上锅一蒸,抹上酱料,就着大米饭,很下饭。

今天中午,李秀竹就做了一大锅稻田鱼。

一端上来,一大盘子,鱼码得整整齐齐的。

那辣酱一抹,红彤彤的,又香又辣又鲜,好吃得不得了。

林小婵吃得很开心,舌头都不听使唤了。

林知山看着闺女,乐呵呵的。

好长时间未见了,还真是想得慌。

*

小婵回来,林世风高兴得合不拢嘴。

“小婵,你可把爷爷想坏了……”

“爷爷,我也想您......”

听到小婵学医,林世风很赞同。

林小婵明白学医只是个幌子,三年时间也学不出什么名堂来。

她的兴趣还是在植物上,这个不能丢下。

这一年“春节”,大根和二根都在外面,家里只有小婵和小根。

一家人吃着猪肉,白米饭,还有桔子和黄桃罐头。

这日子可真美啊。

---

(晋-江-独-家,谢-绝-转-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